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金融学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hylt, Jul 18, 2004.

  1.   编者按: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1年8月16日至21日,承担该项目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了成果交流和研讨会。项目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王广谦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全国所有有金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有代表出席大会,用主持人的话来说,“全国金融学界顶尖级人物基本上都到了”。出席会议的还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凤泰副司长和杨志坚处长。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近20年国内外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分析了在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对我国经济金融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对我国金融研究、金融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冲击,大家认识到,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目前我国在这些领域虽有长足的进步,但仍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要想把我国金融学科建设成国际一流学科,培养出一流的高素质金融专业人才,还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与创新。与会专家教授根据各自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研讨会上发言踊跃、气氛热烈,不时出现不同观念的碰撞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对推进金融学科建设十分有益。下面将著名专家教授颇具代表性的观点(按发言顺序)择要摘发,以飨读者,以推动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繁荣。

      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中国金融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

      约略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我国经济基本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同时也就面临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舞台、国际金融大舞台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使得我们金融学科建设的现状与世界金融学科前沿之间所存在的差距明显地突出出来。应该说,10多年来,我们在金融学科方面跨越差距的努力是有成就的。但大的形势迅速、全面的转折,却使得差距好像不是趋小而是趋大,从而跨越差距的要求显得更为紧迫。然而,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完成跨越的任务,决非轻而易举。一方面,外国学者和出国多年学而有成的学子,他们介绍西方金融学科前沿,可谓轻车熟路,但要求结合中国实际——易于被中国学习知识的人们所吸收并用以改革中国的实际——则大多颇不理想;至于我们这里有些人生吞活剥地接受外来知识并从而只能指责中国“落后”,无疑也难以视为引进的成功。另一方面,在理解中国实际多少有些根基的人们中,通过读引进的书,听洋学者的讲演,甚至一年两年的出国进修,也会知道一些世界金融学科的前沿学问,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艰苦钻研,大多失之于片片断断,难以掌握真正的精髓,凭以指导实践,也出现过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事例。这样的矛盾人们已谈论多年。其所以不容易解决,是由于存在更深层次的根源,那就是任何人文社会科学都摆脱不了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就金融学科来说,东西方的金融学科,也同样是分别植根于东西方的文化平台之上。当然,金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导源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并从而有其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普遍意义,但共同规律,在不同文化平台上的显示,却决非必然雷同,以致本质上同一的思想,有时竟然难以相互沟通。为了跨越我们金融学科建设与世界金融学科前沿之间所存在的明显差距,最需要的是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漫游”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飞跃,在我们的队伍中没有一个相当比例的人具备这样的素质,是谈不上有保证的。所以,应该持续不懈、不受任何干扰、全力抓紧对这种人才的培养。当然,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核心环节,但不是全部。要实现向新的高度跨越,还有许多方面应该考虑和关注。如,如何使社会科学界的金融学科建设队伍与理工学界的关心金融学科建设的人们实现携手合力;如何在学科体系的设计中对不同见解的争论营造出相互尊重对方“生存空间”的气氛,而不被类似的争论所缠绕并把主要精力用于创造追踪学科前沿的学术成果。再如,理论联系实际,这是常说常新的课题,其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会丝毫减弱的。

