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淘气、zwz和各位大侠:好企业为什么上市?

Discussion in 'Stocks' started by hylt, Aug 24, 2008.

  1. 这里说的好企业的定义是净资产收益率超过银行贷款利率。
    我的理解,好企业上市的弊:
    1.将使原股东承受利润分配的机会损失。
    2.要求公开信息,不利于竞争策略保密。
    3.在发行上市过程中,以及以后为应付监管,需要支付相当数量的资金和人力成本。
    利:
    1.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无关),省了一些广告费。
    2.促进内部管理达到一般规范水平,但这只是对原来管理不够规范的企业而言。
    3.增加资本金,在同样的资产负债率下,可以获得更多的货款。
    4.为不可预见的未来预留更方便的变现机会。
    暂时想到这些,是否对?
     
  2. 当初微软上市是因为需要一个public的身份。

    老外做生意,尤其比较大的公司,在涉及到它给你帐期或者给你付款或者替你垫款的时候,他一般最少要求你提供不少于 2 年的财务报表,一个是确定你确实有偿还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财务手续表明他不是在洗钱,老外的公司都比较注意这个。

    如果你是个私人公司财务报表就比较难办,老外一般都会指定一个或几个他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报告,基本上就是原来的五大,即使是在国内要报表,他也只认他们自己的那几家会计师事务所出的。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程序性说法,在实际上其实你的机会就很少了(除非是他有求于你到不可替代的程度,而涉及的款项也很少,在这种情况下,在国内它一般会走个其他的渠道绕开财务监管,但准则不变,就是在财务监管上必须做到不留把柄,其他地方不了解,不过估计天下乌鸦一般黑)。

    这原因基本上是和美国的上市制度有关系,如果你不能挂牌,绝大部分原因是你的财务实际状况经不起推敲,在这种情况下,他通常拒绝和你做生意,毕竟集体诉讼并不好玩。

    但如果你是公众公司,他首先就认为你是被监察之下的运营,有个信任分,然后它会自己依据报告进行评估,这一步基本上就是个过场,最后即使出了事情导致财务受损,它的首席们也可以摊开双手向他的股东们耸耸肩:“这是全天下的公司都会犯的错,与我本人能力或品行无关”。

    至于在国内,只有需不需要钱的企业,没有什么好不好的企业。从牟其中到德隆到顾雏军,心里只有一句话:“朕要打下一个大大的天下,大大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啊,傻钱们:D
     
  3. zwz

    zwz

    有道理.
    合法挥霍别人的钱且不用还的好事谁不想要啊. 许多理论在国内是没有意义的.

    资料:
    一、企业为什么要公开发行上市?
    企业公开发行上市,主要有以下好处:
    1、为企业建立了直接融资的平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自有资本的比例,改进企业的资本结构,提高企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2、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3、有利于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增强企业创业和创新的动力。
    4、有利于企业树立品牌,提高企业形象,更有效地开拓市场,降低融资与交易成本。
    5、有利于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
    6、有利于企业进行资产并购与重组等资本运作。
    7、有利于股权的增值并增强流动性。

    二、不缺钱是否就没有必要发行上市?
    资本市场除了融资效应外,还有品牌效应、人才效应、财富效应和规范发展效应等。目前股票发行上市的全流通机制已经建立,股票直接以市场价格定价,提升了公司与股东的价值,股东可以获得更大增值,股权激励机制也已经建立,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计划得以实施,从而可以增加管理层和员工财富,增强公司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此外,股权分置改革也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便捷的退出渠道,有利于公司吸引创业资本,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比如,“允许公司收购不超过5%的股份用于奖励本公司职工”,这就有利于企业留住和吸引核心技术人员和关键管理人员。

