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国土调查:耕地多出2亿亩 土壤污染严重

Discussion in 'Quantum and Mind' started by gtm, Dec 30, 2013.

  1.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134

    二次国土调查:耕地多出2亿亩 土壤污染严重
    中国/耕地/土地 文 / 金泽 2013年12月30日 10:33 来源:华尔街见闻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摘要: 根据国家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地类数据,耕地有13538.5万公顷(203077万亩)。基本农田10405.3万公顷(156080万亩)。其中,东部占全国耕地19.4%,中部22.7%,西部37.3%,东北20.6%。 这次调查自2007年7月1日,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调查数据。我国仍然坚持实现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今日,中国国土资源部进行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在发布会上表示:

    二次调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做到了全面、真实、准确。

    这次调查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底数。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13538.5万公顷,园地1481.2万公顷、林地25395.0万公顷、草地28731.4万公顷,其他主要地类数据请详见《公报》。同时,建成了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建立了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实现了常态化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构建了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

    第一,全国耕地调查数据虽有所增加,二次调查耕地数据比基于一次调查数据(1996年)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据多出1358.7万公顷(即我们常说的2亿亩)。2009年全国耕地数是20.31亿亩,2012年,耕地数据是20.27亿亩。虽然二次调查数据多了2亿亩,但是并不是说我国实有耕地数量真的增加了,是我们调查的手段先进了,方法先进了,组织方式周密了,把原有的、实有的耕地调查出来。必须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我国人均耕地从1996年1.59亩降至2009年1.52亩,明显低于世界人均3.38亩水平,且地区间不平衡。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加快,我国人均耕地仍处于持续下降过程中。仅东南沿海5省市就减少水田1798万亩,相当于减掉福建全省水田面积。沪津琼京未利用土地已近枯竭,苏徽浙黔所余极为有限。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还要下降,所以耕地资源的紧缺是硬约束。

    从优质耕地减少的情况看,13年来全国城镇用地增加是比较快的,优质耕地减少得多。13年间,城镇用地增加4178万亩,占用大多是优质耕地。仅东南沿海5省就减少了水田1798万亩,相当于减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积。从补充耕地的能力和质量看,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可供开垦的未利用土地接近枯竭,江苏、安徽、浙江、贵州等省也都很有限,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充难度很大。同时,虽然十几年来基本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但占近补远、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的问题客观存在,或者说比较普遍。

    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第二建设用地增加虽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但土地利用比较粗放,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二次调查数据显示,与一次调查相比,建设用地从2918.0万公顷增加到3500.0万公顷,增加了581.9万公顷(8700万亩)。国家实施建设用地增量计划投放与鼓励存量盘活并重的调控措施,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

    第三,生态用地数据变化明显,生态承载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二次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因草原退化、耕地开垦、建设占用等因素导致草地减少1066.7万公顷(1.6亿亩);具有生态涵养功能的滩涂、沼泽减少10.7%,冰川与积雪减少7.5%;局部地区盐碱地、沙地增加较多,生态承载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土壤污染十分严重,估算全国中度、重度污染土地约5000万亩,而且基本在经济发达地区、鱼米之乡。这个数据与环境保护部门基本一致。

    稍早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要装中国粮,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

    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保障粮食安全列为明年六大重要任务之首。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预测,明年继续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继续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减少新增建设用地。
     
  2. gtm

    gtm

    http://www.mlr.gov.cn/zwgk/zytz/201312/t20131230_1298865.htm

    关于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主要数据成果的公报
    2013-12-30 | 来源: 地籍管理司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2013年12月30日)

      国 土 资 源 部

      国 家 统 计 局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国务院决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并以200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二次调查数据。二次调查首次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国家标准,首次采用政府统一组织、地方实地调查、国家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首次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实现了图、数、实地一致。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状况,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家底。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

      一、全国主要地类数据

      耕地: 13538.5万公顷(203077万亩)

      其中,有564.9万公顷(8474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还有431.4万公顷(6471万亩)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上述耕地中,有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作逐步调整。全国基本农田10405.3万公顷(156080万亩)。

      园地: 1481.2万公顷(22218万亩)

      林地: 25395.0万公顷(380925万亩)

      草地: 28731.4万公顷(430970万亩)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2873.9万公顷(43109万亩)

