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湘源:恢复市值配售 有效根治爆炒新股之弊

Discussion in 'Stocks' started by hulala, Sep 27, 2007.

  1.  新股爆炒,股民遭殃;新股破发(跌破发行价),也是股民遭殃。新交易制度非但改变不了发行机制的不公平,反而只会把新的不公平转嫁到投资者的身上。
      "新股病"之所以成为当前市场一大祸害,不能怪市场爱爆炒,而是一级市场不合理的发行制度造就了二级市场不正常的爆炒结果;治理"新股病"也不能只从监管入手,而需要"釜底抽薪",从制度改革入手。
      在股票发行上,国外市场更多是要求真实披露投资人进行决策所必需的全部信息,剩下的则留给市场来决策,而我们的发行体制则倾向于行政审批或审核把关代替市场判断企业能否上市。这种做法既失之偏颇也不尽公平,反而人为造成了上市资源稀缺。
      如果说资源的稀缺曾经为圈钱行为大开方便之门,那么,在流动性过剩的今天,市场对于"打新"和"炒新"的疯狂追逐,无非也是冲着其中的寻租机会来的。圈钱和炒新是一根藤上结的两个瓜,都是非市场化所结的恶果,是不合理的发行制度所体现的利益输送机制的产物。
      现行发行制度虽然已经改计划额度分配制为审核制,但是,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并没有触及发行机制的灵魂,市场流动性对稀缺资源的追求使新股的恢复发行成为报复性的泡沫发生地,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反映在询价制和认购方法上的利益输送机制仍然很不公平,并且也是形成新股爆炒机制的温床。
      一方面,新股发行需要靠利益输送得到既得利益者的支持,一方面既得利益者通过所获得的特权拔高发行市盈率来满足发行人和自己的利益需求。这种发行体制已经成为股市泡沫源源不断的发生器和催化器。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价差的扩大同发行制度的缺陷也有很大的关系。新股申购的无风险收益吸引着更多的资金成为"打新族",同时,过多资金的堆积又大大降低了新股的中签率,并且加大了特权机构和一般打新资金在资金收益率上的差距。为了弥补资金成本过高的损失,许多专项打新理财产品改变原来新股一上市就套现的承诺,企图通过上市爆炒来扩大自己的利益空间。而对于有持股时间限制的机构来说,新股炒高有利于所持有股份升值,破发也是逢低吸纳的良机,可谓左右逢源,这也是机构更乐意为之推波助澜的一个强大动力。
      根治"新股病"除了对利益输送机制的"釜底抽薪"之外,没有别的特效药。即使是近期监管当局正在酝酿的对询价制和保荐人制度的修改,如果回避了其中涉及的利益输送机制,那也不过是稍稍多反映一点询价制相关层面的利益要求或扩大一点保荐人的受益范围而已。
      在现行体制还来不及从根本上动大手术之前,包括笔者在内的市场人士一再呼吁恢复市值配售,才是当务之急。当初停止市值配售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担心影响大资金的积极性。可是,香港股市在中行等H股发行时实行"人手千股"的配售办法,并没有出现大资金不乐意的情形。在目前内地A股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裕的情况下,不用担心资金会流出一级市场,而实行市值配售办法的实施反而有助于适当平衡资金过度向"打新"倾斜的不正常趋势,也有助于恢复市场应有的公平。
    □ 黄湘源  第一财经日报
     
  2. 其实新股目前不是被“炒”起来的,是心理预期随大盘走高而提高造成的。
    市值配售不是好办法,似应采取港股那种收申购手续费的办法。
     
  3. 市值配售不是好办法
    ============
    同意,打新股的资金不会进入二级市场,资金的风险喜好度不同。
    只有少部分资金是两个市场来回跑的。
     
  4. 现制度下只要“一招”就可大大的抑制新股上市首日的爆炒,对新股上市首日实行“T+0"
     
  5. 太妙了,绝佳的办法!
     
  6. 推而广之,连续3-5日 t+0 处理,让新股的股价去尽情的波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