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

Discussion in 'Quantum and Mind' started by hylt, Oct 24, 2009.

  1.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

    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回国之前,他的悲剧毫无征兆,似锦前程在等待着他。

    然而9月17日凌晨2点,在留下了6页遗书后,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就在跳楼前6天,他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

    从芝加哥到杭州

    他告诉妻子 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1977年,涂序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他一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高中毕业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9-11”之前顺利拿到签证,全奖学金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土木工程系,6年后拿到博士学位,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

    据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提供的材料记录,涂序新是今年1月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学院岩土所联系的。今年4月,浙大的录用通知发到了涂博士手上。浙大的电子邮件中,确认给涂博士提供教职,但并未明确具体的职称。

    6月初,涂博士提前结束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博士后工作回国。他告诉妻子何晶(按照当事人意愿化名),国内有项目等着他。

    何晶也是留美博士。她本科在北方某名校读经济相关专业,毕业后随丈夫到了美国。她也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并取得了博士学位。了解涂的人说,涂博士是一个孝子,姐姐一家在杭州生活,父母在金华,回到杭州是他的首选。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女儿,本来在金华老家由何晶父母抚养,一家三口或许能在杭州团聚。

    成为学术骨干

    他告诉朋友 困难比想象大得多

    涂博士属浙大“1311计划”引进的1000名学术骨干之一,每月扣掉房租到手收入2000多元。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告诉记者,浙江大学“1311计划”,即建设一个结构分明的创新团队,这个团队的组成是,100位大师,300位核心人才,100个创新团队,1000个学术骨干。在位于浙大紫金校区的教师宿舍区里,还预留着近百套没有出售和分配的住宅。不过,那些都是给“大师”们准备的。

    虽然涂博士在和芝加哥朋友的交流中,对困难早有预见,然而,困难似乎比他想象中大得多。

    涂博士并未如自己事先预料的那样,回国就有科研项目可做。6月,他回到老家浙江省金华市休息了一段时间。7月,涂博士回到杭州。28日,他租住在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这正是涂博士居住了两个月,而后纵身跳下的综合楼。浙大人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综合楼住房月租2000元左右,略低于市场价,从工资里扣除。

    浙江大学分管人事的朱晓芸副处长告诉记者,涂博士的待遇按讲师发放,并且给他提供4万元的房贴,支持他在杭州购房、安家。然而,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状态,涂博士的女儿不久就要上幼儿园了,现在国内大城市的幼儿园收费不菲。涂博士的妻子何晶也不顺利,她只好一边住在老家带孩子,一边找工作。杭州房价毫不逊色于上海,浙江大学紫金新校区虽然位于并不那么被看好的西区板块,每平方米价格仍然直逼2万元。

    意外的抑郁

    他遗书里说 当初决定下得草率

    无从考证涂博士是否也有相似的心理落差。据他的亲属转述,他告诉家人,工资是按副教授资格发放。

    涂博士出事前,他的工作仍在按部就班进行,并担任了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然而,不为人知的是,也是在8月,他开始焦虑,并开始服用药物帮助睡眠。

    涂博士的学术潜力已经部分得到了证明。用Googlescholar(谷歌学术搜索)可以搜到他发表的6篇学术论文,其中3篇发在SCI核心期刊。涂的研究,集中在岩土工程的计算方法和模型领域。在国内大搞工程基建的背景下,应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他的妻子和至亲眼里,涂博士一直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在芝加哥朋友眼中,涂博士对人热情宽厚开朗,对学术潜心追求。高中同学在回忆时,也无法把他和焦虑联系起来,在没有丁俊晖的年代里,只有小混混才打桌球,而涂博士的桌球技术是那一帮同学里最好的。

    可以确定,即使焦虑过,涂博士在8月还没有绝望。9月11日,他还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

    然而6天后的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留下6页遗书,遗书里,他没有责怪任何人。不知何故,他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猜测

    跳楼与评职称有关

    从9月11日填报申报副教授信息到9月17日跳楼,涂博士到底经历了什么?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涂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

    对这种指责,浙大觉得不符合常理。建工学院党政办公室科长金卫勇告诉记者,涂博士出事后,他们专门查看了学院和他来往的E-mail,都是“教职”字样,没有出现“副教授”。人事处副处长朱晓芸介绍,“教职”的意思是,涂博士在海外有两年的博士后研究经历,按惯例一进校就至少是讲师。至于能否拿到副教授职称,则要看9月的评定。而涂博士“因病坠楼”正好发生在9月职称评定期间,距离他填写申报信息不到6天。舆论普遍猜测,他的死是否和提前知道了评选结果有关,是否有人提前找他谈过话。但学校有关方面否认了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反思

