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市场三大拥挤交易:做多美股、做空日元和做空贵金属

Discussion in 'Bonds' started by gtm, May 31, 2013.

  1.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645

    做一笔投资前,理性投资者先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美国/投资/投资组合 文 / shuzi 2014年02月10日 09:19 来源:华尔街见闻
    注册财务策划师Robert Brokamp认为,个人投资者在建立投资组合之前,应该先理性地思考三个问题:一是投资期限;二是投资容忍度;三是如何结合已有资产来建立新的资产组合。下面我们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投资期限。个人投资者应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 当前计划投入的这笔资金可以投资多久,打算以后什么时候把资金撤出来?

    2. 未来是否可能出现大规模资金投入或是资金撤出?

    二、投资容忍度。了解自己的投资容忍度很重要,因为它与投资策略有关,也会使投资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其它更重要的事情上,而非整日担心投资组合的表现情况。

    1. 自己是风险厌恶型的,还是风险偏好型的?

    2. 若投资资产的市价跌30%,你是否可以接受?有些人会依然保持冷静,有些人则会彻夜难眠。

    三、如何结合已有资产来建立新的资产组合。投资者在建立新的投资组合时,必须考虑已有资产。比如:

    1. 也许你对某个行业的投资比重过大,因为你对该行业了解得更多,那么这是可以的。

    2. 也许你已经拥有几套房产,你需要在资产组合中配置一部分股权资产。

    3. 当前投资与401K投资计划(美国退休福利计划)如何结合起来。

    除了上述三大基本问题外,投资者还应具备对投资理财的宏观规划,比如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是否计划购房,计划何时购房,怎么还房贷。

    2. 如何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

    3. 子女大学学费。比如美国的529大学储蓄计划(529 Plan),协助父母为孩子大学学费做准备。

    4. 分析已有薪酬福利。

    5. 税务规划。在美国,不同投资计划应放于不同账户中,比如股息率高的股票,债券,或是周转率高的基金,若存放于普通账户,则纳税税率与收入税率是一样的。这类投资应存放于IRA或是401K账户中。普通账户中,可以多存放一些计划长期持有的股票,纳税税率属于长期资本利得税率,低于收入税率。

    此外,投资者应该对通胀情况有一个大致的认识。下图为美国1971~1985年通胀走势,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初期,美国通胀曾高达14%,通胀越高对人们购买力的伤害越大。
     
  2.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657

    绿山咖啡大战:可口可乐对决绿光资本
    Cokecola/GreenMountain/Einhorn 文 / outofmana 2014年02月10日 09:49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上周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绿山咖啡(Green Mountain)一跃成为市场焦点。可口可乐公司斥资12.5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10%的股份,后者将成为可口可乐品牌家庭饮料系统的官方生产商和销售商。

    该消息一出,市场立刻沸腾了,绿山咖啡的股票在消息公布后当日飙升40%。而除了惊人的涨幅以外,市场对此的极度关注还因为这只股票受到众多投资者做空,其中就包括著名投资人David Einhorn旗下的绿光资本(Green Light Capital)


    可口可乐注资的消息重创空头。截止至1月中旬,流通的绿山咖啡股票中有1/4被借出用于做空,大约相当于该股票平均日交易量的14倍。而就在去年10月份,Einhorn还表示已经加大对该股票的做空力度。

    市场飙升显示出市场认为可口可乐这样的巨头是在做了足够调查之后再做出的决定,Einhorn对绿山咖啡的质疑并未让可口可乐担心。

    不过,Einhorn可没那么轻易就被击退。Einhorn成名于金融危机期间准确的公开质疑雷曼的管理层。事实上,自Einhorn在2011月10月首度对绿山的财务处理及增长潜力提出质疑后,绿山的股价在此后数月内累计下跌超过80%。尽管绿山收复了大部分的跌幅,但质疑仍然不断。SEC此前就在调查绿山的财务处理及与经销商的关系。

    当然,可口可乐的投资正是投资者最大的依据。正如绿山咖啡现任CEO、前可口可乐高管Brian Kelley所言,这笔交易经过了“双方大量细致的讨论”,将会“让绿山咖啡最新推出的冷饮系统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

    事实上,在可口可乐公司介入这场好戏后,绿山的财务状况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投资者们关心的问题已经转向了可口可乐是否会收购绿山其余的股份,绿山新推出的Keurig2.0冷饮系统能否大获成功,以及两家公司合作推出的产品能否在2015年占领市场等等。

    经济学者Herb Greenberg表示:“低估可口可乐进场的效应是不明智的,毕竟这次收购可以证明:可口可乐并没有在绿山的财务报表上找出足以让他们望而却步的大问题。”

    不过,并非所有被巨头们认准的公司都能走到幸福终点。惠普公司在2011年斥资120亿美元收购了软件厂商Autonomy后不久,就因后者的账目问题付出了另外90亿美元的代价。同年,宝洁公司意图出售旗下品客薯片的计划,也因其潜在合作伙伴Diamond Foods被财务丑闻缠身而不了了之。

