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公式系统中的合理参考介入价格(作者:大地飞鹰)

Discussion in 'General Topics on Software and Data' started by hylt, Mar 16, 2004.

  1.   很多股软提供的公式系统中的条件选股的信号成功率测试和交易系统的调试信息中都需要指定介入点,一般有本周期中价、本周期开盘价、本周期最高价、本周期最低价、本周期收盘价、次周期中价、次周期开盘价、次周期最高价、次周期最低价和次周期收盘价八个选择。目前绝大部分朋友喜欢使用本周期收盘价作为参考,这也是喜欢技术分析的朋友长期探索得出的公认的可信选择。相对本周期的其它价格参考,本周期收盘价使用了最少的未来数据,相对次周期价格参考本周期收盘价在公式系统的计算信息之内,不过这一点也恰恰也是使用本周期收盘价作为参考介入点的最明显的缺陷。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追涨停。我们在不讨论野山等人提供的盘口问题的前提下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如果涨停了但是在收盘的时候涨停打开则不能称之为涨停,如果在收盘的时候涨停没有打开则不可能有机会在本日介入。再一个稍微复杂一点例子,比如说我们选择收盘价高于五日均线3%介入。如果在收盘的前五分钟,收盘价高于五日均线2.9%且正在上涨怎么办?如果高于五日均线3.2%且价格在徘徊怎么?类似的问题困扰过很多使用公式交易系统的朋友,网络上相应的文章很多争论也很多。使用本周期收盘价作为介入参考点最大的问题是本日没有结束有使用未来数据的嫌疑,本日已经结束则已经失去了本日的介入机会,所以使用本周期收盘价还是使用了一点点轻微的未来数据,对单次操作的影响可能不大,对系统的长期评价则不可忽视,典型的就是追涨停类公式,测试结果优异用于实战效果很差。
      本周期收盘价有以上问题,合理的参考介入点必须另选其它,我认为合理的选择是次日中价或者次日开盘价。
      次日开盘价格是一个中性选择,很多使用公式交易系统的朋友喜欢在信号发出的次日参考本日收盘价或者开盘价择机买进,这样即保证了信号的有效性和完备性,又合理地利用了信号。不过既然飞狐提供了次日开盘价这个选择,既然实际操作使用的是在次日参考次日开盘价的方式,那么应当使用次日开盘价格作为参考点。
      次日中价是个挑战性选择。能够长期以低于(高于)中价的价格进行买(卖)是一项了不起的交易成就。理论上低于或高于中价买卖应当对半,实际上长期的观察和一定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人做不到这一点。为了说明问题,以上证指数为例。为了便于统计我们把时间放大(不放大没办法,我没那么多分时数据),把成交压缩,我们假定一天的成交全部集中在中价上。到目前为止,有52.8%的K线中价在此后的5个交易日的平均成交价格之上,有54.6%的K线中价在此后的10个交易日的平均成交价格之上,有55%的K线中价在此后的20个交易日的平均成交价格之上,如果考虑到成交成本,只有31%的K线中价低于此后的5个交易日的平均成交价格的99%,只有35.3%的K线中价低于此后的10个交易日的平均成交价格的99%,只有37.3%的K线中价低于此后的20个交易日的平均成交价格的99%。由此可见长期以低于(高于)中价的价格进行买(卖)的难度,即使将短线获利的胜率维持在50%左右也要跨越20%的空间,这是一个很大的空间!
      挑战中价的典范有两个。一个是石开创造的,石开的胜率并不高,但是他多赢少亏出击频繁。另一个是野山创造的,野山的胜率很高,但是他的单次赢利不大出击次数相对少一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咬一口庄家的大腿肉”,逮着机会叼一口就跑没机会就拉倒。
     
  2. 飞鹰兄:我发现您写过不少好文章,能否在有空时从您的硬盘上搜搜贴一些过来?
     
  3. 仔细看过了,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