      王广谦(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金融学科建设谈谈我的几点思考:(1)应更加注重以资本市场为中心的微观类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必须与金融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相吻合。随着金融与经济的密切融合,金融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技术性越来越强,涉及面越来越广,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与资本市场相关的课程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与国外著名大学相比,我国目前的金融学科,与金融市场相关的微观类课程差距很大。加强微观类课程建设可以使学生所学能更接近于现实和服务于社会,提高适应性和就业能力。(2)宏观金融的研究和课程建设也应加强。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学科非常注重宏观金融研究,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迅速推进,宏观金融研究的内容大大增加,国际间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突出了。宏观金融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货币供给与需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利率与汇率、风险防范与控制、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等就不能局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内。因此,宏观金融研究的传统思路和方法需要调整,要有全球的视角。加强宏观金融的研究和课程建设对于培养高层次的国际金融人才有重要意义。(3)金融专业如何定位。金融学专业未来发展如何定位,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以微观金融为主,即国外著名大学的“商学院模式”;以宏观金融为主,即国外著名大学的“经济学院模式”;仍坚持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长期实行的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统一的定位模式。我认为,就一个大学的一个院、系来说,这种探讨对于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有重要意义;但就全国来说,统一定位似乎没有必要,应该多种模式并存,鼓励各大学根据各自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定位的另一个问题是本科生与研究生阶段如何协调。这也有三种不同的选择方式:①在本科阶段保持学科的综合性,宏微观并重,研究生阶段根据情况再有所侧重,学校的特点主要在研究生阶段体现出来。其优点在于本科阶段能使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金融知识大架构,为未来发展打下一个比较宽厚的基础,研究生阶段则在此基础上向某一方面深入研究。②本科阶段以微观金融为主,兼顾宏观,研究生阶段把二者统一起来。其优点是本科生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就业竞争力强。③本科、研究生阶段采取同一定位,差异只在深度和广度。我个人认为第一种方式似乎更好一些。当然,采取何种方式也应由各校视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必做统一规定。

      张亦春(厦门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国高等教育强调教学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比较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提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我建议教学方法必须根据课程设置的特点及课程性质而逐步改进,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比如:(1)基础课,可以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2)专业基础课,应首先注重对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应鼓励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讲授时着重讲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避免照本宣科,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培养其自学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发言,锻炼学生的表达与归纳能力;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文字水平;组织学术讲座开阔学生的思路与视野。(3)专业课,金融学本科教育主要为金融和经济领域实际工作部门培养业务人员,毕业生应具有较广泛的金融、经济实务知识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因此,专业课应注重加强案例教学、聘请业务部门人士授课、增加模拟教学,前沿性课程由实力较强的教师组成小组联合授课,以及注意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法律知识等结合起来讲授。(4)由于金融学科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一些课程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授课内容应相互衔接、统一,避免重复或漏讲,以提高教学效率。

      刘红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教授):

      我简单讲两方面的问题:(1)国际化对金融学科的影响。国际化的影响表现为三个转变或融合的趋势。第一是从传统的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轨(转变)。在现代经济的意义上,已不存在封闭经济的概念。传统的金融学中,金融市场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是很典型的例子,而现在资金流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展开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比如国际金融这门课在美国叫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就是在开放的条件下研究宏观经济问题。这反映了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从开放经济的角度考虑、分析问题的融合趋势。第二个转变是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分析的融合,如大量使用微观基础分析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经济问题、国际金融问题。第三个转变,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实证与规范的分析方法的融合。这里存在一个用数学方法分析金融问题和传统的国内研究方法之间是否有共同语言的问题,我们应学习,应有危机感。(2)对学科本身的两点思考。①金融学科到底属于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还是属于经济学、管理学。我们历史上的观点认为属于应用经济学和经济学学科范围,这与国外区别比较大。但归属问题不是非常关键,最关键的是在国际化背景下学科建设如何与国际接轨,同时又能反映中国特色。也就是借鉴国外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国问题时有应用价值。②课程设置。课题研究涉及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我们认为本科是最基础的环节,应强调两个能力的培养,即对宏观金融的分析能力和从事微观金融业务的能力。为此,除六门主干课程(货币银行、国际金融、金融市场、保险、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外,我们又把课程分为三块:第一块是基础部分,包括数学和计算机,以及计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第二块是宏观金融理论方面,包括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以及和金融直接相关的金融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史和财政学、国际贸易学;第三块是微观金融类理论和业务课程,包括金融市场学(含保险学、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投资学(金融工程、风险管理、国际投资、债务管理)和公司财务学。

