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香格里拉”

Discussion in 'Thoughts and Love' started by saxotrader, Oct 31, 2009.

  1. 心中的那片“香格里拉”
    去年7月,一位腿脚不便的61岁老人,执意作为一名志愿者,自费走进海拔4200米的青藏高原去进行义务教育,他的行为感动了一批年轻的志愿者。他就是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的退休教师项宁。在3月5日中国志愿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项老师。
    向往“神圣的土地”

    1986 年,作为学校的艺术总监,项宁带着学生排过一个舞蹈,名叫“神圣的土地”。这是项宁根据一首音乐创作的作品,表现的是西藏风情。这个节目在全省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两年之后在中央电视台第5套节目中播出。1999年又被列为建国50周年庆典节目。从此,青藏高原成了项宁向往的地方。


    2001年夏,项宁利用暑假自费去了拉萨,在过海拔5000米的雪山时,有一个放牧的藏族少年敲打项宁乘坐的越野车。项宁以为孩子饿了,拿点吃的给他。但孩子不接,示意要圆珠笔。后来他们又碰到一位少年,同样找他要圆珠笔。这对项宁触动很大,那时他的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有一天要当一名志愿者,到青藏高原去开展义务教育。回到芜湖后,一位已在青藏高原义教多年的老师,几次动员项宁到“太阳部落”去,那里非常需要像项宁这样知识全面的老师。因为有教学任务,项宁无法成行,但他把这个愿望记在了心里。

    走进“太阳部落”


    去年3月,项宁退休了。他退休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到“太阳部落”去从事义教。
    “太阳部落”在四川省石渠县格蒙草原,位于青海、西藏和四川三省区交界处,交通十分闭塞。这个地方藏语叫“香德尼玛扎溪卡”,“香德”意思是北方,“尼玛”的意思是太阳,“扎溪卡”的意思是雅砻江畔,因此被称为“太阳部落”。
    2004年7月,项宁在一位学生的陪同下出发了。经过5天的长途旅行,于7月17日到达石渠县。县领导对项宁的到来十分重视,专门派县委组织部和办公室的两名工作人员,开着车送项宁到格蒙草原。经过半天的颠簸,项宁终于到了他要去的学校———格蒙寺孤贫学校。
    项宁受到了热烈欢迎———一位老人捧着哈达套在项宁的脖子上,并拍着项宁的头连连说:“扎西德勒。”

    格蒙寺孤贫学校


    去格蒙草原之前,项宁对那里艰苦的条件有思想准备。但去了之后才发现,现实比他想像的还要艰苦。
    这所学校是由格蒙寺的主持洞尼创办。校舍非常简陋,全校共有50多名学生,最大的19岁,最小的6岁,混班上课。
    对项宁来说,身体倒没出现太大的反应,反而是生活习惯一时无法适应———高原地区馒头蒸不熟,米饭煮出来也是半生的。一条小溪离学校约有三四百米远,人们的生活用水都从那里背回去。但背水耗氧太多,因此水很珍贵。当地人从来不洗澡。给项宁安排的一张床,本来是花格子床单,却脏得分不出颜色。那里没有电话,也没有电,牛粪是最常用的能源。
    为了教学方便,当地人为项宁取了一个藏语名字叫“桑吉彭措”。在远离家乡的那个高原上,项宁教孩子们读书、唱歌,与孩子们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当孩子们偶尔获得一块糖果时,会悄悄地塞到项宁的手里,让项宁感动不已。项宁把带去的药品和7200元钱全部捐赠给了穷苦的孩子,还花600元买了一头牦牛,放在寺庙里“放生”,这头牦牛产的奶主要供学生食用。他还走进帐篷,家访了十几名学生。

    心中的“香格里拉”


    8 月底,格蒙草原的冬天就要来了。因为年龄的原因,加上腿部曾受过伤,项宁必须要回到安徽,否则一旦大雪封门,想走都走不了。几天后,正好有一辆车进来。孩子们听说桑吉彭措老师要走了,一起跑来拉住项宁的手不放。一位活佛与项宁拥抱,在耳边用生硬的汉语对项宁说:“我会为你念经祈祷,你一定会平安回到你的家乡。”另一位活佛特意赶来,用摩托车把项宁送过一座山,才让他坐进汽车里。
    如今,项宁回到芜湖已有半年了,但他始终牵挂着那块土地和那里的孩子们。
    2 月16日是大年初八,洞尼在去上海时特意来到芜湖看望项宁。洞尼向项宁提出了三个要求:能否找一位像你这样的老师,到格蒙寺学校教书三年;能否找一位医生到格蒙草原去为藏民看病;那儿有一个小男孩,父亲去世了,母亲无法养活,能否找一位汉人暂时接收他,并让他到芜湖来接受教育,以后再回到格蒙草原去。
    两天后,洞尼匆匆离去,但他的三个要求却深深地留在了项宁的心里。项宁希望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时,别忘了心中的那片“香格里拉”。
    图为项宁手把手地教孩子写汉字(图片由项宁提供)。
    (本报记者 夏云来 实习生 季鲲)
    [​IMG]


    格蒙寺孤贫学校医院
     
  2. ~ 还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