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初期,国内大学里的数学系主任,1/4是温州人。

Discussion in 'Seminars and Gatherings' started by hylt, Dec 5, 2009.

  1. http://www.wzer.net/list.asp?CaseID=23011

    据不完全统计,在数学方面,温籍教授至少有200人,其中曾担任过著名大学数学系主任或数学研究所所长职务的达30多人。

    全国仅有的十几位数学院士中,温州籍占了8位。
     
  2. 数学物理学部现役院士名单
    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sxwlxb/

    艾国祥
    天体物理学家 1938年2月17日生于湖南益阳。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台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1997~200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委员会主席。独立发明并主持研制了太阳磁场望远镜主持太阳磁场与速度场研究,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发明以双折射滤光器为基础的两维同时光谱仪,将太阳磁场测量方法连续推进了三代主持研制了太阳多通道望远镜。 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白以龙
    力学家 1940年12月22日生于云南祥云,籍贯浙江镇海。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等职。主要从事爆炸、固体和非线性力学研究。阐明了热塑剪切变形局部化的准则、演化和结构针对冲击载荷下材料的破坏建立了统计细观损伤力学提出了损伤演化诱致突变和跨尺度敏感性等概念。 代表作有AdiabaticShearLocalization(withDodd),《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和损伤演化诱致突变》(与夏蒙芬,韩闻生,柯孚久合作)。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陈彪
    天文学家 1923年11月23日出生,福建福州人。1946年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台长、名誉台长,国际科学联合会下属山地物理委员会太阳物理科学代表。早期在辐射和天体物质的交互作用、致密物质、天体物理中的流体力学、宇宙学和哲学方面的探索研究中取得一些高水平科学成果。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探索“在天文环境中有实际意义的可解释的天文现象的观测和信息处理”方面,在太阳物理领域的仪器设计制作、太阳观测站的大气环境、太阳活动周期、太阳对流层结构等探索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数十年来在组织推进中国太阳物理观测研究、筹划其布局和发展、负责组织协调多次太阳活动周期的全国观测研究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合作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太阳物理部分。

    陈和生
    陈和生,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46年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主席等职。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研究。在参加Mark-J实验中系统地发展了簇射计数器的刻度方法,提高了位置和能量分辨率,从而提高了能流测量精度,为三喷注事例的发现做出了贡献。参加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L3实验物理方案制定和探测器设计,负责过强子量化器程序包的重建工作,开展了有关t物理结果分析、L3上检验标准模型、测定电弱参数和中微子代数等工作。作为阿尔法磁谱仪大型永磁体系统研制的技术负责人,领导和协调合作组工作,在系统总体方案、运用高能物理蒙特卡洛方法设计、优化探测器和空间环境模拟试验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方案设计、可行性论证和一些预研工作。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佳洱
    核物理学家 1934年10月1日出生,上海人。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亚太物理学会联合会主席。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是低能加速器物理与技术方面的学科带头人。领导完成了4.5MV静电加速器的设计与建造和2×6MV串列静电加速器的改建与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我国首台碳-14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主持新型重离子RFQ加速结构和射频超导加速腔的试验、设计与研究,取得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结合加速器项目深入研究束流物理,在提高束流输运和利用效率方面作出了贡献。 代表论著《陈佳洱文集》。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五”先进工作者(一等奖)。

    陈建生
    天体物理学家 1938年7月8日生,福建福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为主与其他学者合作首次得到类星体吸收线光谱中Lya1Lyg的强相关,以及Lya1Lyb强相关的最好结果,从而确证了高红移宇宙空间原始氢云的存在与同事合作通过分析类星体吸收线证明了高红移星系的存在,并通过对元素丰度的测定和比较显示出星系化学组成在百亿年内的演化在国内率先开展类星体物端棱镜巡天,发现上千个类星体候选者。结合我国条件,发展了实测手段并开展研究首次提出并与同事一起实现了在施密特望远镜上用CCD进行多天体同时快速测光的方法,开辟了一条大样本天文研究的新途径。

    陈木法
    数学家 1946年8月22日生于福建惠安。196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980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82年、1983年先后获该校理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曾任该校研究生院院长。主要从事概率论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在特征值估计、谱理论、遍历理论、耦合理论等方面有重要贡献。将概率方法引入第一特征值估计研究并找到了下界估计的统一的变分公式找到了诸不等式的显式判别准则和关系图,拓宽了遍历理论,发展了谱理论研究马氏耦合得出一条基本定理,更新了耦合理论并开拓了一系列新应用建立了无穷维反应扩散过程和跳过程的系统理论。解决了过程的构造、平衡态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等根本课题,完成了一般或可逆跳过程的唯一性准则并找到唯一性的强有力的充分条件,得到广泛的应用彻底解决了“转移概率函数的可微性”等难题。

    陈难先
    物理学家 1937年10月30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电气工程与科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北京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在国际上明确提出凝聚态物理和应用物理中玻色、费米及晶格三大类逆问题,并发展了独特而系统的方法,得到一系列新结果。在晶格比热逆问题研究中发展并统一了爱因斯坦与德拜的经典工作。在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库研究中提出了由晶体结合能到对势的严格简捷公式并发展了界面两侧原子和离子间相互作用势公式,为复杂材料性能预测建立了良好基础。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陈式刚
    理论物理学家 1935年11月28日生于浙江温州。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过基础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在非平衡统计物理研究中首次阐明如何从久保输运系数形式公式获得具体的、正确的输运系数,并获得了强磁场下横向输运系数。在映射、混沌、符号动力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等方面获得多项成果,特别是对耗散系统,在参数轴上、周期轨道形成区间、混沌轨道为离散的点集情况下,论证了单峰映象混沌区测度达90%。对非微扰多光子阈上电离的研究,改进和拓宽了Keldysh理论。用半经典理论计算发现了电离电子与离子多次散射对能谱和角分布的重要影响。研究了多光子区、隧穿区与稳定化区双色光电离与双色光初始相对相位的关系,发现稳定区的电离率随相位变化幅度可达2~3个量级。