    江其务(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什么是高素质、高质量?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金融人才?我谈三个方面的考虑:(1)“双高”金融人才在教育和教学层次上怎样区分和怎样衔接,也就是本科、硕士、博士,知识结构到底怎样区分,怎样衔接的问题。最近这七八年,就我所接触到的范围而言,我感觉金融专业本科的教育质量是下降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的基础极差,甚至连看金融统计报表的知识都没有。现在都一股风追求高层次,好像从事本科教育的人没出息,没有什么水平,千方百计往带硕士、博士上靠,这对培养21世纪高素质、高质量的金融人才影响极大。我觉得要培养出“双高”专业人才,恐怕还要牢牢扎在本科“三基”教育的基础上。没有良好的本科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所以,我的想法是,在本科是培养三基能力,硕士是培养三基的应用能力,博士是培养三基的研究和创新能力,要下大力气加强本科教育。(2)要考虑国内外金融的发展对我国金融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进入21世纪,金融的发展表现出5个特点:①金融业发展的产业化、工程化、信息化,使金融业逐步成为产业结构中的核心战略产业。②金融的载体和经营方式正在向网络化、虚拟化和混业化发展。③金融交易的市场空间正在打破国界、区域界限走向国际化、全球化。④金融业的运作目标,开始出现从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转向两大目标:追求效率和追求安全。⑤金融发展将走出传统的“竞争优于垄断”的定式,走向民主化管理的发展道路。这些特点必然对人才培养提出一系列要求。我想,培养的高素质、高质量的金融人才,应该是具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相结合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的人才。(3)培养“双高”金融人才在教育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我感到当前存在着一个“倒宝塔”的假大空导向,试列6点:扩大研究生招生,压缩本科生的招生导向;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生导师,轻本科教师岗位的职称聘任导向;片面强调基础研究,轻应用研究的科研成果;重理轻文,综合性高校存在学科歧视;教育产业化过程中的货币拜物教,如顶尖级招生中的金钱化导向,兼职导师聘任中的货币导向。凡此种种,简直就是教育腐败!若不加纠正,还有什么学术尊严!还搞什么学科建设!所以,教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维护学术尊严、消除教育产业化中的货币拜物教!

      白钦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应用经济学科评议组成员、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谈谈研究这一项目必须总体把握与体现的问题。(1)要整体把握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务、过去现在与未来,不同角度、不同的观察与思考,可以求同存异,但不要搞片面性。(2)针对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存在的倾向性,近几年来我多次表达如下的观点: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日益深化的条件下,金融问题首先是全球性问题,然后才是区域性、国别性问题;首先是宏观性、战略性问题,然后才是微观性、战术性问题;首先是理论性问题,然后才是决策性、政策性、行业性、技术性、操作性的实践问题。(3)金融问题,将是21世纪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必须谨慎处理的首要战略性问题;也将是21世纪大国间竞争博弈、争夺金融霸权的战略性新领域;是事关金融安全与主权、国家安全与主权的重大战略问题。(4)21世纪中国金融及金融教育要与国际接轨,这是非常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但同谁接轨,怎么接轨?一位年青博士私下对我讲,美国市场机制最发达,全世界的资源由美国来配置,都配置到美国,对人类也是好事。我说:你别说了,你无非就是让美国人活,别国人都死。(S)有没有代表全人类利益的纯经济学?一些人认为美国或西方经济学就是。但一位美国国会领袖公开申明:“经济学都是政治经济学,特别是国家政治经济学。”经济学直接间接地代表或反映国家利益。所以,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对西方经济学应有独立地判断与思考。有人说“拿来”,但怎么拿?缪尔达尔40年前说的一段话值得特别注意:“在这个伟大的觉醒的时代里,如果不发达国家的年青经济学家迷醉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学思想中,将是令人遗憾的。这种思想不仅妨碍发达国家的学者们致力于合理的研究,而且将扼杀不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智慧。我希望他们有勇气抛弃那些庞大的、没有意义的、不相干的,有时显然是不适当的教条、结构和理论方法,通过研究他们自己的需要与问题,产生新思想。”(6)关于经济学、金融学的数学化、工程化与自然科学化倾向。前二者是一种进步和优化,但我们应善于用数学,不能滥用,它只是一种工具,不是专业本身,工程化也是如此。至于提什么自然科学化,我认为是很危险的。