    海归也是高危群体

    年轻海归并非人们通常想象中的弱势群体。然而事实是,他们也是一个高危群体。他们从小就承担了太多社会期望,而以当代中国社会的世俗观念看,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并没有立刻接近成功。从归国到坠楼,不过3个月,涂博士就从逐渐焦虑到抑郁。

    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说,涂博士刚回国,适应环境有一个过程。学校让他当新生班主任,还让他参加一些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正是帮助他适应。但从事后看来,对他的关心还是稍微少了一点,没有注意到他的状态。

    涂博士事件后,他生前所在的建工学院开始找年轻教师谈话,让他们有什么困难要和学院说。
     
  2. “海归”之死与适应环境

    9月17日,在浙江大学任讲师的一名海归博士留下6页遗书后跳楼自杀。在跳楼前6天,他刚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网络盛传浙大曾经给该博士口头承诺,但却未能履行。(10月22日华商网)在遗书中,这个万念俱灰的博士写道: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读到上述文字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当初怀着美好愿望的海外学子,是怎样在现实中一步一步被逼上绝路的,我们也可以想象,在那个生命最好一个夜晚,这个书生气十足的海外游子,心中怀着的是多么巨大的痛苦。于是我们听到了浙大党委宣传部部长沈文华的话:适应环境有一个过程。是啊,适应环境的确不容易,但是,有谁问过没有,博士要适应的是怎样的环境?他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适应这样的环境?

    当有人把博士之死看做是心理问题的时候,是不是说,“残酷、无信、无情”的国内学术圈是这个“海归”的臆想,是不是说,国内学术界并不需要自身进行检讨?纠结在一起的官场、人情、帮派、交易,哪一样不能在学术圈中找到,哪一样是这个圈子之外的、或者对这个圈子有所憧憬的人所能想象得到的?一个人的自杀,固然有心理脆弱的成分,但是那压断骆驼脊梁的最好一根稻草呢?那些龌龊的让人绝望的现实呢?

    适应,在这里不是一个动词,而是一个形容词,意味着某种状态。可是这样的“适应”的代价是什么?其实正是因为这样的“适应”造成了学术圈内的弄虚作假、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死气沉沉。这就是一个大背景,笼罩在自杀的“海归博士”周围,这就像是一种自然选择,把一条生命逼上绝路。如果博士的死是可悲的,更可悲的是我们的学术,我们的教育,甚至是我们的良知。

    学术而有“圈”,本身就是荒谬的。与之相比,更加荒谬的是一个人的死,竟然可以用“无法适应”来解释。我们期待创新,期待在学术领域内有所突破,而不是用一些空洞无味,甚至是抄袭的论文来支撑“科学教育形势大好”的假象。海归博士之死,难到还不能让一些人觉醒么?(曲晟)
     
  3. 心理承受能力弱.

    过去很多人都以为国外的教授、副教授好拿,那个“教授/副教授”属于聘任制,不是终生的,国外的终生教授/副教授和我们国家90年代以前一样是非常难拿的。国内90年代后在一批海龟的“鼓噪”下,大批海龟在国内通过“特批”途径轻易的“拿”到教授/副教授(国内可是终生的啊)。


    另外就是国内那个特殊的“博士后”职称头衔,也是中国特色,国外所谓我们说的“博士后”是博士毕业后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处于一个“过渡”阶段的工作。
     
  4. 打工的环境就是:残酷、无信、无情,博士也不例外。
     
  5. 湖南浙江大学连爆海归博士自杀


    当下国内高校的高度行政化、学术圈子化,让长期接受国外自由、独立学术氛围熏陶的海归感到水土不服,最近大陆媒体连续传出海归博士自杀的新闻。

    10月22日上午,湖南大学为跳湘江自杀的海归博士南某举行追悼会。1970年生的南某,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工作,系湖南大学以引进人才的方式进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人才,月薪1万元,工作仅一年,今年5月1日刚结婚。

    另一个悲剧发生在浙江大学。涂序新,一位从美国西北大学毕业的博士满怀着“允诺”的高级职称和科研项目的希望于今年6月回到浙大,但3个月后的9月17日凌晨2时,涂博士从11层楼顶跳下。

