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基金队伍大变阵 18%基金经理"一心二用"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股天, Jan 31, 2005.

  1. 曾几何时,基金经理的高薪、高职和所从事投资工作的特殊性,成为蒙在他们脸上的一块神秘面纱,仿佛神坛之上不能谋面的祭司。

      然而,在刚刚逝去的2004年,在上证综指从1783点到1250点的大起大落间,跌宕的行情不知淘尽了多少股市英雄。在基金经理所处的名利场上,一拨不得志者黯然退场,一批后起之秀接棒前行。



      新基金经理们往往拥有显赫的投资生涯,所挟的高等学历证书更是让一般人望尘莫及,向来是勾人眼球的“大人物”。而在他们风光上任的背后,那些因经营欠佳、股权变动等原因,被迫离开“基金场”的失意人同样值得玩味。

      某周刊通过对2004年基金公告的数据统计,勾勒出基金经理这群金领人像最新的全貌。到底什么样的人物能够担当领军新基金的重任?又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曾经风光的基金经理最终不知天涯何处是归宿?本文将为您揭开其中的奥妙。  

      总貌篇

      基金经理趋于年轻化  

      据数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31日,市场共成立了152只证券投资基金,由162名基金经理掌管,基金总额达3173.04亿份,平均每人掌管着近20亿元的资金。

      与2004年上半年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推出的《中国基金经理报告》(下简称《报告》)相关数据相比,基金经理有年轻化趋势,女性比重有所上升,硕士比重有所下降,从业年龄7.8年。

      33.93岁

      在披露出生年份信息的137位基金经理中,平均年龄是33.93岁,小于30岁的16人,30至40岁之间的有103人,大于40岁的仅有4人,其中,1964年后出生的基金经理占到总数的86.86%。

      而《报告》对截至2004年4月底,136只证券投资基金的145位基金经理统计发现,我国基金经理的平均年龄为34.6岁。美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龄则为44.2岁(Chevalier and Ellison 1996),年龄最大的基金经理为80岁。

      男性

      从性别构成看,女性基金经理的数量有所增加。在162名基金经理中,有13名女性,占总数的8.02%。而在《报告》中的145位基金经理中,女性基金经理的比例只占6.2%,人数也只有9位。

      硕士

      基金经理依旧以硕士为主,不过,本科生、博士生的比重均有所加大。在披露最高学历的146名基金经理中,本科学历者有14人,占9.5%,硕士120人,博士12人,占8.22%。而《报告》中,有7.6%的基金经理拥有学士学位,5.5%的基金经理具有博士学位。

      7.8年

      披露从业时间的88名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时间为7.8年。与《报告》中7.7年的平均从业年龄相差无几。

      其中,从业时间小于5年的有13人,从业5至8年的有11人,从业8至10年的有28人,从业10年以上的有36人。而David R. Gallagher(2001)的调查表明,澳大利亚高级基金经理的平均从业时间在16年以上,投资分析员、基金经理助理的平均从业时间也在9年左右。

      新基金经理篇

      世人只见新人笑  

      N破千三的2004年弥漫着浓烈的熊市气息,指数与政策底线之间的纠缠消磨着人们的意志,创新低的阴影始终挥之不去。但正是在这样一个熊市,却刷新了基金发行的纪录,2004年的基金发行量是2002年与2003年之和,57只新基金共募集1656.24亿份。数以十亿计的资金借基金之手投身股市,数十位基金经理临危受命。那么,这些新基金的“统帅”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

      20%的新基金实行多头管理

      2004年共计发行了57只开放式基金,先后有76位基金经理走马上任。其中有4只新基金的5位基金经理卸任,仅占总数的6.58%。目前,有72位基金经理管理着57只新基金,平均每只基金由1.26位基金经理掌管。有14只基金由2名以上的基金经理管理,占总数的20%(见表1)。

      2004年8月3日发布招募说明书的易方达积极成长基金则由陈志民、梁天喜、刘超安三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此三人分别获得法学、工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不知如此搭档是想三人依学科不同各发挥所长,还是制造一种“制衡”?

      18%的经理“一心二用”

      陈键、马骏、田晶等11位基金经理的麾下掌管有两只基金,占新基金总数的18%。

      身兼二职的基金经理中不少人经验丰富。比如掌管着易方达50指数、基金科讯两基金的经理马骏,已从事证券行业10余年,在2001年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刚成立之际,即出任基金科讯的基金经理。2003年,基金科讯的净值增长率为28.88%,在全部54只封闭式基金中名列第8,2004年,基金科讯净值增长率为1.12%,名列第10。

      也有一部分经理属于仕途得志,在同一年里接手两只基金。比如长城久泰中信标普300指数、基金景阳的基金经理杨建华,在2004年4月8日刚接任长城久泰基金经理,三季度末就接替吴为民和邓永明成为基金景阳新经理。经营的基金净值增长可能也是杨建华连任的原因之一,长城久泰自2004年6月30日放开申购至9月30日单位净值涨幅为4.32%,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为0.85%,这对于一只指数型基金来说可谓战绩不俗。