    程开甲
    物理学家 1918年8月3日生于江苏吴江。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常委、顾问。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我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著,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 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崔尔杰
    空气动力学家 1935年11月10日生于山东济南,籍贯河北高阳。1959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空气动力学专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从事航天飞行器非定常气动力与空气弹性、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为解决型号研制中遇到的动态气动载荷、颤振、抖振、风致振动、气动噪声、动稳定性等问题做出贡献在非定常流与流动控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对非定常增升机制、钝物体旋涡脱落模式、多物体干扰等提出新见解,发展了涡致振动的非线性振子模型,提出抑制涡致振动的多种途径,对工程实际有重要意义。主持“国家火炬计划”的全垫升气垫船研制和“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及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计划的“地效飞行器”项目的技术工作,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已开发出多种型号投入国内和跨国航线运行。提出建立地面效应空气/流体动力学的框架设想并对其内容作了充实与发展。

    崔向群
    女,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12月生于重庆市万州,籍贯山东博兴。1975年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1982年、1995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硕士、博士学位。
    负责研制成功世界上新型的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为中国在大样本天文学特别是宇宙大尺度结构、暗能量探索和银河系形成演化研究走到国际前沿创建了平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一种新型的主动光学方法:薄变形镜面和拼接镜面相结合的主动光学方法,成功实现了六角形变形子镜和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同时采用两块大口径的拼接镜面,使主动光学发展到新的水平,不仅使LAMOST这种非传统光学系统成功实现,将我国望远镜研制水平推进到国际前沿,还为我国研制未来极大望远镜奠定了基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戴元本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学家 1928年7月31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湖南常德。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高能物理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奇异位势和非定域位势的瑞奇极点理论、层子模型研究、非交换群规范场论中费密子的电磁形状因子的高能渐近行为和重强子物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主要成果有“奇异位势散射振幅的雷其行为”、“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结构模型”、“非Abel规范理论中形状因子高能行为的六阶计算”、《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等。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丁伟岳
    数学家 1945年4月26日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86年获该所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几何分析这一当代基础数学的前沿领域许多重要而困难的课题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著名的Nirenberg问题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证明了该问题有解的一种充分条件在调和映射的存在性与调和映射的热流的奇点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Kahler-Einstein度量的存在性问题上获得了有影响的结果近来又与合作者提出并研究了Kahler流形上的薛定锷流。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丁夏畦
    数学家 1928年5月25日生于湖南益阳。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工作涉及偏微分方程、函数空间、数论、数理统计、调和分析及数值分析等。在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方面最有成就,在混合型方程、椭圆组和间断解方面的工作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在函数空间及其嵌入定理方面进行了长期的研究,指出和纠正了国外有关著作中的错误,解决了强非线性变分问题、强非线性抛物型方程初边值问题。建立了Ba空间理论。近年来与合作者解决了等熵气流整体解研究的著名数学难题。 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9年获华罗庚数学奖。

    范海福
    晶体学家 1933年8月15日生于广东广州。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60年代主持测定在我国发现的天然氨基酸—南瓜子氨基酸和使君子氨基酸的晶体结构,并开展针对天然有机物晶体结构分析的直接法研究提出将当时尚处于孤立状态的直接法与重原子法、异常散射法以及同晶型置换法相结合的原理。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主持完成“直接法处理晶体结构分析中的赝对称性问题”的研究。80年代中至90年代末主持开展直接法用于蛋白质结构分析的试验,获得国际上同类研究的最佳结果主持建立多维空间中的直接法,使之成为当前国际上最有效的、从头求解非公度调制结构和组合结构的方法与李方华合作建立一种电子显微学的图像处理新方法。2000年至今,主持建立针对结构基因组学研究的双空间结构碎片扩展方法,并发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OASIS。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6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合作出版专著PhysicalandNon-physicalMethodsofSolvingCrystalStructures。

    方成
    天体物理学家 1938年8月10日生于江苏江阴。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与天体物理学》(英文版)期刊主编。曾任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国家“攀登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首先系统掌握与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并发展了整套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在太阳活动体结构和大气模型、耀斑谱线不对称性和速度场、耀斑动力学模型和光谱诊断等研究中获重要成果主持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座太阳塔,创建了太阳塔实验室。 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方守贤
    加速器物理学家 1932年10月28日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主任,曾任该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存在着一种由于自由振荡而引起的不等时性现象。1982~1983年在西欧联合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参加新型强流反质子积累环设计、负责聚焦结构设计,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小中型环形加速器的消色散方法。1983~1986年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储存环设计,对其理论设计作了改进。1986~1992年全面领导BEPC工程建设、运行及改进,按期完成投入运行,整机性能在国际同能区的机器中占领先地位。近期从事强流质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散裂中子源等前沿领域研究。 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冯端
    凝聚态物理学家 1923年6月11日生于江苏苏州,籍贯浙江绍兴。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曾任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学术委员会主任,“863”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在体心立方难熔金属内位错的研究中,合作发现了浸蚀法位错线成象规律。主编了中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在复杂氧化物晶体内的缺陷与畴界问题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发展了一种具有优异的非线性光学的新型人工调制结构材料。近年来致力于凝聚态物理学著作的撰写,主持完成了《凝聚态物理学新论》、《凝聚态物理学》(上卷)、《材料科学导论》等书。 1982年、2003年和2004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9年获陈嘉庚数理科学奖。

    甘子钊
    物理学家 1938年4月16日生于广东信宜。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世纪60年代初对半导体中隧道效应做了较好的工作,解决了锗中隧道过程的物理机理。70年代初在发展我国大能量气动激光上作出贡献。70年代后期提出一个基本正确的多原子分子多光子离解的物理模型。80年代初发展了光在半导体中相干传播的理论。80年代中期,在凝聚态物理的一些前沿,如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金属—绝缘体相变、磁性半导体量子阱中极化子、杂质共振态等方面作出一些贡献。1986年以来,在我国高温超导电性的研究和发展上起重要作用。