    尽管能得到像可口可乐这样精明且严谨公司的认可,证明绿山咖啡一定有其过人之处;但投资者还是必须保持清醒,冷静地判断绿山的前景。

    当然,这样冷静的投资者并不在少数,在第一天暴涨40%之后,次日开盘时绿山咖啡的股价就回落了10%,尽管收盘时股价再次被拉高,但也足以显示出部分市场的担忧情绪。

    “我不看好绿山公司的股价,但我看好它的经营前景。”Greenberg最后总结道。
     
  3. gtm

    gtm


    新官三把火有可能烧了自己,现在说话也不一定可信,过段时间说翻脸就翻脸
     
  4.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853

    美股黄金股大涨告诉我们:这次大众又错了
    黄金/美股/新兴市场/美债 文 / shuzi 2014年02月11日 10:30 来源:华尔街见闻
    在投资界,如果每个人都朝着一个方向走,那么你应该考虑朝另一个方向走了。这正如此前Jeffrey Gundlach推荐的那样。1月14日,Gundlach对2014年市场进行了预测。他的观点之一就是,今年做多黄金和金矿股将带来正回报。那时,市场对黄金期货的预测中位值为1220美元/盎司,Gundlach则看涨至1350美元/盎司。

    仅过去不到一个月,金矿股的春天来了:金矿股上涨9%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下挫1%。尽管如此,金矿股仍较去年同期下挫41%,而标普500指数同比仍上涨18%。

    黄金,美股,新兴市场,美债

    Gundlach还预测了什么呢?

    他认为,新兴市场债券比人们想象的要具有吸引力。

    他还认为,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会下行。从近期表现看,这一点已经被证实了。
     
  5.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800

    一张图告诉你美国20大科技股谁最被高估
    美国/美股/Twitter/Amazon/Linkedin/facebook 文 / shuzi 2014年02月11日 08:53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上周,Twitter,LinkedIn,Pandora公布季报后,股价纷纷下挫。相对于市场上其它股票,科技股依然估值过高。2009年2月6日,纳斯达克互联网指数(Nasdaq Internet index),包括8大科技公司,收于83.80点,而上周五,整整五年过后,收于400.34点。许多人认为,美国股市,特别是科技股股价过高,存在资产泡沫风险。那么,谁的估值最离谱呢?

    纽约客杂志作者John Cassidy用传统的价值分析方法对20大科技龙头股进行了比较。具体方法包括: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盈率与未来盈利增长率之比(PEG),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这些方法是Benjamin Graham和巴菲特多年来喜欢使用的分析方法。具体结果见下表。

    美国,美股,Twitter,Amazon,LinkedIn,Facebook

    一、市盈率P/E。

    过去四个季度,6家企业未能实现盈利,它们是:Groupon,Monster Worldwide,Orbitz,Pandora,Twitter和Zynga。其中,Twitter亏损最大,2013年四季度亏损5.11亿美元,2013年全年亏损6.45亿美元。其次是游戏公司Zynga,2013年四季度亏损4860万美元,2013年全年亏损2.10亿美元。

    盈利企业中,LinkedIn和Amazon估值过高,市盈率分别为941和612。接下来为Netflix和Facebook,市盈率分别为132和105。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线折扣零售电商Overstock市盈率仅为5。

    作者Cassidy表示,Twitter和Amazon称投资者不应太过重视它们的市盈率,因为这样会误解公司在做什么。这可能确实如此。不过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通常会很重视净利润情况。

    二、市净率P/B。

    从市净率的角度看,Twitter依然是估值最高的公司,市净率高达33。估值低的企业包括:Monster Worldwide和AOL,市净率分别为0.9和1.7。Cassidy指出,从互联网角度看,Monster和AOL两家估值低的企业都是“爷爷”级别的了,上市时间分别为1992年和1994年。

    三、市盈率对未来盈利增长率之比,也即PEG。

    PEG考虑了未来盈利增长情况。若企业未来盈利增长迅速,那么当前市盈率较高也是合理的。从PEG的角度看,估值最高的公司为Overstock和Twitter。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未来几年Overstock净利润会下滑,因此PEG为负。Twitter公布季报之前,PEG接近300,非常之高,不过前几日公布季报后,因为它的盈利增长情况太难以预测,雅虎财经都没有给出这一数值。

    四、企业价值倍数,也即EV/EBITDA。

    EV为企业价值,包括股票和债券两部分;EBITDA反映企业扣除利息、折旧、税之前可产生的现金流。许多年轻的企业投资较大,因此折旧会使得盈利看起来不那么好看,现金流提供了很好的未来前景图。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季报会公布调整后EBITDA数值,与EBITDA的差别在于,调整后数值剔除了股权激励薪酬。像Twitter这类公司,通常会发放大量股票和期权,调整后数值和未调整数值之间的差别可能会非常大。调整后数值让企业盈利看起来更好。Cassidy使用的是未经调整的数值。

    从企业价值与现金流之比的角度看,估值最高的企业为Twitter和Pandora,它们的EBITDA均为负。估值最合理的企业为:AOL,IAC/InterActive和Monster Worldwide,它们与传统非IT企业估值都比较接近了。

    总体看,谁被高估了呢?

