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长线预测

Discussion in 'Stocks' started by 豌豆公主, Apr 20, 2007.

  1. 公主讲的有道理,我操股方式是周边大多数人挨套 割肉不看好市场时,我就就觉得机会快来了。而大家都疯了说要到多少多少点时,都赚钱。呵呵,那危险也该降临了。在看看你的帖子,自己就有了一判断力,知道该怎么做了。支持你。
     
  2. 每日收盘仓位调查的数据也越来越有用,请豌版抽空研究一下,写点分析贴子,谢谢!
     
  3. 可以
    但需一年以上的数据,并整理成表。不然无法印证,作用不大。
    竞赛活动的仓位,由于采样面太小(需要三五十个),又是开放性的,所以缺乏广泛性,带有太多的偶然性,不足以使用.
    其实大盘分析用不着仓位分析,谁有这么些多闲工夫?况且仓位分析有滞后性,突然性,缺少应有的前瞻性,无法指导需要较大提前量的大资金操作.只是散户们小打小闹的东东,对于大资,最多只能作个参考.
     
  4. 中央7台军事节目谈到股市了

    金融大战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强文必读)(央视七台转)
      
      对于国际斗争,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政治说到底为的是经济利益,现代经济的灵魂和总阀门是金融。央视七套军事节目今天播出的国防战略节目讨论的主题是"金融大战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节目回顾了历史上国与国之间的金融战争的主要战例,着重回顾分析了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成因、过程、严重后果和教训,而且着重提到了我国当前的金融安全和金融风险的化解问题。节目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金融是第二国防。