    葛墨林
    理论物理学家 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开大学教授。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等。1990年、1996年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龚昌德
    龚昌德,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早期与合作者利用反演技术求解Eliashberg方程,获得较精确的强耦合超导临界温度的公式。较早提出二维层状结构引起的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电性会有重要影响,与合作者分析了氧化物超导体的同位素效应,说明仅靠电-声子机制和范霍夫奇异性不能解释高温超导电性,否定了当时国际上这一观点。合作研究了由于准二维结构和反铁磁背景,范霍夫奇异性对高温超导体载流子色散规律、压力效应和输运性质的影响。改进了关于高温超导电性的t-j模型的Green函数方法,考虑了有限关联长度的反铁磁背景,证明了t-j模型可以导出某些非费米液体特性,还证明了t-j模型不能满意地解释光电子能谱和中子散射的实验。与合作者较系统地研究了锰氧化合物的电-声子耦合和空穴-轨道子耦合,以及静态和动态Jahn-Teller效应。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谷超豪
    数学家 1926年5月15日生于浙江温州。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齐性黎曼空间、无限维变换拟群、双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规范场理论、调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提出了高维、高阶混合型方程的系统理论,在超音速绕流的数学问题、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波映照和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获上海市首届科技功臣奖,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郭柏灵
    数学家 1936年10月23日生于福建龙岩。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在非线性发展方程方面,对力学及物理学中的一些重要方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Landau-Lifshitz方程、Benjamin-Ono方程等非线性发展方程的大初值的整体可解性、解的唯一性、正则性、渐近行为以及爆破现象等,给出了系统而深刻的数学理论。在无穷维动力系统方面,成功地研究了一批重要的无穷维动力系统,给出有关整体吸引子、惯性流形和近似惯性流形的存在性和分形维数精细估计等理论,提出一种证明强紧吸引子的新方法,并利用离散化等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展示了吸引子的结构和图像。

    郭尚平
    流体力学家、生物力学家、油田开发专家 1930年3月17日生于四川荣县,籍贯四川隆昌。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副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首先提出“微观渗流”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为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使渗流和油藏工程研究深入到多孔介质的孔隙裂隙层次让渗流力学与生命科学交叉渗透,首先提出“生物渗流”思想和理论,获国际同行高度评价。提出压裂采油中的渗流理论及集群(整体)压裂概念和效果(1957)等。我国最早按正规设计开发的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主要设计人之一,石油工业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渗流研究计算组负责人,为我国油田开发作出重要贡献。

    郝柏林
    理论物理学家 1934年6月26日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1961~1963年在莫斯科大学和苏联科学院物理问题研究所作研究生。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主要从事理论物理、非线性科学和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在固体电子能谱和声子谱、金属红外性质、高分子半导体理论、统计物理、天线理论、地震分析、混沌动力学和符号动力学、理论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果。 1992年、1999年先后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2000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何泽慧
    核物理学家 1914年3月5日生于江苏苏州,籍贯山西灵石。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0年获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工作期间,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与合作者一起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建国初期,与合作者一起自立更生研制成功对粒子灵敏的原子核乳胶探测器在领导建设中子物理实验室、高山宇宙线观察站,开展高空气球、高能天体物理等多领域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何祚庥
    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 1927年8月24日生于上海,籍贯安徽望江。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副所长。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及各种应用性问题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对弱相互作用特别是捣(c)获问题作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选择法则首次提出Chew-Mandelstam推导的方程有严重错误对层子模型进行了合作研究,并建立了一个复合粒子量子场论的新体系。在科学史、自然辩证法、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方面,着重探讨了粒子物理研究中有关马列主义哲学问题。近年来,转向宇宙论、暗物质问题的研究,探讨了中微子质量问题、粒子的可分性、场的可分性、真空的物质性、宇宙有无开端、宇宙大爆炸从何而来、量子力学的测量过程是否必须有主观介入等问题,澄清了对这些问题认识上的一些模糊观念。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贺贤土
    理论物理学家 1937年9月28日生于浙江镇海。196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主任,国家“863”计划直属惯性约束聚变主题首席科学家。在我国核武器研究中作出了突出成绩。为我国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局部热动平衡点火发展到非局部热动平衡燃烧的热核反应动力学模型。与研究群体一起获得我国首次间接驱动出热核中子的重要进展。在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在国际上首次获得电磁波产生自生磁场的正确表达式及首次从Vlasov-Maxwell方程组导得立方-五次方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和它的孤立波解阐明了粒子在孤立波中加速机制获得了等离子体相干结构小尺度湍流等多项成果。在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近可积哈密顿系统Pattern动力学和时空混沌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在与高能量密度物理有关的相对论激光等离子体特性和电子动力学等研究中取得重要结果。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洪朝生
    物理学家 1920年10月10日生于北京。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4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理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发现了半导体锗单晶低温电导与霍耳效应反常现象,并提出杂质能级导电唯象模型,成为国际上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研究的开端。创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低温物理实验室,建造氢、氦液化系统,开始了低温、超导研究。负责组建了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致力于低温工程技术与低温物理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开发。积极参与中国制冷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和国际低温工程理事会的学术交流活动。 获国际低温工程理事会2000年门德尔森奖。

    洪家兴
    数学家 1942年11月5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吴县。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从事偏微分方程及其几何应用方面研究。关于二维黎曼流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经典问题的研究,首次得到了单连通完备负曲率曲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存在性定理,所得条件接近最佳,对丘成桐教授所提出的有关问题的研究作了重要的推进关于蜕型面为特征的多元混合型方程(包括高阶)的研究,获得了相当一般的边值问题的正则性和适定性,建立了迄今为止最一般的理论。

