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黄忠大哥和各位版主以及诸位散仙指点下迷津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citron, Jul 22, 2009.

  1. 谢谢指教,这也是我的最大的担忧之一,上面的回帖中我也说过,很多有这些知识和能力的人赚取利润的到底有多少?是不是走入了以确定性来对抗不确定性的死路。
    而昨天我刚被一人批了一顿,他的理由也是和你说的一样,所以在这里再次谢谢你的箴言
     
  2. 兄台的最后一段话我是深有体会的
     
  3. 每种风格都有牛人,每种风格的大多数人也难免平庸。
    说到底,百川归海。关键是正确地认识自己。找准适合自己的那条水道。

    否则,难免摇摆不定,蹉跎了岁月。
     
  4. 唉,兄台的每句话都打中我的死穴
     
  5. 不服不行,海洋的水真的很深很深。
     
  6. 我就是黄忠,但看了几天没敢出声,不好意思啊,正在学习中。
     
  7. 打扰老大清修实在罪过,有事没事您多给我几板砖让我醒醒脑子就是我的福份了:)
     
  8. to citron兄弟

    1,在金融市场上,唯工具论是错的。
    唯工具论,打个比方,就好像是给你一把猎枪,难道就能上山打老虎了?至少也得弄清楚这个地区山地形貌特征,生态运行状况,老虎聚集区域,生活习性和现有存量;猎枪的射击性能,子弹的存货;上山之前,也得锻炼一下体力,练练射击,侦查一下地形。在上山之前也得做好装备、食物和其他方面的准备。另外,从最终结果上来看,拿着这把具有超级杀伤力的武器也不一定绝对保证你次次猎杀到老虎。而我们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时期,拿着石头和木头弓箭倒是也有猎杀老虎的成果。
    所以,工具这种东西,本质上不过是个功效放大器,在正确认知和方法基础上,加速效用和成功的到来。这本来不过是一个常识,在金融市场上,似乎从天性上就很容易忘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来的知识,被一些貌似神奇的东西唬得晕头转向。从工具中发现实践的真理---是不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2,计量的作用
    无论是计量经济学还是计量金融,方法上看,数学、统计等硬的方法对学科内的变量关系的研究。这门学科正在占据整个经济学领域,似乎硬的就是好的,这种可笑的伪科学态度使整个经济学在社会生活领域产生了倒退。数学或者统计---计量,这类东西本身是没有方向性的。假如模型出现了错误,那么利用计量强行证明数量关系的变化也及其价值不具有意义。换句话说,能用数学和统计去找到解析经济实际变动的原因和关系么?即使找到也是一个概率性的结论,也就是在计量范围内,只能用概率这个东西进行解释,只是概率与真实生活和历史是相悖的。但概率是否可以保证你的长期盈利,我也只是能说,从概率上似乎是可行的。毕竟有人成功,而成功确是少数。哈哈~~~

    3,是否历史时序的验证即保证盈利逻辑?
    历史时序的结论本质是概率式的。这种东西违背真实社会存在。历史如何形成?是依靠上帝的旨意,或者是冥冥中抽象的真理所推动,更或者说偶然性?我们活着的当下就成为历史,那么就要问一个问题,什么是现实?为什么现实存在无限多样的可能性,而历史就成了唯一的呢?这些问题,远不是计量所能够回答的了,但仔细想想确实好处多多。

    4,老生常谈的困惑
    投机市场的老生常谈非常多,比如:正确认识你自己,趋势是你的朋友,市场是正确的等等。但这样抛出一些话来,不分层次、角度常常容易造成极大的误解。如,正确认识自己,是啥意思呢?是作为一个人一生的课题么?那它至少需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生活或生命的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等等。但这里存在着自我和社会在认知和价值上巨大鸿沟,以至于很少有人给予文字上,被自我认同的陈述。可是回答了这些问题难道就等于在实操上解决了众多的交易疑难?但在许多人的回答上就明显存在这样一种暗示,以至于每个人都在追求答案,但不知道从哪里提问,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以至于,我可以说,在目前的金融市场上,关于投机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是无效的。有效的东西在于软性的常识以及常识的推演,内容包括整个社会学科领域,这是引导个人至认识自我和社会运行的正途。但确实需要一个人将其自身“幸福”地陷入到这个领域当中。不然这条途径是极为艰难和痛苦的。但到时候,金融上财富的成就只不过是你探索过程的副产品而已。
    当然以硬的方法去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策略,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在这个领域内的竞争者众多,只不过要下调预期,走一条所谓的“低收益,高复利”的路子了。

    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希望对你有用,我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或者适用所有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最好的方式,哈哈~~~
    本来还想说一下 西蒙斯成功的原因。时间不早了,下次聊吧
     
  9. 期待下次你的发言
     
  10. 早上起来没留神从床上掉了下来,眼前全是星星:p
     
  11. sanzo兄 对一些观点或工具作了否定结论。有破有立,不知sanzo兄觉得正确的路径在哪里呢?
     
