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为何说不可能有一套可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系统

Discussion in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started by hylt, Nov 29, 2005.

  1. 我知道用“不可能”这个词会引起很多朋友的争论,实际上我也认为理论上应该说是“极小可能”,但能实现这个“极小可能”的人或方法我至今仍未听说,姑且坐井观天、现实处理吧。

    写这个贴子是源于一位朋友的另一个贴子,见:
    http://bbs.shcifco.com/dispbbs.asp?boardID=4&ID=9051

    从预测的角度,对于根本性金融资产(不含可套利衍生品)的市场走势,要知其然,可用传统技术分析、金融工程及各种数理金融方法,要知其所以然,则需研究基本分析、行为金融、微观结构理论。从操作的角度,预测只是提供了试错的信号,更重要的是试错过程中的头寸调整,这又是博奕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以上这些,基本构成了设计交易系统的理论基础。如果从理论上说,要证明不可能有一套可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系统,与证明可能有一套可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系统同样困难。不过即使是经典的有效市场假说也并不否认超额收益的存在,但是它认为超额收益或者是概率中的偶然,甚至有可能有人“偶然”一辈子,或者是解释为超额收益是对其获得者付出超额研究或天才眼光的回报。

    现实地说,为何不可能有一套可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系统,我认为至少有这几点理由:

    1、市场规则在变。远得不说,近的如1996年12月国内A股实行涨跌停板制度,经常做Back-Testing的朋友可能会有体会,在此前此后时段分析做测试经常会有明显不同,特别是在细致考虑了信号能否实现的情况下。另外典型的是做市商制度,几年之后国内很可能也会实行。

    2、市场品种在变。权证与股票的不同就不用说了。就说股票,三十年代的股市中钢铁、汽车是主流,九十年代IT、生物是主流,钢铁公司与软件公司的企业发展曲线、生命周期、波动性有极大的不同,因此不管是基于技术分析的还是基本分析的交易系统,都不太可能一吃到底。

    3、市场主体在变,主流投资理念也在变。还是说近的,国内A股的机构投资者中90年代以券商自营盘最威,接着基金壮了起来,然后是社保、商保、年金、QFII。券商自营盘自然选择了与上市公司、媒体勾结做庄,基金选择了所谓的价值投资,三保选择了B&H,QFII作为过来人稳准狠地盯住当前市场的弱点。另外私募经历几个起浮,散户队伍越走越散。青木的跟庄技法、陈浩的筹码分布在九十年代曾经很有用,但现在已成历史。

    4、人的行为模式在变。不管是散户还是机构经理,人都有时代性,特别是八十年代PC出世之后,技术条件对人的行为模式的影响非常之大。现在看来,我们似乎对软件已经基本满意,但谁能预测5年后的软件是什么样子?

    5、宏观经济在变。对于我们新生市场来说,资金环境对市场的影响很大。比如,02年十六大后,国内对金融腐败的查案开始动真格,这是导致股市长期翻不过身的重要原因,让数浪专家们大跌眼镜。资金环境中,较从根本上改变市场运行规律的是资金方面的制度安排。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

    以上简单罗列了五个理由,或者可能是原因,抛砖引玉。

    该贴另发于:
    http://www.li20.net/viewthread.php?tid=352156
    http://www.jyqh.com.cn/forum/dispbbs.asp?boardID=37&ID=19639
    http://club.shcifco.com/dispbbs.asp?boardID=4&ID=9051&page=1
    http://www.investbook.com/club/dispbbs.asp?boardid=7&id=5642
    http://www.stockbooks.cn/cybbs/dispbbs.asp?boardID=16&ID=34114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data=S&cid=1476&tid=405596
     
  2. 没“变”的股市就不是股市了。
     
  3. 市场规则、市场品种、市场主体、宏观经济在变是同意的,也认为无法对其进行长期建模。

    人的行为模式在变是不同意的,把人的行为模式与技术条件货应用软件划等号则更不能赞同。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买股票时争先恐后,卖股票时拖泥带水/再过几百年都不会变,至少在统计意义上不会有问题。

    此外,长期是个什么概念,时间一定就是天然参照系么?