    胡和生
    数学家 1928年6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1945~1948年在交通大学数学系学习,1950年初毕业于大夏大学数理系。1952年浙江大学数学系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微分几何研究。早期研究超曲面的变形理论、常曲率空间的特征等问题,发展和改进了几位著名数学家的工作。在黎曼空间运动群方面,给出确定黎曼空间运动群空隙性的一般方法,解决了持续60多年的重要问题。在关于规范场强场能否决定规范势的研究中取得深入成果,在对具质量规范场的解的研究中第一个得到经典场论中不连续的显式事例。在研究规范场团块现象和球对称规范势的决定等问题中,都取得难度大、水平高的重要成果。在线汇理论、Toda方程和调和映照的研究中,发展了孤立子的几何理论。2002年应邀为世界数学家大会诺特讲座演讲人。

    胡仁宇
    物理学家 1931年7月20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江山。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副院长、院长。一直从事于集体性很强的国防大科学研究任务,主要做核物理实验研究及核测试技术工作。根据不同时期任务需要,和同事们一起组织并领导了多个物理实验室。负责完成任务中遇到的中子物理、放射性核素测量、强脉冲辐射测量等方面的工作。1980年后,参与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黄润乾
    天体物理学家 1933年12月5日生于北京,籍贯湖南衡山。1958年毕业于德国席勒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长期从事恒星物理研究。在双星非守恒演化、星风激波理论、转动双星演化理论和星风物质损失等问题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发现双星有物质损失和角动量损失情况下的各种复杂因素,将双星非守恒演化奠定在严密的数理基础上与Weigert合作,最先提出星风激波理论,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并为紫外和X射线卫星的大量观测结果所证实深入研究转动效应与潮汐效应对双星的结构和内部物理过程的影响,提出并奠定了转动双星演化理论与Weigert合作发现对流超射对恒星演化的重要效应,并提出用造父变星的演化程来判别对流超射的方法。

    黄祖洽
    理论物理和核物理学家 1924年10月2日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0年于该校理论物理研究生毕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理论部副主任、北京第九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所长,《物理学报》主编。主要从事核理论、中子理论、反应堆理论、输运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积极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的研究工作,对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成功、设计定型及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第一个重水反应堆作了理论计算并纠正了苏联专家设计的临界大小数据。近年来在氢分子激发态的相互作用、浸润相变理论及噪声在随机系统中的影响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霍裕平
    物理学家 1937年8月16日出生,湖北黄冈人。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州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合肥分院院长。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工作,重要论文有“稀土离子对铁磁共振的影响”、“用光学方法实现任意线性变换”、“等离子体静态稳定性”等,并出版专著《非平衡态统计理论》。自1982年起,长期领导中国科学院核聚变研究工作,并参与领导国家的核聚变研究。领导和组织了我国大型超导托克马克HT-7的建设,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HT-7U计划的主要建议者。1996年到郑州大学任教,领导建立了材料物理实验室和离子束生物工程实验室。1998年起被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2003年被任命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中国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 1987年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姜伯驹
    数学家 1937年9月4日生于天津,籍贯浙江温州苍南。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曾任“973”项目“核心数学中的前沿问题”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拓扑学中的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学等领域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迹群概念,在尼尔森数的计算上取得几十年来的第一个突破并于1979年以后运用低维拓扑的理论和方法,在研究映射类的最小不动点数方面取得出色成果,特别是全面地解决了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尼尔森不动点猜测(一般说来是否定但对曲面自同胚是肯定)。80年代末以来把尼尔森不动点理论推广到周期点,开辟了将此理论应用于动力系统的途径。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解思深
    物理学家 1942年2月18日生于山东青岛。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3年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及物理性质的研究,对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作了系统的研究发明了可控制多层碳管直径的定向生长方法,制备出离散分布、高密度和高纯度的定向碳管列阵对多层碳管的拉伸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到碳管的三阶拉曼谱、三阶光学非线性效应发现多层碳纳米管的声子谱具有平方结构首先用连续介质弹性理论得到碳管的弹性自由能表达式和碳管的平衡形状方程及可能的形状,在超导氧化物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测定上作出重要贡献。 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经福谦
    物理学家 1929年6月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江苏淮阴。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任该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所长、院科技委副主任及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爆炸力学研究。完成了“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并在内爆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和地下核爆超高压物态方程实验攻关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严重稀疏范围”和信号保护通道设计的“绝对保护”概念。其研究集体在宽区物态方程、高温高压本构关系及材料动态损伤与破坏等基础性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代表作为《实验物态方程导引》。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邝宇平
    理论物理学家 1932年11月9日生于北京,籍贯广东台山。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从事粒子理论研究。在重夸克偶素物理、TeV能区物理、有效拉氏量理论等方面做出重要工作。建立重夸克偶素强子跃迁的合理模型和系统计算方法建立含耦合道效应的强子跃迁理论给出等价定理的严格证明和正确表述给出在TeV能量对撞机上探测电弱破缺机制灵敏度的全面分析提出通过WW散射灵敏探测Higgs玻色子反常耦合的新方法等。

    李安民
    数学家。四川大学教授。1946年9月生于重庆市,籍贯四川大竹。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1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1年获德国柏林技术大学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辛拓扑、整体微分几何研究。与阮勇斌合作,提出并建立了相对GW不变量理论,证明了辛切割下的粘合公式,给出了Witten穿墙公式的数学证明,证明了两个3维光滑极小模型有同构的量子上同调环。与人合作发现Hurwitz数与相对GW不变量的联系,并导出计算Hurwitz数的递推公式和Cut-Join方程。证明了仿射完备的双曲型仿射球一定是欧氏完备的,完全分类了主曲率有下界、完备类空的常数高斯曲率凸超曲面,彻底解决了用r阶仿射平均曲率刻画椭球的古老问题。与人合作证明了关于仿射极大曲面的Calabi猜想,并证明了4维仿射空间中关于Calabi度量完备的仿射极大超曲面一定是椭圆抛物面。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香港求是基金首届杰出青年学者奖等。

