真实波动幅度应用的市场基础的思考—shupengli交易思想随笔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shupengli, Jun 12, 2006.

  1. 期货市场的日内波动远比股票小得多, 前提是绝对价格! 石油,金,铜,美元, 这些都是最近波动比较剧烈的, 但是就绝对价格而言它们比国内任何一只A股都温柔. 期货市场上的波动其实跟绝对价格没多少直接关系, 它的成交金额等于成交数量乘以点数, 这样使用相对ATR要出问题了.
     
  2. 一个Market Logic资料地址
    http://www.sirtrade.com/market.htm
     
  3. 赞同。最根本的是他们符合:价格反映一切的基本原理。

    对于大规模资金,海龟交易系统以外的行情是小资金行情。
    可以做的。不要被界面所误,全反映在函数本身里了。
    优化的结论是什么呢?能说一二吗?
     
  4. 5.另外BOLL系数我是统一用一个,这样便于以后在其它市场上优化测试
    ..
    优化的结论是什么呢?能说一二吗?


    根据STD(C,N)/MA(C,N)<P1用于入市过滤;
    根据STD(C,N)/MA(C,N)>P1+P2用于离市风险控制;
     
  5. 可以做的。不要被界面所误,全反映在函数本身里了。
    [/quote]

    请您详细谈谈如何做到的.
     
  6. 请您详细谈谈如何做到的.
    [/quote]

    因为分析家的新头寸函数本身就是针对全市场设计的,而其测试界面是老的,所以...
     
  7. 因为分析家的新头寸函数本身就是针对全市场设计的,而其测试界面是老的,所以...[/quote]

    所以.....什么?
    1 现有某交易系统监控当前A股市场, 多信号以价格排序, 只买最高的, 你怎么用头寸函数做到?
    2 该交易系统在1996到2006之间, 对600000发出了10次信号, 总收益100%, 对600001也发出了10次信号, 总收益100%.对其它证券没有发出信号. 这20个信号是完全错开的, 于是该系统系统对全市场的总收益应当是210%. 如何用分析家的头寸测出这个结果来?
     
  8. 大飞兄自己亲手试过了吗?
     
  9. 分析家最大的问题就在它的测试上,如果它能够改进它的测试类似WLD,那它就真正有价值了,大地的说法是正确的,在分析家下是无法实现上面所说的测试,想测试则不能使用它的交易系统函数,这也使得分析家流落至普通看盘软件.想改进测试算法,大智慧是无法改进的,只有原作者才能做到,可他已经远走他乡了,遗憾!
     
  10. 衷心祝愿大奇一路走好.

    分析家的这个局面其实是很不错的, 不破不立. 这如同止损. 止损真正止的不是帐面损失, 很多时候止在楼板上. 但是, 止了, 走出来了, 一片新的天地.

    FXJ2006的用户不会为除权财务F10地雷升级等等烦心了, 目前对大部分用户来说FXJ2006足够了.有些东西从FXJ4.0就做进去了,但是知音有几人?

    大奇不妨用这个机会在系统交易方面下点工夫, 真正把FXJ4.0的全市场测试做起来, 然后加上5.0的头寸函数和公式系统, 再加上一些金融工程插件, 人工智能插件,等等. 那将是世界超一流的, 连TS和MT也只有提鞋的份.

    我是不会再用分析家了, 连飞狐也扔了, 希望有一天把TS也扔掉.
     
  11. 不好意思,停了这么久。。。

    不好意思,停了这么久,最近工作忙,没心情,今天先补一点。。。

    真实波动幅度测度的是无法改变市场趋势的无序波动的空间范围,应用方式是通过异常的真实波动幅度来发现足以改变并维持新的市场趋势的资金动能。

    那么应用ATR的有效性在于驱使真实波动幅度发生异常变化的资金动能的持续性。而资金动能的持续性既与市场的规模有关,也与资金本身的驱动主体有关。因此,不同特征的市场环境下,ATR的应用有效度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使用测度方式和使用技巧也需要根据市场特征进行一定的调整。

    5、应用环境分类(既市场分类)

