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将出史上最严厉措施监管高频交易

Discussion in 'Model and Algorithm' started by novaavon, Oct 22, 2015.

  1. 在衍生品对现货市场影响越来越大之际,美国期货监管机构CFTC近日暗示,将采取史上严厉措施,限制期货市场中的高频、自动交易,以防止其对市场产生干扰。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主席Timothy Massad本周三表示,该机构将出台规定,对自动交易程序进行测试与监督,以保证这些程序在紧急情况下可以被关闭。彭博报道称CFTC在该规则的制定上已经花了两年多时间,可能还将强制独立交易公司在CFTC进行注册。

    该规定还将包括限制CME、ICE等交易所的“交易激励”措施,以及限制高频交易公司在同一笔交易中同时作为买方和卖方的时间间隔。

    最近几年程序化交易在全球市场中引起价格大幅波动情况越来越多,这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

    例如,2010年5月6号,道琼斯工业指数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单日点数跌幅,后几分钟内迅速恢复,笔者亲身经历了令人目瞪口呆的暴跌和暴涨,短短两三分钟内宝洁(P&G)和Accenture等市值500亿美元到2000亿美元的大公司股价经历了几美分到10万美元的奇异旅程(在此时间段成交的交易后被宣布无效)。经过5个月的调查,SEC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认定是HFT导致了这次闪崩。

    Massad称,目前程序化交易占到美国芝加哥交易所10年期国债期货交易的67%,在金属和能源期货的交易商至少占到50%。

    不过Massad也表示,他并不是试图去限制自动交易的增长,他希望的这些程序可以有序发展不会扰乱金融市场安全。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5044
     
  2. 中美都在对高频交易进行严格监管! :)
     
  3. 只有整个程序化交易的占比,没有单独列出高频交易的占比,如果高频交易的占比很高是有些麻烦的,因为一旦有事件发生时高频交易可能会“撤回”,那市场在最需要流动性时却面临流动性丧失的问题。:D:p
     
  4. 另外监管部门(包括交易所和监管机构)很难区分高频交易是“虚假交易”(自买自卖,不提供流动性,呈现的是虚假流动性)还是“真实交易”(对手方非自家,提供了真实流动性,相当于做市商)的。
     
  5. 所以也只好一棍子全打死了.....:D
     
  6. 所以说高频交易扭曲市场动态呀。
     
  7. 所以监管要求这些高频交易要事先登记备案也是对的,因为以后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对这些委托订单加“标签”,以便交易所可以对同家账户的有相同标签的订单不撮合(买卖为相同“标签”的订单,相当于自买自卖),只撮合不同标签的订单。
     
  8. 技术上是有办法限制弊端,同时兼顾公平性的。

    可能的问题在2个方面,1、虚假报价,反映的不是真实的买卖愿望,通过虚假申买申卖数据来诱骗投资者;2、虚假交易——自买自卖,不提供流动性,呈现的是虚假流动性,“真实交易”(对手方非自家,提供了真实流动性,相当于做市商)。

    交易所可以今后可以考虑在技术上采取下列手段:
    1、针对虚假报价问题,“虚假”申买申卖报价是利用的“心理作用”,这点是需要“限制”的,但限制手段并不是简单的限制交易手数,提高撤单成本这样的低级手段,因为这个限制和成本其实是很容易“绕过”和克服的,其实是可以采取针对这个“心理作用”的本质来解决的——取消交易所发布的原有行情信息里的申报报价中的“委托数量”揭示,只揭示申报价格而不揭示委托量(因为可能是非真实成交意愿数据,所以不揭示)!只保留揭示成交价的成交量(因为这个是真实的数据),这样所谓“虚假”申报引发的“心理作用”就失去“着力点”了,而且也“公平”!

    2、针对虚假交易问题,可以采取技术手段对同身份(不管它下面关联多少账户,多账户)的委托订单都加统一的识别“标签”,交易所只对具有不同标签的订单相互撮合(买卖为相同“标签”的订单,相当于自买自卖),相同“标签”的订单不能相互撮合。
     
  9. 国内最近出台的限制措施就有那么点意思, 感觉主要是针对高频的。
     
  10. CHN的IF的高频交易已经不行了,与国际接轨了
     
  11. 玩得了高频的应该就那么几个人,都让几个人玩去了,其他人都别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