      大家还记得今年的"2-27"吗?几乎所有的散户和所有的大小机构拼命抛售股票,大盘几乎跌停。2-27莫名其妙的暴跌之后,包括主流媒体、各大机构在内对突如其来的变盘的原因莫衷一是,最后大家基本达成一致的原因竟然是"没有原因"。果真没有原因?一周以后,国外的消息传来:当被问及2-27中国股市暴跌原因时,索罗斯表示,"我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止一个,但其中最重要的罪魁就是套息交易的盛行。由于日元利率过低,导致其成为绝佳的融资货币,大量国内资金外流。再加上日元一直在下跌,因此许多人投入了套息交易。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正起着微妙的变化。" 注意,这里出现了关键词"日元",而且还"正起着微妙的变化"。 至于日元的套息投机的"微妙的变化"如何能触发基本封闭的中国股市的毫无征兆的突然大跌呢?索罗斯似乎没有把话说透,其实已经昭然若揭了。首先,日元利率绝对是由日本管理层而不是其他什么人操控的,其次,基本封闭的中国股市其实一点也不封闭,池子里隐藏的鳄鱼其实不少。以为每日三四千亿的交易资金和过万亿的证券保证金全部来自于境内居民的储蓄搬家,你也太没智力和想象力了。
      按照资本直接来源计,日本是中国第二大外资来源国。但是日本是世界最大的海外资本流出国,一些我们看起来来源于港澳的特别是来源于台湾的外资,其实质还是日资。我国海关统计数据表明,自从去年四季度我国股市牛市征象确立以来,国内许多外资企业的出口业务金额强劲增长,甚至成倍增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出口的实物量并没有如此大的增幅,涨的主要是价格。比如,原来出口十万套成衣的金额是100万美元,现在同样这样一批十万套成衣加个0成为1000万美元,境外的买主当然就是境内外资企业的关联方甚至就是其主子。多出来的900万美元就作为热钱流进来了。我们的海关不仅没有限制,甚至还有出口退税的奖励。作为贸易项下流入的外汇,我国是立即结汇兑换成人民币的。这加剧了我国近期的流动性泛滥不说,投机资本进入国内很容易渗透到投机领域,去年以前是大城市的楼市,今年以来主要是股市。我国股市个人投资者实名制帐户数与实际投资者人数总也核对不清的问题其实就是端倪。
      如果这些国际投机资本仅仅是单纯的逐利,在风险自负前提下赚点钱也就罢了。"2-27"说明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2-27大跌,我们的感觉是莫名其妙,人家可是内外策应默契,动作干净利落得很啊!据稍后国际上一些机构的粗略统计,这一跌,日本20-30亿美元进了帐!而且一切都合规合法,你有苦说不出。当然,人家的胃口绝不止区区20-30个亿,人家玩的可是地地道道的国家战略,这次只是小试牛刀而已。如果你神智还算清醒,你应该明白:金融实实在在成为了第二国防。
      如此明显的小动作岂能瞒得过我们国家的战略参谋机构的眼睛?2-27之后随即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刚刚还在鼓吹"泡沫论"的几个人物都齐刷刷地"主动"表态说没有泡沫了。个人言论服从国家战略的痕迹非常明显。
      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有了这次5-30。
      5-30大的背景在于短期内大盘拉涨过快,非常容易成为人家突然狙击沽空的靶子。既然短期风险已经聚集,温和方法释放风险的努力又屡不凑效,只能在气球还没有吹大到危险的地步抢先一针扎破它,而不是等人家默契好了由人家主动扎破。这次消息又来了,中国这一扎,人家近50亿美元顷刻间灰飞烟灭了。至于这一扎也伤到了自己百姓,第一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无法避免;第二突然的暴跌主要是套仓,真正亏损斩仓的并不多,过几天再涨起来就回来了;就算是斩仓,只要及时逢低吸进好的品种,也很快就可以涨回来的。而人家玩的那个套期交易新玩意儿属于暴仓,暴仓是一次性的交易,再涨也回不来了。这里请注意两个细节,一是中国CZB在5-30前大约一周有个似是而非的"辟谣",现在看显然不是辟谣,管理层也从来没有说那是辟谣,有人说那是诱仓,管理层没有辩解什么,确实也没什么好解释的,明白的不用解释你也明白;二是印花税的消息是北京时间5月30日凌晨发布的,其时正是欧洲收市、美国午市时间,其中精妙意味深长啊!国际货币交易市场主要在伦敦和纽约。
      5-30暴跌之后,群众中有一些不解和抱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有目共睹,胡温这届新政是非常亲民爱民利民平民化的,只要你不带情绪和偏见,应该能承认这个事实。若非关乎国际斗争、国家金融安全的重大事件,是绝不会为了套住广大普通股民而对股市施以重手的。虽然投鼠忌器,但是作为中国这样复杂的大国的中央必须权衡利弊果断抉择,岂能优柔寡断无所作为?这是广大股民首先必须理解的。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这次突然启动的调控,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收到什么效果?目的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人家的,明白告诉人家,不要在中国资本市场或其他投资市场玩火。中国虽然实行了市场经济制度,但是这个市场经济首先是要造福中国人民的。外国资本参与中国建设分享中国经济成就可以,但是不允许祸害中国经济、危害中国金融安全,否则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是主动出击而不是其他国家那样被动应付。在"成熟市场"灵验的那些破坏性伎俩面对中国的调控可能要失灵。比如,以为中国不可能在同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出台调控政策,这次就连续出台了,下次是不是连续出台?不知道;以为中国总是在周末时间出台调控措施,这次就在周三出了,而且是在半夜(凌晨),下次周几出?不知道;以为中国出台调控都会事先打声招呼,这次就守口如瓶,面对提问的回答是"没有听说",可以理解为"无可奉告",也可以理解为否认其事,以中国语言的精妙,外国投机分子可要大大地当心了。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说中国这次调控是要打压股价好让新增加的200亿美元的QFII好抄底。简直是胡说八道,不要说新增加的200亿美元的QFII到今天还只是个计划,并没有办好手续进来,就算已经进来我估计也是屁滚尿流吓得逃出去,它们哪里见识过这样强硬的调控?在如此不可预测的市场里投机,打死它都不敢!
      另一个目的就是对境内投资者的,主要是对广大个人投资者的,这就是风险教育。我国的投资者特别是大量新入市的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而且更危险的是很多人在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的条件下贸然入市一博,这是很令管理层担忧的。显然空洞的说教效果很微弱,如果不在4300点来一次实实在在的风险教育,难道到8300点再搞?相信除了"国际投机资本"之外没有其他人希望这样。风险教育不是号召群众不买股票,鼓励直接融资减少间接融资当前和今后仍然是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的方向。国家鼓励的是理性稳健的投资,而不是失去理智的跟风炒作,更不是违法乱纪的内幕交易。
      现在许多人把管理层的调控的点位理解为管理层允许的高度,这也是误读误判。中国的大国崛起、中国经济发展腾飞的潜力在人类历史上显然是空前的,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基本完成最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第一步,将要承担的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的规模和作用也将是空前的,管理层怎么可能画地为牢地给这样的一个资本市场人为限定一个高度呢?懂经济学的人能够判断现在的行情是牛市,但是,只有懂得政治经济学的人才知道,中国资本市场的牛市才刚刚开始,它的高度与长度都是不可限量的。
      上面说到"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基本完成最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第一步",现在听到的说法都是"中国资本市场刚刚基本完成最深刻的制度变革",没有说是"第一步"。事实上,股权分置改革确实只是"最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第一步",这第一步解决的是现有公司大股东的股份不流通以及由于不流通导致的公司治理异化的问题。从我国经济腾飞所必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权制度基础来看,这第一步并不直接解决问题,顺理成章地需要展开第二步。简而言之,这第二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已上市公司,条件允许的都要抓紧时间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实现整体上市。股份全流通和资产整体上市是现代股份公司建立起良性产权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否则即使大股东股份全流通了,由于资产是分割上市的,大股东在大量关联交易里寻租营私的事情就很方便而不可避免。另一个方面是未上市企业和今后的新企业,除了极少数国家需要直接垄断控制的以外,其他的符合条件的都可以上市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同时接受市场的选择或淘汰,即以现代企业制度的素质到资本市场取得资源配置。
      以上两方面,即使仅从外延注入的资产规模来考察,我们的股市大盘也绝对不止现在4000多点!更不要说良性产权激励约束机制带来的公司资产内涵素质的巨大增长了。所以前面说这次套住的股民不要急燥,股市不会恶性大跌。既然如此,管理层岂不是没有调控的必要?不是。如前面所述,一些心怀叵测的人一直没有停止寻找机会暗算我们,所以我们的金融和股市必须大体保持平稳发展,否则就给他们提供了兴风作浪的绝好时机。大体保持平稳发展不是没有波动,但是不能有巨大的失控的波动(无论涨跌),否则社会出动荡、国家有危险。前一段,显然涨得太快太急,境内外那些心怀叵测的人已经蠢蠢欲动,所以管理层必须果断调控减速。就后市而言,减速不是开倒车,不会继续大跌,否则真就让新增的QFII抄大底了;同时经过这次生动的风险教育,相信不会再一日千里地狂涨了,将真正进入持续中牛、慢牛的发展阶段,那些亡我之心不死的人终将无计可施。从国内国外经验来看,快牛急牛从来都不是大牛,只有慢牛才是大牛。公司层面,在基本完成最深刻的制度变革的第一步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波澜壮阔的第二步的变革。
      大国金融安若泰山,大国崛起十年可期!
     
