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 更新﹕中國﹕支持部分央企保留對油料結構性期權交易的追索權 (道瓊斯 9月7日)

Discussion in 'Bonds' started by wj2000, Sep 7, 2009.

  1. http://www.shkonline.com/chi/news_reuters_content.jhtml?ID=2607281
    DJ 更新﹕中國﹕支持部分央企保留對油料結構性期權交易的追索權 (道瓊斯 9月7日)

    摘要:
    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週一稱﹐國資委支持部分央企對油料結構性期權交易的
    交易對手保留追索權以及採取進一步法律訴訟的權利。



    上海(道瓊斯)--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tate-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簡稱﹕國資委)週一稱﹐國資委支持部分央企對油料結構
    性期權交易的交易對手保留追索權以及採取進一步法律訴訟的權利。

    當前中國國內針對部分大型企業﹑尤其是兩家國有航空公司近幾年在衍生品交易中遭受巨額
    損失的爭論日益升溫﹐國資委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採取了上述不尋常的舉措。

    中國政府的立場還表明﹐政府加大了對此類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高風險場外交易雙邊合約的干
    預力度﹐這可能對油料結構性期權市場產生廣泛的影響。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在該市場的影響
    力將不斷增大。

    國資委的這一舉措可能會引發交易界的擔心﹔該舉措可能被解讀為正式批准國有企業對自身
    大宗商品衍生品合約提出爭議。

    國資委在一份公告中稱﹐部分央企已經向交易對手致函﹐表示鑒於對該項業務的內部調查正
    在進行﹐其保留追索權利。

    國資委表示﹐對央企此舉予以高度關注和支持﹐有關交易對手應當予以協助。

    國資委並未透露相關細節﹐但市場普遍相信﹐此事涉及的交易對手是與中資企業簽訂上述複
    雜金融合約的全球投資銀行。

    國資委也未披露此事涉及的國有企業。

    國資委稱﹐從商業活動角度來看﹐國有企業向交易對手致函是一種合理的法律手段﹔還稱﹐
    已反復指示所有國有企業在參與金融衍生品交易時要嚴格遵守套期保值原則﹐並謹慎選擇交
    易對手。

    國資委在公告中稱﹐國有企業不得選擇風險難以認知的複雜結構性產品﹐並禁止參與任何形
    式的投機交易。

    國資委還稱﹐目前正對相關油料結構性期權交易進行調查﹐但未透露更多細節。

    某國有企業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高級官員表示﹐此次對衍生品合約交易的調查並不涉及國有
    金屬企業。

    自美國次債危機演變成為一場全球性的衰退以來﹐一些知名中國國有企業遭受了數十億美元
    的損失﹐原因是這些企業以套期保值的名義通過複雜的金融衍生品進行投機性投資。

    例如﹐去年年底﹐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 簡稱﹕東方航
    空)公佈在石油對沖交易上的已兌現損失為人民幣800萬元﹐不過截至12月31日的未兌現損失
    總額約為人民幣62.6億元。截至6月30日﹐東方航空公佈在石油對沖交易上未兌現收益為人民
    幣27.9億元﹐不過主要得益於此前的撥備和最近油價的上漲。

    東方航空董事會秘書羅祝平在接受道瓊斯通訊社(Dow Jones Newswires)提問時表示﹐他尚未
    獲知與此事相關的任何消息。

    記者無法立即聯繫到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 China Ltd., 簡稱﹕中國國航)發言人
    就此事置評。

    -By Shen Hong and Yue Li, Dow Jones Newswires; 86-21-6120-1200;
    hong.shen@dowjones.com (Patricia Jiayi Ho contributed to this article.)

    -0-

    版權所有(c)2009道瓊斯公司
     
  2. 欺骗, 还是贪婪?

    "原因是這些企業以套期保值的名義通過複雜的金融衍生品進行投機性投資"--这一点,国家也不得不承认!
     