      交通运输用地: 794.2万公顷(11913万亩)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4269.0万公顷(64036万亩)

      另外为其他土地。

      二、全国耕地分布与质量状况

      (一)耕地分布

      全国耕地按地区划分,东部地区耕地2629.7万公顷(39446万亩),占19.4%;中部地区耕地3071.5万公顷(46072万亩),占22.7%;西部地区耕地5043.5万公顷(75652万亩),占37.3%;东北地区耕地2793.8万公顷(41907万亩),占20.6%。

      (二)耕地质量

      全国耕地按坡度划分,2度以下耕地7735.6万公顷(116034万亩),占57.1%;2~6度耕地2161.2万公顷(32418万亩),占15.9%;6~15度耕地2026.5万公顷(30397万亩),占15.0%;15~25度耕地1065.6万公顷(15984万亩),占7.9%;25度以上的耕地(含陡坡耕地和梯田)549.6万公顷(8244万亩),占4.1%,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见表1)。

      表1 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面积
      地 区
      面积(万公顷)
      占全国比重(%)
      全 国
      549.6
      100
      东部地区
      33.6
      6.1
      中部地区
      75.6
      13.8
      西部地区
      439.4
      79.9
      东北地区
      1.0
      0.2
      全国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耕地6107.6万公顷(91614万亩),比重为45.1%,无灌溉设施的耕地7430.9万公顷(111463万亩),比重为54.9%。分地区看,东部和中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比重大,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无灌溉设施耕地比重大(见表2)。

      表2 全国有灌溉设施和无灌溉设施耕地面积
      地 区
      有灌溉设施耕地
      无灌溉设施耕地
      面积(万公顷)
      占耕地比重(%)
      面积(万公顷)
      占耕地比重(%)
      全 国
      6107.6
      45.1
      7430.9
      54.9
      东部地区
      1812.5
      68.9
      817.2
      31.1
      中部地区
      1867.0
      60.8
      1204.4
      39.2
      西部地区
      2004.3
      39.7
      3039.2
      60.3
      东北地区
      423.8
      15.2
      2370.1
      84.8
      三、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二次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耕地13538.5万公顷(203077万亩),比基于一次调查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据多出1358.7万公顷(20380万亩),主要是由于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农村税费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使二次调查的数据更加全面、客观、准确。

      从耕地总量和区位看,全国有996.3万公顷(14945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和25度以上陡坡,其中,相当部分需要根据国家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作逐步调整;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因地下水超采,已影响正常耕种。

      从人均耕地看,全国人均耕地0.101公顷(1.52亩),较1996年一次调查时的人均耕地0.106公顷(1.59亩)有所下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综合考虑现有耕地数量、质量和人口增长、发展用地需求等因素,我国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同时,建设用地增加虽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但许多地方建设用地格局失衡、利用粗放、效率不高,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仍很突出。土地利用变化反映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很严峻。因此,必须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在严格控制增量土地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盘活存量土地的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相关政策说明

      充分共享应用二次调查成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编制规划和计划时应采用二次调查成果数据,切实发挥调查成果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二次调查数据平台作用,推动二次调查成果广泛应用。

      二次调查成果公布后,相关支农惠农政策,不因地类变化而改变。
     
  3. gtm

    gtm

    杭州自来水异味谜团 引水千岛湖再惹争议
    公司报道法治周末[微博] 汲东野 郭君怡2014-01-01 00:01我要分享 37
    杭州自来水异味谜团 引水千岛湖再惹争议

    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的自来水出现了异味,经查原因不明。不少市民不信任环保部门“水质合格”的结论,而选择囤积桶装水、瓶装水。杭州正在经历的这场自来水异味危机,背后有其“水源依靠自然河流而非水库”的独特性,更有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对矛盾的老话题

    法治周末记者 汲东野

    法治周末实习生 郭君怡

    自2013年12月10日起,在浙江省杭州市,许多市民发现家中的自来水存在类似于塑料、油漆或农药等异味。

    但截至法治周末记者发稿,仍无权威消息说明导致杭州自来水出现异味的原因。

    2013年12月26日,杭州市饮水应急办通报,经过排查和嗅辨,新安江(马目大桥)无异味,九溪水厂源水基本无异味,富春江(富春江大桥、三都大桥)、兰江(将军岩)仍有异味。

