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挪威短线操盘手被判入狱——他们怎么做到的啊

Discussion in '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 started by gengmao, Oct 14, 2010.

  1.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025

    2010年10月14日 14:46 PM
    两名挪威短线操盘手被判入狱
    英国《金融时报》 安德鲁•沃德 斯德哥尔摩报道
    字号
    最大 较大 默认 较小 最小
    背景

    收藏 电邮 打印 评论[2条] 英文 对照


    两名挪威短线操盘手因犯市场操纵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但缓期执行。此前,他们利用美国一大型券商的自动交易系统的破绽牟利。

    这两名操盘手破解出了电算化系统如何对特定交易模式做出反应,从而得以影响低交易量股票的价格。

    此案涉及美国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旗下机构Timber Hill。该案件的发生,正值监管机构在“闪电暴跌(flash crash)”后,逐渐加强对自动交易系统的审核。所谓闪电暴跌,是指5月份时一个运算程序引发的美股大跌。

    在法庭审判之前,斯文德•埃吉尔•拉尔森(Svend Egil Larsen)和彼得•韦比(Peder Veiby)成了许多挪威人崇拜的偶像,因为他们的行动彰显了人类对机器的胜利。

    检方表示,拉尔森和韦比通过Timber Hill的在线交易平台,操纵了几只挪威股票的价格,从而向市场“传递了有关供求和价格的误导性错误信号”。

    韦比的律师安德斯•布鲁斯威特(Anders Brosveet)承认,他的当事人研究出了Timber Hill交易算法会对特定交易做出何种反应,但否认这构成了市场操纵。他告诉英国《金融时报》:“他们知道电脑会如何改变价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为电脑的所作所为负责。”两位被告已表示要对判决提起上诉。

    挪威网络论坛周三发布的帖子表明,人们普遍对两位被告持同情态度。其中一个帖子写道:“应该接受审判的是交易机器人,是它们引发了市场上如此多的剧烈波动。”

    大部分交易都是韦比做的,他被判入狱120天,缓期两年执行,并被处以16.5万挪威克朗(合2.85万美元)的罚款。拉尔森被判入狱120天,缓期执行,并罚款10.5万挪威克朗。

    罚款金额与他们各自从非法交易中获取的利润大致相当。

    负责该案件的挪威警方律师克里斯蒂安•斯滕贝格(Christian Stenberg)表示,对这两名被告的任何崇拜都是错误的。他表示:“这是一种新的操纵形式,但它仍然是以损害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的。”

    盈透证券拒绝置评。

    奥斯陆证券交易所(Oslo stock exchange)首先发现了这些违规交易模式,并报告给了挪威金融监管机构。

    译者/何黎
     
  2. 毫无疑问,绝对的天才 !
     
  3. 这反过来说明盈透公司里面也有很多天才,特别是程式方面,难怪TWS设计得那么复杂。呵呵
     
  4. 牛人啦。
    他妈的,私人干就是违法的,投资银行干就是合法的。
     
  5.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078
    操盘手与电脑交易算法的智斗
    英国《金融时报》 安德鲁•沃德 斯德哥尔摩, 杰里米•格兰特 伦敦报道

    奥斯陆一家法院裁定,这是市场操纵。但对其他人来说,这是一段故事,讲的是两名短线操盘手如何智胜已逐渐统治金融市场的“速射机器”。

    当收到涉嫌市场操纵的刑事指控时,彼得•韦比(Peder Veiby)正尝试着在股市里赚点钱,以支持自己在挪威管理学院(Norwegian School of Management)的学业。而现在,他发现自己成了一起涉及电脑算法(或程序)的、里程碑式法律案件的中心人物。电脑算法是自动交易系统的核心。

    上周三,韦比和另一名挪威短线操盘手被判处有期徒刑(但获缓期执行),并被处以一大笔罚款。法院裁定他们犯有下述罪行:利用一家美国经纪商自动交易平台的缺陷,向市场传递“错误和带有误导性的信号”。

    这两人各自研究出了,如何通过预测Timber Hill电脑算法对特定交易的反应来赚钱。Timber Hill是美国盈透证券(Interactive Brokers)旗下机构。两人否认此举构成市场操纵,但法院却不这么认为。