    还有,开发一个系统的时间与该系统的生命周期之间的关系又应该是什么?
     
  4. 我也认为,心理,特别是人性层面上的心理,是很长时间不变的。但心理外化为行为时,行为模式应该会受技术条件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对基于不同策略类型的交易系统的影响分别是多大,都是很难说得清楚。

    长期,不妨假设为30年如何?

    欢迎各位朋友继续讨论、拍砖。
     
  5. 一套可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系统?--就是圣杯喽?
    这个应该不需要证明的,古往今来追求圣杯的投资者的失败应该可以将这个提案推为接近真理了吧。
     
  6. 不过有一个现象应该值得注意,就是超短线的交易是否也算在内?
    因为我确实见到有不多的交易员(超短线交易)他们长年累月地盈利,在我认识的时间内,大于3年了。虽然远远不及hylt兄提到的30年,但是因为他们做的是超短线,而且不留过夜仓,他们的交易次数应该不会小于日线交易30年的交易系统。
    只是有一个问题,他们大多交易的依据是他们的经验和市场直觉,难以量化成一个交易系统。
     
  7. 我想起了johnyj兄在一次讨论(不记得在长阳论坛还是金源论坛了)中的一个比喻:"市场就象病毒,当你掌握了它的规律,它就变异了"
    这可能是对hylt兄这个命题的一个较合适的诠释吧
     
  8. 虽然我认同hylt兄的这个命题,其实从内心里却想推翻这个命题,做系统交易的人估计都是有这样的想法的吧?
    前仆后继设计了不少完全经得起检验的系统,但是一旦进入实践交易阶段就会变形,哪怕是用完全自动化的程序交易也是如此,总会出现种种意料之外的东西而使得达不到设计中的理想的效果,真是无法解释。

    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市场未曾变化之前获得与我们付出的努力对应的回报,在发现市场变异了之后随即不停的通过辛苦和努力改变自己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或许就是系统交易者的宿命么?
     
  9. 勿须寻求必胜的交易系统


    “不可能有一套可长期稳定获利...”的确是如此,可这并不防碍我们对交易系统的学习,以及通过对交易系统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交易能力。首先我们应明确我们参与市场的目的是在市场中获利,而不是找到一套盈利的交易系统。

    市场如战场,每个参与者就象是战场上的一员,交易系统就是你手中的枪。优秀的交易者就像是一个优秀的阻击射手,你的交易系统就一只自己设计的阻击步枪。自己手中的枪在好,命中率在高,也不能保证自己刀枪不入,只要是还战场中,被别人击中的可能就一直存在,即使这种可能性很小,甚至是被击中时还不能相信事实的发生。市场是一个勇敢者参与的向往的地方,如果不愿承担风险,可以选择退出市场。市场如棋局,不论是象棋还是围棋,难道有必胜的走法吗,目前看还没有,对局的本质是博弈,如果有了必胜的招法,对局还有意思吗?还会象源远流长吗?正是如此才吸引了更多的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虽然不存在必胜之法,我们仍然还在学习高手的对局,还在从《桔中秘》《烂柯神机》中等古谱中汲取营养。学习的目的不再与寻找必胜之法,我们研究交易系统的目的也不在于找到一套必胜的交易系统,而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理念,尽可能使自己立与不败之地。

    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理论都进入的了金融市场,渴望找到一套必胜的交易系统,而从此高枕无忧,可以富甲天下,这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我们所能做的是根据市场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量踏准市场的脉搏,获得适当的利润,在市场中生存。

    在市场中生存下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不要认为被市场消灭的人中没有天才和高手。一个偶然的因素就可能让人从市场中消失。911事件中5万名金融市场的精英,也许其中不乏索罗斯,巴菲特这样的大师。可是他们确默默的走了。如果想留在这个市场中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武器,增加自己获胜的可能。

