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文艺复兴之失败再次印证机械交易之不可行性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高盛外汇, May 21, 2011.

  1. I have read some chapters of Cover's Elements of Information theory. Kelly’s formula and volatility pumping can be fitted into the same optimal growth portfolio framework. But the paradox is that Kelly’s formula is for pure money management, to eventually get positive growth you should have an edge. While Volatility pumping is not only a (money management) rebalance process, but also a trading strategy: from a geometric return martingale sequence we get a trading system with positive expected return. In my opinion geometric return martingale sequence is not arithmetic return martingale sequence, it has an edge in the arithmetic sense.
    The point is how to construct a geometric return martingale sequence in practice. In fact, you need a edge. Is it right?

    How to construct a geometric return martingale sequence in practice?
     
  2. A portfolio of equities subjuected to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 with drift can also do volatility pumping. If the volatility is high, the rebalance effect is also significant. Since the volatility is the scource of the extra expected return. I wondering the Sharp Ratio and other risk adjust returns will not enhance too much, may be bounded above by a small positive constant.

    Is geometric brownian motion or any other similar models good estimate for real life security? Could you give some real life examples of volatility pumping, Thanks!
     
  3. I would like to point to this PhD dissertation, that I believe has detailed answers to your questions.
     
  4. 其实这个比赛应该规定:人机和机组使用的策略相同,这样实验就是考察人和机的执行力的差别。不然没有可比性。你觉得呢?:)
     
  5. Merci beaucoup!
     
  6. np. A quick google search will give you a lot of returns on "universal portfolio".
     
  7. 1、机械交易和自动化交易有什么区别?我也认为是一样滴...

    2、文章中罗列国际投资大师,我认为更适合当做金融强盗更合理(非贬义,只是逻辑如此),对于他们贡献大盈利的逻辑,一般在于市场大范围波动的时刻,但这种时刻多数都是金融危机,然后利用充分的资金去抢,举个例子,美债危机的时候,香港有个基金,走的逻辑就是不破产就发达,凡是历史上香港的好企业,如果陷入次级债等问题,导致市值大幅下滑,就开始介入,只要此企业不破产,等待市值反弹的时候就大赚。

    3、个人不推荐价值投资概念,我曾经在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工作过,也做过投资,简单来说,一个企业的运作需要研发、生产、销售、财务、人力等多个环节的密切合作,不同类型的企业偏重的特点不同而已,但是任何一个环节如果出现严重问题,对企业的影响都是致命的,假设每个环节有两种可能,销售、市场、政府监管、行业政策、人力成本、原料成本、生产能力、质量控制....随便算算都有上百种可能,请问有哪种模型能够将这百种可能都无空白的覆盖?

    财务报表吗?可笑,财务报表只代表过去,而且,财务数据是可以操纵的

    投资就是投团队,说白了就是投人,那人如何用某个模型去分析呢?没有的......

    谁能想到当年人才济济的团队,最后夺得天下控制权的是图书管理员....

    4、圣杯是什么?刨除止损、入市、止盈、连续盈利次数等客观数据,我认为是种信仰,是操盘者对市场的无差别解读

    至于为什么多数指标在市场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个人认为多数模型的方案是各种统计指标的衍生,这和投资的时候只用财务指标看企业存在一样的问题,企业和金融市场一样,是有生命的,统计指标和财务指标只是一个辅助指标,必须要找到更能和市场同步呼吸的指标,才能更好的分解市场

    呵呵,一时兴起多说两句

    为什么当年李莫佛尔等高手用自己的技术指标都能在金融市场盈利,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很简单,就像李莫佛尔当时创建了财务的三大报表,当别人投资还在吃吃喝喝走关系的时候,李莫佛尔已经用三大报表无差别量化了所有企业并可以筛选自己看好的企业。

    但是当很多人都熟悉三大报表之后,三大报表的有效性就会衰退,但不至于无效,如果仅依赖三大报表去看企业,找到好的企业并盈利的概率就会远远低于三大报表刚发明的时候。

    同理,当现在还大幅度依赖统计性指标来对交易系统进行设计,那么盈利的稳定性、有效性、风险系数等肯定远远低于李莫佛尔的年代了。

    刚来海洋部落不久,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圣杯之路更像爬金字塔,越往上,能交流的人越少了,唉..............................................
     