    该案件的发生,正值监管机构在“闪电暴跌”后逐渐加强对自动交易系统的监控力度。所谓“闪电暴跌”,是指5月份时一个算法程序引发的美股大跌。

    算法是近年来随着交易日益分散于诸多不同交易平台而出现的电脑程序。

    美国的交易模式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就在十年前,大多数股票交易还是在纽约证交所(NYSE)的交易大厅中、或在交易员的办工桌上人工执行的。

    算法(市场术语称为“algos”)正是经纪商与资产管理公司用以摆脱这一繁琐交易模式的工具。做自营交易的机构也在使用算法,以便在转瞬之间提交数千个交易指令。有一种叫做“效率”(efficiency)或“调度”(scheduling)的算法,它会接收一个大额指令,然后将之拆分成众多小额指令,再定期将它们提交出去,以寻找与它们相匹配的指令,从而找到当时的最佳可能价格。

    韦比的律师安德斯•布鲁斯威特(Anders Brosveet)表示,他的当事人在监控其对一只成交量较低的挪威股票的长线投资时,注意到了该算法的一种反应模式。

    韦比发现,在每笔交易后,买入价和卖出价会紧跟着上下波动,因此很容易预测二者的价差。

    他还注意到,不管交易大小,该算法的反应模式是一模一样的。因此他能够以低价买进大批股票后,再进行几笔较小的交易,以此哄抬价格,然后卖出所有股票获利。

    另一名被告斯文德•埃吉尔•拉尔森(Svend Egil Larsen)当了7年的全职短线操盘手,他和韦比是各自独立发现该算法缺陷的。

    两人彼此并不认识,而且在法庭上发现,他们有时会不知不觉地损害彼此的交易策略,因为两人都对挪威一些成交量较低、股价容易波动的股票进行了类似的操作。

    拉尔森告诉挪威《经济日报》(Dagens Naeringsliv),“我开始并没有想要愚弄机器,但在针对它操作几次后,你就会看出它是怎么运作的。该电脑系统相当容易看透。”

    挪威业余交易圈子大多对这两人抱同情态度,尽管检方指出,他们以这种方式牟利数万美元,损害的是其他投资者的利益。一位评论人士在网上论坛问道:“如果我们不比机器聪明,我们怎么赚钱?”

    两个人各自发现了该交易系统的缺陷,引发出这样的问题:世界各地会不会还有其他交易员存在类似的行为?布鲁斯威特表示:“面对一个愚蠢的电脑(算法)和一只流动性较低的股票,任何观察力敏锐的人都能够如法炮制。”

    伦敦的算法专家表示,这两名挪威交易员似乎是利用了一种在市场上公开报出买价和卖价的“做市”算法,采取这种算法的交易员希望通过捕捉买卖价差获利。

    设计算法的机构——Arctic Lake的高级合伙人尼尔斯•布尔(Niels Buhl)表示,他不清楚挪威的这件案子,但通过观察市场数据、价格和算法产生的交易模式,并进行逆推,是有可能琢磨出一种算法的运行模式的。

    “你可以从统计上测算市场上正在发生什么,做一些预测。”不过,他又说道:“猜测算法的运行模式并非易事,否则会有很多人这么干。”

    译者/何黎
     
  6. Timber Hill 伟建兄不愿透露公司之一,嘻嘻。
    --------------------
    两个人的情况运气很好,也很聪明。但是并不是说多复杂的。那个做市商策略不是特别复杂,而且没有进行模型风险管理,完全是Timber Hill水平差的关系。
    但是本案中明显保护做市商利益,国内也有这种情况,只不过公开的少而已。好比赌场,总赚钱的赌客往往不受欢迎。

    但是这个情况是怎么发现的呢??自己爆料?还是根据IB成交纪录?据我所知,要想从交易记录中监控发现这种行为,其难度性不亚于建立一个高盈利模型,除非是IB提供客户交易记录给了相关研究客户盈利模式的机构?因为二人的盈利太好,以至于“研究”后发现,与做市策略漏洞有关?
     