      李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除了提交的论文,我再就教材讲两点意见。(1)要尽快改变教材落后状况,做到与时俱进。我国金融学科建设落后、教材落后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如何建设、如何发展。有入主张拿来主义,说中国这方面太落后,将美国的原版书拿过来教学生就行了。我不赞成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这些教授不能只是当美国教授的“二传手”。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搞教条主义、照抄照搬外国的东西决不可能成功,就连马克思主义这么科学的理论,也只有中国化为毛泽东思想,才取得中国革命的成功。可以断言,完全由外国人用外国的所谓先进教材来教中国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办不好中国的事。我这样说不是拒绝引进、拒绝向外国学习,我想强调,我们应全面学习和批判地继承人类积累起来的金融知识,既包括我们自己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积累起来的知识,也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学教科书,对这二者,都应有所学习吸收和扬弃,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编出中国的金融学教材来教我们的学生。至于教材的先进性,我说两句话:第一,西方的金融学教材总体上要比我们现有的教材先进,值得我们学习;第二,不能将西方的先进性绝对化,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金融教材也不存在一个超越国家民族生产力发展需要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抽象的标准。适合中国需要、能解决中国问题的就是先进的。(2)关于金融学中的数学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数学只是分析问题的工具,而不是理论本身。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这对金融学很适用。我们过去在这方面做得很差。但西方经济学中又存在另一种倾向,我1986年初访美时就亲自听到列昂悌夫批评一些经济学家滥用数学。我的具体意见是:能用文字说清楚的,就不用数学;只有用数学语言数学模型比用纯文字表达更准确更精确,特别是无法用文字说清楚时才利用数学;即使用数学,也应区别不同情况,能简的就不要繁,能用初等的就不必追求高深,能粗的就不要过细。像马克思的再生产实现条件模型、列昂梯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希克斯的IS一LM曲线、马柯维茨的资产定价、布莱克一舒尔斯期权定价公式等等,都是运用数学工具繁简合理、粗细得当、深浅适度的典范,值得我们学习。

      王传纶(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鉴于当前金融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展,以及中国即将加入WTO而进入世界性金融自由化的体制中,中国当前金融学教学面临的紧迫问题是发展,要将国内国外有关的新事物反映到教学内容中。要在发展中改革,即不必急于规范式管理。而改革最宜从下到上,即由第一线教学工作者自己动手来改革。在中国大学的本科教学中,有必要也有可能开列一门金融方面的课程,不仅经济类本科生应当学,文科、理工科学生也应该学。至于本科层次金融学课程如何设,我认为可以“货币金融学”为课程名称,理由是:以往的“货币银行学”不能充分反映近20年金融业的飞速发展,但仅仅用“货币学”、“货币经济学”或“金融经济学”名称,都又不大能概括货币金融在当前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况。金融学科的课程,自然有层次:本科为第一层次,最为概括的课程是“货币金融学”。第二层次是一系列理论课程,如货币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利率理论、金融工程原理或理论、货币金融政策和监管的理论、银行金融企业的经营原理,以及金融理论(主要在微观层面探讨金融企业以及金融市场的理论)。第三层次是一系列与金融实务有关的课程,但仍然要讲“原理”而不是描述具体操作。例如,银行金融企业的管理、金融工程的技术和方法、公司企业的财务(理财)管理、金融监管的方式和组织形式。这一层次的课程应根据金融工作需要,市场需要或开、或并、或删、或改。当然,所有各个层次的课程,各个学校也不求一律。

