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致“9万里”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niming, Jul 4, 2011.

  1. “9万里”朋友:

    这阵子生病,我给自己放假休息一下。有了闲暇,也来海洋论坛的看了几次,发现“9万里”朋友在我的老帖子后面有好几处留言。当然,对我的帖子,“9万里”朋友持否定态度,或者说“不以为然”更准确些。类似的否定意见,别的朋友也提出过很多。这很自然、很正常,毕竟,我谈的不过是一些“自以为是”的想法,一孔之见而已。况且,我“以为是”的东西其实也在“演化”,今天“以为是”,明天回头看就未必“以为是”。

    “9万里”朋友提醒我别把事情想复杂,我会留意的,谢谢。
    既然有时间也有兴致,跟“9万里”朋友聊几句,应当是很开心的事情:

    一、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

    我接触交易的时间比较长。时间长,不表明水平高,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时间越长,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就越多,却是事实。你说自己交易时间不长(一年多),我就跟你聊几件“短时间内不容易经历到、观察到的事情。”

    1、赚钱不算什么
    有句话,几乎成了我的“口头禅”:“市场上没有什么是确定的,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人没赚过钱、没有人没赚过大钱。”
    在市场上赚钱,只要承担头寸就可以了。赚钱本身,不算什么,也不说明什么。任何方法,且不说什么系统交易方法,即便是求签算卦、打探小道消息、买入就不再管,都有特别切合市场、特别能赚钱时候。一种方法在一段时期内赚钱,不算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
    在顺风的时候,保持符合实际的谦卑;在逆风的时候,保持符合实际的信心。这是老生常谈,真正做到的人却很少,如果不是没有的话。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一段经历。多年前,我刚离开国内市场开始在美国市场交易股票,有几年的时间,“赚钱,就像撑着伞走在暴风雨里,挡都挡不住,不要都不行。”那时候,我有一套交易规则,也基本上没有抵触地执行了这套规则,效果出奇地好。我觉得:“无论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交易不过如此而已!有这套规则就够了!”——这显然不是一种“顺风时保持谦卑”的正确态度。直到我进中央部委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精神面貌也出现了微妙的改变,一切嘎然而止了。虽然依旧赚钱,但是交易业绩与心理预期之间有很大距离,交易上一切都不对劲。“是不是交易规则有问题”,“是不是交易方法需要完善”,“我是不是应当学习更多的东西”,“是不是市场条件发生变化,老方法不适用了”……但是,我没有明智地问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我发生了什么变化?”
    回顾起来,我那时候的交易方法没什么特别,既谈不上高明、也谈不上不高明,和其他方法没什么高下之分。既然求签算卦、买入就不再管,都有特别切合市场、特别能赚钱时候。在几年里,碰巧用一套方法赚了钱,不算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即便不是用这种方法而是用其他什么法子,那几年我也仍旧会很赚钱。因为,造成差异的关键,并不在方法上。
    侥幸认识到这一点,是帮助我后来从那段交易低谷中走出来的决定因素。

    2、“正确生活方式”
    在答复留言时,我曾经谈过这样的看法:

    “你谈到自己有近5年的‘投机经历’。按经验来说,一个人,只要当真把交易作为一门生意来做,无论是否采用系统交易方法,摸爬滚打几年,通常都能赚到钱,至少是开始赚钱。就这一点而言,5年已经够了。但是,一个人,要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通过做交易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5年通常是不够的。当然,这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天生幸运,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走上了正确的道路;有的人却是历尽艰辛才能摸到门径;有的人甚至要凭借特殊的机缘才得以最终步入正途;有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在这上面,我自己走过太多的弯路、浪费了太多时间。也许你能更快些,祝愿你更快些。”

    重复说过的话,是因为这恰恰是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难以察觉到的问题。所谓“正确的生活方式”究竟是说个什么呢?
    有位“robinxing”朋友在留言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来自于一个矿山,父母是矿上的普通职工。我依靠努力考上大学,留在大城市,性格也较为内向,和领导同事交往有一定的问题,我老是认为他们不并不是善意的。后来我辞了职,经过一段痛苦的过程,目前小有收获。我虽然在交易上悟出了门道,但过去的心理问题依然存在,相反我把很多的时间用来思考交易上的问题,搞的自己很累,有的时候也觉得没意思。有的时候看到有些人很快乐,虽然经济上比他们好,但觉得自己不太值得。”
    “……我意识到很多人和肮脏、愚蠢的动物差不多,有种悲观的态度,看清楚自身的境况并不让人愉快。”
    另一位朋友“cc005416”是这样说的:

    “我是一个职业的独立交易员,每天穿着睡衣坐在电脑前面操作。身边的朋友很少对交易感兴趣,有作交易的和我的理念却又完全不同……”
    举两个例子就够了。他们遇到的正是如何“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通过做交易找到正确生活方式”的问题。在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是,路再向前走,迟早要面对它。还是重复说过的话:

    “为什么要做交易呢?对许多人来说,是为了‘挣大钱’由此‘过上好日子’。‘挣大钱’似乎是一道‘门槛’,跨过了这道坎,就万事大吉、一马平川了,从此可以在海边撑起太阳伞逍遥度日。然而,滑稽的是,交易的‘秘密’恰恰是:要先‘过上好日子’,然后才能做好交易。在生活的‘好时光’到来前,交易的‘好时光’不会来临,至多只是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的大喜大悲。”​

    这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而是每个交易者最终要面对的现实。

    3、生活和交易都是个“悖论”
    效率,意味着只做有用的事!但是,“什么才真的有用”,在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往往会弄反。直到多年后,回头看过去,才不得不感叹:“原来一切都是反的!”。
    简单的,看似复杂;有用的,看似无用;实在的,看似空洞;相关的,看似无关;一致的,看似矛盾……
    相反,不必要的纠缠和噱头,总给人留下简单清楚、易于理解的印象;不实际的空谈,听起来有板有眼、实实在在;可有可无的玩意,显得不可或缺;矛盾的做法,反而看似一致……

    “真假难辨”,是这个世界阻碍交易者快速成长的“障眼布”,或者说是一道筛子。

    4、聪明和水平高
    交易需要你做正确的事情,但是不要求你“聪明”、更不要求你“水平高”。在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交易者往往把“聪明”和“水平”看得过重。做正确的事,通常不仅让别人而且也让自己觉得自己很傻、很蠢、很没面子。对于“自己是否显得聪明、有水平”这件事,在意还是不在意,是区分“新手”与“老手”的重要标志。

    5、交易的精神层面不仅仅是个“心态”问题
    “心态”,是可以调整的。如果交易的精神层面仅仅是个“心态”问题,那一切就好办了:调整调整就行,睡个好觉、作息规律、严格要求自己、多许下几个美好的心愿、多交几个朋友、鼓励自己勇敢一点儿、激励自己不要悲观、劝自己更理智一些、做做深呼吸……无非这些。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交易者往往是这么想的;那些探讨所谓“交易心理问题”的流行读物,说的大体也是这些;所谓“行为金融学”,什么“锚定效应”之类,无非是换了种说法,就像“买价低卖价高就赚钱”一样,属于没有信息含量的废话。总之,“心态”是个认识问题,控制情绪,改变看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似乎“就够了”。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里不展开谈,但是,举个例子,说明现实情况还是可以的。“9万里”朋友说自己喜欢看《股票做手回忆录》,那就用Jesse Livermore做个例子:

    Jesse Livermore对待交易的态度是严肃的,尽可能以他那个时代和他的条件能够做到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来研究、解决交易问题,不断完善、改进自己的交易技术。据我所知,他使用纸笔,凭借异于常人的心算能力和记忆力,将交易规则放到历史数据中检验,虽然这种检验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回测”。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个勇于诚实反省自己的人,从交易得失和生活小事中,努力挖掘自己看问题的方法、角度有什么不对,尽力调整和改善自己的交易心态。他几十年的不懈追求,本身就足以让人为之动容!
    但是,如果宏观地、大跨度地看他的一生,谁都会发现一个明显的模式:迅速赚一大笔钱——不久就莫名其妙地赔光——再赚更大一笔钱——很快又莫名其妙地赔光……从他最初在“对赌公司”做就是这样,到纽约交易股票是这样,在芝加哥交易商品还是这样。唯一不同的是,他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头寸大了,盈亏自然放大,赚的更多,赔的也更多,赚得更快,赔的也更快。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同一出“戏”,演得场面越来越大而已。
    需要再次强调是,在每一次赔钱后,他都认真地总结了经验教训,保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他的交易方法,据我所知,是改进过多次的;而且,为了解决交易心态问题,据说曾到大学旁听过心理学课程……然而一切都是徒劳!什么都没有变!只是同一个剧本反复上演,落个场面越来越大而已。
    最终,或许他自己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技术、方法、心态调整都挡不住这出“戏”不厌其烦地上演。他决定不玩了,或者说不再被玩,一枪把自己崩了,最后的遗言是写在餐巾纸上的一句话:“我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失败的一生,失败的一生……”
    一个伟大的天才,一个不屈不挠的灵魂就这样被“耍”了几十年。他能用开枪自杀这种方式,坚决停止这出没完没了、不厌其烦的“戏”,坚决不再被玩,这本身就是气魄和胆识。有这样的气魄,无怪乎他的“戏”能越演场面越大。
    显然,在改进技术方法、调整心态的同时,一定有什么东西,不能被简单地加以“调整”,因而始终没有改变。相应地,他那出“戏”的剧情也才始终未变。那个东西是什么呢?是“心态”吗?
    极端一点,换个角度想:假设Jesse Livermore没有总结经验教训,没有检验交易规则,没有改进技术方法,没有反省自己,没有调整心态,而仅仅以他的胆识和气魄不断放大交易规模,每次赔光重头再来,他一生的境遇会有什么不同吗?要想改变结局,到底什么才是关键?
    在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交易者很难发现并且提出这种问题。相反,多数人认为时代变了,科学进步了,资金管理、风险控制、数学模型更完善了,交易策略可以方便地用电脑回测了,Jesse Livermore的悲剧不会重演。是的,很难重演,因为在严格的资金管理规则下,玩不了Jesse Livermore那么大——只能在更小的舞台上,以放慢的速度,不厌其烦地表演每个交易者自己的剧本。无他,仅仅是交易规模小一些罢了。
    技术进步,对每个人是机会均等的,每个时代都有天才和平庸的区别。不认真对待Jesse Livermore的悲剧,潜台词是自己比Jesse Livermore这个伟大的天才,这个不屈不挠的灵魂还要伟大。这是很狂妄的!不幸的是,在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交易者往往真就这么狂妄。狂妄的依据,是有更好办法“调整”了。

    6、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痛处”就是入口
    什么是“痛处”,一碰就疼,一碰就躲。碰到“痛处”,人会不由自主地否认、辩解、反抗、反击……简单说,没问题不会跳得老高。因此,一旦发现自己有强烈的、不可遏制的冲动要否认、辩解、反抗、反击……机会之窗就打开了,“入口”就在眼前。在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交易者往往刻意维持“正面”的心态,回避“负面”心态。由此,每每错失“门径”,绕着围墙打转转。​
    二、久病成医
     
    Last edited: Dec 2, 2017
    rok and chaostring like this.
  2. WSC

    WSC

    非常认同 "交易需要你做正确的事情,但是不要求你“聪明”、更不要求你“水平高”。在接触交易的最初几年,交易者往往把“聪明”和“水平”看得过重。"
     
  3. 交易如果是一门工作,
    那么幸福的一生=幸福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不能有偏颇,把握这个度字,

    幸运对于任何职业来说都是存在的,

    但不能只靠幸运, 赚钱最多的交易大师,有不少也许只是运气在恰当的时候降临,

    调整交易时的心态,并不能解决太多问题,

    只有调整看世界的眼光,才能看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东东,

    功夫在诗外。

    一个小辈的胡说八道。
     
  4. 偶突然贊同你的觀點了。

    正確健康的生活方式確實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交易觀念。不要以為搞程序交易就能杜絕掉心理問題,開發者仍然會在無盡的編碼、除蟲、回測中,糾結于無法更好地提高勝率、利潤率,無法減小回撤,無法提高交易次數周轉率,無法過濾掉反復掃到止損的噪音,無法運用一個新看到的復雜算法,無法找出一個回測和實戰都一致滿意的策略。在經歷過無數次熬夜嘔心瀝血開發之后,無法對自己的交易進展感到滿意。