  5. 一、外资投行“大合唱” 集体唱衰中国股市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贷、摩根大通与雷曼兄弟在内的国际投行联袂唱空中国股市,使用了几乎所有能够对股市进行贬低的专业术语来描述中国股市的现实状况,同时力劝中国政府出手对股市进行强力打压。连在任职美联储主席期间被一直认为言词闪烁的格林斯潘,也公开“对中国股市过热发出了警告,称中国股市的繁荣景象不会持续下去,未来某个时候可能会出现戏剧性的收缩。”

      而就在1月29日,一向字斟句酌、惜言如金的格林斯潘,在上海的一个投资者会议上提出,中国股市的如虹涨势应该顺其发展,他建议中国政府不要过多干预股市,应该放手让市场按其自身轨道发展。格林斯潘素来以“口齿不清”、言语“含糊不清”著称,但这次,他的话讲得明确无误,和他几个月之后的表述方式如出一辙。


     二、一切为了利益 打压为了抄底 表面看空背后的言行不一

      有分析人士表示,根据保守估计,外资通过QFII进入中国股市,经过几年来在国内不同市场上的运作,目前已从当 初100亿美元发展到了300-400亿美元的规模。外资在中国股市由2245点跌到998点的过程中,抄到了该轮行情的“天底”,在股市后期的一路上扬中,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并在3000点附近全身而退,准备等待股市回调。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的健康发展,沪深股市的惊人表现和以及广大中小投资着高涨的热情,使得股市在轻松越过3000后一路 飚升,很快又冲过了4000点大关。因此,国际投行希望通过力劝政府出手打压股市,以获得机会建仓,进而获得“ 政策红利”。在牛市的进行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政策的不确定、不稳定与不可测。国际投行正是看准了 中国股市的这个最大软肋,因而才不惜违背自身的价值观念去诱导中国股市的“政策市”卷土重来。

      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就在QFII大肆唱空股市之时,他们也在不断申请增加投资额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QFII换仓的迹象十分明显。QFII2007年第一季度投资股票市值为361.33亿元人民币,比2006年第四季度的 303.72亿元提高了18.97%。如果不是其中包含着大 得惊人利益,那就无法解释国际投行们此举的目的所在。