    三、公司发行上市对企业会增加什么新的约束?
    公司发行上市后,企业性质转变为社会公众公司,公司将拥有成千上万的社会公众股东,为了保护社会公众股东的权益,上市公司要接受更为严格的监督,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压力会更大。
    1、监管和监督的部门会增加。企业公开发行上市后,要接受中国证券会、证券交易所等证券监管部门的监督;此外还会受到媒体和社会公众舆论的广泛监督,以及保荐机构等中介机构的持续督导。
    2、要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会增加。企业公开发行上市后,要遵守国家各项证券类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会所颁布的规章规则。
    3、公司的透明度提高。为了保全全体股东及时、全面了解公司的情况,上市公司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信息披露准则和证券交易所颁布的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及时、充分、公平地披露公司信息,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4、经营压力会增加,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权益资本成本要高于债务资本成本。投资者购买公司的股票要求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如果公司经营不善,业绩不佳,将会遭到投资者的抛弃。
    5、对大股东的约束力将增加,首先,大股东不能搞“一言堂”,必须严格遵守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的规则参与公司管理与决策;第二,必须规范运作,大股东不得侵占上市公司资产,损害上市公司权益;此外,公开发行上市后,大股东持有股权的相对比例会降低,有可能影响对公司的控制力。
     
  4. 夏草刚刚质疑奇正藏药,招股书里显示明明有钱,在上市前前夜仓促瓜分完,然后马上上市圈钱。
    为什么?

    1。公司圈钱:无论是自己腐败还是想打仗扩张还是想过冬买棉袄,
    有钱就好办,花完了,还可以很方便的去增发和发债征兵。
    2。个人暴富:本来只有一个亿的利润可以自己分,上市就可以变成几十亿,以后有机会慢慢变现。

    对于国资委的企业来说,这还是个形象工程,就像奥运会的开幕式一样~
     
  5. 老实说,这个我比较怀疑其实只是账面有钱,实际没钱,说白了就是存在一个黑窟窿。我比较倾向于大股东长期占款,然后通过做帐把它抹平了。换句话说,这个奇正藏药很可能早就被掏空了。

    原因很简单,上市对企业价值来说是个放大器,自身每多出1角钱的业绩,放到2级市场就能放大到价格多涨1、2元钱,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股东反而愿意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原因,他把 1 个亿的资产放进去,在二级市场就能换回 10 个亿的现金出来。

    如果奇正藏药真的有大把的现金,光是这一块折到股价里,IPO的价格都能多出一大堆,再加上一/二级市场的放大效应,基本上是拿 1 角换 1 块的事情,无非是多等上一段时间而已,大股东既然有本事能上市为何又会不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
     
  6. 放心好了,交易所会不断地放出新政策吸引股民入市的。占款、欺诈这些问题到时候都会解决得。
     
  7. 全迁 补窟窿
     
  8. Scottchen讲的很实在,
    可以看到他对市场阅历是很丰富的。
    非常感谢他的教导。

    就现阶段来讲,
    我的观察是,
    很多企业上市是为了把国有资源转换为私人资源的通道。
    那些大的国有垄断类的资源是非常困难的,
    而那些地方的区域性质的垄断资源是可以攫取的,
    而且多数都是在合法的渠道下渐进式地实现他们的目的。
     
  9. IPO的实质就是圈钱
    70%以上的新股开盘价是上吊价
    IPO专家和股评家没有什么区别
     
  10. 都说完了,没什么好说的了。。。。呵呵
     
  11. 再请教,具体是怎么转换的?常用哪些方法?
     
  12. 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A股上市时虽然存在发行价与面额(即每股帐面实有资本)的巨大溢价,但大股东的股份不能变现,暂时享受不到这个溢价。而股权分置改革就是让大股东吃到这些巨大的溢价。
    短短十几年的历史中,我国股票发行制度及发行价格定价制度改得眼花缭乱,我相信,一个正常智商的普通股民,在有人提供好现成资料的情况下,对这段历史没有3天是搞不明白的。如果自己找资料,可能要另外花7天时间。
    这其中有多少不公平的财富流动和转移,恐怕目前没有任何经济学家敢去研究,因为实在太复杂了。我说的是研究本身的复杂,不包括可能来自各方面权力阻挠。
    至于上市首日开盘价和发行价之间的抑价(Under-pricing)可以说是另一个问题,不过在我国的制度改革过程中某些阶段,二者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简单地说,发行溢价(Overvaluation)的主角是大股东,上市抑价的主角是从一级到二级市场的庄家。
    以上是我的理解,不知是否对,请指正。
     
  13. 淘气兄,既然市场存在这么多欺诈,那么应该如何进行价值投资,而不是踩到地雷上呢?
     
