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试点个人境外直接投资 个人年度投资额不超2亿美元(转)

Discussion in 'Bonds' started by littlefat, Jan 11, 2011.

  1. 中国正在为逾2.5万亿元的外汇储备及国内市场过剩的流动性资金寻找新的出路。

    早报记者昨日注意到,温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下称温州外经贸局)于1月7日宣布,为深化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推进对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上级同意,决定在温州市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工作。 由此,温州将成为全国首个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试点城市。

    按照温州外经贸局当日在其官方网站公布《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简称“试点方案”)及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的要求,用于温州户籍且取得因私护照的投资者都可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投资者单项境外投资额不超过等值300万美元(合约1990.47万元人民币),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年度总额不超过2亿美元(合人民币约13.26亿元人民币)。

    据中国外汇管理局现行规定,中国居民每人每年换汇额度仅为5万美元,且个人不允许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有部分学者认为,从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到允许个人直接对外投资,人民币对外开放再下一城,中国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决心也十分明显。

    个人一年最多可投2亿美元

    具体看《试点方案》,温州允许温州户籍、满18周岁以上且取得因私护照的投资者使用自有外汇资金、人民币购汇以及经核准的其他外汇资产来源等进行境外直接投资。投资者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利润也可留存境外用于其境外再投资。

    试行方案给予个人投资一定的额度限制。按照要求,投资者单项境外投资额不超过等值300万美元;多个投资者共同实施一项境外直接投资的,投资总额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年度总额不超过2亿美元。

    按照《试点方案》,投资方式限定为通过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设立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的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

    此外,办法同时规定,投资者不准投资设立境外特殊目的公司,涉及中国禁止出口的技术和货物,能源、矿产类境外投资,也不准投资与中国未建交国家的境外投资,特定国家或地区的境外投资,涉及多国(地区)利益的境外投资。

    所谓的“特殊目的公司”,是指企业为实现实际拥有内地公司权益,在境外上市而控制的境外公司。

    办法还特别指出,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同样按照上述方案执行。

    不允许投境外股市楼市

    “按照温州市政府的要求,仅鼓励个人投资者参与境外实业投资,不允许参与股市和楼市的投资。”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昨日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看来,出于对资本市场资金流动性过大、风险较大等考虑,试点阶段才暂未开放资本市场的间接投资,资本市场的投资放开或许是下一步的推广方向。但他同时表示,从《试点方案》限定的投资方式来看,其实也为个人通过二级市场完成并购行为预留了政策空间。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实际操作层面,一旦资金流出境外,资金真实流向很难得到有效监管。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出于监管的考虑,办法同时指出,投资者境外直接投资外汇资金收支均应通过个人资本专用账户办理。账户开立和入账由温州市外汇管理部门核准,相关部门还会建立个人境外投资联合年检制度,了解境外企业的真实运营情况,加强动态管理。

    引导过剩资金“走出去”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政策的推出,相当于大大降低了人民币“走出去”的门槛。

    对此,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张斌昨日指出,“从国家层面来说,这将有利于缓解中国不断庞大的外汇储备压力,引导外汇资金多元化投资。”

    中国外汇储备大部分都集中在政府手里,目前基本都是以固定收益的形式进行投资,这对保值增值很不利。在美元不断贬值的大趋势之下,中国外储保值增值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外,张斌认为,由于目前中国仍面临较大的外汇增长压力,通过多渠道地舒缓外储压力,还将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其实允许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更是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延续。”徐明棋也称,虽然目前中国允许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但真正走出去的企业基本上还是以国企为主,且在实际投资中,由于资金量较为庞大,国企投资领域仍受到一定限制,相比而言,个人资金海外直接投资更具有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这还将有利于缓解国内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徐明棋看来,此项试点开放时点的选择非常及时,目前国内市场资金相对过剩,以温州资金为代表的大量资金涌入楼市、股市甚至农产品[16.60 -0.30%],“这部分资金在国内市场上到处寻找投资机会,已影响到国内市场。”

    选定温州或为“泄洪”民间资本

    早报记者 杜琴庆

    温州不声不响地成为中国首个允许个人资金“自由行”的试点地区,一时间引发各方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选择温州试点与当地拥有大量活跃的民间资本密切相关,可以为四处寻求投资机会的温州资金寻求一条正规有序的“排洪”渠道。

    显见的是,远至迪拜、近至海南岛及香港,浙江温州炒房团可谓闻名遐迩,更是全国范围的一个特例。

    据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透露,温州目前大约有8000亿至1万亿元的流动资本,在国内有限的投资渠道限制下,海外投资的冲动非常大,但由于此前监管层一直未放开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在中国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温州的海外投资只能以企业“走出”为主。

    据《温州市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方案》中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经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走出去”的温州市境外企业和机构达558家,通过温州商城等模式,温州已在海外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

    在周德文看来,如今在允许企业对外投资的基础上,又放开了个人投资,更进一步提高了投资的灵活性。

    事实上,温州资金在国内有限的投资渠道里,其冲击性已经引得各方关注。

    “之所以在温州试点,或许是因为温州流动资金最多,国家期望引导外汇流向海外,温州将起到示范作用,其他地区势必逐步开放。”中信银行[5.28 0.96%]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指出,由于内地目前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是通胀问题,将部分资金导出,避免扰乱国内市场是合乎常理的。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考虑到温州资金素有青睐投资实业的惯例,或是监管层在开放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阶段有意引导资金流入实业的重要原因。而且,“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性太大,与监管层希望试图缓解国内资金压力的初衷相悖。”

    据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推测,待温州试点成熟后,个人境外直接投资必然还会向更多的城市推广,且投资方式还将会进一步向股市等间接投资放开。

    专家视点

    央行官员建议设外汇平准基金

    早报讯 中国央行高级官员周一表示,央行应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同时改变外汇储备中以购买美国国债为主的结构。

    这显示,在当前外汇储备过于庞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的背景下,平准基金和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可能成为金融监管当局考虑的一个可能性。

    中国央行广州分行副行长徐诺金周一在中国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上撰文指出,应使用财政资金建立国家外汇战略储备,并建立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和经营;同时央行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当外汇市场供求发生较大变化、汇率出现大幅动荡时,央行要运用外汇平准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来调节供求,使汇率在目标范围内波动。

    徐诺金还表示,要改变目前外汇储备以购买美国国债为主的单一币种结构,实行多币种多元化的外汇储备,规避和化解单一币种风险。

    同时,要在外汇储备中减少货币和债权储备,增加实物、资源和股权储备。规避和化解货币储备带来的经济损失,实行更优化的外汇储备结构,确保储备资产保值和增值。

    徐诺金还表示,可以将发行中长期央行票据、开办特种存款等作为数量型工具,以深度锁定市场流动性。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一直是官方的一个隐忧,同时也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之一。

    而外汇储备过度依赖美国国债的结构则持续使得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受到冲击。

    徐诺金的文章显示,官方可能在考虑建立平准基金来稳定汇率、调整外汇储备结构以避免损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