    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回国后没有科研可做、超高的房价……等等,被认为是海归博士自杀的原因,但更多的人认为是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涂序新在遗书里有这样一段话:“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同是清华毕业、在美国加州拿到博士学位的海归夫妻期待国内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今年6月先后回国。没料,除妻子在厦门大学找到一个讲师职位,寻职无落的先生10月不得不又返回美国。妻子也郁闷地表示,虽然公认英语很好,但该专业的英语教学也不让她上。

    南京一所重点高校工程院副院长则直接警告他在美国的同学,如果要回国,一定要有关系,否则待遇是天壤之别,除非你的名气已经很大。只有研究成果、过硬的科研文章,没有人际关系,一般海外的博士难混的。

    一位海归学者说∶“圈子,主要是各种各样的圈子,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难以理解。”在国外,圈子都是以专业领域集结的学术圈子,国内高校的圈子不但有学术圈,还有行政圈,更有学术与行政相互交融的圈子,其中的利益关系纵横交错,各圈各有利益代表。在这样的学术生态下,做学术更像是做关系,没有了学术的纯粹与简单。
     
  6. 无语。
    没有给社会,父母,家人留下什么东西...
     
  7. 哎。。。唏嘘不已啊
     
  8. 适者生存
     
  9. WSC

    WSC

    转载自 中新网论坛:
    受不了!海归博士自杀 浙大发布如此奇文讣告

      我老终于也怒啦,看看咱“第一流大学”的讣告的水平。不好意思,我老对文字比较敏感,这么干我老真受不了啦!!!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三十分,涂序新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杭州殡仪馆举行。参加告别

      仪式的有学院领导、学校相关部门、部分师生及涂老师亲属与同学,共100余人。(没啥问题,领导在前这是规矩)

      涂序新老师于2009年9月17日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终年32岁。(坠楼!!还是因病!大家经讨论认为,以后很多时候可以说:因病上吊、因病投河、因病被自杀、因病……这位讣告写手啊,因病和坠楼有因果关系吗?几乎是以暗含幽默的方式公布讣告?)

      涂序新老师1977年8月生于浙江金华,1995年9月——2001年6月就读于清华大学,2000年6月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1年6月获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9月——2007年6月就读于美国西北大学,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获得岩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6月中旬回国到学院工作。(没啥问题,我老不骂人)

      涂序新老师为人真诚善良,对待同事细心周到,受到大家的尊重;对待学生,耐心解答疑问,多次深入新生宿舍与学生交流,受到学生的爱戴。涂序新老师学识渊博、事业心强、治学严谨,对研究工作认真执着,精益求精。(他妈的,看到这里虽然说了点人话,但感觉怪怪的,尤其是什么“多次深入新生宿舍”)

      借此机会,感谢学校各部门及学院师生的关心!(开始感谢了?要不要开始庆功?还有在讣告上感谢的?还“借此机会”?)

      附涂序新博士来学院的主要经历

      2009年1月,涂博士通过电子邮件与学院岩土所联系,申请教师岗位;

      3月24日,由学院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涂博士来学院面试;(看到没,“由学校提供往返国际机票和住宿条件”,看到没!还国际机票呢!逝者面试时还喝了你们的水,要不要说出来?总之,浙大出钱了!浙大买单了!浙大牛逼了!这句话的前半句要是翻译成英文,在美国是会被人笑死的!)

      4月21日,学院将《新进人员聘任通知书》发给涂博士,涂博士于次日通过电子邮件表示“本人愿意接受你们所提供的岗位和待遇”;(嗯,至于你们履行没履行,是另一个问题,这里不骂了,要不然太长了)

      6月12日,涂博士与浙大签署聘用合同;

      7月28日,涂博士租住由浙大提供的位于玉泉校区求是村的教师公寓。公寓建筑面积57平方米(内含独立厨房、卫生间以及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床铺、桌椅等家具和电器设施)。此后,他相继参加了学院组织的留学归国人员座谈会、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备及会务工作,并担任了 2009级本科新生班主任;(极品段!极品段!我老拍案惊奇,我老佩服得高山滚鼓、前仰后合,我老看得老泪纵横、感激涕零……看到没,浙大提供了房子耶!57平方米呢!更绝的是,里面还有很多很多设备,让诸位海归和海不归大开眼界:独立厨房的耶!不是筒子楼!还有卫生间呢——可惜没说独立卫生间;还有电视、冰箱、空调、微波炉、电磁炉,多全啊,要是再有烤箱的话不活脱脱是个美国公寓?还有床铺和桌椅呢!妈的当海归是北朝鲜来的啊?