    2013年12月继去年杭州3月和5月的自来水异味事件之后,此次的事件似乎又一次陷入无解谜团。

    合格的异味自来水

    有媒体报道,接到市民投诉后,浙江省环保部门迅速投入到水质监测和污染源排查的工作中。然而,近20天的全力排查,仍未寻得造成异味的“元凶”。

    2013年12月19日,在杭州环保、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张利华表示,杭州水质是安全的,但同时建议年幼体弱及老人饮用桶装水。

    张利华表示,根据国家饮用水的106项卫生标准,杭州水质的独立性指标都符合国家要求,仅有嗅和味指标受到轻微污染,水质安全,可以饮用。

    当月,杭州市环保局也完成了对钱塘江源水水质的监测109项指标全分析—杭州市饮水应急办公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109项指标的化验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的监测数据和历史监测数据相比并无异常情况。

    至此,尽管109项指标无异常,但是异味却依然存在。因此,杭州市环保部门继续对水质污染源进行排查、监测。

    2013年12月23日,杭州市城管委派人员进驻水厂,对九溪、南星、清泰、赤山埠4家水厂调配水量、投放活性炭等进行监管。

    2013年12月24日,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4家市政水厂的出厂水进行检测,针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涉及的项目,对水样进行了全面分析。检测的结果显示,42项常规指标的检测结果均无异常,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

    浙江省环保厅官方微博“浙江环保”发布称,因杭州自来水异味事件,自2013年12月17日至今,省级及杭州、金华、衢州环保部门共出动2627人次,检查企业1621家次,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150家。拟立案查处92家,停产整治26家,刑事拘留8人,列入移交公安案件6件。

    这期间,由自来水异味调查牵扯出的事件也吸引了公众的眼球。环保部门一路调查,破获了浙江首例特大污染环境案:金帆达公司将废液非法倾倒在城市窨井、农田、溪沟和运河内,造成衢江、运河、农田严重污染,倾倒数量高达3.8万余吨;新安化工将数万吨废液非法倾倒在京杭大运河、衢州以及山东、江西等地。

    许多人认为此案与杭州自来水异味有关。然而,在12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环保局称:目前没有发现废液倾倒事件与这次自来水异味有关系。金帆达公司非法倾倒的废液是草甘膦,而草甘膦是无味的。异味可能是某种挥发性或者半挥发性的有机物造成的,不过,这样的有机物多达几十万种,目前还找不到对照的样品,所以很难判断异味的来源。

    至此,环保部门的连续调查换来的结果依旧是:飘散着异味的自来水,符合国家标准,没有任何污染。

    市民“不放心”忙囤水

    对于环保部门给出的调查结果,有不少人还是表示,不敢放心喝下符合国家标准但有异味的自来水。

    当杭州市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张利华被问及作为独立指标的嗅和味有轻微污染是否意味水质不合格时,张利华没有作正面答复。他表示,从水务集团的监测分析来看,水质是安全的,是可以饮用的。

    杭州市水务和环保部门一致认为自来水煮沸后可以饮用,但是,许多市民出于“更安全”的考虑,还是选择购买瓶装水或桶装水等其他饮用水。

    杭州市某家桶装水配送站的服务人员曾向媒体介绍,原来一天只能送20多桶水,自从自来水再次出现异味后,每天的送水量要达到四五十桶左右。

    冬季原本是瓶装水销售的淡季,可自从12月10日自来水异味的现象再次出现后,杭州各大商场和超市内的瓶装水销量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有些超市甚至出现了短暂缺货的现象。各大超市都增加了大包装容量饮用水的进货量,以保证满足顾客的需求。

    在杭州市各大超市瓶装水的货架上,各大品牌的矿泉水甚至有时几分钟之内就被消费者们抢购一空。一些前往杭州市各大超市购水的消费者表示:“虽然自来水的味道少了一些,但闻着还是不舒服,继续喝矿泉水比较好。”

    与此同时,京东商城等各大电商网站上也都出现了部分瓶装水在浙江区域内断货的情况。而同样销售火爆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净水器,各大电商网站上,部分品牌的净水器也相继出现“浙江无货”的状况。