      何泽荣(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加强我国金融学科建设,我认为有几个关系必须处理好:(1)马克思的金融理论与西方学者金融理论的关系。①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经济学三大革命之一(另二者是李嘉图和凯恩斯的经济理论)。②在金融理论方面,马克思的货币产生与发展的观点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马克思的借贷资本运动规律,是分析和理解银行不良债权甚至金融危机的钥匙;马克思对汇率变动因素的分析,其中一些观点符合现代汇率理论,等等。③西方学者的货币理论则偏重于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货币供求均衡、货币与经济的均衡等等,也就是把货币的存在作为既定的前提,来论述货币效应、IS一LM模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等等。(2)西方国家的金融实践与中国金融实践的关系。①西方学者有关金融的论著是经济发展程度高、市场经济完善的国家的理论总结,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共性,但也有不少只适合某一西方国家国情的个性。金融教学的任务是首先对其个性与共性加以分析,然后再决定取舍。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较成功地实现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其金融也有个性和共性,要加以分析,使这种共性既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借鉴,也丰富国际的金融教学。(3)传统金融学科与新兴的交叉的金融学科的关系。传统金融学科是指过去已经形成、比较定型的金融课程体系,新兴金融学科是指适应经济全球化而新产生的,交叉金融学科则是指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而形成的金融课程体系。①传统金融学科是金融教学改革的基础,新兴和交叉金融学科是改革的方向。②新兴和交叉金融学科体系的建立,要求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向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转变,也要求教师知识结构改变,还要求培养目标向国际型人才转变。

    秦池江(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金融教育应培养开拓务实型人才。(1)要把信用教育贯穿于专业基础教育中。我们的金融教育中缺少信用的教育内容,其他的金融工具和技巧讲得再多,也是缺少灵魂的一堆道具。中国的社会信用水平不仅低于国际水平,更远低于国内历史水平,要经过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努力才能达到应有的水平。未来的金融教育,应该造就具有现代信用观念和信用操守的人才,绝不能培养一批投机者、冒险家和金融蛀虫。(2)经济模型重要,而经济学方法论更重要。定量分析和模型研究,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一种修正,很重要。但掌握经济学方法论更重要。最近有三个美国人写了一本叫《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的书,提出一种新的风险概念叫“模型风险”。所谓模型风险,就是人们应用某种模型进行管理,结果出乎意料,招致了风险陷讲。模型是过去的理论和经验总结,经济现实中的新因素永远也不可能都包含在模型中。所以,掌握方法论,比套用某类模型更有价值。我们的金融学科中,经济学方法论讲得太少,照套照搬风气较浓,改革中动不动就搬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做法,难免出现“食洋不化”现象。(3)金融学科更具有实证和实用的特点。金融学科不能满足于一般理论解释,要更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国外重视案例教育,也许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了解和精通实务仍然是金融学教学的基本功。今后在教学中不妨设立一些模拟操作科目,让学生从头到尾自己做一遍,以增加感性知识和增强操作能力。同时,将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课程列为必修课,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对培养金融人才有特殊意义。(4)金融业大发展,有待金融学科大调整。我国金融业承担着支持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保卫国家金融安全两付重担,面对着满足国内经济需求和应对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所以金融学科建设要立足于大环境和高起点,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开拓与务实并重的人才。因此,金融学科教育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应作一些战略性调整。首先,从学历教育转向专业素质教育;其次,减少一般金融知识和金融业务课程,加重开发性的应用理论(信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和业务技能课,包括强化投资分析、风险分析和信息处理,以及突出会计学、统计学、法学和投资学等。

      宋逢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简单讲几点意见:(1)国内金融学科的发展已有长足的进步,讨论金融学科建设不能割断历史,不能不顾国情。同时,必须强调具有一般规律的经济学原理的教学。(2)货币金融理论中货币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是两个不同的层面,货币经济学不能涵盖金融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主要讨论金融市场有别于一般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均衡机制,包括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的评价。(3)国内金融学科建设下一步发展的牛鼻子是建设金融经济学课程,原来这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金融经济学建设好了,大家都搞明白了金融经济学的三大基本定律,金融学科改革发展中许多有争议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许多问题要讨论清楚需要时间,不要急于强求体系问题的一揽子解决。

