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波动幅度应用的市场基础的思考—shupengli交易思想随笔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shupengli, Jun 12, 2006.

  1. 我来说说自己初浅的想法。(N年前的,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教)

    1:ATR和Boll指标类同,我认为Boll更科学。同样是自适应指标。
    下面是上证指数的计算结果。(不贴图了,麻烦,EXcel计算的)

    1990年至今3800天左右。

    Averge 1144.418173
    Stdev 504.2460451
    Stdevp 504.1796576
    STDandarDize -2

    呵呵呵,Boll多年来计算的结果还是对的
    上面讨论了半天,ATR波动率是多少才表示市场变化了?都没有数据来证实?

    2:如果把股票,期货的运行分为三个状态,上升、下降、整理。
    我们就很容易计算或判断出来市场的状态。
    如下是判断的基本程序(自己写的):
    {N:Boll带宽,M1,M2:二条平均线,NM:带宽的移动平均线,MM:最低价的比较天数}
    tmpp:=close;

    UPPER:=tmpp+2*STD(tmpp,N);
    LOWER:=tmpp-2*STD(tmpp,N);

    tmpp1:(UPPER-LOWER)/tmpp*100;{标准化,好横向比较}
    tmpp2:ma(tmpp1,nm);

    mr:0;{横盘--〉上涨的买点}
    mr1:0;{下跌--〉上涨的买点,反转}
    mc1:0;{横盘--〉下跌的卖点}
    mc2:0;{阴跌,卖点}
    qs:0,colorred;{横盘,趋势的继续}
    mrjs:仓位控制

    {市场变化了}
    if cross(tmpp1,tmpp2) or tmpp1>tmpp2 then
    begin
    if close<ma(tmpp,m1) or ma(tmpp,m1)<ma(tmpp,m2) or low<=llv(low,m1) then {下跌了}
    mc1:=-2;

    if (close>ma(tmpp,m1) or ma(tmpp,m1)>ma(tmpp,m2)) then {上涨了}
    begin
    if mc1<>-2 and mc2<>-1then
    begin
    mr:=2;
    mrjs:=1;
    end
    end;
    end

    {市场没变化}
    if cross(tmpp2,tmpp1) or tmpp1<tmpp2 then
    begin
    if ma(tmpp,m1)<ma(tmpp,m2) or low<=llv(low,mm) then {下跌趋势中}
    mc2:=-1;

    if ma(tmpp,m1)>ma(tmpp,m2) and mc2<>-1 and (ref(mr,1)=2 or ref(qs,1)=2) then {上涨趋势中}
    begin
    qs:=2;
    mrjs:=mrjs+1;
    end
    else
    begin
    qs:=0;
    mrjs:=0;
    end;
    end;

    {买卖策略,呵呵呵呵,高手都会,不用摆出来了}
    买入......;
    卖出......;
    加仓......;

    成功率:10:5% 70%左右,(见笑了)


    3:现在还想不明白的地方是:既然STD是固定值,自适应的,我们还需不需变动周期(波长?),波涛书中没举例。


    以上是初来论坛发的第一个帖子,请高手多指教。
    如果改进了本人程序,或论点不对的地方,一定提出来,我实在想不通哪还能提高年收益率。(海龟系统以前也做过测试,并改进了一些地方,有时间提出来,也请大家指正)。
    [/img]
     
  2. 我也喜欢BOLL,如果真能用BOLL来判断“市场的状态”就太好了,有时间我来用你的程序测试一下。
    浮动周期肯定有利的,我已经有个初步的思路了(统计方面的,但缺工具,等有空了再说)。
    关于是不是需要变动周期(波长),你可以试一下,改变BOLL的时间周期,那得到的“带宽”等是不一样的,这个就是个“问题”,哪个时间周期适合用来判断并不是很好把握的?因为在采用不同BOLL线时间周期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判断的,所以还是带有“主观的成分”(艺术)。
    另外说句,我偏爱双BOLL :oops:

    你是用“带宽的移动平均线”?!这个我没考虑过。。。。。。
    是用BOLL带宽的BOLL线化做市场态势的判断?!
    能贴个那代码产生的直观图看看吗?如果你调整了初始BOLL线的时间周期参数,情况是不是还是稳定的一致?
     