    没有交易系统亦不防碍你成为市场的交易高手,系统交易方法只是众多交易体系中的一种,还有很多的直觉交易者,消息交易者,基本分析交易者。还有。。。。不同的流派不同方法。江恩在其早年有过许多可信的非常成功的交易记录。而其在晚年的交易并不如当初,是市场变化了,还是方法有问题,这已经不再重要,他的经历已经造就了一代交易大师。

    不必为没有一套必胜的交易系统而烦恼,只要你能能够在市场中不断盈利,资金不断增值,你就是一个胜利者,让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交易的关键不是系统,而是人,是你自己

    REDCHINA
     
  10. 和老兄的想法一致,“从内心里却想推翻这个命题”,可HYLT兄的命题很难反驳,因此我就想了这样一个题目“勿须寻求必胜的交易系统 ”。不知老兄是否满意!
     
  11. 我的答案是YES

    看了原贴,也看了以上讨论,我的答案是YES——存在着可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系统。
    这个问题的要点有两个,一是长期,二是稳定。我所知道的最早的关于交易的可信记录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我所不知道不在此列。《货殖列传》是为从虞夏到西汉之间大约2000年的商业立传,其中有一个至今依然大名鼎鼎——范蠡。范公先助越王句践,句践成功以后他用小船载着西施泛舟湖上走了(没走的文种被杀)。然后隐居定,成了富甲天下的陶朱公。
    《史记.货殖列传》里面记录的一些基本交易规则至今依然有效,包括金融市场。上下2000年的时间是否算长期?我看过专题片《山西大院》,晋商也遵守了这些游戏规则,上下2000年间的中国商人一直遵循着这些游戏规则。他们把商业从黄河做到到了长江,从中原做到了海外,从华夏做到了罗马,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没有中国商人,温州商人、徽州商人等等四海名扬,不知道这算不算稳定
    OK!这个问题的答案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如果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几行代码、一列参数,那没什么可以谈论的了。老实说,在系统交易领域,技术上华儿街领先于我们,但是文化底蕴哲学储存,他们又哪是我们的对手?!
     
  12. 今天的贴子:
    http://club.shcifco.com/dispbbs.asp?BoardID=4&ID=9436&replyID=59915&skin=1

    (一)不可能有一套可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系统
    前天已经写了一段,请见:
    http://club.shcifco.com/dispbbs.asp?boardID=4&ID=9051
    今天又补充了一点小情况,请见:
    http://www.jyqh.com.cn/forum/dispbbs.asp?boardID=37&ID=19639&star=2&page=

    (二)在历史测试中,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是存在的。这点不用多说,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经验。

    (三)在实战中,阶段性的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是存在的。也不用多说,否则研究交易系统的人会走掉一大半。

    (四)为何在历史测试中长期稳定盈利的交易系统拿到实战中只能阶段性盈利甚至一开始就亏损,原因可能有这么几类:1、历史测试不科学,有的是系统测试平台功能设计不合理,有的甚至是有bugs。2、系统对于下单没有足够充分的考虑,关于这点,请参考王江博士04年与人合写的一篇文章:Optimal Trading Strategy and Supply/Demand Dynamics(http://www.nber.org/papers/w11444),相信看过之后会大呼开眼。3、实战中没有完全执行交易系统,或者说是心理性的未执行。波涛博士曾说:能把系统信号连续执行超过100次以上的系统操作者不会超过1%(《系统交易方法》第104页)。Richard Dennis也曾经说:“I always say that you could publish my trading rules in the newspaper and no one would follow them. The key is consistency and discipline. Almost anybody can make up a list of rules that are 80% as good as what we taught our people. What they couldn’t do is give them the confidence to stick to those rules even when things are going bad.”(《Market Wizards》)。Van K. Tharp也说过类似的话,就不用翻书找出来了。4、技术性的未执行,请见:http://club.shcifco.com/dispbbs.asp?boardID=4&ID=9248&page=1,根据墨非法则,我们可以说,这些意外的技术故障出现时,往往是交易系统发出关键信号之时。5、这个系统已经失效,至于失效的原因,我在“浅谈不可能有一套可长期稳定获利的交易系统”贴中已简单归纳,谨供参考。