      刘锡良(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我讲几个观点。(1)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应根植于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实践。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学科正在以金融经济学为基础建立和完善金融学科体系,而我们由于金融的实践背景决定了金融学科的主流仍然是在货币经济学领域,但又必须兼顾金融经济学领域中的问题。所以完全的拿来主义行木通,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2)中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必须跟踪学科前沿,走创新之路。所谓继承传统,就是学习和总结中国长期以来积累的研究成果,这是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所谓跟踪学科前沿,就是要大胆学习和引进其他国家的金融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所谓创新,就是把学科前沿的东西与中国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有机结合,解决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两种倾向:①认为金融学就是现代西方流行的金融经济学,否认中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金融学科建设的成就;②盲目排斥其他国家的金融实践的先进经验和新的理论成果,一切都强调中国特色。(3)金融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点是本科教育。目前由于重研究生教育,对本科教育则应付了事,加之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培养规模增长的需要,导致本科教育整体水平下降。这已经影响研究生包括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没有系统学过学说史,不懂方法论,不知如何做文献综述,数理基础差,看不懂财务报表,怎么能跟踪学科前沿?怎么从事学术研究?因此,学生在本科阶段必须夯实基础,包括数理基础、外语基础、方法论基础。

      戴国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我国的金融专业教育中,要加强基础理论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训练,使学生有良好的数学运用能力和掌握现代金融理论的基本技能。但数学方法并不能解决一切,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哲学训练,包括心理学训练。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金融活动本质性问题的思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有良好心理承受能力和良好的人文价值观,以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需要。我们培养的主体是为中国金融服务的人才,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关心政治,树立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的观念,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信用观念、职业道德的教育。为此,我们在金融专业教育中要形成“一个方针、三个面向、三项原则、四项要求”的工作思路,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做到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达到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四项要求的现代金融专业人才,以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需要。

      朱新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按照现代高等教育应实现基础化、信息化、国际化和未来化的基本要求,构想金融学知识体系应强调“宽口径”。理由是,针对目前金融学科定位问题上关于金融学归属的讨论,无论它属于理论经济学,还是应用经济学,抑或管理学,关键在于能否通过构建金融学知识体系平台,将金融学各知识要素衔接。这里的“窗口径”,是指建立逻辑、历史、现实三维分析框架,把作为金融学产生的逻辑起点的理论经济学背景与金融学历史演进的应用性,以及显示发展的技术性要求有机结合,并遵循金融科学与金融技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原则。体现金融学科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建立“宽口径”金融学科体系还与人才培养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目标相适应。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转变,人才培养目标的分解和细化成为必然。一般来说,本科教育应更多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研究生教育则应盯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科学地制定与实施金融学全程教学计划是构建“宽口径”金融学知识体系的落脚点,又是分层次实现金融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应该向学生提供一个“宽口径”的课程“菜单”,用课程代码衔接先修课程和关联课程,使学生既可在主要研究方向上“观其大略”,又可针对某一方面“步其精深”,兼顾其个性化发展与社会需要两个方面。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固然重要,与金融部门建立联合办学模式,使产、学、研结合,也是一种办学特色。

      郑振龙(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才从美国回来,进行过中美教育比较:中国高中教育较强,本科就略差一些,硕士生差得较多,博士生则差得很多。要花大力气提升中国金融学科的教育质量。(1)数学问题:①数学不是万能的,但现代金融学没有数学是万万不能的。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资产定价、期限结构、风险管理、金融工程等领域,没有数学是难以想象的。②数学工具与金融思想的关系。数学只是一种分析和表达的工具。现代金融学所用的数学再深、再复杂,它实际上都是在表达一种金融思想或理论。③数学教学要分层次。不能把所有数学都压到本科,要分流到硕士生和博士生教学中。(2)如何对待西方金融理论。要走引进一消化吸收一创新的路子,不要还没有引进就批判。目前的主要矛盾不是引进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因此要加大引进力度,要有系统、有深度、原汁原味地引进,以便将来消化吸收和创新。这在金融经济学领域尤为突出。(3)教师队伍问题。①要尽量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外学习、访问。②要建立各高校间教师互访的制度,以利学术交流和取长补短。