  3. 越来越精彩了!

    提个想法:现在整个世界都流行用数学解决一切,真的可以吗?

    同样一个口岸的两家馆子,人流量,相同,装修相同,员工服务态度相同,价格相同,名字相同,只有大厨不一样,两家的客流可能会是一样的吗?:)

    我们真的可以相信全随机市场和强效率市场理论?还是相信交易原理真的可以抹杀各个市场之间的市场特征,可以忽视不同投资机构。不同的金融体制,不同文化,不同约束机制,不同交易规则?

    如果不是,那么由基本的交易原理构成的交易系统只能是可以盈利,而不是高效率的。企图通过在此基础上通过统计而去抹杀市场、环节、历史、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所带来的市场特征的变化来获得高效率,SHUPENGLI觉得是缘木求鱼。

    个人认为:构架交易系统的基础是基本的交易原理,提升交易系统效率使用市场特征作为范围设置,最后才是统计上的优化

    个人认为,交易法则必须有很硬的市场机理。
     
  4. 回楼上:
    1:如果真能用BOLL来判断“市场的状态”就太好了,
    呵呵呵呵呵,上面的程序就是干这个的阿(有些托大了,请高手指正,抽取其中某些部分可以分别测试突破、连续上涨、反转的部分。反转程序没写,觉得危险)。

    2:浮动周期肯定有利的,我已经有个初步的思路了。

    说说理论根据或思路。

    3:关于是不是需要变动周期(波长),你可以试一下,改变BOLL的时间周期,那得到的“带宽”等是不一样的,这个就是个“问题”,哪个时间周期适合用来判断并不是很好把握的?因为在采用不同BOLL线时间周期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判断的,所以还是带有“主观的成分”(艺术)。

    说的没错,表面上看是不错,可是你没注意上面的统计数据是以一日为单位的。
    换句话说,MD,不知道怎么表达。。。。

    4:能贴个那代码产生的直观图看看吗?

    呵呵呵呵,这个论坛我还不会贴图。

    5:如果你调整了初始BOLL线的时间周期参数,情况是不是还是稳定的一致?

    为什么要调?你能告诉我理由么?我用的一般化参数而已。

    既然大家都喜欢Boll,给我一个你的思路,呵呵呵呵呵呵呵,我程序都放上来了。。。。。
     
  5. 贴图简单的,就是将图片作为附件上传就行了。
    “5:如果你调整了初始BOLL线的时间周期参数,情况是不是还是稳定的一致?

    为什么要调?你能告诉我理由么?我用的一般化参数而已。”
    因为我还没将你的代码测试,所以还没理解你的东西,所以要看你贴的图(直观),现在只是个直觉。。。。。。。
    我用的是长、短周期双布林线,还没系统化,懒啊 :oops:
    浮动周期——和ZIG等有关,一会说不清楚,以后在“开源软件”栏目里再说,需要用到统计(频数)等,个人认为和江恩理论有关系,江恩因为当时的计算能力(工具)的限制,只能使用固定(比例)的数学处理方法。不过就是现在要系统化也很难啊。。。。。。。
     
  6. 同意!
    这个在一个谈到“长期资本公司”危机的书中引用过前高盛公司的那个因为早逝而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无缘的那人的一个观点,过分数学解决是危险的,一个模型是不是能被应用,首先需要能被简单的理解(表达),如果不能被简单的理解,那不能轻易让交易员使用,大概是这个意思。
     
  7. TO:有WJ2000兄的回复,感觉吾道不孤,呵呵,我觉得学习西方的系统交易思想也不能什么都一起吞进去,西方大基金的管理人中其实很少真正的炒手,其中是有道理的。
     
  8. 1:江恩因为当时的计算能力(工具)的限制,只能使用固定(比例)的数学处理方法。不过就是现在要系统化也很难啊。。。。。。。


    浮动周期?下面语句可以做到阿
    if 在短周期运行 then
    begin
    xx:=ma(短周期);
    ......................
    end;

    if 在长周期运行 then
    begin
    xx:=ma(长周期);
    end;

    ....................
    目前我还没有改变动周期的想法,虽然也很希望自己目前的系统是非线性的。


    2:我们真的可以相信全随机市场和强效率市场理论?还是相信交易原理真的可以抹杀各个市场之间的市场特征,可以忽视不同投资机构。不同的金融体制,不同文化,不同约束机制,不同交易规则?