    值得注意的是,抢水、囤水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杭州。一些安装了净水设备的杭州用户,甚至还去购买大量的瓶装、桶装饮用水,表示无法对净水设备放心。

    引水千岛湖再惹争议

    当杭州市民仍笼罩在一年内多次发生的自来水异味谜团中时,计划为杭州提供更安全饮用水的千岛湖引水工程也再次受到关注。

    在12月24日召开的杭州市“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饮水、抓排水)”水利建设现场会上,杭州市林水局局长周定炎介绍,千岛湖配水第二水源工程已经得到了省政府的同意。

    周定炎向媒体解释,杭州市单一水源的格局很不科学,钱塘江和千岛湖两大水源应该互为调剂,共同为杭州市民提供饮用水。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在浙江省内,只有杭州和嘉兴两地的水源依靠自然河流,其他地区的水源均来自水库,这也是杭州市自来水容易受到污染威胁的原因之一。

    浙江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许建平曾对媒体介绍,杭州作为浙江省内少数不从水库引水的城市,一直以钱塘江为主要水源,曾经发生过海水倒灌的咸潮事件,这几乎让整个城市的供水陷入瘫痪状态。

    关于千岛湖引水的工程在2003年因为引发争议而被搁置。反对者认为千岛湖配水工程可能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影响,甚至会危及新安江的水质。

    新安江是杭州下辖建德市的母亲河,其中三分之一的水源来自于千岛湖,三分之二的水源来自于兰江。建德市环保局向媒体介绍,兰江的水质目前已经让人堪忧,新安江之所以还能作为建德的母亲河就是靠着千岛湖优质水源的稀释和冲刷。然而,到了冬季,千岛湖放水量减少,新安江的水质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还有变臭的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千岛湖引水计划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建德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曾经对媒体表示:“引水应该向水源性缺水的地方,如金华、宁波等地,现在考虑水质性缺水的地方,一旦离建德更近的金华、宁波等地也要求引水,千岛湖不知该怎么办?”

    来自杭州市某卫生院的医生刘礼林原本是反对千岛湖配水项目的一员,但是,杭州自来水里一直去不掉的异味让刘礼林感到很矛盾。他曾向媒体表示,如果杭州市的日常饮用水确实存在问题,自己当然不会继续坚决抵制引进千岛湖水,但是他强调说:“对于近年来频频出现的水异味事件,官方一直称水质合格安全,可以饮用,这就让我很矛盾困扰。”

    自来水久有异味背后

    据一些杭州市民反映,类似的水质异味事件在今年的3月、5月都曾发生,没想时隔半年,异味自来水又卷土重来。

    而从杭州市自来水3月份出现异味至今,杭州市环保部门已经派出了数十个调查组,数百名检查人员,可是自来水异味的来源依然无法确定。

    许多人也在追问:杭州屡陷自来水异味迷雾,究竟是什么原因,有无更好的处理方法?

    对于长期存在异味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自来水,有市民提出建议不仅应该扩大检测指标的范围,同时应该在钱塘江的支流、干流流经的县区内的工业企业中进行范围更广的排查。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潘远江曾表示:“水域自发性污染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主要是江体菌类发酵,但目前尚未通过仪器检测出。从现实情况看,不能完全排除工业偷排等现象,还需要作进一步监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则认为,自来水出现异味而检测结果正常的原因或许是民众的感觉有误,或许是检测过程有误。而公众的环境观感与检测结果之间出现不一致并非偶然。

    李志青认为,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中存在着很多更为严重的矛盾,各项公开的环境污染排放指标与实际的环境质量并不相对应,这是由于环保工作属于决策的边缘部门决定的。环境保护的指标及各项规划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等其他部门发展的需要,而实际上,这却是一种纵容排污的行为。

    在此次针对异味自来水的分析结果公开后,有媒体人士注意到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共有109项指标,然而目前公布的结果只有42项指标的内容,尚有67项指标在化验分析中。此时就宣称“可放心饮用”,未免有些操之过急,也不具备起码的专业态度。

    (法治周末)

    杭州自来水异味或因药企废水
    2014-01-01 07:11:00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有0人参与分享到
    民间组织根据第三方检测报告作出推测

