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之《印度佛教史》

Discussion in 'Thoughts and Love' started by shockslow, Jan 12, 2010.

  1. 最近读了圣严法师的《印度佛教史》
    对印度佛教的变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圣严法师的学风、文风、宗教情怀我很赞赏钦佩,值得一读。

    当然大乘部分的内容比较多,脉络还一时无法完全懂。

    圣严法师的小简介(摘自凤凰网)

    “自喻为「风雪中的行脚僧」,曾获选为「四百年来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圣严法师,回顾其一生,其实充满了颠沛流离,考验与转折。

    法师自幼体弱多病,狼山出家后,历经经忏、军旅生涯,而后终能再度出家,不论闭关苦修、日本留学、美国弘法,或是开创法鼓山……,总是在无路中找出路,在艰辛中见悲愿,在坚毅中见禅慧,生命对他而言,就是一场实践佛法的历程。

    为了提高佛教地位及僧众素质,圣严法师以40岁之龄,毅然决然留学日本。取得博士学位后,即奔波于美台两地弘扬佛法,更以其禀承的临济及曹洞两系法脉,至世界各地指导禅修,接引无数东西方人士。为了以现代人的语言和观点普传佛法,法师在极其忙碌的行程中,仍不忘著书写作,至今已出版超过一百本书籍。”
     
  2. 提到印度佛教史,当然会有佛陀传记部分。
    圣严法师的编撰很短,但兼具了学者的严谨和宗教的情感。丝毫不影响表现佛陀伟大的德行。
    节选部分与大家分享。
     
  3. 佛陀的传记 圣严法师
    自释尊成道第六年后,即没有详细的年月及活动的地点可考,仅从有限的资料中,得知其历年的雨安居处。因为在佛陀的传记文学,例如《方广大庄严经》、《佛本行集经》、《佛所行赞》、《过去现在因果经》、《本生经》等的记述,类皆叙述至佛成道后数年即行终止,未有一种能贯串佛陀一生事迹的传记可稽。

    今谨依据《僧伽罗刹所集经》(《大正藏》四·一四四页中)卷下,列记佛陀历年雨安居的所在如下:

    第一年在波罗奈国。第二、三年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顶山。第五年在脾舒离(舍离)。第六年在摩拘罗山(即王舍城附近的Pandava山)。第七年在三十三天(即上忉、利天为母说法)。第八、十一、十三年在鬼神界( 赏弥国之一部,即是婆只国的恐怖林)。第九年在拘苫(赏弥)国。第十年在枝提山中(此山位置不详)。第十二年在摩伽陀(摩揭陀)闲居处。第十四年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第十五、十六年在迦维罗卫国。第十七、十八、二十年在罗阅城(王舍城)。第十 九、二十一年在柘梨山(舍卫城附近的Calya山)。往后则又在鬼神界四回,舍卫城十九回,最后第四十五年则在跋只(跋耆 Vrji)境界的将村安居。

    释尊晚年,不太顺意。在王舍城方面,由於提婆达多要求释尊将领导僧团的权力交卸给他,未能如愿,即蓄意掀起反佛害佛的风潮,并且以神通的变化和极端的苦行做号召,争取到了阿世(Ajatasarowu)王的拥护,所以佛陀在最后十多年,宁愿久留舍卫城而不去王舍城。

    可是,在舍卫城方面,到最后也不安宁,南面的阿世王幽禁谋杀了父王频婆沙罗而做了摩揭陀国的第六代王,北面 萨罗国舍卫城的琉璃王子(Viru-d.haka),也在佛陀入灭之前不多几年,驱逐了他的父亲波斯匿(Prasenajit)王,夺取王位,举大军袭击佛陀的祖国迦罗卫,那是一次灭族灭城的大屠杀,释迦族人几乎因此绝种。

    虽然,经过教内的分裂及祖国的灭亡之后,提婆达多死了,琉璃王被阿 世王击败, 萨罗国归入了摩揭陀国的版图,阿 世王也皈依了佛陀。但是,释尊在数十年来的苦行、风霜、奔走、教化之后,他的五蕴色身,也垂垂老矣。

    最后的遗教
    经过四十五年的化度,终於,佛陀自知舍寿的时间快要到了,但他仍要把握最后的时光。首先召集了全体比丘们在 舍离的竹林精舍会齐,做 最后一次重要的教诲。接着便从舍离城向拘尸那罗城(Kusinagara 古名称拘尸那城),一程一程地步行而去,经过每一个村落,都停下脚来休息,利用休息的时间,向村民说法,最后到了拘尸那罗城外的娑罗(Sa-la)树林,释尊就选择了在这样一个僻野的小国家野外的树林中,作为他入灭的处所。

    释尊在阿难铺好的僧伽梨(大衣)上,右胁卧下时,已经疲倦不堪,但当一位叫作须跋陀罗(Subhadra)的外道,要求阿难准许他晋见佛陀时,佛陀竟又强打起精神接见了他,并使他成为佛陀最后得度的弟子。

    当佛陀即将舍寿之前,又对比丘们做了最后的教诫:「是故比丘,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长阿含经》卷四第二经《游行经》,《大正藏》一· 二六页中)。在《佛遗教经》(《大正藏》一二·一一一二页中)中则说:「汝等比丘,常当一心,勤求出道,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是我最后之所教诲。」这是最最感人的情景了。正像一位伟大的慈母,即将远行之际,唯恐幼稚的儿女们,不知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所以叮咛又叮咛,叮咛又叮咛。

    释尊成道以来,调护众生,善尽教化,不论处於何种环境之下,总是温和宽大,持之中道,他没有说过一句出之於激越的话语,也没有有过一个诉之於情绪的动作。在他充满了悲悯之心的襟怀之中,同时也蕴蓄着无限的智慧之光,所以他不论处理什么问题,无一不是衡之於理性的考察。因此,佛陀是众生的慈父,也是人天的导师,佛之为佛者,其在於此。
     
  4. 受教于圣严法师的“面对、接受、处置、放下”,让我在遇到困境时,可以做到俨然应对。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