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背后

Discussion in 'Thoughts and Love' started by hylt, Aug 22, 2005.

  1. http://www.yuetuan.net/dispbbs.asp?boardid=32&id=480

      在云贵高原长大,无论站在哪里,放眼望去都是山,连绵不绝的山。我总在想,山的背后是什么?坐车顺着盘山公路走,山的背后还是山,一直走一直走,山的背后总有不是山的时候,可是等长大了的我到了那里,早已忘了执着于童年时代的这个疑问。
      后来到湖南、到广东,都是没有大山的地方,什么岳麓山、白云山,全是一口气就能爬到顶再下到底的小山,哪里来得及分清山前山后。
      最近一次想到山的背后,是在九华山。九华山是佛教名山,入得山去,仙乐飘飘、轻烟袅袅,真像人间仙境,霎时觉得神清气爽,任你什么大俗人都变得仙风道骨起来。
      游客太多,和尚也变成了一种招徕游客的职业,百岁庵的那些小和尚,坐在墙头斜眼看人、大声打手机,甚至用眼光挑逗漂亮的女游客,比小混混还小混混。
      走在山路上,不时见到挑着大米、蔬菜的山民,他们殷勤地招呼:“施主捐担菜吧,积德积福啊!”弄了半天我才明白他们的意思:买下他们的米和菜,由他们挑到寺庙里,就算是你捐的,40元一担菜,100元一担米。
      我不信佛,可是熬不住一个精瘦精瘦的汉子从半山腰一直跟我到山顶,他的一句话打动了我:“捐担菜给山背后的尼姑庵吧?”游客转来转去都在前山,名寺名景都在前山,我想知道,九华山的背后是什么?
      跟着汉子上到天台寺,从墙一般的巨石边上斜插过去,一条小路曲折向竹林深处延伸。也是修过的路,却不比前山整齐划一的石台阶,是用参差的青石板铺成的,高高低低,石缝间长满了尺来高的草,风滑过竹林,滑过青草,比前山更像仙境,只是,前山是玉帝住的,后山是穷仙人住的。
      看上去近在咫尺的庵堂却让我们走了大半个钟头,小小的庵堂名叫“真如庵”,刷着簇新簇新的黄泥,边上有间破旧的小屋,本以为是柴屋,汉子却向我介绍,那是有些年头的老庵堂,去年尼姑们还住在那里,新的两层楼是今年才修起来的。
      在新庵堂的会客室里,和瘦小的住持老尼面对面坐着,摊开的是用来待客的水果糖和花生,糖有点融了,花生也受潮了,壳软软的。她平静地看着我,细声细气地讲话,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就说:“出家人不说在家话,忘了。”
      她的皮肤像一种暗褐色的皱纹纸,看上去干而脆,布满细细的沟壑,仿佛已经失去弹性,这是很老很老的人才有的皮肤,可是她的眼眸清亮,行动敏捷,又像四十来岁的人。不敢冒昧地问年龄,只知道她说:“20岁出家,至今已有40余年。”40余年辗辗转转从湖北来到安徽,到九华山也有20来年,这些年的香火钱,攒下来建成新庵堂,说起这个,语气里透着说不出的满足与荣耀。后山香火极淡,根本无法维持生活,尼姑们自己种菜,有时会断粮,实在没办法就向几步之遥却是别样世界的天台寺讨点米。
      “当然苦,人生就是受苦,一边受苦一边修行才能上极乐世界。”老尼平静地说。
      送我出来,老尼再次低头合十向我致谢,有小尼姑在身后探头探脑地偷看,是很年轻的女孩子。
      不知是不是每座大山的背后,都有着我难以想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