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促进行动

Discussion in 'Thoughts and Love' started by hylt, Oct 6, 2005.

  1. http://www.zhongguogongyi.com/gyw/moban/1/ReadNews.asp?NewsID=44

    把公益行动做到最实处
    发表日期:2003年4月29日

    “乡村教育促进行动”

    我们是一群热心农村文化教育的志愿者,来自教育,出版,工商等行业。希望通过我们的建设性的努力,为改善农村的教育和社区文化事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我们注意到,在城市中,有大量的教育和文化资源闲置和浪费,例如,出版社杂志社的库存积压书和过期杂志,居民家中等待处理的旧书和刊物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村的孩子,教师及村民们需要的。如果能够疏通有关的渠道,免费或用极低的费用将这些文化资源收集起来,输送到农村,将是一件于各方都有利的好事。于是,我们自己组织起来,成立了公益活动团体”乡村教育促进行动”,使每一个人分散的热情和资源会聚起来,用众人的力量和智慧把一个人难以完成的公益活动真正的展开。

    今年年初,我们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为云南省贫困地区弥勒县捐助15个小型图书馆,帮助他们建立以乡镇为中心的图书文化服务中心。我们和有关的出版社及图书交易中心联系,从他们的库存书中,挑选大量有相当的质量且受农村读者欢迎的科技类,医药保健类,法律普及和权利维护类,文化教育类,生活服务类,文学类图书,以书价10% (大部分)或20% (小部分)的价格购买,平均每个图书馆1000册书,仅花费2700元。我们还与多家相关的杂志社联系,动员他们无偿免费提供过期的杂志和期刊,让这些原本只能卖废品化纸浆的过期杂志还能有机会发挥”余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的成员都以志愿服务的精神参与各个环节的工作,联系,选书,搭配,打包装箱等。看着整整80箱图书装上汽车,发往云南的时候,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当一个志愿者的精神快乐。

    捐助行动,并不是把物品送到那里就完事了,下一步,我们还将帮助他们培训图书管理员和图书信息宣传员,有一定的措施保证图书资料的持续性使用,以更好的扩散和发挥图书知识信息的作用。把捐赠,培训和普及知识教育结合起来,是我们这项公益活动设计的宗旨;把有限的资源用足,用好,用出效果来,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我们使用的第一批捐赠款项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以后,志愿者个人捐款就源源而来,大部分来自我们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我们商定每一个图书馆捐资3000元,捐资者可以指定捐助对象,也可以由我们来选定捐助对象。根据捐助人的意愿,建立起捐助人,实施人,捐助对象之间的合作和监督关系。接下来,又有六个图书馆即将发往山东和贵州的贫困地区。

    我们是一个成立时间不长的民间公益团体,想做的工作还刚刚开始。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的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欠帐太多,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太多。我们愿意用踏踏实实的行动去实践我们”服务社会,服务农村,服务最需要的人”的朴素理想。
     
  2. http://www.cppcc.gov.cn/rmzxb/cszk/index.htm

    乡村教育促进行动为农村送去急需的书
    人民政协报慈善周刊第41期
    2003.10.13

      从今以后,云南弥勒县16个乡村的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在本村的图书馆读到自己所需要的书了。由乡村教育促进行动的志愿者在北京捐资募集的符合村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图书正在充实到这些图书馆中。这些图书馆设在乡村学校中,日常事务由教师兼职管理,行政上由镇文化部门负责。据项目负责人梁晓燕介绍,这样的设计兼顾了政府的支持和节约成本。
      图书馆虽然设在学校,但服务对象却是每隔十天赶集而来的农民。乡村教师除了负责向农民出借图书,还要根据当地的节气,用板报或其他宣传品有针对地发布与经济作物相关的农业科技信息。与国内针对贫困地区的其他图书捐赠行为不同,图书捐赠仪式并不意味着捐助行为的结束,相反,这只是乡村教育促进行动的开始。
      梁晓燕介绍,这项活动的合作方是正在当地开展社区文化发展项目的香港中文大学,他们和云南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一起,负责对兼职图书管理员进行培训。作为后续的监督机制,乡村教育促进行动将派出巡视员,评估图书馆运行情况,以便决定是否为其增配第二批图书。
      依照计划,目前每个图书馆将得到1000册图书,内容大多是农民急需的医疗卫生、法律维权以及农业技术和生活常识类,当然也包括文化知识、自然与环保和文学艺术类。乡村教育行动还为它们预定了今后几年的《农家女百事通》、《大众医学》和《中国改革》(农村版)等杂志。
      梁晓燕说,在她以前所接触的图书捐赠中,常常发现由于事先不加选择而把当地不需要的书发出的情况。以致图书在当地无人管理,无人使用,结果仅仅是满足了城里人做好事的心理需要。有鉴于此,乡村教育促进行动在书目选择上需经当地反馈,以充分考虑农村读者需要。然后,再向几家北京的出版社和图书交易中心低价采购。这项活动试图把捐赠、培训和普及知识教育结合起来。
      继云南之后,乡村教育促进行动计划向山东和贵州的6个乡村图书馆提供图书。图书馆仍设在村小,但合作方已变为当地的村长。
      乡村教育促进行动成立于今年年初,目前的资金来自志愿者个人捐助。梁晓燕说,这个团体的长远目标是从事乡村基础教育,甚至从农民识字开始。因为无论城市化进程怎样,中国农村都会有5到6亿农民。
     