    姑且不论“谈到“长期资本公司”危机的书”观点的正确,呵呵,如果他是对的,那他不是已到达成功的彼岸了么?
    我们现在关注的是身边的市场,中国股市、中国期货、即将推出的期指。
    我们就不需要太多光柱“不同的金融体制,不同文化,不同约束机制,不同交易规则”了吧?
     
  9. 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现在整个世界都流行用数学解决一切,真的可以吗?”

    我以前曾经相信是可以的,曾经为发现不少国外大基金运作时主要采用基于数学工具的方式而高兴:这是我前方的路标。

    但是随着我眼界的扩大,我渐渐发现一些情况似乎不是我原来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最直观的是LTCM基金公司,这家具有当时世界上最顶级数学技术的基金公司的破产始末,把我脑海里的美好想法劈开了道裂缝;
    数学要求的精确与定量,有时与实际生活中的灵活与直观相抵触,有不少简单直观的东西甚至难以用数学形式描述,而有的能描述又太复杂,更别说很多事情都不是简单的;
    万事万物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数学背后隐含的西方科学思维中的抽象式独立化分析方法相抵触,即使近年出现的模糊逻辑、分形等非线性方式发展较快,但是学习掌握并应用它们的时间边际成本又非常大;
    原本选定了自我觉得适中的统计技术,希望能有所帮助,却在学习之后发现其本身的固有缺陷无法轻易地用于实践。

    于是我逐渐认为,数学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话又说回来,对于很多无法或很难用数学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不是一定要想办法用数学方法解决,而仅仅是不参与,也许能够让自己轻松得多,毕竟,我用这个工具是用来交易,而不是用来解释问题,解释世界的。这样一想,脑子里的紧箍咒一下子就松了。
    市场中总有自己的数学能力能处理的那部分,也总有自己的数学能力不能处理的部分,我需要的不是一个终极万能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能够让自己赚钱的方案,遇到不能处理的部分,我就观望行了。
    兜了一大圈,发现自己实际上是证明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呵呵

    结合到市场机理,不同的认识深度可以有适用性不同的机理,如果追求的是通杀一切的机理,那跟永动机一样,永远也找不到,但是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那难度相对会下降不少(虽然绝对难度仍然不小)。这个机理效果不够卓越,不要紧,只要是盈利并能满足自己最低要求的,用起来再说,用的过程中使用者会逐渐有更深的理解,随着对机理认识的不断升级,其效率应该会越来越高,当然,前提是使用者能够生存下来。
     
  10. 越来越佩服yoyo2000兄了,把我的疑惑能说得这么明白,谢谢yoyo2000兄的用心回复,谢谢~
     
  11. 继续说说我的理解。

    “我们真的可以相信全随机市场和强效率市场理论?还是相信交易原理真的可以抹杀各个市场之间的市场特征,可以忽视不同投资机构。不同的金融体制,不同文化,不同约束机制,不同交易规则?”
    ==========================

    不同的市场理论对应有不同的操作方法,随机市场理论中的随机运动,说的是样本个体上的运动不具备规律性,但是总体上具有统计特征,因此操作对策上倾向于采用统计技术寻找、捕捉这个统计特征并用来赢利;强效率市场理论说的是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之前的价格信息、价格以外公开和未公开的一切信息,因此交易者无法在市场中长期获得超额的回报,所以采用消极的方法进行交易,期望得到平均回报。
    看起来在这两个理论下的操作方法,是能够忽略各个市场之间的市场特征,可以忽视不同投资机构。不同的金融体制,不同文化,不同约束机制,不同交易规则的。
    可是如果从别的市场观出发来看待呢?
    股票上有的个股经常急跌急升,有的经常宽幅振荡,有的喜欢长时间横盘后突然上串下跳,类似情况也在期货、外汇市场中,以及不同区域市场的各个品种之间出现。似乎不同的品种间确实有自己的个性。针对不同有不同特性的品种采用一样的方法,比如在经常振荡的市场中采用均线类方法,似乎并不是一条好路子。