    Twitter首当其冲;

    第二档被高估的是潘多拉传媒公司(Pandora Media);

    第三档被高估的是Groupon和Zynga;

    第四档被高估的是Amazon和LinkedIn。
     
  6.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878

    朱长虹离职背后: 中国央行如何引火烧身
    朱长虹/外汇/黄金 文 / 龙吟 2014年02月11日 13:02 来源:华尔街见闻
    本文作者为上海思势金融(MFI)江勋。文章内容主要基于目前已公开的信息,仅作参考

    在新兴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中,中国外汇储备的操盘手、首席投资官朱长虹低调离职。1月29日,国家外管局予以证实。

    朱长虹的离去,标志着中国过去四年来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战略的失败。这段历程夹杂了纷繁的国内外政治利益。中国央行鲁莽的闯入日本国债,触发复杂矛盾,陷入泥潭,成为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自2007年以来的第三轮冲撞测试,来自于日本衰退及与中国的冲突。外汇储备的难题只有在通关之后才可能得以真正解决。



    朱长虹之来去

    1月29日,国家外管局发函证实:

    “按照计划的安排,朱长虹总监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的工作到2014年1月底就结束。”

    关于朱辞职的原因和去向,都没有说法。但这不妨碍我们从大量蛛丝马迹中去寻找线索,进而去确认一些重大的命题。MFI之前一直对跟踪外管局易纲的讲话,一些著名的疑团现在应该得到解释了。

    2010年2月,朱长虹辞去全球最大债券基金,“债券之王”格罗斯(Bill Gross)领导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职务,出任华安投资首席投资官。在香港注册的华安投资以中国外储资产的保值升值为职责。

    朱长虹加盟华安投资与时任中国外管局局长易纲力邀密不可分。外管局原来根本没有胜任全球策略投资的人才,据称从华尔街引回来人才大多是一两年经验的新手,所以总体上是老的老,小的小;2007年成立的中投拉去了为数不多的精英,之后中投与外管局之间的人才争夺一直没有停息。2008年美元大幅贬值导致外汇储备巨额浮亏,导致2009年6月,“土著”胡晓炼的外管局局长一职被拿掉,有“海龟”背景的易纲取而代之。易纲上台后第一件政绩就是挖来了朱长虹。

    朱长虹为PIMCO效力十年,只用6年时间就升至董事总经理,在PIMCO管理政府债券、机构债券以及衍生品部门的投资组合。易纲挖来朱长虹并非是纯天然。PIMCO与中国外管局一直有长期的合作,不错的关系,在北京亦有办事处。而且外管局之前曾投资过朱长虹所管理的产品。

    由于人事和业务上与华尔街一些大投行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中国外汇储备的很多动向并未能保密,这备受诟病也客观上加大了外储管理的难度,譬如,外界始终批评中国主权基金在黄金上沦为国际投行的对手盘。

    但是,高达3万亿美元的中国外汇储备,无论如何是难以管理的。中国外汇储备的资产,超出了美国前100大纯金融机构所管理的资产规模总和,因此没有任何模型适用于中国外储。

    朱长虹在PIMCO管理的产品规模方才23亿美元,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公开资料没有任何关于朱的投资策略、模型的信息,但是他的心理、习惯、性格、投资风格和偏好一定为老东家PIMCO所掌握。而PIMCO与美联储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人事和业务关系,这些都是公开的秘密。


    去美债化

    再来看朱长虹加盟后的动作。

    2010年朱上任以来最重要的变化是大幅降低了美元资产的配置,其核心是降低美国国债的配置比例。2009年底,美债占外汇储备的比例仍达40.30%,2012年年中降到35%左右。


    境外媒体的报道中关于朱前期的工作有一个说明:

    “他在外汇局的确有番不同凡响的作为,他说服上司对美国公司债券、产权及房地产做更多投资,而不是依赖安全保本的美国政府债券。”

    朱长虹的这一调整,可能基于对美国实体经济复苏的判断,显然这个判断是无误的。但是上图显示,中国外管局的确降低了美元资产的比例,但是整体上并没有明显增加公司债和股票的配置。这意味着,外管局的调整是出于投资多元化的考虑压缩美元资产,而并没有认可美国复苏这一逻辑。显然,这错过了一大波美好的行情,而且这为后面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压缩的美元头寸既然没有进入美国股票,那么到哪里去了呢?答案是黄金、欧洲和日本。


    黄金疑团

    官方披露的中国黄金储备,仍然停留在2009年的1054吨,仅为美国的1/8。但是2009年以来,中国事实上一直在秘密进口黄金。

    中国大陆由香港净进口黄金及国内产量调节因素后,中国如今持有的黄金接近5086吨。但这不全归央行所有。央行有多少呢?我们并不知道,但是国外的机构却知道。研究公司Rosland Capital LLC的资深经济顾问和顶级贵金属经济学家Jeffrey Nichols透露说,从2009年至2011年共买入654吨黄金,2012年和2013年又分别买入了388吨和622吨黄金,其中大部分是央行通过本国的黄金矿商和二级供应商购买的。这样算下来,现在央行的黄金储备已经达到2718吨。这个数据很可能是低估的,因为有些马甲可能并不为外人所知。

    比如,最近欧美市场传出央行通过摩根大通来购买黄金。传言如下,仅供参考:

    中国人民银行的主权财富基金通过离岸基金或外国代理商与摩根大通对接,操作购金一事。

    最近,摩根大通的客户仓库里出现了很多一千克重金条,这与正常的COMEX标准不一致(按盎司记重)。这样看来中国很有可能是这些金条的主人。

    同时就在今年,中国复星集团7.25亿美元收购摩根大通在纽约第一大通曼哈顿广场(One Chase Manhattan Plaza),摩根大通的一个黄金仓库便设立在此建筑里。这里可能是黄金向中国转移的交接点之一。目前,摩根大通的客户账户上约持有114万盎司黄金。

    美国的黄金主要出口到三个目的地:香港、瑞士和英国。香港是中国黄金进口的第一大转口港,而中国进口黄金不可避免要伪装成民间需求,因此需要将金条切割成较小的尺寸,而这道工序是在瑞士完成的。

    但终极意义上没有人知道中国的储备黄金到底有多少,中国央行现在也非常忌讳向IMF披露这一数据。折中假定有4000吨,则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总比例从2009年的1.9%上升到4.7%左右。这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信用有重大意义,但无疑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成本。既然央行的动作经常泄密,则其做多头寸完全不能排除被做空的机会。黄金价格2011年9月的1925美元/盎司下降到目前的1250左右,假定央行集中收购黄金集中在2011年-2013年,收购量为2000吨,则央行的黄金储备整体账面亏损在7%-10%%之间。当然,央行也有可能在下跌中反手做空,对冲了部分亏损,但是我们并不知道。

    而且,黄金似乎并非是朱长虹擅长的领域,他在格罗斯手下管理的是政府债券、机构债券以及衍生品投资组合。

    但总体上看,黄金头寸上的战术性亏损远小于其战略价值。

    欧元援交

    投资欧元是一个政治优先的问题。

    2007年,国内有学者经过严格测算,最终得出外汇储备中的欧元资产比例2003年前只有7.2%,随着美元贬值,到2006年已上升到20%以上,收益率在2.3%-2.5%之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因美元波动而有所反复。2010年之后,也就是朱长虹掌舵之后,明显将一部分美元头寸换成了欧元资产。但是2010至2011年期间,中国机构所购买的欧元资产最终都是亏损的。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应有所减持,但2012年2月,欧洲与中国达成援助换准入的利益交换之后,中国加大了对欧洲救助基金(EFSF)和欧洲稳定机制(ESM)的支持。到2012年6月份时,国外投行的消息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已有25%进行欧元资产投资。

    因此,可以粗略估计欧元资产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为25%。但总体上,欧元头寸受到的汇兑损失仍然是不小的。而且欧元头寸中包含了一些高风险的公司债,因此备受非议。2012年对朱长虹来说是压力巨大的一年。


    日元:最后一根稻草

    最杯具的是日元头寸,日本的投资可能是压垮朱长虹的最后一根稻草。

    由于日本国债的收益率过低(10年期国债长期低于1%,而欧洲在2%以上,美国在3%以上)、流动性差,国际投资者一般对日本基础资产并不感冒。然而2009年年底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浮出水面以来,日元资产就成为中国投资者无选之选。

    我们不难从2005年以来各年中国政府净购买日本国债的数据看出这一点。据日本财务省和央行披露的数据,2007年与2009年,中国投资者净卖出日本国债。2005年、2006年与2008年,中国投资者净买入日本国债,各年净买入规模分别为2538、2091与378亿日元。而仅在朱长虹上任的2010年前5个月,中国投资者就净买入日本国债1.28万亿日元。

    中国在2010年一跃成为日本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至2011年末持有日本国债18万亿日元(折合1.46万亿人民币),按年激增71%。

    2012年开始,中国连续7个月增持日本国债,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国际收支报告统计显示,在此期间中国累计增持额达到2.31万亿日元。但在8、9两月期间,中国开始抛售日本国债,减持量接近2.8万亿日元,此时正是日元的升值高点。这一个波段的操作被广泛树立为朱长虹投资精准的典型。并有专业人士估算,中国外管局在日本国债这宗交易上,收益率约在9%至10%。

    但事实是,央行抛出的2.8万亿主要是长期国债,但很快又反手增持了更多的短期国债。这导致2012年末,中国持有的日债再增至20万亿日元(折合1.67万亿人民币),时隔一年后再次成为日本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约占外汇储备总额的7.5%,而2009年之前,这一比例一直在3%以下。

    中国突然冲击日债,带来的后果完全超越了朱长虹在华尔街的想象。

    2010年年底,中国央行持债18万亿,而当时日本央行受制于上限约定(日本央行一直墨守资产不超过货币的规矩),也只持有了55万亿左右。向来对外国投资者掌握债权十分警惕的日本朝野感到震惊和恐慌。该年9月,钓鱼岛风波骤起,中日关系迅速恶化。

    2011年年初,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称,“中国能够购买日本国债,而日本无法(购买中国债券),这种局面有点不正常。”中日磨合了一年之后达成妥协。

    2011年对中日两国来说是关键的一年,两国关系从2010年的钓鱼岛风波后逐渐得到恢复并有所发展,双方高层互访频繁并达成共识;两国在经贸领域交流频繁,日本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野田佳彦担任首相后,日方还采取新政策推进中日关系。为了交换利益,2011年年底,中国放开日本认购100亿美元中国国债。这一事件当时显得非常突兀。当年,日中着手谈判人民币直接交易。对都迫切想解开美元陷阱的中日两国来说,是突破性的进展。