  3. http://learning.sohu.com/20070214/n248247224.shtml

      “乡村教育促进行动”负责人梁晓燕:

      我想接着刚才那位老师的话,我也是一直在关注农村基础教育,我是民间的NGO。关于集中资源办学的问题,也一直在我的关注视野当中,我觉得刚才大家说了很多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问题,其实是刚才这位老师涉及到的。集中资源办学是我们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个主导思想,是为了提高办学的效率,集中使用资源,因此说优质资源分享。我们在教育过程当中,什么是优质资源,是不是好的校舍,有什么电脑,这就是优质资源了,也涉及到我对教育的理解问题。我们在农村做过很多的调查,尤其是在这两年。在大政策之下,匆忙变成寄宿学校的学生,我们考察了很多。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受教育的孩子们,很小就到了小学,他们24小时都在学校里面。但是学校生活条件非常差,极其拥挤。学生对生活资源的争夺,那种竞争,是他们的心里年龄完全不能承受的竞争压力,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学校中的暴力。暴力问题,对学生心理是一种摧毁性的打击。外部看教育的人可能不注意,但是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我们知道有很多学生辍学,两个问题,一个是因为我刚才说到的,家庭教育资源的支出,家庭额外的教育资源的支出,这一点是很多家庭不能承受的;二是学生不要上学,不要上学里面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校园里完全没有安全感。我去过可以说不计其数的学校,很多学校的在校学生没有安全港。有个原因是住宿条件问题,其中我看到的最极端的一个情况是,一个小的单人床,三个孩子睡。就像刚才这位记者说到的,有的孩子尿床,我们知道七八岁的孩子尿床,这大概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这种情况孩子受到精神上的压力,不敢睡觉。此外,还有的学校,40个孩子、50个孩子在一个宿舍里睡通铺,这样的情况,我在贵州和广西看到的绝对不是个别的。睡通铺,晚上孩子就这么小一块地方睡觉,完全像监狱一样。这种情况下,大孩子对小孩子欺负,教师白天上了一天课,不可能晚上管理这些东西。在学生中间,有一个词叫老大文化,老大文化几乎成为学生亚文化的主流。因此,当我们去观察这个现象的时候,我们就在想,教育只是在学一点知识吗?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目标,但是对人的目标呢?我们到了学校接受教育,学了一些字,学了一些算术,但是把我们人可以健康生活在社会当中最基础应该建立起来的这些东西没了!

      还有就是亲子关系,刚才郑老师特别讲到了。有一些贵州山区、广西山区的孩子,不仅是一个礼拜回不了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家。我们知道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早早的就和亲子关系、邻里社区早早脱离关系以后,一直生活在一个暴力阴影下,在大的欺负小的,强的欺负弱的,生活资源极其紧张的,处在强烈争夺环境中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孩子的心理还有生理肯定受到影响。此外,还有营养问题。昨天我听到一个数据,我感到非常吃惊,在西北地区做教育的NGO他们负责人跟我讲,说农村孩子的营养状况令人堪忧。由于并校以后,大家都在学校里了,因为在家里孩子是受照顾的,有一些好东西也许会顾孩子吃,到学校就没有这种情况了。他们做过一个对比研究,是关于孩子营养状况的下降。调查主要是在西北地区做的,说女同学的贫血率达到48%,这个数据简直让我太吃惊了。当然贫困地区本来营养问题就是普遍的,不是因为并校而带来的,但是并校问题是不是加剧了这一点?因为学校顾不了,哪顾得了学生营养的问题。学生身心成长中最关键的东西,一些最根本的东西,除了知识以外,我们是否还应关注其他?

      我们分享优质教育资源,难道优质资源仅仅就是电脑教室、漂亮大楼,难道仅仅就是这些东西吗?因此我觉得,我们能不能够让社会资源流进来。社会上关注教育的,愿意为教育投入的还是很多的,但是我们缺乏一个好的机制,让这些资源流进来。
     
  4. 顶起来,致力于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我回报社会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