    李邦河
    数学家 1942年7月7日生于浙江温州乐清。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在微分拓扑方面,发展了流形到流形的浸入理论,把浸入理论中的一个奠基性定理从最简单的流形(欧氏空间)推广到任意流形。在量子不变量和低维拓扑方面,对四维流形的最小亏格问题取得了若干突破,对Witten型不变量,提出新不变量,算出了所有透镜空间Witten不变量。在非标准分析和广义函数方面,给出了任意的两个广义函数的乘积,推进了广义函数的乘法理论。在单个守恒律间断解的定性研究方面,否定了苏联著名数学家Oleinik关于间断线条数至多可数的著名断言,解决了美国科学院院士Lax和Glimm的三个猜想。

    李大潜
    数学家 1937年11月10日生于江苏南通。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6年该校在职研究生毕业。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中法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执行委员。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对一般形式的二自变数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自由边界问题和间断解的系统研究,以及对非线性波动方程经典解的整体存在性及生命跨度的完整结果研究,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种电阻率测井建立了统一的数学模型和方法,并成功地在国内10多个油田推广使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李德平
    辐射物理、辐射防护及安全学家 1926年11月4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建立了我国核工业辐射防护研究和监测体系。指导了我国初期放射性计量实验室科研及建立实验室的工作。在从事辐射探测器研究中,参与我国首次研制卤素计数管、强流管及稳压管的工作。在电离室方面,指出当时苏式堆控硼壁电离室设计参数的缺点,并推导出普适的电离电流体复合损失的新公式,发展了用细束照射研究探测器性能的方法,证明近滕等人的精细工作仍与实际不符。“球形电离室特性”一文证明球形室等效中心不因反平方律而前移。

    李方华
    物理学家 1932年1月6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德庆。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理事长。20世纪60年代提出校正电子衍射动力学效应的方法,借此测定了晶体中的氢原子位置。70年代合作建立了衍射晶体学与高分辨电子显微学相结合的图像处理技术,用此测定了多种微小晶体的结构。80年代提出一种高分辨电子显微像衬度理论,是上述技术的理论依据,也是首次观察到晶体中轻原子锂的理论指导。提出了基于相位子缺陷的准晶体结构测定方法,并付诸实际应用。近十年建立了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的图像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半导体和超导体材料。2003年获“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李家春
    力学家 1940年7月26日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力学与实践》主编。曾任科技部“九五”攀登项目“流体和空气动力学关键基础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在流动的非线性问题和力学中数学方法领域作出了理论成果。提出了摄动级数多对复奇点的判别准则最早用速度剪切解释有风时B-J不稳定的机理,得到弱风时不稳定加强,强风时不稳定抑制的新结论对自然环境中的波、流、涡、湍流进行了深入研究,解决与流体力学有关的诸如陆面过程、海气相互作用、台风异常路径、土壤侵蚀、海洋内波和波、流、结构相互作用等环境科学和海洋工程问题。

    李家明
    物理学家 1945年11月16日生于云南昆明。1968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1974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原子分子纳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发展了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应用量子电动力学于高能原子过程,阐明了电子轫致辐射过程和辐射复合过程的内在关系建立相对论性多通道量子数亏损理论,为分析高离化度、高Z原子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建立了理论基础建立了非相对论性多重散射的分子自洽场理论计算方法,并阐明分子里德伯态电子结构同时建立了原子超越自洽场的多通道理论计算方法,以阐明电子关联效应。 1986年获国际理论物理中心Kastler奖。

    李惕碚
    高能天体物理学家 1939年6月12日生于重庆北碚,籍贯湖南攸县。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天体高能辐射的空间观测与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国内倡议和组织开拓了高能天体物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银河系g射线源的统计模型并获国际共识。建立了寻找超高能天体的计算公式,已成为宇宙线和高能天体物理数据分析的一个标准方法。建立了对象重建的直接解调方法和研究快速变化现象的时域谱方法,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

    李荫远
    物理学家 1919年5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固体物理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20世纪40年代中期利用合金有序化的仿化学方法首次得出Cu3Au的一阶相变解。研究了合金和反铁磁性的有序-无序相变的统计理论。50年代对过渡族元素氧化物的磁结构超交换作用等作了一系列研究。1964年首先预见到非线性光学中相角不匹配的倍频辐射喇曼效应。70年代以来对激光技术晶体作了比较研究,并对有关现象作出了理论解释。

    李正武
    核物理学家 1916年11月8日出生,浙江东阳人。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5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曾任该院院长。长期从事核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核聚变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在轻原子核反应方面完成多项实验研究,对爱因斯坦质量能量转换关系作出当时最精确的直接实验测定。提出了带电粒子活化分析方法。是中国第一台高气压型质子静电加速器和第一台电子静电加速器的主要研制者之一,领导解决了若干重大关键技术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领导研制成功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 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林群
    数学家 1935年7月15日生于福建连江。195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从事计算数学研究。代表性成果有:对偏微分方程的求解,寻找高性能的有限元算法,包括寻找有限元误差的符号、大小以及后验判断,削减误差的方法(如外推、超收敛)等,最终使得简单元、粗网格也能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其成果可用于广泛类型的方程,包括一阶、二阶、四阶的偏微分方程,积分方程以及本征值问题等,并进行数值实验。部分成果被应用于核反应堆物理计算和核燃料管理。 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

    刘应明
    数学家 1940年10月8日生于福建福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四川大学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数学研究所所长、长江数学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模糊系统协会(IFSA)中国分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经典拓扑研究中解决了有名的CW复形的Whitehead问题,并与合作者解决了有关Domain拓扑结构的Lawson-Mislove问题。在格上拓扑研究中,在Fuzzy邻近构造这类基本拓扑结构建立和诸如Hahn-Dieudonne定理格值化等困难问题的解决上实现了突破,奠定了格上拓扑有点化流派基础,把法国大数学家Ehresmann倡导的格上拓扑推向新阶段。在不确定性(主要是模糊性)研究中,在多元函数的简单逼近问题上,与合作者给出了一类函数Kolmogorov表示的简捷逼近式,实现了降维,具有重要应用在我国模糊技术的产业化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获国际模糊系统领域最高奖IFSAFellow奖。