      诺安基金管理公司旗下仅有的两只基金——诺安平衡、诺安货币市场(均于2004年发行),均由赵永健担任基金经理,是惟一个同时管理两只新基金的经理,所辖基金份额约32亿份,诺安平衡自放开申购以来净值增长率达到2.46%。

      “重男轻女”—女经理只有4名

      在所有新基金经理中,只有袁蓓、毛卫文、田晶、苏淑敏4位是女性,仅占总数的5.56%。尽管女性比例很低,但就能力而言可以说是巾帼不让须眉。

      田晶和毛卫文均具有9年证券从业经历,还同时担任两只基金的经理。来自中国香港的苏淑敏则拥有19年投资管理经验,担任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兼任中国精选基金经理。袁蓓虽然从业时间只有5年,但业绩十分突出,在平安保险公司进行债券交易期间,曾多次获得嘉奖。

      高学历者占80%

      在新基金经理中,有5名博士、59名硕士,8名本科学历,硕士以上的高学历者占总数的81.94%。马志新、黄盛、朱少醒、何如克、向朝勇等5名拥有博士学位的基金经理平均从业经历为8.6年,59名硕士从业经历为6.37年,陈进贤、彭焰宝、索峰等8名本科学历的经理平均从业经历为8.33年。可以发现,数量最多的硕士学历者恰恰是从业经历最短的群体。

      基金经理不但拥有傲人的学历,还有着各式文凭武装自己。如中信基金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兼中信经典配置基金经理丁楹为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华夏大盘精选基金经理蒋征为MBA。陈忠强、过钧、史博、梁晓军等4人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CFA)。王华、杨建华、孙延群、梁晓军等4人拥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

      “重文轻理”—出身工科的只有16%

      在披露所学专业最高学历的61位基金经理中,只有魏延军、杜昌勇、王守章等10人出身工科,占总数的16.39%。49位基金经理出身经济管理专业,其中,专业为金融学的有黄盛、史博、陈键等7人,学经济学的有梁丰、王华、袁蓓等24人,学管理学的有张翎、张冰、朱少醒等13人,学货币银行学的是丁楹、徐轶、陈晶光3人,陈志民为法学硕士,江涌为经济学与法学双学士。

      国泰君安、申银万国成“黄埔军校”

      72名基金经理中,有49人曾任职于证券公司。统计发现,国泰君安、申银万国两家全国大型综合类券商是“出产”基金经理的大户。徐力中、张学军、黄钦来等10位基金经理曾在国泰君安证券工作,陈绍胜、张晖、陈丰等8位基金经理曾在申银万国证券工作。徐轶、马志新等5位基金经理则曾在国信证券任职。

      此外,在进入基金管理公司之前,除了从券商出道之外,基金经理多数也是在金融系统内部工作。天同保本增值的基金经理李源海、银河银富货币市场基金经理毛卫文,曾在分别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作。张翎、袁蓓、张英辉具备在保险公司工作的经验。蒋征、何震等6人曾服务于信托投资公司。何江旭、管文浩分别在期货公司任要职。陈绍胜、梁丰等7人曾在外资投资公司工作。

      老基金经理篇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基金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04年也不例外,仍然上演腾挪大法。据《红周刊》数据室统计,年内共有58只老基金(成立1年以上)变更基金经理,以2003年年底110只基金为基数来计算,基金经理更换率为52.7%,涉及基金经理多达105人。其中,富国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汉兴、基金汉博,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兴科更是年内两次换将。

      新人条件优秀

      在2004年基金经理变更所涉及到的105人中,有58人走马上任,代替了原来的基金经理;有40余人从原岗位卸任,各奔东西。个中的悲欢从简简单单的公告中是无法看出的。

      在这58名走马上任的基金经理中,有3名是博士学位,4人为学士学位,其余51名均为硕士学位,占绝大多数。其中,经济学硕士有29人,工学硕士8人,法学硕士2人,其余未注明所学方向。

      这58名基金经理的年龄主要集中于30到38岁之间,个个经历不俗。大部分基金经理曾做过投资经理或者基金经理助理;部分基金经理例如基金裕泽的经理高阳、景顺长城景系列基金经理曾昭雄有海外从业的经历;同时,还有部分基金经理是行业研究员出身,例如基金科瑞的经理陈彤、基金通乾的经理张继荣。

      旧人各奔东西

      新人条件优秀,旧人也并非个个不像样。高学历、经历丰富、年富力强仍然适用于他们。为何阵前易帅,虽然其中细节难以深究,但从他们的去向之中,也可管窥一二。

      在卸任的40余位基金经理中,有15人难觅其踪,有4人在本公司内部进行了调整,管理另外一只基金,10人则改换门庭,转投其他的公司。

      还有的则是高升一级,如国联安德盛稳健基金经理孙建改任公司市场总监;嘉实成长收益基金的基金经理之一—窦玉明,由于升任嘉实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而不再担任基金经理。