     三、国际投行上下其手 我们准备好对策了吗


      今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经过10年的发展,当年遭受重创的亚洲国家均已走出了危机的阴影,经济一片欣欣 向荣的景象。然而,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否则同样的悲剧还可能重新上演。在此回顾一下这段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10年前,当泰铢出现下行压力时,没人预料到接下来发生的事——7月初它开始贬值。这件看似很小的事件导致 了一场金融“海啸”,“吞没”了东亚的大部分地区,席卷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和泰国。其结 果是汇率制度瓦解,金融体系崩溃,政府在信用违约的边缘摇摇欲坠,经济纷纷陷入深度衰退。最终,这场危机波 及到全球各地,1998年8月席卷了俄罗斯,1999年初又殃及巴西。

      促成危机爆发的原因至今仍说法不一。也许这些亚洲国家的经济结构确乎存在问题。但是,国际资本在其中显 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们乘这些亚洲国家的股市低迷时介入,借助庞大的资本力量和无孔不入的外在影响, 使得这些亚洲国家股市爆涨,房价上扬,币值飚升,在达到预定目标后,在短时间迅速撤离,造成受害国股市爆跌 ,房价骤降,货币狂贬,几十年积累的国家和民间财富转瞬易手他人。危机过后,乘受害国窘迫之际,国际资本又 卷土重来,低价收购兼并受害国的企业。

      97年的金融风暴,因为当时特定情况,中国并未收到很严重的冲击。然而,10年后的今天,形势已经完全不同 了。由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国际资本介入中国的深度已经今非昔比。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现在处在了 比10年前危险得多的境况。如何应对可能袭来的明枪暗箭,中国确乎应该从自己和他国的教训中得到启发,做到未雨绸缪。



     四、中国股市既要防范泡沫 也要能抗住打压

      不可否认,目前资本市场确实存在部分的不理性投资行为。根据证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4月单月的股票换手率,沪 市A股为119.74%,深市A股为140.17%,前者创造了94个月以来单月换手率的新高;今年前4个月,沪市A股换手率接 近400%,深市A股换手率则接近440%。也就是说,今年前4个月中,沪深两市所有股票平均换手4次,每月一次。截至 4月末,沪深两市市值合计是香港市场市值的113%,而交易量则达到香港市场的610%。

      面对失去理智的投资者,面对渐趋狂热的股市,采取措施降温无疑是必要的。然而,采取什么样的降温手段,是猛 水浇头,还是釜底抽薪,其中大有讲究,结果也是大不相同。股市需要活跃,需要激情。一个活跃过度的股市是一 个过热的股市,而一个死水一潭的股市则毫无用处。面对刚刚复苏的中国股市,面对无数刚刚涌入的(甚至连印花 税为何物都不清楚)新股民,如何既保护股市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不被过高的温度烧垮,又能让投资者不必被降温 的措施严重冻伤,股市无疑为管理者提出了艰难而必须解答的问题。未来的中国股市往何处走,是重复“过热―― 打压――低迷――刺激―过热”的循环,还是能走上一条积极健康,符合广大投资者和全体国民根本利益的发展之路,现在必须要准备想清楚了,因为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和资本来交学费了,也因为这样的损失代价太大了,我们无法承受。



     五、大事记

     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政策出台

     2001年6月中,沪市大盘见顶2245,此后一路走低,开始绵绵数载的熊途漫漫

     2002年12月1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正式施行。

     2003年3月,第一家瑞银华宝申请QFII资格

     2003年7月9日瑞银华宝敲入外资进入中国股市的第一单

     2005年4月29日,经过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

     2005年6月,沪市大盘见底998.23点

     2005年底,中国累计批准QFII的投资额度达到56.45亿美元

     2006年4月,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自去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以来,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改革认识进一步统一;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股改工作进展顺利;股改难题稳妥破解;改革环境逐步改善;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2007年1月,QFII和包括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内的专家学者表示,中国股市的如虹涨势应该顺其发展,建议中国政府不要过多干预股市,应该放手让市场按其自身轨道发展。

     2007年3月,沪市大盘突破3000点,市场传言QFII大规模减仓

     2007年5月11日,针对市场上有关证券交易印花税率将提高的传闻,《中国证券报》、《国际金融报》等媒体采访了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安体富,得到的答复均是“未听说近期将调整印花税”。 

     2007年5月中旬,沪市大盘突破4000点

     2007年5月22日,沪市大盘突破4100点,当天,有关提高印花税的传闻再次沸沸扬扬,甚至有人还在互联网论坛上发帖称,“财政部晚间将发布消息,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由1%提高到3%。”《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再次采访了财政部、国税总局有关负责人,得到的答复是:“确实没有听说过将要调整股票交易印花税的消息。