    龙以明
    数学家。南开大学教授。1948年10月生于重庆市,籍贯重庆。1973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学院(现天津师范大学),1981年在南开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Madison)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哈密尔顿动力系统以及辛几何有关问题的研究,取得多项重要研究成果。系统地建立了辛道路的指标叠代理论、解决了指标叠代中的基本问题,即给定初始指标和叠代次数精确计算任意次叠代指标问题在非线性哈密顿系统的研究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与人合作证明了紧凸超曲面闭特征的多重性与稳定性定理在退化辛道路的指标理论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其成果在研究其他数学问题中得到重要应用最近又与其学生在球面上的闭测地线研究中获得新成果。曾获2004年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

    陆启铿
    数学家 1927年5月17日生于广东佛山。195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多复变函数论、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20世纪50年代发表了“Schwarz引理及解析不变量”论文,是国际上较早地讨论多复变函数Schwarz引理的工作,引入了Schwarz解析不变量的概念与华罗庚合作发表了“典型域的调和函数论”,建立了典型域上调和函数的系统理论。1966年提出了常曲率的有界域解析等价于单位超球的论述,并提出了“陆启铿猜想”。70年代指出物理上规范场与数学上的主纤维丛的联络的关系,证明杨振宁的规范场的积分定义等价于沿一曲线的平行移动80年代以来,提出一个系统的方法,可具体地构造非紧对称空间的热核。

    陆埮
    天体物理学家 1932年2月23日生于江苏常熟。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曾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长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科研和教学。在伽玛暴余辉刚发现不久就研究了其星风环境和致密介质环境,有力地支持了伽玛暴起源于大质量恒星塌缩的观点提出了伽玛暴余辉动力学演化的统一模型最早发现夸克非轻子弱过程对奇异星的径向振荡有非常强的阻尼效应对于脉冲星辐射,提出了一个“代参数”新概念。 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罗俊
    引力物理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1956年11月生于湖北省沔阳县,籍贯湖北沔阳。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引力实验的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建立实验装置和研究平台,解决了精密扭秤特性研究、高灵敏度低噪声扭秤系统研制、实验背景场的监测等问题,使万有引力常数G值的相对测量精度达到130ppm。进一步解决了球面间距高精度测量和扭丝滞弹性效应直接测量等问题,使G值的测量精度达到26ppm。验证了牛顿反平方定律在作用程大于66微米范围内的正确性,否定弱电统一破缺能量标度为1TeV时可能存在两个额外空间维度的ADD理论预言。给出了宇宙磁场矢势模型依赖的光子静止质量上限为1.5×10-52克。主持实验并表明在1.6×10-7的相对精度内宏观旋转物体等效原理仍然成立。研制的空间加速度计成功进行卫星搭载飞行实验。曾两次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吕敏
    核物理学家 1931年4月20日生于江苏丹阳。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解放军总装备部系统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军备控制的科学技术等研究。早期曾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改称原子能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1959年起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1962年回国,奉调从事国防科技研究,长期在新疆核试验基地工作。曾担任基地研究所副所长、基地科技委主任。多次参加我国核试验,在核试验的物理诊断领域中长期从事系统的、开创性的工作,为提高我国核试验物理诊断水平,建立较完善的诊断体系作出了贡献。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

    马大猷
    物理学家 1915年3月1日生于北京,籍贯广东潮阳。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39年、1940年先后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声学研究所副所长等。主要从事物理声学、建筑声学和噪声控制的研究。对室内声学中的简正波理论,提出简洁的简正波计算公式和混响的新分析方法已成为当代建筑声学发展的新里程碑,并已广泛应用。20世纪50年代领导设计建造了具有独创性的中国第一个声学实验室,提出了语音统计分析分布的新理论,成功地领导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并在吸声结构、喷注噪声及其理论和应用、环境科学、非线性声学等多方面提出重要理论。所发明的微穿孔板吸音结构已成为德国重要产业。 1997年获德国夫琅和费协会金质奖章。

    马志明
    数学家 1948年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籍贯山西交城。1978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数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博士学位。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973”计划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核心数学的前沿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主要从事概率论与随机分析方面的研究,在狄氏型与马氏过程理论、维纳空间容度、Feynman-Kac半群、随机线性泛函、无处Radon光滑测度、薛定锷方程概率解等研究中获多项研究成果。突破“局部紧”及“正则”两大限制所提出的拟正则狄氏型新数学框架,解决了该领域存在20年之久的难题,已在无穷维分析、量子场论、马氏过程等领域获得重要应用。 1992年获马克斯一普朗克研究奖。1992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闵乃本
    物理学家 1935年8月9日生于江苏如皋。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长。利用光弹方法首次观察到螺位错并给出了成像规律,使之完善为研究透明晶体中位错的有效方法。提出了晶体生长的层错、孪晶等缺陷机制,发展了非完整晶体的生长动力学。设计和制备了周期、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并在其中实现了二倍频(SHG)、多波长SHG、三倍频、耦合光参量过程、光学双稳、极化激元激发以及高频(GHz)声激发,开拓了通过控制微米级微结构来研制新材料、新器件的领域。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9年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学奖。

