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的销售技巧也有穿帮的时候:细数八大被国人高估的"国际大牌”

Discussion in 'Seminars and Gatherings' started by weijian, Mar 15, 2010.

  1. 细数八大被国人高估的"国际大牌":施华洛世奇上榜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0-03/15/content_13174086.htm

    节选:曾在微软工作的王女士,每次去美国总部必要拉着当地一位关系不错的同事买COACH,因为价格至少比国内便宜三分之一,一次两次之后,同事终于忍不住了——“干嘛非买COACH呀,在这里最多算是二线牌子呀”。王女士告诉记者,同事的表述,当时很让她震惊,完全颠覆了她在国内对COACH的感受。

    是销售技巧,还是物以稀为贵?
    在欧洲很普通的牌子,到了亚洲或者某国家变得稀有,就有超值了。
    古代的稀有的黄金到当前满大街都戴满了脖子的时候就不再变得珍贵。
     
    Last edited by a moderator: Mar 15, 2010
  2. 做交易的人一般都对趋同的有时接近愚蠢的市场心理很感兴趣。大牌,除了其品质的卓越,还有一种心理premium,即心理层面的“升水”,即不是平常人能拥有的。能拥有的人会得到某些别人的羡慕。这算是是一种大牌的销售心理技巧。
    所以,有人“集邮”,所以有人不惜一掷千金追求大牌
    让我们也进行一番心理剖析吧:
    转帖一篇:
    30岁女人为何爱穿名牌?
    人到30,生活中有些东西渐行渐远,比如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童话;有些东西,却越来越近,比如橱窗后面那些高傲的名牌,以及这些名牌所代表的精致与奢华。

      30岁的女人,内心多多少少都有些对名牌的向往。不过,同样的名牌,对不同的心灵来说,“味道”却大不相同,就像同样的鸡精放进不同的食物中一样。 名牌背后的心灵“招牌”,其实更加值得我们玩味和推敲——

      1、“强迫”牌:
      喜欢名牌,而且酷爱一个牌子到了“非君不买”的地步,这样的人,骨子里常常都是非常追求完美的。仔细观察她们的生活,你会发现,她们其实活得挺累,因为她们内心容不得半点瑕疵或者遗憾。
      拥抱瑕疵——人世间没有绝对完美的事情,唯一的可能是无限接近完美。而想要接近完美,先要有一颗雅俗共赏、兼容并蓄的心灵,因为这样的心灵才有更多鲜活的动力。

      2、“自卑”牌
      好的品牌能帮我们提高人际交往中“印象管理”的质量,更快地树立良好形象。然而,过分依赖名牌,则常常会适得其反,让我们内心的虚弱和不自信暴露无遗。自我评价低的人,无论怎么装饰自己,也很难产生“名牌效应”。
      接纳自己——我们从来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但也绝对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真的自信,不仅在于知道自己的所能,还在于知道自己的所不能,并且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换个心灵牌子,你会发现,即使只是一枚草编的戒指,也能增添你的分量,让你成为世界上最高贵的人。

      3、“表演”牌
      拥有地道的名牌,对有的人来说,本身并没有大的吸引力,吸引她们的,是旁人艳羡的眼睛。为了要成为世界的中心,她们会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调动各种手段,直到周遭的人全都开始关注她们的表演。说到底,其实她们的名牌是拿来喂养别人的眼睛的,至于她们自己,一旦失去表演的机会,生命就会立刻萎顿下去。
      关爱他人——一辈子活给别人看的人,到老了常常会陷入莫大的心灵困顿,因为她们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想要避免这样的结局,就要学习将目光转移到别人身上,做一个真诚的观众,热情地为别人鼓掌。

      4、“平衡”牌
      另外有些人,追逐名牌是因为真喜真爱,就像喜欢太阳和月亮一样。她们拥有名牌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和张扬,而仅仅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惜和褒奖。这样的人总是从容大方,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知性智慧的光芒,因为纯粹,所以平衡、健康。
      进行到底——处在这样的平衡之中,你尽管做你想做的事情吧,你的存在,其实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道美丽风景。

    女人,你为何如此爱名牌?

