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 聯儲觀察﹕貝南克的公信力遭受雙重打擊 (道瓊斯 11月14日)

Discussion in 'Bonds' started by wj2000, Nov 14, 2008.

  1. http://www.shkonline.com/chi/news_reuters_content.jhtml?ID=2243251
    DJ 聯儲觀察﹕貝南克的公信力遭受雙重打擊 (道瓊斯 11月14日)

    摘要:
    美國財政部部長亨利.鮑爾森並不是因問題資產救助計劃大變而公信力受損的唯一一名政府
    大員。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貝南克的公信力也因此遭到質疑。



    華盛頓(道瓊斯)--美國財政部部長亨利.鮑爾森(Henry Paulson)並不是因問題資產救助計
    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 簡稱TARP)大變而公信力受損的唯一一名政府大員。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Fed)主席貝南克的公信力也因此遭到質疑。他
    曾經出面勸說國會(Congress)批准美國政府收購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啟動逆向拍賣過程的計
    劃﹐這一計劃現已被取消。

    問題不光是救市計劃有變。Fed週一還大大放寬了針對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Inc., AIG)貸款條款方面的要求。而貝南克曾經稱該交易的條款非常
    苛刻。

    當貝南克與鮑爾森9月23日一同出現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Senate Banking Committee)面前﹐
    勸說議員們批准7,000億美元購買不良資產的救市計劃時﹐他曾經坦率地對議員們稱﹐如果這
    一計劃不能獲得批准﹐將給美國的普通民眾造成嚴重後果。

    TARP計劃並不是Fed的項目。但貝南克還是在國會面前賭上了他的信用和作為金融市場監管者
    和救助者的特殊背景。貝南克指出﹐做過多年大學教授的他擔任Fed主席並不就是為了救助華
    爾街。

    貝南克稱﹐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為了維護美國經濟的實力和促進美國經濟的復甦。

    不過貝南克所做的並不僅限於呼籲國會通過7000億美元的金融市場救助計劃。他還曾表示﹐
    通過財政部設想的逆向拍賣機制(現已被棄用)﹐市場就能夠給不良資產定價﹐價格可能在
    到期價格和跳樓價之間。

    實際上﹐他對TARP計劃給予了只有Fed主席才能給予的支持。

    IH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Brian Bethune表示﹐鑒於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改變TARP計劃
    的重點是有道理的。現在TARP的重心轉向消費金融市場。

    但Bethune稱﹐鮑爾森和貝南克應該把美國民眾的注意力保持在政府這樣做的目的上(即對抗
    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他們都有這個責任﹐但他們卻沒能做到這一點。

    不僅如此﹐貝南克就Fed向美國國際集團的貸款發表的講話也讓Fed的處境有點尷尬。在9月
    23日的國會作證時﹐貝南克列舉了對美國國際集團貸款的種種限制﹐其中包括美國國際集團
    需要為Fed的貸款支付11%以上的利率。貝南克稱這是Fed達成的一項條件苛刻的交易。

    然而根據Fed週一宣佈的修改後的貸款條例﹐貸款利率被大大調低﹐變為3個月期倫敦銀行同
    業拆息(Libor)加上300個基點。

    貝南克和其他政府官目前正面臨巨大的挑戰﹐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在經濟和市場形勢不斷
    變化的情況下﹐他的敏捷反應可能正是美國經濟目前所需要的。

    但是﹐這些政策方面的轉變動搖了Fed的公信力﹐尤其是與公眾交流方面的信用度﹐同時凸現
    出央行官員插手財政問題可能面臨的危險。財政問題通常應由美國政府和國會來處理。

    貝南克的前任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2001年曾因其在國會作證時的表述被解讀為給大規
    模減稅開綠燈而身陷困境。公平不公平暫且不論﹐格林斯潘已因後來出現的巨額預算赤字而
    受到指責。

    貝南克的境況與鮑爾森不同﹐他不是兩個月後就可以離職。至少在2010年他的任期結束之前
    ﹐他的講話和分析將產生巨大影響。如果他再次被任命為Fed主席﹐他的影響力可能會更加久
    遠。至少﹐貝南克將是美國新一屆政府過渡時期傳遞政府政策的一個重要橋梁。

    不過﹐這項任務本週變得更加艱難了。

    (Brian Blackstone是道瓊斯通訊社特約撰稿人﹐負責撰寫美國經濟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
    方面的報導。聯繫方式﹕202-828-3397﹔brian.blackstone@dowjones.com.)

    -0-

    版權所有(c)2008道瓊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