    欧阳钟灿
    理论物理学家 1946年1月25日生于福建泉州。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81年、1984年先后获该校物理系理学硕士学位、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中生物膜液晶模型理论、液晶物理及应用基础理论等研究。从曲面变分技术导出了用曲面曲率及其微分表示含自发曲率膜泡的普遍形状方程首次从理论上预言应存在着半径比为2的平方根与无穷的两种亏格为1的环形膜泡并获实验完全证实提出了突破Helfrich流体膜框架的手征膜理论合作发现了膜形状方程的四类解析解提出D∞h对称液晶光倍频理论并与实验完全符合给出了超扭曲液晶盒弱锚泊条件下指向矢的严格解。 1993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华裔物理学杰出成就奖。1995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彭实戈
    彭实戈,数学家。山东大学教授。生于山东省滨县。197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1986年获法国普鲁旺斯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院院长。在控制论方面,获得了随机最优控制系统的一般随机最大值原理在概率论方面,对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首先获得了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建立了一大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对应关系,将20世纪50年代初的Feynman-Kac路径积分理论推广到非线性情况。建立了动态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g-期望理论,将Kolmogorov创立的概率论推广到非线性情况,并将其应用于动态金融风险度量的理论与计算。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九五”重大项目“金融数学、金融工程、金融管理”第一负责人,对在我国建立“金融数学”新学科起了很关键的作用。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伟长
    物理学、力学、应用数学家 1912年10月9日生于江苏无锡。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当选为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 上海大学校长,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第六至九届副主席,民盟中央名誉主席。我国力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创建了板壳内禀统一理论和浅壳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在波导管理论、奇异摄动理论、润滑理论、环壳理论、广义变分原理、有限元法、穿甲力学、大电机设计、高能电池、空气动力学、中文信息学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1956年、1982年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曲钦岳
    天体物理学家 1935年5月21日生于山东烟台。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南京大学校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是中国最早在高能天体物理学这一新兴学科进行研究的天文学家之一。在中子星、X射线源、g射线源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与合作者得出了关于脉冲星能损率一特征时标的统计曲线,并澄清了国际上关于JP1953是否为中子星的争论与合作者提出了反常中子星可能是致密星体的一种新类型,并得出了反常中子星的质量极限提出了某些形态特异的超新星遗迹的理论模型等。 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沈文庆
    实验核物理学家 1945年8月21日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曾任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分院院长。与合作者在73MeV以下的12C+209Bi发射粒子研究中,证实低能核反应中有大质量转移反应引起的a粒子发射,研究证实轻系统存在深部非弹性散射,并证实了有非完全深部非弹性散射的新反应机制。负责兰州国家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区建设并组织一批实验。在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获得当时国际上最佳的质量与电荷分布,测到4个新核素。测量了准裂变的物理特性和质量弛豫时间并分析了对合成超重核的影响。和学生一起提出了适用于低能和中能的核反应截面参数化公式发展了用BUU方程计算反应截面的新方法,得出了轻反应系统核态方程和介质中核子—核子作用截面。 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沈学础
    物理学家 1938年2月28日生于江苏溧阳。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从事凝聚态光谱及其实验方法研究。发展了光学补偿双光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方法,发现了一定条件下某些固体存在声学局域模。发展了傅里叶变换光热电离谱方法,使硅中浅杂质检测灵敏度有数量级的提高。对超晶格、量子阱及其他低维结构、半磁半导体和非晶半导体以及固体中杂质等作了大量光谱研究,尤注重其中量子态跃迁、量子态杂化耦合等微观量子过程和量子互作用。撰有《半导体光学性质》、《半导体光谱和光学性质》等。 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

    石钟慈
    数学家 1933年12月5日生于浙江宁波。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了一种将变分原理和摄动理论相结合的新算法并算出氦原子最低能态的良好近似值研究了矩阵特征值的定位问题,得到精度很高的上下界估计公式。70年代中期以来,从事有限元的理论研究和应用,首创的样条有限元被广泛应用于实际计算并引发了大量后继工作研究非协调元的收敛性,证明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检验方法既非必要也不充分,并提出新的判别准则发现非协调元的一系列奇特的错向收敛性质,从理论上证实了早期工程计算中观察到的现象分析并证明多种在应用上极有价值的非协调元的收敛性,奠定了它们的理论基础。 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3年获华罗庚数学奖。

    苏定强
    天文学家 1936年6月15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武进。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曾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9委员会(天文仪器与技术)主席。在大望远镜光学系统的研究中,提出一系列新的折轴系统和透棱镜改正器。和王亚男共同建立了一个特殊的光学系统优化程序。提出了应用主动光学产生按传统概念不能实现的面形变化的光学系统的新思想,和王绶王官共同提出了国家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的初步方案。领导研制成我国第一个Lyot双折射滤光器、第一个主动光学实验系统。参与了我国多个天文望远镜和仪器的研制,做了许多重要的创造性的工作。代表作为“中国2.16米望远镜的主光路系统”、ActiveOpticsinLAMOST等。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均为第一获奖人。

    苏肇冰
    物理学家 1937年6月21日生于江苏苏州。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与合作者论证了电磁波在粗糙金属表面传播的安德逊局域化,提出在金属小颗粒悬浮液体中通过测量吸收系数可能观察到电磁波局域化迁移率边界的建议,其后得到实验验证。与周光召、郝柏林、于渌合作,系统地把现代量子场论与统计格林函数结合,发展了适用于平衡和非平衡统计的闭路格林函数方法。与于渌合作,推广了黄昆的多声子晶格弛豫理论,建立了准一维有机导体系统中非线性元激发的量子跃迁理论等。

    孙昌璞
    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62年7月生于辽宁省普兰店市,籍贯辽宁普兰店。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7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92年于南开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量子物理、数学物理和量子信息理论的研究。提出了q变形玻色子概念,由此构造杨-Baxter方程新型解,给出其微观解释,并应用到量子信息存储。建立了退相干的因子化模型,发现了量子临界环境具有动力学敏感性,它诱导的退相干会被显著增强。研究了纳米机械冷却和基于约瑟夫森结的量子信息处理,提出了固体系统实现量子态传输的理论方案。建立了量子绝热过程的非绝热修正理论,指出了诱导规范场可观测效应和它分离手征分子的方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孙义燧
    天体力学家 1936年12月20日生于南京,籍贯浙江温州瑞安。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主要从事天体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研究。与陈翔炎等合作对给定的三体位置解决了三体轨道的变化范围问题。对具有相同三体质量和角动量常数的三体系统,与C.Marchal等合作证明了三体问题椭圆Euler特解对应的惯量矩的最大下界即为所有有界运动惯量矩的最大下界。首先发现并与程崇庆一起证明了保守系统中近可积三维保体积映射存在充分多的二维不变环面,由此结果可以否定保守系统中的拟遍历猜测和Pesin的正Lyapunov指数猜测,而正Lyapunov指数是一个系统具有混沌运动的标志。代表著作为《摄动理论》(与易照华合著)。 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汤定元
    物理学家 1920年5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留美期间,发现金属铈的新颖相变首创的金刚石高压容器,现已发展成为高压物理研究的重要仪器。1951年回国后,长期从事半导体光电物理与器件的研制。领导并参与研制成功十种光电器件和红外探测器,部分用于人造卫星、军民用高科技装备中,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开创了窄禁带半导体的系统研究。有13项创新成果被收入国际权威科学手册中。