  3. 这个新闻要结合前几天另一则新闻一起看才能明白。

    http://www.shkonline.com/chi/news_reuters_content.jhtml?ID=2602207
    DJ 焦點﹕中國要求外資銀行進行衍生品交易須提供擔保 (道瓊斯 9月2日)
    摘要:
    全球金融危機令外資銀行信用受損﹐未來它們在迅速發展的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開展業務時
    或受到更多制約。



    上海(道瓊斯)--在全球金融危機中信用受損的外資銀行﹐面臨被迅速成長的中國金融衍生
    品市場拒之門外的危險。而金融衍生品可能成為外資銀行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中國將從9月16日起實施一項新協議﹐以規範銀行間國內金融衍生品交易。但幾家外資銀行的
    律師和消息人士稱﹐中國最大的五家商業銀行正準備給外資銀行設置高門坎。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td.)﹑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簡稱﹕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Co.)及交通銀行股份有
    限公司(Bank of Communications Co., 簡稱﹕交通銀行)在中國貨幣市場居於主導地位﹐提
    供多達80%的市場流動性。倘若不能與這些銀行進行交易﹐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業務將受到嚴重
    制約。

    中國的衍生品市場發展迅速﹐外資銀行希望憑藉自身豐富的國際經驗從中獲得穩定收入。

    匯豐控股有限公司(HSBC Holdings PLC, HBC, 簡稱﹕匯豐控股)是唯一一家詳細披露在華業
    務的外資銀行。該行表示﹐其代理大型企業客戶從事本幣﹑債券和衍生品交易的子公司去年
    在中國大陸取得稅前利潤3.53億美元﹐中國大陸對匯豐此項業務的利潤貢獻排名第四。

    根據中國新制定的交易規則﹐銀行只能同已與之簽訂主協議的對手方進行交易。該協議最初
    將覆蓋利率掉期﹑債券遠期﹑外匯掉期和遠期以及交叉貨幣利率掉期等現有交易。

    但據直接瞭解情況的外資銀行人士稱﹐五大銀行要求外資銀行(在某些情況下包括它們的大
    股東)在簽署協議之前為其中國子公司提供信用擔保。五大銀行均拒絕就新安排置評。

    根據現有的協議﹐外資銀行不需要提供信用擔保即可與這些銀行展開信用衍生品交易。

    如果外資銀行同意承擔交易違約責任﹐則它們必須撥出本可用來創收的資本。要求銀行的大
    股東提供額外擔保的做法在世界其他地區非常罕見﹐這可能使外資銀行的衍生品交易面臨更
    大障礙。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Linklaters)駐香港的常務合夥人張晞(Simon Zhang)指出﹐銀行控股公司
    一般不經營銀行業務﹐因此﹐要求股東承擔這類風險是極其困難的。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是幾家為主協議起草提供諮詢的外資律師事務所之一。這項主協議是由中
    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在3月份起草的。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名義上是一個負責銀行間市場自律
    的行業組織﹐但其實受中國央行管轄。該協會拒絕置評。

    來自外資銀行的人士表示﹐大型中資銀行還要求降低交叉違約規定的門坎。交叉違約條款在
    國際衍生品市場中比較常見,指的是只要對手方有任何債務違約行為﹐且違約程度超過預定的
    界限﹐則其衍生品頭寸也被自動視為違約。降低違約門坎之後﹐中資銀行可以在違約跡象初
    露端倪時便了結與外資銀行相關的風險敞口。

    銀行業分析師們表示﹐金融危機是導致中資銀行提出上述要求的直接原因。多數大型中資銀
    行要麼或多或少持有一些與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相關的風險敞口﹐要麼受到複雜衍生
    品交易損失的衝擊。不過﹐中資銀行的損失與西方主要銀行相比要小得多。雷曼兄弟去年9月
    份破產引發了全球信貸緊縮。

    一家跨國律師事務所駐上海的律師表示﹐雷曼兄弟破產給中資銀行帶來的教訓是﹐一家上市
    公司被評級為AA或A+就其本身而言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這名律師同時為中資和外資銀行處
    理這類問題。