  7. 一些低流动性品种可能有作市商在维护基本的交易,而它们在此遇到了预料之外的损失,这个作市商也可能就是IB的关联客户,那样查询一下交易记录也就会发现了,如果是第3方机构或监管部分发现此2人的交易行为,那应该是很偶然的事件,这类行为第3方很难发现的。
     
  8. 恩,也对,报道中说,他们只做流动性低的一些股票。:)
    另外,根据我的经验,应该是首先做市商的公司发现的才对。:D
     
  9.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5076
    FT社评:金融市场的人机大战
    英国《金融时报》 Lex专栏

    那些担心计算机正走向世界主宰之路的人可以放心了:机器仍需要法律保护自己不被人类打败。这是从两名挪威日间交易员被判操纵市场得到的较轻的教训,更重要的教训在于,禁止市场滥用的法规与金融现实之间并不匹配。

    斯文•埃吉尔•拉森(Svend Egil Larsen)和佩德•韦比(Peder Veiby)各自在美国经纪商Timber Hill用于挪威数只交易清淡股票的自动交易算法中发现了可预测模式。当他们下单时,算法将履行指令,并同时推高买卖价格。通过分批少量买入,他们在卖出股票前推高了Timber Hill的价格。两位交易员在5个月内获利约4万英镑。

    挪威舆论在这场人机大战中站在人类的一边,但奥斯陆地方法庭(Oslo District Court)做出了严厉判决。法庭判这两名交易员操纵市场成立,判决缓期监禁,并没收非法所得。这种基于禁止欧洲市场滥用指令的判决结果可能在法律上是正当的,但不太符合公共利益,因为保护如此愚蠢算法背后的资本,不会对社会有任何好处。没有人强迫他们以这种方式交易;实际上,自动交易的目的是为了比人类更高效率地发现并利用规律。在本案中,“落伍”的人类打败了机器。

    应该肯定的是,法庭没有支持这种保护。相反,它宣称,这些交易在供应、需求方面制造了误导性信号,导致价格受到人为操纵,从而从整体上破坏了市场。从法律角度来看,这可能是正确的,但从经济学角度看,却让人倍感困惑。在流动性不足的市场,出于基本面方面的交易很少。这里的供需之所以存在,算法和交易员是很大原因所在。在这种市场上坚持价格“自然”,将意味着全面禁止日间交易和算法。

    法庭还表示,这些交易加剧了市场波动。这话没错,但无论人们何时买入,都一概推高价格的机器程序员同样应该受到指责。美国政府对5月份“闪电暴跌”的监管调查将是有用的——让市场通过自己的方式根除愚蠢算法也是如此,即让算法所有者破产。

    译者/何黎
     
  10. 这个判决开启了一个很恶劣的先例。即使从法律上,对于操纵市场的标准:采取的双重标准。如果此风一开,可以非常肯定的说,象swift这样的日内交易公司将遭受重创。
     
  11. 不管怎样,这两个年轻人确实是在操纵股票,买交易低的,再向上打,再高处卖,这也确实是违法的,也是容易被发现的。如果谁能在交易量上百万张的SP500期货里面找出什么大公司的算法,不仅不会被抓,而且过不了几个月他就可以在加勒比自己的小岛上享受阳光和美女了。本金嘛,3000美元购买一张合约,就够了。呵呵
     
  12. 按这个思路,我国的基金和国字头投资公司,大部分估计都算是操纵股票价格的方法了。:D
     
  13. 嘿嘿,就象赌场,客户之间相互抢钱没人管的,但你如果抢劫了庄家的钱就会被警告或抡出去的。赌场里玩“德州扑克”不会被抡出去的,因为是客户之间相互抢钱,赌场只是出租了场地。
     
  14. :D
     
  15. 是否操纵股价需要进一步细化,如果我是两小伙子的律师,仅从真正的法律公平而言,可以从这个角度探讨一下:从证券法的立法意图而言,打击操纵是为了保证真正的投资者。而两个小伙子的交易策略对真正的投资者是无害的。这类针对计算机自动交易系统的方法仅是一种交易策略,因为两个小伙子针对的不是真正的股价投资者
     
  16. 现代法律判案,早已经抛弃法条主义,而以立法目的-原则-规则来判案了。这才是法律公平的要义。
     
  17. 我也感觉这两个人应该无罪,这是计算机无能。
     
  18. 我想应该找来相关的法律判决原文来看下判断依据。
    ---------------
    原因很简单,如果某个交易者,本身策略有问题,然后他亏损;而另一个交易者,正是利用那个交易者的策略漏洞盈利,那么是不是第二个或者第二类交易者要赔钱给第一个或第一类交易者呢?然后第二类交易者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19. 嘿嘿,知道“私人俱乐部”吗,赌场、交易所、足联等都属于“私人俱乐部”性质。:p
    客人之间相互抢钱没关系的,但不能抢劫到“俱乐部成员”头上的。就象场内交易员清淡期去触发止损单不“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