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致“9万里”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niming, Jul 4, 2011.

  1. 惭愧,我一如既往地看不懂。那个股票作手回忆录,我大致看过一遍,也没太多感觉。。。
     
  2. 9万里目前大概经常在赚钱。
     
  3. 又见 niming 兄的好文,太幸运了。

    人由于自己的视角和际遇等原因,往往看问题带偏,甚至是无法跳出某些思考的角落,困守在一角。

    niming 兄的好文 往往能给我带来新的思考角度和认识,非常有帮助,谢谢。
     
  4. 精通于术而昧于道,明于微而昧于巨。

    这句好,其实这才是精华啊。
    顺“道”而行,逆“道”则亡。

    不知道各位对周易和交易有什么研究吗?
    我的硕导是宏观经济学的博士,也是一位比较成功的交易者。他对交易的研究,主要是对大势的判断,也就是“道”,用的方法就是周易。
     
  5. 前几天交易遇瓶颈,偶然的机会拜读niming 兄前几年发的帖子,很受启发,一直苦思不得解的问题迎刃而解,刚阅读完老帖,又见niming 兄的新帖,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
    “是不是交易规则有问题”,“是不是交易方法需要完善”,“我是不是应当学习更多的东西”,“是不是市场条件发生变化,老方法不适用了”……但是,我没有明智地问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头寸大了,盈亏自然放大,赚的更多,赔的也更多,赚得更快,赔的也更快。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同一出“戏”,演得场面越来越大而已。
    ===================================================================

    形式上人是最易变的,逻辑上又是最迟钝的,人的有些东西是上帝涂抹上去的,想抹都抹不掉,暴力,毒品麻醉都不能抹掉,而能抹掉的都是经过涅盘,先死而后生的人。
     
  6. 呵呵,喜欢这样的帖子:很有深度!
    本人认为Jesse Livermore的最终失败还是在于:他对自己亲手建立的交易规则,人性所致而无法抵抗地破坏所造成的。
    研究《股票作手回忆录》,你会发现书中的中后段有很多交易事件都是与其前面总结的交易经验与规则背道而驰,由此造成他几次的破产。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
    人性的怪圈,几人能够跳出?......
     
  7. 又见 niming 兄的好文 ,前一段通读了niming兄的几个老帖 和回帖 , 深深的在我的心里激荡。回想自己的交易历程 ,大多数的失败都是毁于自己的坏习惯坏脾气 。交易失败的感觉和生活受挫折的感觉是一样的。对待交易的态度和生活上的态度是一样的。怎么处理生活就会怎么处理交易。很多事情一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是我们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过早的结局。为此我深究自己的交易偏向和怎样进行情绪管理 。不断审视自己, 丰富心性的内容 。半年来情况开始改观 ,以前纠结的心态也放松下来了。交易有了明显的进步。生活上于人的交往也变得轻松和自在。交易系统的进展半年来也是最快的。是交易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这不是钱可以衡量的。人生在世 就在不断修养心性 交易让我们这里的人们比别人更清楚更直观得看到自己。我们应该感到是幸运。谢谢niming 的帖子和以前的帖子。
     
  8. 交易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投资
     
  9. 经常不敢说,一个月只做3---5次交易,只是输少赢多。不做日内超短线,暂时只做短线,想慢慢转做中线为主。
     
  10. 好文不一定是大家,但大家一定有好文。
    midas在国家央行派住各个金融中心做分析师和交易员在外汇市场进行大资金操作二十年左右,才得出好多经典的经验。
    《股票作手回忆录》作者在投机市场操作三十多年才出书。
    所以说大资金操作跟小资金操作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路是人去走出来的,本来没有路,走多了自然有路。
     
  11. 其实人过着也就几十年,不过尔尔
     
  12. 呵呵,指出前辈一个小错误,股票作手回忆录是Edwin Lefèvre执笔书写的,我最近刚看完这本书,所以印象很深,为了保证书中内容的真实性,在这个问题上我深究了一段时间。网上有极不可靠观点称是Edwin Lefèvre采访了Jesse Livermore之后写成,这个说法符合逻辑。

    http://en.wikipedia.org/wiki/Edwin_Lefèvre
     
  13. 这段读起来感觉有点无奈,有时候觉得“早知道当时就怎样怎样就好了”,然后过一段时间又发现其实当时怎样怎样也不对,看法在变,世界也在变,找不到路
     
  14. 你是对的,我说错了,
     
  15. niming自有广阔胸襟,不是一局一战之人
     
  16. cao

    cao

    Jesse Livermore的缺陷主要有2个,重仓和提前进场,这也是如今很多交易者的通病。他的回忆录中都有讲到,碰到XX情况他一定会满仓操作的,而回忆录已经是他晚年的结晶了。
    说他精通于术而昧于道是对的,但是,他的“运气”不可能不糟糕,因为,一个有经验的交易者应当知道,交易要完全排除运气的成分。
     
  17. 想找到一个神奇的交易系统就能做好交易,想通过交易改善经济条件,然后生活中的烦恼和问题就自然消失,都是做不到的。只有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谢谢niming.
     
