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倒闭五年后

Discussion in 'Bonds' started by chyyy, Sep 17, 2013.

  1. 五年前,金融市场跌入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般的世界。用作者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一变化造成如此猛烈的冲击波,以至于投资者每天都在遭遇“早餐前六件不可能的事”(six impossible things before breakfast)。
    那么,在市场纪念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闭五周年之际,整个金融体系更加安全或更加清醒了么?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好消息是银行业发生另一次全面危机的可能性已经消退:部分较疯狂的金融创新受到限制,银行资本状况已经改善,而金融家们已经更加谨慎。
    而坏消息是整个金融体系依然像过去一样疯狂——也许更疯狂了。许多新动态往好了说是与直觉相悖,往坏了说是匪夷所思而危险。投资者可能不再在早餐前面临银行业六波新的冲击,但是在这个雷曼倒闭后的世界,至少有六个奇怪事实可能会让艾丽斯深感惊讶。
    ●大型银行的规模更大而不是更小了。雷曼倒闭时,许多西方银行的规模已经到了“大到不能倒”(too big to fail)的地步,导致风险高度集中,这种状况曾引发公愤。改革者呼吁通过拆分减小银行规模,并引入亟需的多元化。包括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Dallas Fed)行长理查德•费舍尔(Richard Fisher)在内的部分金融官员,一直在要求采取这一合理措施。然而,正如投资人亨利•考夫曼(Henry Kaufman)所指出的,整个银行业——特别是美国银行业——已变得比过去更加集中。这一点令人不安,尤其是要考虑到:没人知道监管机构怎样才能关闭一家庞大的银行。
    ●影子银行正在更加积极地攻城略地,而不是有所收敛。雷曼倒闭时,监管机构突然意识到,此前他们忽略了非银行领域,客观上为过分行为开了方便之门。考虑到这一点,你可能会以为自那之后“影子”会收缩。然而先别急着下结论。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的数据,影子银行的规模自2008年来从59万亿美元扩张到了67万亿美元。而且,由于更严厉的银行业监管措施正将越来越多的业务活动推向非银行领域,影子银行业的规模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张。FSB坚称,现在已加强了对这类影子银行的监控;我们最好希望他们说的对。
    ●整个金融体系比过去更加依赖于投资者对央行的信任了。造成上次信贷泡沫的原因之一是,投资者对央行官员的能力过于信任——既能将通胀保持在低位,又能理解金融创新的运作机制。按照逻辑,在雷曼兄弟倒闭后,这种盲目信任应该有所减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今各类资产的价格都被投资者的一个乐观信条抬高,这个信条就是央行官员们知道如何把握量化宽松——尽管过去从来没人推行过如此规模的量化宽松,也没人知道如何从中退出。
    ●富有的人们变得更加富有。雷曼兄弟危机导致公众对富豪们的愤怒急剧增加;茶党(Tea Party)、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和其他抗议团体应运而生。但这些并未造成富豪们的财富减少。相反,量化宽松造成的一个后果(基本上无人指出这一点)是推高了资产价格,因而使那些拥有大量资产的富豪受益,加剧了不平等。比如,英国央行(BoE)的计算表明,量化宽松40%的效益流向了5%的人群,这其中就包括那些银行家。

    ●有些金融家被提起公诉,理由却不是信贷泡沫。雷曼倒闭后,有些政客要求对相关银行家提起公诉,起初这似乎很可能会发生。毕竟,美国上世纪90年代存贷危机后,有近2000名金融专业人士被判有罪。然而,尽管2008年后有资深金融家被戴上手铐带走,他们被捕的理由通常不是信贷泡沫问题。伯尼•马多夫(Bernie Madoff)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依然活得风生水起。2008年时,有一点似乎不言自明:房利美和房地美这两个烂掉的实体早就应该改革;的确,正是那些由政府支持的住房融资机构在2008年8月爆发的危机,才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最终酿成雷曼倒闭事件。然而五年后,房利美和房地美地位的比过去更加牢固了,它们在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占有率从过去的60%上升到了逾90%。
    乐观人士可能会辩称,这六个因素只是暂时的扭曲现象。部分观察人士可能会坚称,它们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没有房利美和房地美承保抵押贷款市场,楼市可能会遭遇沉重打击。不过,即使不说明其他问题,这些事实有力地展示了“意外后果定律”,并强烈提醒我们:要想拥有一个看上去既清醒又安全的金融世界,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