    但中日“患难见真情”招致了美国的强烈不满。2012年,菲律宾挑起南海事端,美国突然启动TPP,随之东亚地缘政治大乱,日本右翼迅速崛起,野田政权的对华政策很快变向,并最终被更右的安倍政权取代。动荡的局势让投机资本快速离开日本。2012年末开始,日元迅速贬值。

    但是日元贬值更主要的原因是,自2007年6月到2012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累计贬值40%,灾难性的升值效应令日本跨国企业的盈利濒于耗光,2011年日本出现了31年来的高达2.49万亿日元的贸易逆差。2012年进一步恶化,从美国向日本汇回的美元资金流大幅萎缩,从而减少了日元需求。

    因此,在全球资金撤出日本的时候,中国央行更像是“死多头”。中国央行在此笔投资上的意图显然已经脱离了2010年之前保值增值的轨道。作为战略储备合作,也因局势变化和安倍晋三上台后被单方面撕毁。商务部门也试图通过购买日本资产推高日元汇率,适当缓解人民币压力,但现在也破产了。

    中国有关部门甚至还设想过类似针对美国的“债券战争”战略。2012年年中钓鱼岛问题重新燃烧时,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金柏松通过对外的《中国日报》提出的有关解决钓鱼岛争端的建议:中国可以通过大规模卖出日本国债,引爆日本财政危机,以达到最有效地打击日本的目的。

    但中国甚至还来不及把这个木马程序写完,就已被玩弄。中国的持有量占比方才1.8%,而90%以上的日债为日本国内持有,这场债券战争是无法打下去的。而且,黑田东彦取代白川方明之后,日本央行迅速启动超级QE,自行解除了上限契约和购买债券的利率底线,这样中国央行抛售日债不仅泥牛入海,反而符合日元追求贬值的利益,且2012年底以来,日元已经累计贬值30%,抛售就将形成央行的实际亏损,除非一开始我们就将头寸抛售一空。

    但这显然不可能。可以佐证的是,2013年,无论是中投的高西庆还是外管局的易纲,都不止一次的出面严厉谴责日本的QE,斥之为“把邻国当垃圾桶”。可见,风险敞口仍然巨大。中投虽然有5000亿规模,但核心业务在战略投资和另类投资,债券头寸总量不大,主要风险仍然在外管局一头。

    这样,中国外汇储备在日元问题上陷入了一个死局,解套将极其困难。两年间,中日关系翻覆背叛,冲突难以收拾。

    增持日债是朱长虹时代对日投资的主要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外管局还在2012年下半年开始大幅增持日本股票,并获利丰厚。我们很难知道其规模。

    如果外管局的日股头寸一直没有了结,则2013年获利应相当不错。但是日股上涨是以日元贬值作为主要逻辑支撑,因此2013年国际投资界盛行的策略是“做多日经指数期货,做空日元”。但是从外管局2012年年中的建仓时机看,似乎并不是建立在这个预期之上。我们并不清楚中国央行是否同时做空了日元,但从高西庆和易纲愤怒的立场看,中国非常被动,我们怀疑央行本无意于此也没有对日本的背叛做准备。以中日2012年达成货币互换的角度,似乎也没有理由做空日元。

    今日局面,看上去是外汇投资多元化结出的恶果,实则外储黑洞的一个变种,美元陷阱是无法避免的。对此,我们之前的报告《独木难支的央行的自赎》中做了全面分析。实践证明,多元化投资在初期的确分散了储备风险,但最终反而顾此失彼,引火烧身。朱长虹的离去,意味着这个计划无法继续。

    日债问题又远非理论如此简单。它最初只是央行的投资策略问题,后来逐渐演变成中日之间的金融安全协定,但是因为缺乏各条线的统一协调性和卷入越来越多的政治利益,这个君子协定后来破产了

    这个过程中,朱长虹的冒险演变为政治上的冒进,让央行不堪重负。由于对日元的判断被政治所严重干扰,日元资产上的收益可能并没有保住。

    新近组建的国安委很快将成立金融委员会,显然有针对性。这可能显示高层对过去3年间金融部门所发生的单边外交有所不满。既然主权财富基金纳入国家安全管理序列,则国储的投资哲学更非朱长虹所能驾驭。因此,寻找牺牲品又是必然的。


    泥潭中的央行和悬崖边的日本

    反过来讲,日本在将中国央行推入泥潭的同时,也将自己推到了债务违约的悬崖边;在黑田东彦出任日本央行行长的首个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到2014年将把所持国债总量增加一倍以上,也就是说将再发行100万亿日元。

    2013,日本的债务/GDP占比已达260%,则2014年将接近300%。显然,中国的金融部门并未预料到日本敢于如此铤而走险,将主权债务置于如此一场浩大的赌博之中。日本人的大胆干法让中国人的“债券战争”显得小儿科