    说起奢侈品、大品牌,人们想到的只能是东方广场、国贸商城、王府饭店的名品店,凡人不理的导购小姐和不够亲切的价格标签。如今,一项调查却颠覆了人们的观念。68.8%的受访者愿意自掏腰包购买奢侈品,56.7%的受访者为此曾有过特意积蓄一段时间的经历,受访者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达到了人均22062.8元。更有调查称,内地奢侈品消费者已占总人口的13%,大部分消费者为年龄低于40岁的年轻人。大品牌不再是金领、富豪的专属品,小白领也可以和大品牌谈场恋爱。这似乎验证了一种比较的说法,某人拾到一只名贵手袋,如果是在欧美,就在30岁以上的女人中找失主,如果是在亚洲,则是在30岁以下的女人中找失主。的确,奢侈品在亚洲受到的追捧比在它们的故乡欧美更热烈,尤其是在年轻白领(白领博客,白领新闻,白领说吧)中。那么他们对自己的这场奢侈恋爱是如何看待的呢?

      爱上奢侈理由之——为挣面子

      人物出场:FLORA外企职员26岁

      月薪透露:5000元

      奢侈宣言:不奢侈,你就是异类

      我在一家外企工作,周围的同事大多很重视穿着,说白了,就是都很看重牌子。尤其是来自香港、台湾的同事,对名牌货更是青睐有加。耳濡目染,公司里买大品牌的人(以女性为主)越来越多。兰蔻的口红、SK-II的面膜、CHANEL的香水、TIFANY的饰品、PORTS的套装、DIOR的包包……公司俨然成了秀场。什么是“名牌货”?就是用买十头牛的钱,买到不用半张牛皮就可以制成的皮包。而对于小白领来说,拥有这些东西的秘诀就是省吃俭用N个月,然后为购置一件带有奢侈标志的东西而刷光卡里的钱。有条件要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买。明知道一个DIOR的包包等于几个月的工资,还是要买。为什么?为面子!在一群被名牌武装起来的同事中间,如果你穿得普通,感觉很怪。现在,早已过了那个大家挤在洗手间里试穿同事新衣的年代。穿名牌不是新闻,不穿名牌才稀奇。“相同的是购买的品牌,不同的是购买的频率。有TITLE的人,一个月买几件;没TITLE的人,几个月买一件。”一位同事这样概括。

      爱上奢侈理由之——追求品质

      人物出场:叶先生广告人33岁

      女友月薪透露:6000元

      奢侈宣言:奢侈品就像鸦片,越买越上瘾

      我对所谓“大品牌”、“奢侈品”的了解,大多来自我那在咨询公司工作的女朋友。不过,需要提前声明的是,女友并非拜金女。她爱名牌,不是为了面子,而纯粹是追求品质。“一分钱,一分货;高价位,高品质。”女友的口头语。“我花4000多块钱买的裤子,已经穿了5年。”女友常以此来解释自己对大品牌的偏爱。为了买名牌货,女友也时常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但奢侈品就像鸦片,越买越上瘾,一旦恋上就无法不痴迷,也就无法再适应那些平庸的衣物。”女友自嘲。“不过,辛苦赚钱,不就是为了更有品质的生活吗?”还别说,女友的银子没有白花,LV的手提包、CD的香水、MaMara的套装……这些高价品把女友衬得更有女人味儿了。