      裴平(南京大学金融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如何培养大批面向21世纪、能够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游刃有余的中高级金融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怎样才算合格的中高级金融人才?应该从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这两个较深的层面同时考量:(1)高校金融学专业一定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素质教育:①理想与道德。没有理想,整天无所事事,或是忙于考托(TOFEL)考G(GRE),不是想在毕业后谋个“小康”,就是一心想到国外淘金;见利忘义、损人利己、巧取豪夺,这样的学生不是合格的人才。因此,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和中国金融繁荣而奋斗的理想,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水平,是学生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②心理健康。高校金融学专业要针对金融市场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弱点(缺乏奋进的激情和挫折的考验,心理比较脆弱),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③思维方式。人才培养要从方法论的高度,重视防止学生思维方式浅薄、偏狭、呆板和固执,提高其抽象、概括、推断和思辨的分析能力,特别是养成开放、竞争、效率、创新和民主法制的自觉意识,使他们的思维方式适应全球化的金融市场竞争。④团队精神。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上,散兵游勇或独行大侠是难以有所作为的,它要求各种人才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团队的综合优势。因此,要经常向学生灌输沟通、宽容、礼让和“双赢”的理念,提高他们协调与合作的能力。(2)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包括:①扎实的理论基础。要夯实学生的哲学、数学、语言文字、经济学、金融学等理论基础。②必要的专业知识。现代金融有较强的专业性,应使学生系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本领。③广泛的非专业兴趣。金融专业的学生要有意识的涉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乃至音乐、舞蹈和绘画等领域,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以“大雅”的风度和亲和力赢得市场与客户。④熟练的工具性技能。面对金融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金融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熟练地掌握英语、数学和计算机这三大工具性技能。

      张礼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副主任、教授):

      我认为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应分别归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经济学是一种哲学,它的任务是解释现实,比如金融活动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后果会是什么样。而对于某个特定经济背景下决策者如何操作,这个任务应由管理学科去解决。如果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下分设金融经济学和金融管理学,可以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人才。在经济学下的金融经济学培养出的人可以利用包括数学和统计学方法准确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他们将来的职业去向,可以到政府部门、大银行、大公司做预测家、分析师,但不去做管理。而金融管理学科则培养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将来可以做各种层次的经理工作。我们想在经济学科下面培养出管理人才,这是个误区,实际上是我们的目标不明确。如果能把金融经济学与金融管理学区分开来,在课程设计上会更经济、更有效。

      杨志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财经政法管理处处长):

      谈谈我个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第一,关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问题。目前高等教育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过程中,财经、政法和管理学科的高等教育规模很可能还要扩大。过去谈发展总把量作为唯一依据,好像发展就是量的问题,我看不是,质与量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最近我作的一个调查表明,本科生教育的质量问题很令人担忧。质量包括的方面很多,但最终都体现在人才质量上。9月份教育部将出台个“十二条”,可能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这方面有用。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趋势看月前的数量也不嫌多,将来还会更多,如果说现在多了,也是相对过剩,是制度、结构性问题,关键是扩张的时候如何保证质量。第二,关于金融专业国际化问题。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是国际化,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支撑尤为重要。怎么面对国际化,怎样培养金融人才参与国际竞争?我们不一定要“接轨”、“拿来主义”或考虑怎么“引进”,我们可以考虑由少数几个一流大学与国外大学联合共同培养金融人才。两个平台在中国结合,行不行?与国际竞争,不能提所有学校都具有这个水平,但一定要有几所一流大学,几所支撑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大学做到这点。第三,关于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多样性层次性问题。这些年本科教育一直在改革,但目标定位和相应的改革并未在深层次展开,培养目标仍不明确,最近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也不到位,现在全国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已完成的研究报告明确表述了金融学专业人才最基本的培养目标,仍是将来应达到的。多层次性也是个大问题。在人才培养上,一流大学与地方大学,工科、农林,包括财经院校办的金融专业,不一定一样,自主权可以交给学校,问题在于要有自己的特色。第四,教材编写问题。是否每个学校都有必要、有能力编写自己的教材?我个人反对各个学校都自编教材,自成体系,但应鼓励有水平的学校能够在某一领域、某一课程,编出自己高水平的教材。第五,对本项目战略研究结果的期待。我认为项目更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研究出不同的特色,能够体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金融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考虑,能够引起各个专业点的深刻思考,帮助他们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