    日本国债市场看似铁桶一个,但桶内装的是炸药,来不得半点星火。一旦日本追求通胀失败,真实利率飙升,皇帝的新衣将被扯下。日本的QE政策将国内的投资者强制锁定在一个极小区间的价格天花板上,一旦波动率失控,收益率击穿某个集体止损位,抛售将滚滚而至,继而迅速引爆银行间的高杠杆地雷由于日本央行过度介入市场,高度坐庄,流动性非常脆弱。如此可怕的事情,实际上2003年已经预演过一次了。

    通胀失败是完全可能的。日本的通胀建立在日元的对外投资扩张之上,如果地缘政治和外交分歧导致广泛的投资壁垒和投资紧缩,则日本几乎无路可退。这样,我们就需要密切跟踪TPP与RCEP的动态。

    中日之间的冲突演化,将真正考验中国外汇储备的厚度与经济质量。这并非是简单的账面损失问题。美国次贷危机所影响的资产比例高达70%,而日本所影响的外汇资产占比仅7.5%。但是日本发生危机带来的外汇冲击很可能比美国次贷危机更大,因为日本是实际上对华投资最大来源地(港、台除外),累计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在中国的FDI留存利润也最高,留存利润和投资汇总保守估计应有5000亿美元,日本一些大型企业一半的利润均靠中国。因为产业结构互补,对中国制造业的介入程度最深,这些留存利润是中国最重要的长期产业资本之一。而美国对华投资相当大部分为金融资本。显然,长期产业资本的抽离,与2008年比更伤筋动骨。

    2010年来越来越明显的是,日本开始较大规模转移对华投资,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东盟投资达到对华投资2倍以上。这不仅是政治壁垒导致,也肇因于国内趋高的刚性成本。我们规避这一风险的途径是尽快谈下中日韩自贸区协定(FTA),当然在目前局势下并不轻松。最坏的打算,如果中日之间局势失控,则成规模的资本流出、投资紧缩、供给缺口、产业衰退、杠杆压缩就可能相继发生。

    倘若熬过此关,则证明中国的制造业内生竞争力和货币内生能力已通过2007年来美、欧、日三轮衰退严酷的冲撞测试。在此基础上,改变货币发行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外汇储备的悖论迎刃而解。

    我们已闯过了第二轮,第三关难度系数大一点,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7. gtm

    gtm

    年轻人不喜欢学历史喜欢“创新”颠覆,掀掉和平宪法的封印打开潘多拉魔盒
     
  8. gtm

    gtm

    虽然不雅,但效果不俗。什么是雅,什么是俗,都是人心决定。恶心别人,成全自己
     
  9. gtm

    gtm

    上一个甲午年中国在干什么?
    2014/02/11 07:54:36
    刘罡

    中国的干支纪年60年一轮回,随着农历马年的到来,又迎来了一个甲午年。中国人对甲午有着惨痛记忆,120年前的那个甲午年发生的中日战争,是中国命运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此役战败对中国的冲击,远超此前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此后中国的国运一路急转直下,直到半个世纪后抗日战争胜利才开始触底反弹。今年又逢甲午,且中国和日本这对“东亚双雄”又开始了剑拔弩张的紧张对立,面对这种历史巧合,一个人即使不是历史宿命论者,怕也忍不住想要将1894年的中国与当今的中国进行一番对比。

    然而,在1894年和2014年这两个甲午年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离我们更近的甲午,那就是1954年。经过60年的历史沉淀回首望去,我们不难从那一年找出一系列现在看来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显著影响的事件。

    据新华社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记载:

    1954年4月26日-7月21日,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4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政机构和增设一些中央工作机构,各中央局相继撤销,所有分局也陆续改为省(区)委,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各省区市党的工作,中共中央建立中央秘书长会议,代中央处理日常工作,邓小平任中央秘书长。

    9月15日-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庆龄等为副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彭德怀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10月7日 经中央军委批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11月9日国防部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薪金、津贴暂行办法》,自1955年1月起开始实行。长期实行的供给制为军官薪金制所代替。

    从1954年发生的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大国地位”、“宪政”、“中央再集权”、新疆问题以及公职人员待遇等几个当前的社会热点,在那一年都有重要的相关事件发生或相关政策出台,而且这些事件和政策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确实,无论是从1954年当时看,还是从时隔60年的今天看,1954年的中国似乎都站在了一个通向昌盛时代的入口处

    斯大林于1953年的去世,不仅促使拖了三年的朝鲜战争得以达成停战协定,使中国在从战争泥潭中脱身的同时终于可以安享这场战争给中国的国际地位带来的提振,使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用再担心它因这场战争而大幅飙高的民众支持度会由于战事失利而跌落。

    毛泽东也抓住斯大林去世、苏联领导层一时间陷入最高权力真空的有利时机,拿掉了深获斯大林赏识的“东北王”高岗,并以此为契机撤销大区一级的党政机构,由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各省区市党的工作,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脱颍而出,为他日后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打下了基础。

    1954年,还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5月-1957年)开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份。这个五年计划期虽然在1956年时出现了全局性冒进现象,在1957年时发生了大规模“反右”运动,但整体看来仍是中国历次五年计划中实施最成功的一次,而1954年中规中矩又可圈可点的经济表现无疑为一五计划的总体评分贡献了相当重要的一笔。