    他表示﹐一些中資銀行從中得到了深刻教訓。鑒於事件的敏感性﹐他不願具名。

    律師們表示﹐儘管主協議的起草工作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的﹐但起草時間與雷曼兄弟破產事
    件無關。協議起草的初衷是通過合併兩項涵蓋不同金融衍生品的現有協議來簡化中國的衍生
    品交易。

    許多外資銀行近期在註冊旗下中國子公司﹐註冊成本不菲﹐而有關信用擔保的要求更是增添
    了外資銀行的失望情緒。外資銀行在中國所設立子公司的註冊資本一般在人民幣40億元(合
    5.85億美元)左右。而在中國註冊的目的是要獲得與中資銀行同等的待遇。

    一家大型外資銀行駐上海的資金部稱﹐此舉與監管機構希望外資銀行中國子公司獨立運營的
    意願相違背﹐與建立本地子公司的目的相悖。

    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定﹐外資銀行必須在中國註冊﹐這是它們開展人民幣零售業務的前提。相
    關規定使監管機構加強了對銀行業的監管﹐一旦外資銀行違約﹐中國可對外資銀行在中國境
    內的資產進行追索﹐同時還可防止外資銀行中國以外業務的潛在風險波及其中國業務。

    儘管一些中資銀行不折不扣地執行協議條款﹐但律師們表示﹐另外一些銀行則根據它們自己
    對信用風險的判斷僅僅要求部分外資銀行提供擔保。

    到目前為止﹐蒙特利爾銀行(Bank of Montreal, T.BMO)廣州分行是行業監管機構網站上披露
    的唯一一家與大型中資銀行交通銀行簽署主協議的外資銀行。蒙特利爾銀行未在中國註冊。
    蒙特利爾銀行的消息人士稱﹐該銀行還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了協議。

    蒙特利爾銀行駐上海的董事總經理兼亞洲部主管Robert Martin不願談論與兩家中資銀行所簽
    訂協議的詳情﹐但他指出﹐加拿大金融體系成功地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考驗﹐從而增強
    了市場對蒙特利爾銀行信用質量的信心。

    與此同時﹐其他外資銀行已經相互簽訂了主協議﹐並與對衍生品市場尤其熱衷的中國中小型
    地區銀行簽訂了協議。對衍生品投資最為熱衷的中資銀行包括興業銀行(Industrial Bank)和
    寧波銀行(Bank of Ningbo Co.)﹐兩家銀行分別與10家和6家外資銀行簽署了協議。

    一些外資銀行暫時未執行新規定﹐它們希望中國能夠放寬這些規定。中國監管機構過去歡迎
    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以引入創新。一家歐洲銀行駐上海某資金部管理人士表示﹐從長
    遠看﹐如果外資銀行無法與中資銀行進行業務往來﹐則對雙方均不利。

    -By Denis McMahon, Dow Jones Newswires; 8621 6120-1200;
    denis.mcmahon@dowjones.com

    -0-


    版權所有(c)2009道瓊斯公司

    http://www.shkonline.com/chi/news_reuters_content.jhtml?ID=2602201
    DJ 焦點﹕中國要求外資銀行進行衍生品交易須提供擔保 -2- (道瓊斯 9月2日)

    摘要: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Linklaters)駐香港的常務合夥人張晞(Simon Zhang)指出﹐銀行控股公司
    一般不經營銀行業務﹐因此﹐要求股東承擔這類風險是極其困難的。

    年利達律師事務所是幾家為主協議起草提供諮詢的外資律師事務所之一。這項主協議是由中
    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在3月份起草的。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名義上是一個負責銀行間市場自律
    的行業組織﹐但其實受中國央行管轄。該協會拒絕置評。

