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看(之二)

Discussion in 'Stocks' started by 淘气, Dec 21, 2009.

  1. 淘大:请教一个问题:
    http://www.mof.gov.cn/mof/zhuantihu...8zyjuesuanbaogao/200907/t20090706_176618.html
    中的表二:2008年中央财政收入构成
    中,地方财政卖地收入在那个项目中体现?

    另外一个问题:
    我查了财政收入的几个来源:
    1.一般预算收入:来源主要有:税收、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款等非税收入;
    2.基金预算收入:库区维护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等
    3.预算外收入: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费收入、各项预算外非税收入等

    不知道土地收入、国有股减持算在哪个里面?除了这两项之外,地方政府还有什么潜在的资源可以大幅创收?
     
  2. 1994年开始,国家施行分税制改革,
    由于分税制将“财权上移、事权下移”,
    地方政府要做的事越来越多,
    但手中可支配的财力相对越来越少,
    这意味着地方必须以较少的经费办理更多的事务。

    政府征收土地出让金始于1989 年。当时规定,在
    进行必要扣除后,土地出让金实行中央与地方四六
    分成。国家分税制度改革之后,中央就把土地出让金
    全部划归给了地方政府。而由于种种原因,
    土地出让金始终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内收入,这就给
    地方政府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地方财源不足,于是就想到了卖地。卖地( 出
    让土地) 的收益极大,根据国土资源部对30 多个城市的
    统计,从获取土地的成本,到出让的收益,平均是18 倍。
    如果这样的财税体制不改变,任何措施都控制不了地方
    政府卖地( 出让土地) 。
     
  3. 根据国土资源部对30多个城市的统计,从获取土地的成本,到出让的收益,平均是18倍。

    请问这份报告或相关新闻的网址?
     
  4. 这两天沿着淘大给出的方向,我查了一些资料,整理了一个框架 请淘大审审
    1、经过四次财政改革,中央政府财力扩大的同时,地方财政的实力较为薄弱
    近年来,地方政府为了各种有效益的和没效益的工程,特别是09年来为配合国家4万亿投资,
    产生了大量的债务。这些投资的经济性、投资回报率大多比较差的。
    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是5万亿。这一数据是通过对几千家地方性融资公司统计所得。所以只能称为“显性”债务。而隐形债务不得而知。
    2、社保资金问题:投保人自主缴纳部分资金后,剩余资金都需要财政补贴,目前账户已有空转情况,未来10年随人口老龄化,缺口将会更大。
    3、国有股减持属于中央财政的收入范围,其服务对象为中央社保基金(财预[2001]271号)。国有股减持收入在08年没有达到预算,原因是市场价格下降(见08年财政决算)

    4、由上,一方面 地方政府在国有股减持上并没有事权。
    二方面,目前虽然地方债务信用问题严重,但是国有股转让收益归中央的社保专属。
    社保资金自身就捉襟见肘,能否为地方债务再提供资金救助。

    5、港文汇报称,中央正在研究允许地方减持国有股筹集资金,偿还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极其庞大,已经构成了非常大的隐患,如果解决不好,必然引起地方政府的破产,地方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和卖地收入,但是目前的经济条件下,前者出现了减少,后者影响民生,最好的办法来自地方政府所持有的国有股减持资金。

    由上,我们需要等待一个中央的政策,允许地方政府享受国有股减持收入。而做这个政策,中央需要掂量社保收入的问题。

    --以上的理解是否正确,请淘大点评
     
  5.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地方债务,还是未来的社保缺口,
    国有股做为中央也好,地方也好,是极其重要的资产。
    在高位上减持,应该是国家希望的事情。
    但不知淘大为什么选中601333,希望能给大家指点一下。
     
  6. 你一定奇怪,
    这个问题我为什么拖到今天来回答,
    我是希望有其他朋友来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很遗憾,
    没有等到。

    为什么选中601333?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实施,
    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了铁路的加速发展时期。

    铁道部笼络资本的途径比较单一,
    如铁路建设基金、债券、保险资金等,实际的资金缺口庞大。

    对广深铁路的空间,
    我用一句话概括,
    根据铁道部的思路由现有上市公司整合相关资产,
    进一步并购广深集团华南铁路网。

    12月29日,国务院法制办对外公布《铁路建设条例(征求意见稿)》,表示国家鼓励和支持通过多种融资渠道筹措铁路建设资金,扩大债券发行、股票市场融资规模。
    对于这样的新闻,
    我认为对广深铁路投资时机上考虑,
    那是很好的时点。
     