    对此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不同的市场观决定不同的方法论(好马克思的一句话......)市场可以包容多种市场观,不同的市场观都能从市场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没有终极的解决方案。而我只是一个交易者,我的目的是稳定赢利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去完全地解释市场,所以只要一个市场观能够让我达到目的,就ok了,如果不行,我不介意将我原来的市场观完全更换掉。
     

  12. 对,能到什么阶段就先应用成果到实际上,而不是强求要先取得完美的答案。

    交易,被称为所谓的艺术。各个阶段并不是要求如此精确的。就像以前看过的一个调侃: 营业部外面卖报纸的老太婆,根据营业部外面单车停放的数量,就能比较准确的判断出大盘的头跟底。而经过很多数学的运算推断,最终的结果也不过如此。 这也是某些股民对数理分析市场不感冒的一个原因。

    当然,我是赞成尽量能用数学阐释市场行为的。

    另外LTCM基金公司的破产,印象中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链的问题?
     
  13. Part III

    “个人认为:构架交易系统的基础是基本的交易原理,提升交易系统效率使用市场特征作为范围设置,最后才是统计上的优化

    个人认为,交易法则必须有很硬的市场机理。”

    很同意S兄一些看法,自己使用的交易法则的主线需要有自己理解到的基本原理,并且有根据该原理而得到的关于市场特征的范围描述,这样在优化的时候才不会盲目。但是有些细节的地方确找不到统一的原理,而只能看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确定优化的范围。
     
  14. 谢谢大家的用心参与

    谢谢大家的用心参与

    现在感觉这个帖子开始渐入佳境,各种思想开始碰撞。。。

    从下周开始,我开始接合实际系统开贴,把思想用系统规则表现出来,希望大家能继续这样彼此分享,谢谢大家!

    to:Yoyo2000,读兄之帖子,如饮醇酒。。。
     
  15. 多谢S兄抬爱,惭愧不已,我砸了几块破砖头,希望收获美玉,其实是很贪心的。

    期待S兄的进展,你的加入让论坛活跃了很多 :)
     
  16. 赞同!
    最后还是人来决定,成功与否还是决定于克服人的本性,机械系统只是放大我们项注意的事实,协助我们克服自己的本性。所以我目前只看一个市场,呵呵呵呵,孤陋寡闻了。
     
  17. 指点当然不敢。
    王江博士曾有几篇关于成交量与价格关系的论文:
    http://www.hylt.net/club/viewtopic.php?t=3537
     
  18. "短期突破点要放量(放大50%以上)"
    这个经验的有效性非常微妙,我对这个问题曾经投入过大量精力,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无效放量,为什么放量的情况下行情不是上去而是要下跌了。关键一定在于“突破点”概念的内涵,行情在上,量在放,价在行经中,他经过了许多的“点”,对于任何点都是一个“突破”,什么样的点才是说话算数的呢?至今,我还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按,这是研究的重心,这个好了,其他的就容易了。
     
  19. Bill Williams的Market Facilitation Index(《证券混沌操作法》P84)和陈浩的博弈K线(《筹码分布》P35)是否研究过?
    另外关于成交量,我个人也有一点小体会。从前被许多书和股评误导,说放量是好事,下意识里只看到放量中买方力量,而不注意同时存在的卖方力量及其所持的理由。当然,早年国内股市庄家对倒较多,是另一种情况。后来我专门训练自己克服这个下意识,一见放量就想:1、它要干点什么了!2、它要干点什么呢?either up, either down?
     
  20. 补充一点:我觉得相对于单日放量来说,区间放量更有价值。如果再用zigzag折线(也可以说是波浪)来大致界定一下区间范围,那么可能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