    市场可根据有无信用杠杆流动性分为杠杆市场和非杠杆市场(比如期货和股市);
    也可根据交易规则分为单向市场和双向市场(比如外汇和A股市场);
    还可以根据市场规模及流动性分为高流动性市场和低流动性市场(比如外汇和木材期货)
    根据市场的规范度还可以分为成熟市场(高违法成本市场)和非成熟市场(低违法成本市场),比如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
    根据资金驱动源头可以分为寡头驱动市场和群体驱动市场(中国股市和外汇)
    根据资金驱动方式又可以分为寡头坐庄市场和寡头博弈市场(中国股市和中国期货)
    根据根据绝对价格波动还可以分为高波动市场和低波动市场

    那么在上面这些不同的市场状态下,ATR的应用会受到些什么样的影响呢,朋友们,你们有仔细的考虑过吗?

    先听听大家的意见,我的下次接着写(嘿嘿,主要是该去看球了)
     
  12. 初来论坛,请各位多关照。

    个人认为这个ATR的用途在外汇等波动单日幅度相差较小的市场有用,对于剧烈上下震荡波动的股票,尤其在权证里,几乎毫无用处,每日或每个时段波动幅度相差很大的市场,ATR就象要不象呆子(长周期),要么是没头的苍蝇(短周期),简直毫无用处。
    海龟用ATR其实等同于入市时的风险控制,其实,用其他方法也不次于ATR。但海龟的这种方法提供了入市风险控制的思路与理念。另外,ATR也许对超级大资金的“船大难掉头”的操作做有用。
     
  13. ATR反映的是交易对象噪音水平,它的异常变大与它背后资金的意愿有关,因此它的有效性与它背后资金的持续影响能力成正比,下面因素均有影响(没有通过验证,只是设想):
    1.交易对象的独特性(供应量大小);
    2.背后资金的控盘能力(实力,是否敢操纵);
    3.大众心理敏感程度(是否够保证金,是否恐惧\贪婪,价是否高位);
     
  14. to:谢谢cchenlongg兄的回复,ATR在不同的市场中表现的确如兄所说。


    TO:林玲玲兄说的点子上了,市场的特性决定于其构成资金的特性。
     
  15. ATR我不太了解,专业乡下人啊。你们多谈谈,我旁听。
     
  16. netf wrote:
    如果我没理解错真实波动幅度的含意的话,有几个问题想和shupengli兄探讨

    1、真实波动幅度是一个统计量。既然要统计,就必须确定统计的范围。这个范围是个分形的东西、多尺度的东西,如何协调不同的统计范围得出的不同的结论?
    2、关于买入信号的:当真实波动幅度异常的时候,我们判定是旧趋势的终结和新趋势的形成。拿A股下跌趋势为例,其真实波动幅度异常了。那么这是往往可以作为买点,那么卖点如何确定?
    1、如果新的趋势并没有形成,这时的风险如何控制?
    2、如果新的趋势形成了,真的升起来了。新趋势的波动幅度如何去估计?(即允许多大的下跌我们卖出)。是用左脑方式卖,还是用右脑方式卖。
    3、如果买入之后不涨,事后证明是横盘,在这期间,如何控制风险。

    shupengli:
    netf兄,很高兴跟你一起讨论。。。

    你提的这些问题其实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交易体系了,其中有些问题我也没有能想得很透彻,所以在论坛上和大家一起讨论,建议你也把这些问题发到讨论贴下面,论坛里高手很多,相信会有很多新的思想碰撞出来的。

    现在我简单说说我对ATR应用的认识:

    1、ATR更多应用于通道突破体系的交易系统,趋势突破类的交易系统的核心是试错,就是允许你上面提到的各种伪信号风险。

    2。atr的应用跟市场特征有关系,我们可以把主要影响ATR的市场驱动力量简单归纳为单一的市场驱动力量还是群体市场驱动力量,这两种驱动力量导致的波动连续性是不同的,你上面提的问题其实多数是一个连续性的问题

    3、离场的有效性,ATR并不能有效解决,他的应用本身是个试错系统,因此,离场设置需要考虑更多的系统环节(比如在海龟里,就是10日低点离市)。

    4、风险控制在atr的应用中是完整的体系,你转的帖子里有相关的介绍,每个人的系统不同,在风险控制上方式也有差异,我在A股市场上是用形态支撑止损(没用ATR),总之一点,止损位的设置要跟多数人不同(一般是更大),才不会遭遇市场反馈。当然也可以更小,使用低成本试错法。