    (五)交易系统的作用我曾总结了四条,见:
    http://club.shcifco.com/dispbbs.asp?BoardID=4&ID=9091&replyID=58098&skin=1
    实际上我很早以来一直坚持认为,最大的作用是其中的第四条,即“实验室”的作用,通过这个实验室,发现阶段性的规律,启发自己的思路,甚至暗中培养起自己的灵感和直觉。
     
  13. Re: 我的答案是YES

    发现大飞兄近来越来越哲学了,怀疑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或外遇?
    说起晋商,七月份我在北京遇到一老同学,现在MIT做Ph.D,他的Dissertation就是研究晋商,专门回到北京要在北图老馆泡半年查资料,我已预订了他的论文准备学习。
     
  14. 最大的作用是其中的第四条,即“实验室”的作用,通过这个实验室,发现阶段性的规律,启发自己的思路,甚至暗中培养起自己的灵感和直觉。
    交易系统的作用应该是如此。启发完善自己的思路,培养起自己的灵感和直觉
     
  15. Re: 我的答案是YES

    谢谢关心!我很舒服。
    借用一句广告词,“你的头发没有根”。“No one would follow them”也好,“能把系统信号连续执行超过100次以上的系统操作者不会超过1%”也好,都是因为“你的”这些“头发”没有“根”。波涛谈了交易系统的哲学检验问题,但是他没说如何上升到哲学检验,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途径,那就是文化——将交易系统的基本规则与自己的文化视角结合起来。
    象晋商这些大家族(还有《大宅门》的白家,《红楼梦》的贾府,《康熙王朝》的皇家),他们的做人做事的规则是从小培养的,长大以后接触到了“交易”规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这就是贵族世家与平民的不同,平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过程——也就我现在正在进行的过程。
     
  16. 一:
    理论上应该说是“极小可能”,而且,实践中也“极小可能”,但能实现这个“极小可能”的人或方法一定能找到的,只要你有足够多的寻找时间和机会.
    二:
    能不能把系统信号连续执行超过多少次以上不是关键,而且这个说法含糊,有两点:"连续执行","多少次".
    三:
    "历史测试不科学"是导致系统在实际使用时面目全非的根本原因,尽管你编程,数学一大堆一大堆,系统代码几百行,(不是指什么人哦,呵呵)但只要有一点点关键地方的小漏洞,那结果就是废品,所以,市面上的系统,99%都是废品,但废品在赚钱上不一定不好,事实上,好坏是不知道的,(我反对评估系统时叫嚣的白猫黑猫论).
    四:
    个人的命运是最最关键的,宿命论在这里是永恒的主题,无论你有多少本事,或者是多么的庸俗,生老病死,做官发财都是命定的.除非待人谦虚,做尽好事,还要将赚来的钱用在公益事情上,否则不会有什么大希望的.
     
  17. 随想

    一个有趣的念头:"一个长期稳定赔钱的系统存在吗?",一般直接的反应是"存在!",如果存在那就据此反着做,不就有一个"长期稳定赚钱的系统"了!!!但细想"一个长期稳定赔钱的系统"同样很难存在,主要在"长期"和"稳定"的条件限制上,这也正是实践中归纳法本身带来的局限性,“错误”是无限逼近真理中的必然产物和必经之路,由于没有“绝对的真理”,系统的进化之路必然 :wink: 是不断证伪之路。
     
  18. 太谢谢了,这个连接好,还有其他的吗?快快提供!
    文中关于算命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你怎么样?
    我91年算过,非常准.
    尽力做事.听天由命.
    如果我从交易中赚了.那是神的关照和由神所指引的努力的结果.如果我从交易中赔了,那也是神对我的关照,神让我从错误中得到惩罚,好让我清晰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