  8. 其实我在金字塔的塔底,能交流的人也不多:)
     
  9. 呵呵,绝没有自夸的意思:)

    金字塔和登山一样,山脚下很多人,但是真正开始登山的时候,无论走在山的哪个阶段,能找到同行的人都很少
     
  10. 是滴。

    这个跟策略有关,大部分舆论的意思好像人家不该赚,但是话说回来,人家万九九赔了,谁负责?说大话的,又有几个真的有勇气承受损失的风险呢?其实是不成熟市场表现。

    要说完全无空白覆盖,这个是不可能的,而且,数据也拿不到~
    但是高级模型应用,对于估值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只不过真的会用的人少得可怜。

    财务报表只是过去反映,而且大都技术性处理,传统CFA,MBA的模型和指标,是根本没有投资应用价值的,而且即使年前美国市场总结的那些财务模型,现在在美国市场都失效了,更别提在中国了。但是这些技术性处理,操纵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会对以后企业业绩有何影响,高级模型是可以做到的。

    人是有模型进行分析的,不是一个,是一大堆。投人其实是很错误的思想,真正投资,要投制度而不是投人。你说的都是一级市场的事情。夺控制权图书管理员,其实是制度,而不是光什么人才的问题。

    实际上并不只是统计指标的衍生,但是是什么,用什么其实关系不大,就算是传统技术指标,也是有用武之地的。另外我不太同意把交易这一赢利为目的的工具与信仰画上等号。

    这个与模型失效有关,但是其实所谓的三大报表,只是个噱头而已,话说凭什么财务指标就要用那三个报表表现??


    好的。耶~~~~~~~~~~~~~~~~~~~~~
     
    tom.ma likes this.
  11. 好长的quote。。。。太长了,只引用一部分了,好在不影响阅读

    这个跟策略有关,大部分舆论的意思好像人家不该赚,但是话说回来,人家万九九赔了,谁负责?说大话的,又有几个真的有勇气承受损失的风险呢?其实是不成熟市场表现。

    金融市场不是讲良心的地方,我无所谓的,只是用强盗这种形容词更简单易懂

    要说完全无空白覆盖,这个是不可能的,而且,数据也拿不到~
    但是高级模型应用,对于估值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只不过真的会用的人少得可怜。

    呵呵,我举个例子,曾经某个国际性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某个产品的风险系数吵的不可开交,一个认为是低风险,一个认为中等,我作为行业人士过去看了一眼,风险系数挂钩的是副作用,难道他们不知道药品最大的副作用是死人嘛.............

    财务报表只是过去反映,而且大都技术性处理,传统CFA,MBA的模型和指标,是根本没有投资应用价值的,而且即使年前美国市场总结的那些财务模型,现在在美国市场都失效了,更别提在中国了。但是这些技术性处理,操纵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会对以后企业业绩有何影响,高级模型是可以做到的。

    人是有模型进行分析的,不是一个,是一大堆。投人其实是很错误的思想,真正投资,要投制度而不是投人。你说的都是一级市场的事情。夺控制权图书管理员,其实是制度,而不是光什么人才的问题。

    我不赞同投制度,企业发展初期、中期、关键转折点,都是靠团队,只有稳定发展阶段才是靠制度

    咱俩说的图书管理员是同一个..........??那个团队后来发展到没啥制度,内部玩左右互搏哦


    实际上并不只是统计指标的衍生,但是是什么,用什么其实关系不大,就算是传统技术指标,也是有用武之地的。另外我不太同意把交易这一赢利为目的的工具与信仰画上等号。

    我认为多数都是衍生,有哪个指标能够和最简单的均线系统相互独立?
    金融市场的信仰就是盈利,因为不盈利就是挂掉了....当然跳出金融之外的人生信仰是另外的


    这个与模型失效有关,但是其实所谓的三大报表,只是个噱头而已,话说凭什么财务指标就要用那三个报表表现??

    三大报表是个例子,哪个财务指标不是三大报表衍生出来的呢?
    同理,哪个统计指标能和均线系统完全独立呢?
    模型失效和只看三大报表的部分数据来解读所有企业是一个道理


    好的。耶~~~~~~~~~~~~~~~~~~~~~[/QUOTE]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兄弟我来自白山黑水,敢问兄台来自那座山?什么庙?烧的几柱香?
     