  12. 是你不对,寥寥落几个,怎么会眼前全是星星。
     
  13. 嘻嘻,刚回过神儿来当然眼前全是星星啊
    况且,晨星寥寥,是所见寥寥,说晨星寥寥是那个造成语的问题,星星其实还是那么多,一直在那里,只不过是看的人没看到而已。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风速大侠意在指明高手之多,深藏若虚者众:D
     
  14. 非常感谢sanzo的发言,您的发言对于我来说是今天最好的礼物,此篇您所破甚多,甚为期盼您下一篇所立的内容
     
  15. 这样的解语不得不服,海洋的水真深啊。在此发愿,除了海洋论坛外internet上不再谈论交易
     
  16. 嘻嘻,没交流,没进步。;)
     

  17. K兄果然回春妙笔,我也拍案叫绝。
     
  18. 说说西蒙斯成功的原因吧。
    或许很多人眼馋西蒙斯的成功,但没有好好思考过其成功的方式以及背景。
    当然这些仅仅是个人臆测,但从常识推断,这死老头模型其实没这么神秘。
    西蒙斯数学出身,而且成就极高。从这一点上说,在模型领域竞争,他本身就具有先天的优势。
    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大奖章基金,风格简单地说就是炒单,微观级别内交易模型至今无出其右。
    但西蒙斯是人,不可能是什么来自A星球的外星人,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过是目前人类现存知识内东西。
    因此,他模型的知识范围不可能超越现代金融范围。
    而现代金融范围不过是两大基石:基于数理定价的和基于行为金融----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学术立场。
    前者衍生了常规的交易手法,如套利,对冲,这是实实在在地推动市场运行的基础之一。后者,则是基于人类实际决策的心理模式的研究。
    现代行为金融在研究方法上也是针对现象式的模型,即分析式的,兴起于80年代,是对传统定价模型的反思和攻击。而大奖章基金也是在那个时候起步。
    所以,偶们可以猜测西蒙斯的模型不过是:常规套利+核心的行为金融模型的组合---当然这种模型的建立必须反映交易市场微观层次的行为模式特征---尽管可能是基于概率的。

    再详细分析一下大奖章基金的特点:
    西蒙斯认为,自己所做的,就是分析当交易这只蝴蝶的翅膀轻颤之后,市场会作出怎样复杂的反应。
    西蒙斯透露,公司对交易品种的选择有三个标准:即公开交易品种、流动性高,同时符合模型设置的某些要求。
    到1993年,基金规模达到2.7亿美元时开始停止接受新资金。

    对于这类模型的成功有几个必须的条件,不是想成功就成功的。西蒙斯透露的三个标准即说明了这一点。而80年代起,华尔街的金融创新以及流动性增长带来交易量的剧增给这样的基金以极佳的背景。而最近西蒙斯准备出售其股权,也是预见到未来经济危机拖累下的金融市场流动性逐步地减少,他的那套东西可能受到影响,所以光荣退出而已——从最近的原油市场即可说明活跃资金地流出----可惜是中投傻到去接棒子。

    其基金专注于微观领域,从整体的资金规模就可以看到这种交易模型整体上是存在天花板的。另外,其透露的分析思路,加上活跃的领域,即验证基于行为金融的假设。因为在微观交易结构中,市场参与者的互动性是最强的。而中线以及宏观对冲则不然,这个层次暂不讨论。

    因此,他的成功也是需要社会基础的,没那么神秘。随着以后中国金融领域的发展,高端研究的深入,出几个西蒙斯也是正常。
     
  19. 立的方面,好像已经提到一点了吧。反正就是基于社会现实,缩小范围就是经济领域内的现实。市场逻辑以及波动率肯定不会瞎改---对于模型来说,肯定是有经济系统内的某一部分发生了变动,使市场运动的表象发生了变化。那么立的方面就出来了啊。

    其实对于模型来说,假设设计者的认识水平无法达到系统化的层次,模型反映的仅仅也是现实的部分。这种不全面的反映,必然导致策略在某种程度上或某个阶段的失效---失败是正常,成功反而不正常。那么只有依靠模型在策略设计和风险控制上做到万无一失。
    至于如何达到系统化的层次,偶也学习中,哈哈~~~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偶也好向你们学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