    这里不太好说,我会慢慢把我的思路整理清楚,发在论坛上的,到时还要netf多提自己的想法,谢谢。
     
  17. 很高兴和S兄探讨。
    我们继续:

    在趋势+试错的这个思路上,我尝试了许多种方法,目前的体会是:大量的试错成本往往无法用试对的收益来平衡。
    即使是理论上可以达到正的收益,但是由于在实践操作中,趋势方法是一种‘追涨杀跌’的方法,往往在价格出现上升之后才进行买入,在价格出现下跌的时候进行卖出。往往不得不面临追单的情况。大多数的情况下,并不能按照理论价格成交。就拿权证来说。理论交易成本是0.3% *2 =0.6% 但是实际统计下来,平均每次的成本都在1-2%之间。
    我想这是和股票的本质分不开的。造成一次多头上涨,其背后的动因就是因为多头之间互相抢筹,而这个‘抢’字往往会造成不利买方的价格空档,让我们的系统不得不追高价格买入。而这些代价都将被列入交易成本。

    另外的一个交易成本来自噪音控制。
    比如 当我们的系统指出应该在2.10元买入的时候,假如刚刚买入,价格就跌成了2.09元,我们当然不能立刻就卖出(不然交易次数、交易成本就太大了)。所以这里就得使用所谓的‘抖动’技术,即,让一点点利,交一点点成本,把卖出设定为2.00元。--这又是不得不付出的控制噪音的成本。

    追单成本、噪音成本。这些成本单量少,但是次数多,向魔鬼一样跟随在每一次交易冲动之中,无法摆脱。最终造成无法保持持久的赢利。

    ----
    单就噪音成本拿出来研究的话,其实噪音不应该叫做噪音。对噪音的处理原理应该和波段是一样的道理,噪音如果被足够放大的话,它也是波段。对波段的把握无非就是如何确定上涨中的下跌,和下跌中的上涨。
    即,在上涨中允许多少的下跌幅度A仍然坚持认为是上涨
    在下跌中允许多少的上涨幅度A仍然坚持认为是下跌。
    真实波动幅度这个概念就是用来表示这个A值的。

    随着统计尺度(统计范围)划分的不同,有不同的统计A值。
    而在全局范围内,这个A值往往并不是正态分布的。也就是说它是没有一个‘惯常值’的。
    而有些统计尺度下,这个A值有可能是显著的,有些情况下,它又是不显著的。
    这都是分形在作怪。

    其实这背后也是合理的。因为市场是由不同观点的人在参与,这些不同观点的人也就是有不同A值认识的人。不同的A值派别在互相打斗,谁到底能胜利。
    (如上述所言)无法试错,也无法预测。

    ----以上是我的看法和遇到的困难。供大家讨论。
     
  18. 这个“魔鬼”一天不解决,系统交易理论就一天不得安宁。

    对NETF的观点我深表同感。

    接下来请SPL先生发言。

    :D
     
  19. 追单和噪音成本 如果能解决的话,战无不胜的利器就出来了。
    不过。这个'如果'看来永远是没法变成现实。

    所以不做任何赢利预测判断的买入方法,等于是把每一次的噪音都认真当作机会来处理。那非得让噪音给振死。终归难逃噪音问题。

    所以,我认为有必要放弃这些方法了。
    留下惟一的出路是做以‘形态、成交量’为判据来判断升幅概率 的这个方法。
    我认为从哲学理念上看,这个方法还是有出路的。因为形态背后是心理。心理的结果是操作、操作的结果是形态。... 当然在这个思路之下,做程序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如何去判断‘分形、多尺度、多观点’冲突之下的结果的判断。
     
  20. 兄弟对系统性交易的认识非常深刻,是个难得的人才,但为什么忽然又出现这个“惟一的出路”?我不理解!你没有想过这个“惟一的出路”也有追单和噪音成本吗?虽然这里的“追单”也可以换成“埋伏单”,但一旦换了,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成本,那就是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