  12. 财务报表只是过去反映,而且大都技术性处理,传统CFA,MBA的模型和指标,是根本没有投资应用价值的,而且即使年前美国市场总结的那些财务模型,现在在美国市场都失效了,更别提在中国了。但是这些技术性处理,操纵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会对以后企业业绩有何影响,高级模型是可以做到的。
    =========================================
    有什么好的模型吗?库哈苏介绍几个吧!
     
  13. 一个个人和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要大于一个团队和一个行业,这不需要什么复杂的分析就能得出!所以分散投资有其道理!一个经济体虽然面临的问题很多,但是人类的未来总是会变好,因为人总是越来越聪明,这些问题随着时间流逝都变得不成问题了,所以反映人类经济活动的股市总是波浪式向上发展!
     
  14. 每次当人类有新的发明

    我们就同时打开了天堂和地狱之门

    不知道你回复的哪个quote......
     
  15. 地狱也不只你一个人,怕什么呢?这世界上有两万核弹,世界毁灭了吗?
    天塌了个子高的顶,没什么好担心!世界总有风险的,不可能寻找到没有风险的投资方法!
     
  16. 我这里有。用来做PE估值的,以及PreIPO等直投的,还有IPO相关的。
    之前给几个PE做专家顾问,自己也用,效果很好。
     
  17. 这就是现在大众选取样本的问题,看直投,都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选投行IPO咨询部门,选券商IPO保荐,可是上面的这几类,没有一个是做直投的其实,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如果按专业性判断。所以你的例子其实只是看起来有合理性,而缺乏实际意义,事实上,作咨询出身和会计出身,mba,cfa出身的,没有企业经验,没有真正的资本运作经验的,搞投资根本搞不好,或者应该叫根本不会搞,你看渤海产业基金,还有一大堆这类型机构,就是这样。

    给你举个例子,因为你有企业管理经验,同一个团队,一个是制度合理有效完善,一个是没有,钱都在那里,然后你说哪个更可能出现财务问题?人品好的那个会好些?在没有完善制度的情况下,拿不拿钱都没事儿,不拿的才是傻子,人品再好,也是趋利的,他要是真的不趋利,那更做不了被投资对象。投资人而不是制度,是很多水平差,实在不知道怎么筛选的投资公司总结出来的非统计意义的假指标,只不过被广泛传唱而已,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看人、认人、用人都自我感觉良好,只是这样。:)


    其实均线系统只是系统算法的相当小的一个部分,随便一个非线性都不是均线系统还有事件驱动,等等等等。不过你要是认为是这样,也不是错的,我反而希望你秉持并宣传得到认可。

    这个和你接触到的半径有关。其实有很多“财务指标”根本跟三大报表无关,当然三大报表也是会用。现实当中,因为最易获得,所以也会作为其他判断标准的基础,但是并不是全部。

    超过三个人是不是就算非法集会了?:p
     
    tom.ma likes this.
  18. 世界是非线性的,用线性的模型去预测世界本身就有局限性!所以我采用相机抉择加技术分析!
     
  19. 个人觉得现在投资大多数都是如此,找些名校、海归、大投行挂挂牌子,然后就是骗投资方或者骗直投企业,所以从大范围来说我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当然,不否认有职业、踏实的团队在认真做事。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人是趋利的,如果企业在刚发展阶段,多数人都会认定未来赚的钱比现在赚的钱还要多,那么我认为多数人会选择未来更多的财富,在快速发展阶段,制度是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团队在快速发展阶段肯定以市场为导向,前期靠团队,中期靠市场,后期靠财务,靠财务的意思就是靠制度。

    任何模型都来自数据,均线是最简单的系统之一,但是如果论相关性,所有模型都很难和均线系统绝对独立,呵呵个人见解。

    除了最后的IPO,基本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我都接触过,请教能指点一下,刨除企业行业特性的问题,能举几个例子?

    两个只够耍耍色子,三个可以斗地主,四个才能打麻将

    莫非兄弟想引荐几个大家一起打打麻将?

    只要大家不一边斗地主,一边喊冤,就不算非法集会,哈哈
     
  20. 很多企业根本就不用考虑,那些企业连基金都分析不清楚,更何况个人,套句巴老的话,那不是我的游戏!对于普通人就是大蓝筹,容易看清楚,价格走势就看个差不多,而且与经济周期息息相关,暴跌时候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