    杭州自来水异味或因药企废水

    杭州部分城区自来水上月中旬再次出现异味,原因仍未查明。到目前,除了嗅、味轻度异常,多机构的多次检测均显示水质合格。昨天,早报记者从浙江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浙江”了解到,依据瑞士SGS公司受环保部门委托所作的检测报告,该组织推测异味由醚等化学品物质造成,可能源于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制药厂。

    “很多制药厂非法排污”

    上月20日,杭州市环保局委托全球最大的第三方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鉴定机构—瑞士SGS公司,对钱塘江源水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分析。几天后,SGS公司完成对钱塘江源水水质九溪断面水样的195项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结果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但是,该标准没有嗅、味的指标要求。

    “除了195项有机物检测,SGS的报告还包含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索报告,用NIST谱库对检测出的主要化合物进行定性检索”,“绿色浙江”水保护部部长申屠俊告诉早报记者,检索报告显示:1-二甲基-3-氯丙醇(21.1微克/升)、六乙二醇二甲醚(29.7ug/L)、3-二氯-3-甲基丁烷(14.9ug/L)这三种物质的浓度严重偏离可能背景值,前两种的峰面积比例超过20%,“所以,我们认为自来水异味与天然水体中的藻类等容易产生土嗅素等无关,主要是化学品污染,尤其是醚等物质,极容易造成异味。”他表示,这三种物质常用于药品生产,三种物质同时出现、再结合化合物特性,很可能来自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制药厂排出的废水。现在暂时还无法确定这三种物质是否就是异味物质,需要嗅味识别专家对照相应浓度的标准物质鉴定,“但据我们了解,制药厂废水处理的成本很高,很多制药厂有非法排污的行为。”

    尝试将异味浓度加大

    据了解,在收到“绿色浙江”《关于自来水异味报告的解读和建议》后,杭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徐青山回复称“提出的设想和建议专业水平很高,很多方面同我们不谋而合”。


    “‘绿色浙江’根据我们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分析结果,对可能的污染源进行解读、推测,我们表示欢迎,也欢迎市民和社会力量关心、监督水环境。”杭州市环保局相关人士表示。不过,早报记者提出就“绿色浙江”建议中涉及的具体问题采访该局业务处室,被婉言拒绝。

    昨日,参与杭州自来水异味追查的浙江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莫为民教授坦言,嗅、味受综合性影响,有的含量极低物质产生的气味就能被人体感知,“环保部门的仪器已经很先进了,但灵敏度还不足以测定是何种物质引发异味。”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潘远江告诉早报记者,正在尝试利用仪器将水中异味的浓度加大,检出可能含有的化合物,再一一进行气味比对,但目前仍没有找到完全符合的对象。

    作者:陆玫 葛熔金
     
  4. 一定要24小時監測電鍍廠,黃金開采礦,有沒有非法偷排劇毒廢水。 還有藥,化工,皮革,制紙,漂布廢水。 聽說有無良廠家把廢水泵入地下水,其行為與慢性謀殺無異,毒食品也是,影響面大的主腦者為什么不槍斃,什么時候法律能來保護人民,人民政府在哪里?
     
  5. gtm

    gtm

    路透:中国湿地10年缩减近9% 加剧水资源短缺
    时间:2014-01-14 14:31来源:参考消息网
    2013水业年度评选中国林业部门的官员1月13日说,中国的湿地自2003年以来已缩减近9%。外媒称,中国的食品生产、能源生产以及工业活动本来就已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压力,湿地减少导致这种局面进一步恶化

    据路透社1月13日报道,中国人口占世界逾五分之一,但淡水资源仅占全球的6%。而且,中国大片地区(尤其是北方)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难题。

    国家林业局官员说,自2003年以来,全国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4万平方公里。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此次调查显示中国在湿地保护方面正面临严重问题。他说,湿地保护法方面的漏洞令不断缩减的湿地陷入险境。

    国家林业局称,湿地减少主要是由于围垦、基建占用以及气候变化。

    报道同时指出,水资源问题已上升为中国的一大问题。水资源短缺危及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设在香港的非营利组织“中国水危机”组织负责人德布拉说,湿地储存着中国淡水资源的一大部分,长远来看,不断缩减的湿地将导致可利用水资源减少。