    唐孝威
    原子核物理及高能物理学家 1931年10月1日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浙江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原子核物理、高能实验物理、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等方面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参加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在中子点火实验和核试验物理诊断等方面作出贡献。70年代中进行我国卫星舱内空间辐射剂量的测量。70年代末率领中国实验组到德国汉堡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进行高能实验,参加的马克杰国际合作组在实验中发现胶子。80年代初领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实验组参加L3实验及AMS实验等国际科技合作,在实验证实自然界存在三代中微子以及实验测定中间玻色子特性等方面作出贡献。90年代起和我国神经科学家一起推动和组织脑功能成像实验和神经信息学研究,并在生物物理学、医学物理学、核医学、脑科学等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工作。近年来进行意识问题的自然科学研究。

    陶瑞宝
    理论物理学家 1937年3月17日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64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教授。从事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理论方面的研究。首创了自旋算子玻色变换的投影算子理论,把变换后对玻色空间的限制表示成玻色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受到国际上的重视和采用。与他人合作创立了计算周期性多孔和复合媒质中弹性波和电磁波传播的傅立叶方法,计算了微结构对弹性模量、介电常数等的影响建立了能包括液晶分子位置短程关联的广义分子场理论,解释了在“无序相-向列相”液晶理论中的“deGennes迷”。此外,在非周期序列、低维磁性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田刚
    数学家 1958年11月24日生于江苏南京。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1984年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数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座教授。解决了一系列复几何、几何分析及数学物理中的重大问题。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完全解决了复曲面情形,并发现了该度量与几何不变理论中稳定性的紧密联系。与人合作,建立了量子上同调理论的严格的数学基础,特别是证明了量子上同调环的可结合性。解决了辛几何中著名Arnold猜想的非退化情形,以及接触几何中Weinstein猜想的稳定情形。在高维规范场数学理论研究中,建立了自对偶Yang-Mills联络与标度几何间的深刻联系,给出了用标度闭链对该种联络进行紧化的途径。1994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九届沃特曼奖。1996年获美国数学会韦伯伦奖。2002年应邀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作1小时大会报告。

    童秉纲
    流体力学家 1927年9月28日生于江苏张家港。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从事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的研究。在非定常空气动力学领域,结合国家航天工程的需要率先开拓和发展了一套从低速直到高超声速的动导数计算方法,并发展了以有限元方法为主体的计算气动热力学建立了模拟鱼类运动的三维波动板理论,对鱼类形态适应的内在机制做出了流体力学解释在钝体尾迹的涡运动机理、可压缩性旋涡流动结构、二维涡方法等研究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

    万哲先
    数学家 1927年11月7日生于山东淄川,籍贯湖北沔阳。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算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代数学、组合论研究,在典型群、矩阵几何、有限几何和编码学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典型群的结构和自同构方面一系列难题1958年对解决运输问题的图上作业法给出理论证明并进行了推广应用研究有限域上典型群的几何学,获得了系统的重要成果,利用它们构造了一些结合方案、PBIB设计、认证码和强正则图并研究了有限域上型表型问题,典型群的子空间轨道生成的格等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卷积码,澄清了一系列疑问证明了对称矩阵几何及哈密尔顿矩阵几何的基本定理。 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汪承灏
    物理学家 1938年1月10日生于江苏南京。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建立了压电晶体表面激发的广义格林函数理论,它构成现代声表面波技术的理论基础。给出了压电晶体表面源产生的衍射场严格分析,克服了流行的角谱理论的缺陷得到了声表面波在表面栅阵产生散射场的准确表达。发展了一些声表面波和高频体波器件和系统。研究压电振动系统电气负载特性,提出压电可调频换能器的结构和压电振动阻尼原理。开展单一空化气泡声致发光的研究,发现除光辐射外还存在电磁辐射,并证明辐射均发生在空化的闭合瞬间。

    王鼎盛
    王鼎盛,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于重庆市南川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6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主要从事计算物理研究。与他人合作,从密度泛函理论出发,用表面能带方法,计算在非磁材料上的超薄铁磁膜的物理性质,研究了磁性和原子层数的关系,说明并不存在磁性“死层”,并预言在超薄铁磁薄膜中原子的磁矩可以显著大于在体材料中的磁矩,后为实验所证实发展了磁晶各向异性的理论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提出的有效配位作用分析方法被同行广泛使用,还发展了高阶交换作用磁体的计算发展了从第一原理出发对表面吸附层的电子结构的计算,比较严格地处理了电荷转移问题和基底影响问题开辟了从第一原理出发计算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对我国计算材料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恩哥
    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1957年1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籍贯上海。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1985年在该校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表面物理研究,在纳米新材料探索及其物性、原子尺度上的表面生长动力学以及受限条件下水的复杂形态等方面做出了有重要影响的工作:利用掺杂来调制纯纳米管的结构和物性,首次制备出管状碳纳米锥和CN聚合纳米钟和BCN单壁纳米管与人合作发现并证实了表面原子运动的一些新规律,完善和发展了原子尺度的薄膜/纳米结构生长动力学与其学生在SiO2表面预言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二维镶嵌冰。曾获亚洲华裔物理学成就奖、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
     
  3. 达尔文的那套,不得不服~
     
  4. 没看明白...
    1/4 = 25%,从统计看上有优势还是......
     
  5. 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内在逻辑。
     
  6. 文化属性的原因?

    据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
     
  7. 江苏宜兴称为“教授之乡”
     
  8. 当年考奥数好难,在其他省能得全国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