      前几天,女友看上了一条爱马仕的丝巾。电话那头,“柔软”、“舒适”、“享受”等一系列词从她的口中“涌”出。听得出,女友这次又动心了。

      爱上奢侈理由之——加分方式

      人物出场:陈小姐杂志小编25岁

      月薪透露:3500元

      奢侈宣言:买奢侈品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我也喜欢大品牌,但与别人不同,我买名牌,一般只买小配件。坦白讲,这有经济实力的考虑。我可没有花光几个月的血汗钱来买大品牌的冲动,也没有节衣缩食为名牌的决心。在本小编的逻辑中,大品牌有着独特的魅力,很多时候,大品牌中的一个小配件也能给自己加分不少,省钱,又有效果。买不起套装,我就买丝巾;买不起皮包,我就买钱包;买不起全套化妆品,我就买香水。对有些人来说,奢侈品可能是一辆800万元的宾利;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奢侈品则可能是一份百元的哈根达斯。

      说起来,我最大的一笔开销就是花了5000多元买了一个PRADA书包。买之前,我还反复论证,最后得出结论,相比于套装,一个包可以天天带,尤其是名牌书包,背好多年都不会过时,而且背上后,整个人的气质都不同了,很显档次。这么一合计,如此名牌,买得值。

      爱上奢侈理由之——奖励自己

      人物出场:AMBER部门主管28岁

      月薪透露:8000元

      奢侈宣言: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是为了激励自己

      我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是为了激励自己。很怪异的想法吧?

      以前上学时,我就喜欢买时尚杂志,每次看到上面介绍的那些动辄四五位数的服装饰品,我就暗下决心:“等我将来挣了钱,一定要让衣柜装满名牌货。”可真等到大学毕业,上班了,我却发现挣钱不容易。握着天天加班、没时间陪男友“换”来的钱,我开始舍不得花。直到两年前,我感觉自己进入了工作倦怠期,找不到工作的动力,寻找各种不上班的理由……在一个朋友的提示下,我开始了“移情”治疗法——用买名牌货的方式来疏解压力。遇到工作疲惫时,想想中意的衣服还在名品店里等着自己,我就开始有了动力。

      同事知道后开始笑话我:“你这花钱的速度可比挣钱的快。”我不在乎,快乐就好!有时打开柜子,看着一件件辛苦置办起来的名牌货,我还很有些成就感。
     
  3. zt:
    看破你爱名牌的内心
    http://www.9332.com/baojian/xinlibaojian/2010-03-12/90894.html
    时间:2010-03-12 13:45:35
    任何物品只要贴上名牌标签,就会受到追捧,甚至没有人去追究它的真伪。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看来,这反映了人们存在“易受暗示”倾向。现在,各种名牌广告对消费者狂轰滥炸,人们在无形中接受了外部暗示。并把外部暗示转化为自我暗示,进而认为无论哪种商品,只要贴上名牌商标,就是好东西。

      其次,名牌消费还满足了人们对自我认可和外部认可的需求。只要每天吃名牌、穿名牌,就相当于向别人人宣布:“我是有钱有地位的,你们都得尊敬我”,进而认可自己,觉得自己真如想象般那样有价值。当人们从名牌消费中获得心理认同时,名牌的意义就不仅是实物消费,还有附加的社会意义;吃名牌穿名牌就不仅是物质享受,更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为了满足这种心理,人们即便使用假名牌,也感觉自己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此外,名牌消费还体现了“从众心理”。从众指的是人们受周围环境中他人的影响,更容易做出与多数人一样的行为。如果有人非要唱反调,这个人就很容易被孤立,在这种压力下,他就更倾向于模仿别人的行为,以便得到归属感。

      其实,这三种心理都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对名牌产生过度依赖,进而盲目追求名牌。需要强调的是,追求名牌可能造成诸多问题。例如,在没有能力购买真名牌时,就会购买假货,助长了人们的虚荣心;而有能力购买时,总是追求名牌,就容易养成穷奢极欲的消费习惯。
     
  4. 月薪一族还奢侈品......还是不够务实啊。
     
  5. 奢侈品如果会说话,它自己都不好意思报主人的名字
     
  6. COACH---长途汽车牌?
    其实女同志会配衣服才厉害,只懂得买名牌的,大多是不会配衣服的。
     
  7. 其实女同志会配衣服才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