        喘口气,继续分析:在一个人的讣告上,会出现诸多电器和类似信息,单看这一段还以为转租房子呢!总之,浙大真好哇,提供这么多东西,海归这儿看来是谁也亏不了,连微波炉都有了呢!就不用像我老当初那样,和人一起去沃尔玛花二三十美元去买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新的,因为没说 ——对于让海归用新微波炉,恐怕讣告上也得加一条“电器和家具还都是新的呢!”写讣告的人,一看就是中专会计出身,算账列清单真麻利啊!某大学果然是藏龙卧虎之地,果然是高手不问出身,在下服了!)

      9月1日到8日期间,涂博士参加了学校在之江校区举行的新教师岗位集中培训;(没毛病)

      9月8日,学校启动了下半年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9月11日,涂博士在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系统”中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看到没,“填写了申报副教授的相关信息”,暗含的意思我不说了,反正我懒得去分析)

      9月17日,涂博士于凌晨2点因病不幸坠楼去世。(大团圆!因病、坠楼!到此全文达到结局,此病极是了得,居然会让人坠楼,而且还不是失足坠楼!这样写,难道有些人、有些“第一流”大学不觉得无耻吗?)

        (全文完。我无话可说,我只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在中国即使像狗一样卑微,像猪一样肮脏,也得选择活着,否则你的讣告上会出现微波炉!)

      (在这十数天或是二十天前,地球另一边的一个叫做美国的国家的某个大学里,也有人为Dr.Tu发了简短的讣告(大意,我记不得了):涂博士不幸去世,他曾工作求学于我们这里,做出了不少贡献。我们每个人都为他悲伤,希望他在天堂安息。

      ——但是,我深深的确定,上面没有写这个大学曾经给过他工资、保险、公寓、微波炉、家具,也没有写他在这里住在有热水、有独立卫生间、有独立厨房、有电磁炉和烤箱的住处——当然也不会提到机票和住宿。)
     
  10. 因为待遇不够高而自杀?
    从正常的动机角度分析,这基本很难成为一个人自杀的主因。这不是走投无路没饭吃,也不是限制了人身自由不让找更好待遇的地方。人面对这种情况的一般反应就是收拾包袱走人而已。
    讣告几次提到因病坠楼,说不定,这才确实是原因所在。
     
  11. 32岁,多么好的时光,干嘛要自杀呢?可以混啊,而且可以混得很好,嘿嘿。。。
     
  12. 根据经验推测,博士是被骗来的,骗来之后发现承诺有出入,但已经进退维谷,左右为难,而他又较真,才走向绝路。

    以我个人的经历,在某家公司应聘时,谈了工资之后,人事又说公司有住房交通通讯补贴若干,一听还不错;等进了公司之后,才发现所说的住房交通通讯补贴已经包含在工资当中,被骗了。
    后来听人事说,这是先把人骗进来(用的就是骗字),即使人不干了公司也没什么损失,留下来就多一人干活。

    员工对企业而言,只是奴隶而已,或者就是一头驴。这个对于我们当惯奴隶的人来讲,这没什么大不了,何致一死?但对没这种体验的人来讲,这可能是奇耻大辱,我想。
     
  13. 国内大学去海外招人都是靠骗?
    。。。
    。。。
     
  14. “都”是你说的
     
  15. “海龟”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16. 九十年代回来的“海龟”一般都不错,起码是有料的,加上那时候的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不会被骗得太惨;2000以后回来的就难说了,很明显你这时候回来,在学校,单位那些位置已经有人了,轮不到你,失落是很正常的。
    当然了,杨振宁是例外哈。:D
    深圳理邦精密仪器老总95年从德国回来创业的时候,也睡过10元/晚的床位。:D
     
  17. 从涂博士的悲剧看全球性博士过剩

    大漠88

    涂博士让大家惋惜。一个年轻有为的生命就这样离世而去了。涂博士的悲剧不是一个个别现象,它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制度的深层的市场规律。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命题:全球性博士过剩的时刻来临了吗?