    德布拉说:“这将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加大,并将加剧今后对水资源的争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将指望在湿地上种植更多粮食。”

    报道称,中国为满足能源需求严重依赖耗水的煤电项目。一名分析师称,尽管中国正在寻找替代能源,但预计今后五年,该国煤炭用量每年将增长2%至3%。

    世界资源研究所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规划中的煤电厂有51%位于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这就可能导致能源生产与农业及人们对清洁水的基本需求对立起来。

    据悉,中国计划在2011年至2015年间动用129亿元人民币保护湿地。
     
  6. 国土局保护土地是假认真,不作为. 我的土地被政府抢走高价卖给开发商,上访也无果. 无非中央推诿给省里,省里推诿给县里,从上到下没有一个有作为的. 真心感觉到上上下下全是假.
    再看看电视,经常看到深圳的警察欺压百姓, 横征暴敛,不暴光的事就无作为,能不立案就不立案. 就可以想象全国上下的景象大致相同而已.
     
  7. gtm

    gtm

    所以凡事比公开信息做更坏打算来设想一般不会错,然后再成倍数的放大规模
     
  8.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052

    十年湿地减近一成:中国陷入水危机
    缺水/干旱/旱灾/水资源 文 / 若离 2014年01月18日 23:19 来源:华尔街见闻
    缺水, 干旱, 旱灾, 水资源,中国

    本月13日,中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公布了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2003年首次湿地资源调查后的十年间,中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

    对中国来说,水供应早已警钟长鸣,因为我们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度只拥有全球6%的淡水资源。

    林业部此次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约合5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58%。

    2003年以来,中国失去了将近34万平方公里湿地,超过了荷兰全国国土面积。

    从湿地调查的数据来看,水资源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大,警报已经升级:

    十年间全国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3.51%,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候鸟迁飞路线、重要江河源头、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等范围内的重要湿地还未全部纳入保护体系之中,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保护率仅为51.52%。

    而且,威胁湿地生态的主要因子已经由污染、围垦和非法狩猎三个增加到五个,新增了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建占用。

    威胁因子出现频次增加了38.72%。主要威胁因素增加,影响频次和面积都呈增加态势。

    香港非营利组织“中国水危机”网站总监Debra Tan向路透记者表示:

    今后水资源面临的压力会加大,竞争会增加。随着城镇化持续,中国将需要种植更多的作物,在湿地会生长更多的作物。

    据中国水危机统计,中国工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5%,中国缺水地区贡献了全国38%的农业产值和51%的工业产值,合计逾人民币46万亿元。

    缺水, 干旱, 旱灾, 水资源,中国

    缺水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发电也会受冲击。中国97%的电力发电都需要用水,而中国政府还计划到2030年新增1.2太瓦水力发电。

    煤炭发电用水已占用水总量的17%,为缓解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严重的空气污染,中国政府计划扩大内蒙古的煤炭生产量。

    绿色和平组织及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预计,到2015年,内蒙古的工业用水需求将因煤炭增产而倍增,比2010年的需求量高141%。

    世界资源研究中心(World Resources Insititute)去年10月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一半以上的燃煤电厂位于严重缺水的地区。可以预料,能源、农业和日常用水的水争夺战将更趋激烈。

    缺水, 干旱, 旱灾, 水资源,中国

    按不同地域划分,中国水危机归纳认为中国目前有“干旱11省”,因为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和8个省份都属于低于水贫困线的地区。

    2011年,约有5.1亿中国国民居住在干旱11省,这11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贡献了全国45%的GDP。



    缺水, 干旱, 旱灾, 水资源,中国

    中国领导层无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采取行动增设保护区,增加投资。

    本月10日,青海省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将全省54.6%的国土面积纳入治理范围。

    二期工程含两大类24个项目,总投资达160.57亿元,投资比一期工程投资翻了一倍多。

    2005年,中国政府投资75.6亿元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建设。

    2011年,国务院批准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该试验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

    国务院还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以及该规划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实施方案,按“十二五”规划,将为保护湿地投入129亿元。

    但无论如何,失去的资源难以再得,生存、发展的需求有增无减。只要中国还大量需要用水,就面临“干渴”的未来。用水和治污同样是摆在决策层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