     2007年5月23日,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西班牙首府马德里举行的一个电话会议上说:“很显然,中国的股市上涨势头不可能持续下去,必将出现大幅的下跌。”他表示,中国政府即将或可能采取的一些调控措施可能会使中国的个人财产面临严重问题。

     2007年5月25日,中美两国25日联合发布关于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联合情况说明。中国将在2007年下半年恢复审批证券公司的设立;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前,将宣布逐步扩大符合条件的合资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将把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总额度提高至300亿美元

     2007年5月30日0时,财政部公布,决定从2007年5月30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当天,两市大盘大幅跳水,沪指收盘报4053.09点,下跌281.84点,成交2712.94亿元;深成指报12627.15,跌829.45点,成交1393.14亿元。两市九百余只跌幅超过9%。

     2007年5月31日,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副主任胡冰在纽约参加一会议时表示,他认为中国最终会开征资本利得税,从而部分减轻低收入居民在此方面的负担。
     2007年5月31日 沪指一度跌破4000点,单日震荡320点创15年纪录
    两市继续低开并震荡走低,9点41分沪指跌破4000点,最低报3858.04点。10点左右股指展开震荡反弹,全天收市,沪指收于4109点,上涨56点;深成指收于12944点,上涨317点。

     2007年6月4日 沪深两市震荡下行,千家个股跌停,沪指跌破3700
     
  6. 今天到处听到的都是没有好消息,抛出股票。
    这股票都抛卖给谁呢?
    今天的大盘真的会和很多人想的一样高开低走?
    或正好相反?
     
  7. abc

    abc

    我看大盘又要创新高啊
     
  8. 据传,中央高层的两大信号发表日期: 2007-06-08 作 者: 来 源: 东方财富网

    据传,一个信号是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稍微有一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采用紧缩或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前些年,我国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的是防范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刺激经济发展。后来又变成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原因是金融危机已经过去,经济已经开始好转。但现在已经不同了。前几次的加息和这次的提税的举动实际上已经在开始实行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周小川昨天的提法:将继续运用不同的货币工具来紧缩货币政策,这表明将不仅仅以加息为手段来抑制因食品价格飙升而不断积聚的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个信号是在股市连续多日快速下跌的情况下,本周基金开始出现净赎回,且赎回量逐日扩大。面对市场恐慌性下跌及日益增加的赎回压力,基金经理采取防守反击的策略主动应对。说穿了,这几天基金重仓股的反弹就是拉高出货,兑现资金,以应对持有人的赎回的资金需求。随着指数的不断下跌,未来基金面对赎回的任务越来越重。在牛市中,基金重仓股可以助涨。而在调整市中。基金重仓股又会助跌。
     
  9. 上周五基金重仓已明显出现反弹无力和下跌的情况,调整在市场本身泡沫性的结构问题下几乎是不能避免的,只是很难预期可能出现的方式。
    推动市场反弹的买盘和之前推动市场上涨的资金都是已博弈的心态去进行的,这里面如果按投资的角度考虑不存在合理性,稍微有点价值投资理念的人都不会让资金以目前的价位去大幅建仓,而博弈的目的就是找下一个接手的傻子,但这种游戏有个脆弱的环节,资金链。
    资金链从来都不是源源不绝的,推高市场如果没有足够的空间,资金链就必然会出现问题,当资金链出现剧变的时候,调整的方式会比起之前更可怕。
     
  10. 从今天的盘势看,这波反弹依然未了,还将继续缓慢上行,当然,不排除间隔波动.明天可能震荡加大.盘中有翻绿出现.

    供参考.
     
  11. 沽证行情未了,明日可能是沽证行情的又一高潮.
     
  12. 紧跟豌板操作。今日少量购入etf。
     
  13. 谢谢!

    请去问声老H,他可能今天成了暴发户.
     
  14. 没有:(
     
  15. 真的没有?
    这个人真可惜,那么好的翻番机会却孩子气般的白白丢失,真不可想象.

    [​IMG]
     
    Last edited by a moderator: Nov 22, 2009
  16. 关于沽证操作已出尽,暂告一段落

    后市适时展开购权操作.

    中间以券商股作过度.
     
  17. 可以看出招商沽证暂时遇到出货困难.不知它后市如何唱戏?不妨作一观赏.
     
  18. 请推荐一个最适合的购权,让兄弟们也赚点钱啊
     
  19. 上面的小孩真可爱啊!
     
  20. 多谢豌板指示,今天鼓足勇气又杀入了五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