    1994年,我到美国读书。第一天,就遇到了我们实验室的一个博士后。他已经在我们实验室作了7年博士后了。一直无法在美国找到一个助理教授位置。当我看到他的求职简历的时候,我吃惊了。他已经在科技界最顶尖的杂志自然杂志和科学上分别发表了两篇论文,都是第一作者。在其他一流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已有30多篇。非科技界的朋友也许不了解在自然杂志和科学上上发表论文的难度。要知道这两分杂志是世界上公认的水平最高的综合性科学杂志。它刊载各个学科最重要的科学进展。大多数教授一生也未必有一次机会在这两份杂志上发表论文。也就是说,这为博士后已经是世界上顶尖的科学家了。就是这样一位顶尖的科学家,竟然不得作了7年博士后。我不尽为自己的未来担心了。
    随后,我有遇到了一位学化学的中国留学生博士后,他当时已经在科学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在其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已经超过100篇。他告诉我,他酷爱科学,只想在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不想去公司工作。一年后,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第三篇论文,但是终于不得不放弃了科学理想,到一家公司去从事产品开发工作。

    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位岩体力学博士,刚好与自杀的涂博士学的是一个专业。他告诉我,博士毕业以后,他找到了一份薪水微薄的专业工作,但是只干了4个月,就被裁员。两年来他只能在夜间超市打工。“在超市打工工资和我作专业工作时差不多”他这样告诉我。

    在加拿大,许多博士毕业的电子工程师的年薪只有高压电线路作业工人的一半,而这些高压电线路作业工人只是高中毕业。在清洁工的队伍里,经常可以碰到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我开始怀疑,全球性博士过剩的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现代的科学研究结构中,大学教授需要研究助手来协助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工作。而最廉价的研究助手就是博士生和博士后了。在美国,雇佣一个博士生只需要付他的助学金,大约每年15,000美元。雇佣一个博士后大约每年20,000美元到30,000美元。这个价钱比大多数建筑工人薪资要低。博士后已经从教授的跳板变成了一个终身职业,大量的无法找到教授职位的人,不得不在博士后的岗位上奋斗终生了。
    科学研究只承认第一,在这个领域中你必须发现新的科学现象和规律。而自然界未被发现的新领域是有限的,未被发现的科学规律也越来越少。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狄拉克曾经说过,那时(20世纪初)二流甚至三流的物理学家也能做出一流的工作,而现在,一流的物理学家作二流的工作都非常困难。物理学大师费曼指出,物理学的荣耀不会永存,我们可能已经到了物理学的终结阶段。研究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尚且如此,对岩体力学这样的土木工程学科,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能有几何呢?

    我提到的第一位博士后,他所从事的是未知领域最多的生物学科,也是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在这样的研究领域博士已经过剩,就不用说那些已经被充分发掘过的领域了。在这些领域,学术论文的价值实际上是权威说了算,因为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几经在20世纪就完成了。涂博士刚好从事的是这个领域的工作。

    中国目前的引进人才的机制,注重与大师和高学历。事实上,中国与美国和世界的差距主要在技术。这些中国急需的技术人才并不是博士,而是大量的硕士。在到美国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当中,学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博士生有80%在第二年就拿了硕士学位毕业找工作了。而学习其他科学的博士生,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前,几乎无例外的同时再读一个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或者数理统计的硕士学位,以备就业的多种选择。市场是残酷的,我大多数朋友都是以第二硕士学位就业,而在简历上只字不提原先的博士学位。

    微软不是由博士们建立起来的,比尔盖茨本科都没有毕业。事实上大多数美国高新技术产业都是一些硕士甚至本科毕业生创造出来的。而中国现行的人才引进政策刚好将这些中国最需要的人才排斥在外。博士毕业,即不是杰出创造发明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其必要条件。爱因斯坦只是本科毕业,孟德尔也不是博士毕业。爱迪生中学都没有毕业。法拉第也只是学徒出身。引进人才不应该只盯着博士群体。

    在这个博士过剩的时代,博士生毕业之后在就业的压力下,必须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定位。你在导师的指导下可能已经做出了一些新的科学发现。但是,这个世界上也许根本就不需要一个新的和你的导师同样的研究实验室。在找到你自己的研究方向之前,你和其他人一样,只是一个打工仔。博士毕业后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在社会上找到你自己的位置。我们不希望看到涂博士的悲剧重演。
     
  18.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过剩,其中的博士过剩也不足为奇。
     
  19. 这文章事实性错误数不胜数,观点就别提了。
    话说回来,欧美学术界一样有“圈子”,而留学博士生们适应的就好吗?自杀的各种闹剧的留学生们也很多。说到底不管留学僧海龟土鳖,都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