    然而,就在1954年顺利开局后不久,中国的历史轨迹开始出现偏差,此后历经“反右”、大跃进与十年“文革”,中国离昌盛局面越来越远,走过了一条长长的历史弯路。无独有偶,1894年战胜清王朝而一举跃升亚洲最强国的日本,在那以后的国家发展也渐渐走上军国主义歧途,以至于到二战后亚洲的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赢得国家独立时,日本这个曾经是亚洲绝无仅有的主权独立国家却落入了被占领国的命运。

    现在回过头去看,在1894年和1954年这两个分别标志着日本和中国开始步入国运昌盛期的甲午年,两国却都分别走入了过度自我膨胀期,越来越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也越来越无法看清别的国家和时代大背景,最终只能喝下自酿的苦酒。拿日本来说,它之所以能在甲午战争中一举打败自己上千年都无法击败的中国,归根到底靠的是它在学习、消化西方先进科技方面领先于中国;对中国而言,志愿军之所以能在朝鲜战场上抵挡住美国军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朝鲜战争后期中国军队在苏联的帮助下武器装备、空战能力以及后勤保障都有质的提高,难以想象志愿军以刚刚入朝参战时的装备和后勤能够在第五次战役失利后阻止住美军的强大反攻。

    但日中两国在总结自己由弱转强的原因时,却都有意无意地选择淡化时代大背景的影响,而越来越强调精神因素对自身成功所起的促进作用。1894年甲午战争得手后,日本开始日益强调武士道精神对日本军事实力的推动作用,并将缺乏武士道精神作为美国的一大软肋。但英国哲学家罗素早在1922年时就预言说,在现代战争中,武士道精神毫无用处,如果美日两国交战,哪怕历时10年,最终必然是日本败北。20多年后的二战结局证实了罗素的先见之明。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日益拔高,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也越来越强调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以至于后来竟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荒唐提法。

    由此看来,不注重总结成功经验固然不行,但如果错误地总结了历史经验,却有可能使国家的发展误入歧途,而一个国家当它似乎一只脚已经迈入辉煌时代的大门口时,也恰恰是它最容易因错误总结历史经验而走上歧途的时候。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治国理政必须时时刻刻秉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而人当胜利在望时往往容易丧失谨慎,过度自我膨胀,日中两国在上两个甲午年的经历生动诠释了这一点。

    在2014这个新的甲午年来临之际,中日两国似乎都有理由认为自己的一只脚已经迈入了成功的大门。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领导层似乎已经看准了未来的成功之路,自信心溢于言表;而“安倍经济学”的发力,也使日本看到了摆脱20多年经济低迷局面的曙光,更为日本领导人推动日本通过修宪而成为“正常国家”平添了底气。

    在这种时候,政治家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一些似是而非的“历史经验”蒙蔽了双眼。拿中日关系来说,近现代史上,日本因甲午战争打败中国而开始成为世界强国,中国在二战日本投降后跻身世界五大国之列,国运开始否极泰来,如果简单、机械地总结历史,很有可能会得出中日两国一山难容二虎、一国的崛起必然要以另一国的衰落为代价的结论。

    然而古希腊哲学家 赫拉克利特早就说过,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历史的发展进程决不可能只是简单的重复,大国争霸游戏也不可能总按同一脚本上演。在中日两国正被强大的历史认知惯性拖入一场仍按19世纪、20世纪习惯出牌的大国竞争游戏的当下,说不定大国角力的舞台和规则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印度裔人士近年来在美国金融、科技等行业的显著崛起或许就具有某种风向标意义。也许60年后再回首看今天,中日两国的人士又会像我们现在看1894年和1954年那样,不由得要发出一声替前人惋惜的慨叹。

    对时下的中国人来说,了解上一个甲午年中国在干什么固然有必要,但想一想那个甲午年中国本应该干却最终没能干成的事,或许更有意义
     
  10. gtm

    gtm

    个人理财的六个误区
    2014年 02月 12日 07:17
    Chuck Jaffe

    据称爱迪生(Thomas Edison)曾经说过,规则挡住了通往成就的道路

    这可能意味着,许多人之所以未能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是因为他们遵守了他们自己相信的个人理财“规则”。


    lenetstan/shutterstock
    在此前的一篇专栏文章中,笔者曾对广受认可的四项理财规则进行了讨论,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出了质疑。之后,笔者收到了许多储户和投资者的来信,他们希望知道,自己采取简单理财策略所依据的一些规则是否也有同样的缺陷,或者陷入了同样的误区。

    以下是读者提问涉及的一些规则,以及对它们的讨论:

    1. 从总收入中拿出10%用于储蓄

    专家们认为,尽管许多人都把这一点作为目标,但这更像是一个个人理财的起步点,而不是一项规则。

    纳入储蓄的“正确”资金比例是难以确定的,因为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比如这些资金能够获得的回报率,用储蓄金开始“钱生钱”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储蓄者的生活方式。

    即便储蓄额无法达到收入的10%,但这个规则依然成了人们进行储蓄的推动力。从这一点来看,这个规则比没有要强,但如果你期望这能使你安全退休,你可能只会失望。

    2. 保留三到六个月的薪水作为应急资金

    对于许多人来说,储蓄六个月的薪水可能需要几年时间,出于应急目的维持这些资金的流动性也会牺牲一些回报潜力。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理财顾问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为灾难事件准备的储蓄规模应该着眼于生活费用,而不是总收入。