      除以上原因,出国学习、举家迁移和个人原因也是基金卸任的说辞,但是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对于大部分基金经理的去向,天涯何处是归宿,则不得而知。

      长盛换人如走马灯

      2004年中,长盛基金管理公司共发布两次基金经理变动的公告,5月的公告涉及5只基金、6个基金经理,2人上任,4人卸任;10月的公告涉及4只基金、5个基金经理,3人上任,2人卸任,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长盛基金管理公司2004年股东和管理层有较大的变化,国元证券成为新的大股东。由此可见,上层有此剧烈变动,多名基金经理走马灯样换来换去也不足为怪了。

      5月份,公司公告同意闵昱辞去基金同益经理职务,同时聘任其为基金同智经理,10月份,基金同益由许彤接手,这其中的5个月不知基金同益由谁来操作,如同没人管的孤儿。

      易方达人多力量大

      对于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来说,多人一起并肩作战也许是其投资风格。4月7日,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聘任陈志民先生、梁天喜先生、刘超安先生担任基金科汇的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基金科汇。

      戏剧性的是,陈志民在2月份时由于公派留学不再担任基金科瑞的基金经理,而4月份,重新回到易方达,继续做基金科汇的经理。

      至此,基金科翔、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和基金科瑞均为两个基金经理同时掌控,基金科汇则演变为三人行。也许是人多力量大的原因,易方达旗下的基金整体表现都不错,在2004年月104只累计净值增长率排名前十名的基金中,就占有三席。其中,基金科汇、科翔分别列第二、第四位。而且,基金科汇目前还是市场中净值最高的基金,1月21日的净值高达1.363元。

      欲速则不达  

      赛尔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潘福祥

      股市低迷,基金的竞争开始白热化,曾几何时的金领基金经理们首当其冲地开始被放到火上烤,每年按业绩排名次,成王败寇。去年拿头牌的基金经理可能今年就被炒鱿鱼,尽管残酷,但是想到过去他们拿的是超出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薪酬,其中自然包括了职业的风险补偿,倒也公平。

      前不久和美国诺德·安博特公司的合伙人聊天,这是一家有着75年历史的资产管理公司,谈到我国基金经理的绩效考核方法,他吓得吐着舌头直吸冷气,大呼不可思议。按他的说法,就是巴菲特也不敢到中国应聘基金经理职位,因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难胜任的工作。

      他告诉我,他们公司评价基金经理的能力,一般以3到5年时间为周期,考察的标准是看你的排名能不能保持在前50%内。一个基金经理如果能够连续3年排在前50%,就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管理人,会被提职加薪;如果连续5年排在前50%,说明他基本上处于最好的10%行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资产管理人才。

      相形之下,某一年的业绩很拔尖,一般不被鼓励,因为这意味着他可能冒着很大的风险,在一个单边市中幸运地靠单边操作而一举成功。但是幸运不会永远关照他,当明天潮流改变时,今天的弄潮儿可能就是明天的溺水而亡者。

      恐怕因为诺德·安博特有75年的历史,所以它做起事情来透着一种历史的沧桑和悠远感,而我们处在一个只争朝夕的时代,只有短短几年历史的中国基金业表现出点急功近利的心态似乎有情可原。当我表达了这层意思后,他摇摇头,轻轻地说“欲速则不达”。

      的确,漫长的时间之河能够冲刷掉各种狂妄和自恋,能够过滤掉一切侥幸和偶然,也能够熨平任何人为的操纵和违背常理的超越,最后经过时间的涤荡还能够保留下来的,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

      基金经理之最  

      最年轻的经理——陈键,27岁,南方现金增利、南方宝元债券的基金经理。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仅有5年证券从业经验,可谓少年得志。

      最年长的经理——高亚华,57岁,澳大利亚藉,招商现金增值基金经理,兼现招商基金副总经理。曾在澳大利亚就职于ING集团长达19年。

      最“长寿”的经理——李旭利。虽然不过31岁,但自2000年3月28日起出任基金天元经理以来,至今任期长达58个月之久。比任职时间次久的基金科讯经理马骏多出1年零1个月。

      任期最短的经理——曾昭雄,于2004年5月31日出任湘财荷银行业精选基金经理,从7月9日该基金放开申购至7月23日离任,仅参与该只基金运作14天。2004年11月18日顶替陈利宏出任景顺长城景系列基金经理。

      最“革命”的经理——长信银利精选基金经理梁晓军、南方稳健成长基金经理李旭利为中国共产党员,2人也是目前公告中惟一披露党员身份的人。

      专业最“牛头不对马嘴”的经理——何如克,英国国藉,光大保德信量化核心基金经理,获现代中文学及中国历史哲学博士学位,也许对他来说,投资就是一门艺术。(汪澜 何虹 江红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