  7. 我们进入的时点就是面临十二五铁路政企分离改革的突破点,
    也是铁路资本大发展的起点。

    说个题外话和玩笑,
    为什么不能跟随巴菲特买铁路股?_叶檀_新浪博客
    你可以去看看她的文章。
    因为我是2008年末09年初推荐的,
    紧接着,我们才知道巴老以巨资豪赌铁路公司,
    所以呢,应该是巴老跟随俺淘气买铁路股,
    呵呵:D

    有朋友问,
    H股可以买吗?
    当然可以,不过我会劝他换成人民币买A股。
     
  8. 其他方面的内容,
    从铁路资产运营的角度以及地理空间,
    还有新技术的应用,
    货币和能源因素等等,
    你都可以找到亮点。
     
  9. 不需要每天盯盘和劳累翻K线,
    你一样可以获得轻松超额的收益。
    不管做什么,
    你都要有耐心,
    即使面对-1的情况,你也能泰然自若。

    FX麒麟兄弟仍然在努力地练习左轮手枪的运气,
    结局是很清楚的,
    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
     
  10. 投机者的职业与记者相近
    ---都是分析一件事并得出最终的结论
    ---记者用他的评论,投机者用他的行动。
    当然,两者存在更大的区别:
    记者分析错了还可以继续做记者;
    投机者看错了,就必须马上改行。

    投机者总是随身带着他的工具:一部电话、一台收音机,也许还有一份报纸。
    但他从不像奴隶一样死盯着每一个字母,他懂得从字里行间读出神韵的艺术。

    他必须预见到事物的结果以及大众对此的反应。
    这不是简单的事:大众对一件事以及股市的结果很难预测。
    而投机者有时像酗酒者,听到好消息哭,听到坏消息笑。

    金融家和投机者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金融家总是全身心投入到他所设计的生意中去。由于他要不断地为自己的企业和企业的运作筹集资金,他去股票交易所,希望以此排除其资金的短缺。他的目标当然总是某一桩股票交易。但是他的交易所引起的思考和行动会又转嫁到股市行情上去。而投机者喜欢做旁观者,分析并不是由他所引起的事态的发展。

    在1999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查理•芒格说:"我认为我和巴菲特从一些非常优秀的财经书籍和杂志中学习到的东西比其他渠道要多得多。我认为,没有大量的广泛阅读,你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投资者"。
     
  11. 五十年的准备和五分钟的决策。
    大量的阅读,信息的积累,在投资生涯中的确很重要。
     
  12. 记者可以知道确定的事情,而投机者知道的事情却总在变化,可是事情还是那么发展,单一路径的发展。

    新年快乐!
     
  13. 另外,人怎么能会自己没学过的东西呢?
    尽管以现在普遍的观点看不可能,但是理论上是存在的不是么。
     
  14. 祝你天天快乐。

    记者报道事件,
    有个人倾向的评论,
    体现其价值观的认识。
    投机者也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判断,
    事情的发展到什么程度,
    是如何影响投机世界的价格波动,
    这样的趋势就具备某种方向性,
    于是呢,索老就运用其反射理论,
    描述对市场短期变化的认识,
    从而对远期的结果进行预测。
     
  15. 身为中国股市的投机人士,
    大家其实只要以合理的价格买进一些很容易了解
    且未来公司业务存在外延式增长潜力的品种,
    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
     
  16. 你也许会问,
    简单易懂的经营业务会产生高额获利吗?
    关键是该企业怎样把这些非常普通的事情处理得异乎寻常地出色。
    很显然,
    中国铁路的运输效率是全球最好的,
    中国规划的未来,
    不管是客运还是货运,
    很短时间就可以走完4000公里的路程。
    这对公路货运会带来什么影响?
    尤其是未来能源危机再次出现的情况下。
    我们在复线数量、电气化程度、高速铁路数量、路网密度等等,
    还有很多的事情和空间去做,
    这些都将大大提高铁路资产的收益能力。
     
  17. 嘿嘿,淘气看样子是个‘教授’型的学者,而非“叫兽”
     
  18. 非也非也,
    包不同也。
    ;)
     
  19. 淘版的眼光是不错滴,俺也认同。。。。。。,如炒作票票,还是跟踪市场资金流向,市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