  18. 致cc005416:谈谈不安全感

    很久不来论坛了,昨天看了一下,碰巧发现这个老帖子被人翻出来。我重读了当初的发帖,读到文中引用的你和“robinxing”两位朋友的留言时,感到有些缺憾,似乎有必要深说一步。

    前阵子,我读了爱因斯坦的几本文集。据我所知,现今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统共六本。有意思的是,其中只有两本讨论科学问题(分别是相对论和波),其余四本都是对人、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这和牛顿的情形相仿,给人一种感觉,他们在科学领域的成就似乎仅仅是副产品,终其一生他们仿佛都在“不务正业”。当然,我的观感也许是错的——毕竟,对于理论物理学,我是个彻头彻底的外行。

    同样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对于人、人生和社会,爱因斯坦这样一位科学工作者,竟然与古往今来世俗和宗教领域的“圣人”采取了相同的思考角度、得出了一般无二的结论。

    我想,基于数量方法的系统交易者,从感情上对科学工作者和科学技术应该更容易接受一些。因此,冒昧把爱因斯坦的两本文集推荐给你:

    1、The World As I See It
    http://filepost.com/files/a1f9aac9/The_World_As_I_See_It.epub/

    2、Essays in Humanism
    http://filepost.com/files/ae6638mm/Essays_in_Humanism.epub/

    遗憾的是,我没找到中译本,只有德文稿的英译本,这可能给阅读带来不便。

    忽然扯到爱因斯坦及其对人的研究,是有原因的。尤其是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许多人感到愤怒、无助、与周遭的人和环境有隔膜,缺乏安全感。出于宣泄不安全感,人们哄抢、争夺那些看似安全或者看似能带来安全的东西(比如:房子、保障)。然而,让人懊丧的是,即便占有这些东西,内心的不安还是不能消退,活得很累却又欲罢不能、不知所从。同样出于宣泄不安全感,那些描述、夸大人们彼此算计、相互倾轧的电视剧、阴谋论充斥媒体。这种不安全感决定了一种看似“理所当然”的思维模式:人似乎必须不懈地战斗、抗争、奋斗才能不被周遭的一切吞没;人必须战胜自己、战胜对手,才能生存。

    这种不安全感,根子究竟在哪里呢?获得内心的安宁,根本之道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与世俗、宗教领域的“圣人”(例如,印度的圣雄甘地)一样,爱因斯坦进行了“漫长”的观察和思考,也得出了相同结论:人,从动物角度讲,固然是自私的,这无可厚非;但是,人不仅仅是动物,否则,与“猪”无异。人还有另一面:人生的全部意义,在于服务于他人。

    爱因斯坦的原话是:追求安逸和个人幸福,这种目标不适合于人,更适合于猪。

    人一旦片面地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利己主义之中,就成了利己的奴隶,不可避免地感到孤独、无助、不安全、无保障;生活不可避免地变为战斗、抗争、压倒对手。的确,这是社会问题,每个人(无论得势的还是不得势的)都是牺牲品。但是,问题的解决,却不能推给社会,相反只能从我们自身找原因。

    我反复提到的“正确的”生活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自己最擅长的、服务于他人的生存方式。当一个交易商背离了正确的生活方式,他的交易不可能不成为宣泄不安全感的途径;那种战斗、抗争、压倒对手、证明自己多么强大多么出色的行为模式,不可能不体现在交易之中。

    请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说,一个人要想在交易上取得成功,必须成为无私的道德圣人。如果那样,真成了蠢猪式的道德说教。

    真实生活是充满悖论的。一个长期成功的交易商,可以是流氓、可以是混蛋、可以不学无术、可以偷鸡摸狗、可以道德败坏,这些对结果没有影响。但是,透过他们即便是龌龊不堪的人生,只要客观观察,就会发现:在选择生活道路、生活方式、做事方法上,他们非常尊重自己的“心声”和“主观感受”,对社会评价、他人期望之类的噪音不予理睬。追随自己的心声、尊重自己的主观感受,需要巨大勇气的,需要一种无视名利、不计后果的忘我精神。在这一点,他们远远超越了凡夫俗子。由此,他们的“心声”和“主观感受”得以发挥作用,将他们引向一种生活方式,使他们有意无意地为他人提供了自己最为擅长的服务。

    这样的人,他们的不安全感远不象常人那样强烈,他们很少为所犯错误过分自责,否则也不可能承担巨大的风险、始终不移地坚守规则。换句话说,即便是混蛋,他们也没有象常人那样掉进自作聪明的极端利己主义的陷阱里。他们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你依赖我、我依赖你的共生关系,这是安全感的真正源泉。颇具讽刺意义的是,即便是混蛋,他们也比循规蹈矩的良民更知道感恩,相反,循规蹈矩、唯唯诺诺的良民反倒总是忘恩负义、毫无感恩之心。

    同样,请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说,一个人要想在交易上取得成功,反过来必须成为混蛋。用语言传递思想,不仅取决于信息的发送方以及信息本身,还取决于信息的接受方自己能否以及如何解读,因此总会有忽左忽右的歧义。这里的意思是:混蛋与否,无关紧要;无私地、不计利害得失地服务于他人,是正确生活方式的实质,是内心安宁的源泉。而在评判是否无私、是否不计得失、是否忘我这一点上,能否“听话”地、“乖乖”地屈从于、屈服于自己的天赋使命是关键所在,这超越了世俗的伦理道德。

    说这许多话,并非仅就交易而言,但是绝非与交易毫无关系。

    这些想法是否通向真理?未必!但是,我自己坚信不移。否则,也不会不辞辛苦、不计得失地为你写下这么多字。如果你也认可,请让我们共勉。

    祝好!我亲爱的朋友。
     
  19. 感谢niming大侠~
    我一直觉得佛法对于看清事物本缘和平衡心境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