  14. 建议看张志雄的《中国股市17年》,我翻过几张,但没仔细看过。
     
  15. 最新的办法的就是在上市前,
    由公司管理层和上市公司设立关联公司,管理层在这个关联公司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而这个关联公司同时又是未来上市公司资产增值中最核心的业务。
    然后在业务成长期阶段,
    利用上市公司再融资手段并购这个关联公司。
    这一段只是开始,(这个时期运做大概有三年时间左右)
    第二阶段就和国有股权激励办法结合起来,由管理层认购股份,(这个时期有5年的时间)
    也有的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同时操作。
    第三阶段逐步稀释国有股权的比例,逐渐由管理层相对控股。
    (这个时期也有5年的时间,有的时间就更长)

    还有一种就是直接把那些和母公司有关联交易渠道的小公司上市,
    其中有管理层核心人员持有重要的股份。
     
  16. 有三点,
    第一点就是人,这个人是“君子”呢?还是“小人”?可以参考孔子或者其他古代大家的学说。
    第二点就是事,每一个发生的事件,对公司是好是坏,是真是假,都要和一个公司的商誉有关系。可以去问问供应商,或者竞争对手对某些事件的评价。
    第三点就是法,意思是说公司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常识,对外要么是过于美化现实和未来,要么是故意隐藏黑幕漏洞等等。对内就是公司是否能合理支配剩余的资本。过度活跃的公司会通过无谓的资本并购消耗精力,最终拖垮公司。

    于是呢,很简单,当你察觉就是欺诈的公司,
    而市场盘面又非常活跃,
    你就是趋势交易者,
    因为你很清醒地知道你在做什么,
    而且你也知道在谎言和巨大的成交量之间,
    你会很洒脱地退出。
    但是,我的建议是,你最好逐步养成好的习惯,不必和这些欺诈的公司跳舞。
    一旦你上瘾,总有一天就应了一句老话“出来混的迟早要还”的故事。
     
  17. 增加一条理由:公司老板或经理想出名,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地位。
     
  18. 拜读了前辈们的高谈阔论,颇有感触,小弟顺提投资界一位高人彼得林奇,实地考察的效果可能会比较好。:p
     
  19. 大鳄的价值投资之主动价值创造的路线图:

    大量预付款(应收帐)-〉打压业绩-〉作最流行概念的转型-〉定向增发扩股-〉低价入场
    ||
    \/
    减免债务(关联交易)-〉提升业绩-〉转型继续中-〉(定向或者公开)增发扩股-〉转让或者抵押股权-〉高价出场

    接下来一个阶段就是散户、基金的价值投资之被动价值发现的路线图:
    高位接盘-〉横盘整理-〉持续暴跌-〉割肉跑路

    基本上凡是搞转型的、重组的、资产注入的等等此类,都是骗子,不过搞明白了也没用,最后还是会栽在这上边,因为只有这类票涨的快、涨的猛,这就叫:痛、并快乐着:D
     
  20. 重点要关注增发的背景和价格,有一种看法增发意味着外部资金对公司基本面看好,实际上增发不仅是个进入的环节,还可能是个退出的环节,质押也是一样,对大小非来说,几轮增发搞下来,总成本可能已经变负数了,别以为在波段大底就不能退出。

    反过来说,大小非,尤其是非公开投资基金,关心的是可用现金而不是所有权,质押能换成真金白银和卖出去没有什么区别,不等于质押了价格就不会往下跌,反而是质押了就再也没人关心股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