    直到有一天被現實生活逼得中止這種苦悶的追尋時,審視自己當初立下的預期,開始覺得有些要求也不是那么重要,有些設計也不必搞得那么復雜,有些點子真是不切實現的幻想,有些偏執真是被貪婪迷蒙了雙眼。

    當正常生活成為一種自在其中的享受。回首以一種超然的眼光看交易,很多以前苦思不得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都源自對自己預期的取舍。
     
  5. 可以说市场的一切智慧都在《股票作手回忆录》里面,看到现在都有十几次了,可以说百看不厌,Jesse Livermore,把交易当做生活的全部,其实交易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

    我只相信midas说的,金融市场的一切运作就是收集/派发/突破/形成趋势,只要对这个要紧的问题搞明白就会对市场有信心。

    可能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我认为交易就是资金管理、风险管理、遵守纪律,在赢面大的方向下注,跟聪明没有关系 。
     
  6. 我觉得什么交易精神和心态那都是自己在制造紧张,只要轻仓操作前面那两样都不存在的。

    可能跟我早期从事的一些说不上台面的工作有关系吧。早期我从事赌球和六合彩做庄的。
     
  7. 每次看LZ的文章都有一阵奇怪的感觉,想说点什么却又说不出来,仿佛进入了一种用右脑思维的状态,似乎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种...
    呵呵,LZ的右脑思维能力一定很强(我猜)

    =================================
    上面这一段是用左脑思维。 :D
     
  8. 怪不得你和一般人不一样!赌博更能看透人性,如果悟性不太差的话!
     
  9. 回顾起来,我那时候的交易方法没什么特别,既谈不上高明、也谈不上不高明,和其他方法没什么高下之分。既然求签算卦、买入就不再管,都有特别切合市场、特别能赚钱时候。在几年里,碰巧用一套方法赚了钱,不算什么,也说明不了什么。即便不是用这种方法而是用其他什么法子,那几年我也仍旧会很赚钱。因为,造成差异的关键,并不在方法上。
    ===============================================

    我特别爱看niming的文章,因为有些没有沟通但心有灵犀的东西,我没有他那么爱写且善于写文章,但这段话我深表赞同。
     
  10. 以前也看过Jesse Livermore的回忆录,很多故事渐渐模糊了,那些天才般的投机技巧也变得模糊了。这些模糊的术却让我慢慢看清了这个天才的致命缺陷,站在今天这么多伟大投资者的肩膀上我慢慢看清了,这个天才最后悲剧的结局在于他精通于术而昧于道,明于微而昧于巨,这样的人物在历史上也不少,假使这个天才运气不那么糟糕,也能也成为投机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
     
  11. 非常感谢niming的长篇大论,受益了。我认同对生活的态度与交易的态度是一致的,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有无资格去评论,确实,这应当放到首要位置,我也觉得已经慢慢行近。希望越简单越好,我的家人与我们的生活,如果两者择其一,我会放弃交易选择生活;交易,就等它融入到我的生活之后再来进行吧。
     
  12. 高手,好贴。:D
     
  13. 好贴

    思想碰撞有火花.关键在于做人的态度.

    支持楼主.
     
  14. 谢谢,能激起心灵的碰撞。mark!
     
  15. 觉得niming说的,我有一种似乎懂了,但还没有透的感觉。朦朦胧胧的觉得看到了"道"的边缘。
     
  16. 谢谢,LZ说的透彻啊,说到心坎里去了!
     
  17. 写得好啊。
    坛子里很多人会有同感。
    但因此会改变的人很少,因为人性是很难改变的。
     
  18. 说得不错 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
     
  19. 外汇市场上百花齐放,每个人的心路历程都不一样。赌球跟六合彩做庄也是在概率赢面比较大吃码,外汇也是一样在赢面比较大下注,跟赌博无关。
    不要弄得什么道呀,佛呀,没那么玄乎。“交易是一种艺术”。
    你们也不要人云亦云,也要有自己的艺术。
     
  20. 金融市场的一切运作就是收集/派发/中间徘徊/突破/形成趋势,只要对这个要紧的问题搞明白就会对市场有信心。
    但也要对基本面的理解,才能知道市场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