    來自外資銀行的人士表示﹐大型中資銀行還要求降低交叉違約規定的門坎。交叉違約條款在
    國際衍生品市場中比較常見,指的是只要對手方有任何債務違約行為﹐且違約程度超過預定的
    界限﹐則其衍生品頭寸也被自動視為違約。降低違約門坎之後﹐中資銀行可以在違約跡象初
    露端倪時便了結與外資銀行相關的風險敞口。

    銀行業分析師們表示﹐金融危機是導致中資銀行提出上述要求的直接原因。多數大型中資銀
    行要麼或多或少持有一些與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相關的風險敞口﹐要麼受到複雜衍生
    品交易損失的衝擊。不過﹐中資銀行的損失與西方主要銀行相比要小得多。雷曼兄弟去年9月
    份破產引發了全球信貸緊縮。

    一家跨國律師事務所駐上海的律師表示﹐雷曼兄弟破產給中資銀行帶來的教訓是﹐一家上市
    公司被評級為AA或A+就其本身而言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這名律師同時為中資和外資銀行處
    理這類問題。

    他表示﹐一些中資銀行從中得到了深刻教訓。鑒於事件的敏感性﹐他不願具名。

    律師們表示﹐儘管主協議的起草工作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的﹐但起草時間與雷曼兄弟破產事
    件無關。協議起草的初衷是通過合併兩項涵蓋不同金融衍生品的現有協議來簡化中國的衍生
    品交易。

    許多外資銀行近期在註冊旗下中國子公司﹐註冊成本不菲﹐而有關信用擔保的要求更是增添
    了外資銀行的失望情緒。外資銀行在中國所設立子公司的註冊資本一般在人民幣40億元(合
    5.85億美元)左右。而在中國註冊的目的是要獲得與中資銀行同等的待遇。

    一家大型外資銀行駐上海的資金部稱﹐此舉與監管機構希望外資銀行中國子公司獨立運營的
    意願相違背﹐與建立本地子公司的目的相悖。

    根據中國政府的規定﹐外資銀行必須在中國註冊﹐這是它們開展人民幣零售業務的前提。相
    關規定使監管機構加強了對銀行業的監管﹐一旦外資銀行違約﹐中國可對外資銀行在中國境
    內的資產進行追索﹐同時還可防止外資銀行中國以外業務的潛在風險波及其中國業務。

    儘管一些中資銀行不折不扣地執行協議條款﹐但律師們表示﹐另外一些銀行則根據它們自己
    對信用風險的判斷僅僅要求部分外資銀行提供擔保。

    到目前為止﹐蒙特利爾銀行(Bank of Montreal, T.BMO)廣州分行是行業監管機構網站上披露
    的唯一一家與大型中資銀行交通銀行簽署主協議的外資銀行。蒙特利爾銀行未在中國註冊。
    蒙特利爾銀行的消息人士稱﹐該銀行還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了協議。

    蒙特利爾銀行駐上海的董事總經理兼亞洲部主管Robert Martin不願談論與兩家中資銀行所簽
    訂協議的詳情﹐但他指出﹐加拿大金融體系成功地經受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考驗﹐從而增強
    了市場對蒙特利爾銀行信用質量的信心。

    與此同時﹐其他外資銀行已經相互簽訂了主協議﹐並與對衍生品市場尤其熱衷的中國中小型
    地區銀行簽訂了協議。對衍生品投資最為熱衷的中資銀行包括興業銀行(Industrial Bank)和
    寧波銀行(Bank of Ningbo Co.)﹐兩家銀行分別與10家和6家外資銀行簽署了協議。

    一些外資銀行暫時未執行新規定﹐它們希望中國能夠放寬這些規定。中國監管機構過去歡迎
    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以引入創新。一家歐洲銀行駐上海某資金部管理人士表示﹐從長
    遠看﹐如果外資銀行無法與中資銀行進行業務往來﹐則對雙方均不利。

    -By Denis McMahon, Dow Jones Newswires; 8621 6120-1200;
    denis.mcmahon@dowjones.com

    -0-

    版權所有(c)2009道瓊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