    从生活费用着眼,可以确保应急资金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即支付帐单,而不是弥补失去的薪水。在不同情况下,人们对应急储蓄的需要也会有所不同,包括利用残障保险获得保护、获取信贷、一位家庭成员失业带来潜在成本、健康问题、汽车故障以及购买昂贵家用电器等情况。

    一般消费者不会遇到需要他们在24小时内动用六个月薪水的紧急情况。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顾问建议,除非你感觉有威胁,否则就应该将应急资金维持在最低限度,并且应该进行一些保守的、具有流动性的债券投资,以便在应急资金不够应付的灾难发生时留有后手。

    3. 人寿保险的保障金额应该相当于目前收入的五倍

    这要么是保险业长期以来的一种营销手段,要么就还是一个可靠的标准,具体要取决于你去问谁。

    不管怎样,这一规则的着眼点都是错误的,因为这也是基于收入,而不是费用。

    专家们称,人寿保险保障金额相当于收入五倍的规则只适用于那些有两个孩子,但只有一人养家的家庭。这不适用于那些更大的家庭,对于那些尚未成家的人来说更是一种浪费。与多数获得广泛认可的理财规则一样,这个规则的适用度也取决于你的个人状况。

    关于保险的实际规则应该是,对你没有保险就无法承担损失的那些东西上保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意味着保险的保障金额要足以覆盖房屋抵押贷款余额、子女大学教育、殡葬成本,以及数年的费用(以便让自己钟爱的人能在情绪上恢复过来)。

    4. 三分法:将总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支付税项,三分之一用于生活费,其余用于储蓄。

    这种有趣的策略实际上能发挥作用,前提是你的总收入既不算太高(否则你的开支就过度了)也不太低(那样的话你的开支预算太小,过日子可能会很艰难)。

    还有一个问题是,大多数人很难真正将30%以上的收入用于储蓄,因此这条规则的条件比结果更加不可靠。

    作为参考指南,它很容易让人记住。在实际应用中,这条规则不很精确,它的成功更有可能是来自纯粹的运气,而不是充分的思考。

    5. 在你达到退休年龄时,如果你每年的生活费控制在全部积蓄的5%以内,你就不会陷入“钱没了,人还在”的境地。

    这条规则在个人理财领域是比较新的,它的好处是能迫使你思考自己的生活所需,然后积攒足够的储蓄以产生那样的收入。

    因此,如果你认为自己退休后每年需要5万美元才能过得舒适,那你就需要100万美元的储蓄。在保守的投资回报和合理的市场状况条件下,你有很大的机会靠利息过活,无需动用太多本金,不过大多数财务顾问建议每年提取4%。

    当然,如果你希望每年有10万美元的收入,那你就需要储蓄200万美元。

    这条规则的好处是,它强调了积累大量储蓄以及不要过度花费储蓄的必要性,但市场波动和异常开支可能令这条规则极度不准确

    此外,这条规则大体上假定退休者能够获得投资组合在一年中所产生的所有收益,这在市场下跌导致所有投资血本无归的情况下不能成立,在考虑通胀、税项和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也不成立。

    6. 从长远看,股市能让你获得10%的年度回报。

    这是对知名的Ibbotson-Sinquefield股市研究的模糊解释。这项研究显示,股市平均年化回报率为10%。

    问题在于,进行这项研究的伊博森(Roger Ibbotson)将近10年来一直表示,未来25至50年将不同于这项研究所针对的75年,年化回报率将更接近8%。

    此外,10%这个数字包括几个假定条件,比如较长的时间范围(没有活跃交易),没有税项和交易成本。学者可以忽略这些因素,但消费者不能。如果将税费和其他因素考虑进来的话,长期回报率将更接近于9.5%。

    另外,很多人忘记了一个事实:历史回报率是平均数,并非年度总计。如果人们遵照这项规则(以此为期望值,将10%的回报率作为确定无疑的事,在此基础之上确定储蓄和退休开支决策),一旦市场达不到这个水平,他们就会惊慌失措
     
  11. gtm

    gtm

    新兴市场超卖了吗?
    2014年 02月 12日 09:18

    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新兴市场股票最近几周遭受重创。

    随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简称:美联储)缩减每月购债规模和中国经济放缓引发的担忧愈演愈烈,风险型资产陷入困境。年初以来,以美元计价的MSCI明晟新兴市场股票指数下滑6.7%,投资者纷纷撤资以求止损。

    但一些基金经理认为,对新兴市场的恐慌可能过分了。

    MSCI明晟每月公布的数据为此提供了证据:按市盈率计算,新兴市场股票相对发达市场股票的折价率截至1月底高达33%,为2005年5月以来最高。

    这是个机会,百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Pictet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的策略师们说。

    他们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简单说,我们预测全球经济的加速回升和美国的宽松政策立场将为新兴市场股票在未来数月跑赢发达市场股票创造条件。

    不可否认,资金正在大量逃离新兴市场,这说明投资者还是不敢把资金留在这些阴晴不定的地方。上周,投资者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撤走64亿美元。EPFR Global的数据显示,此类基金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出186亿美元,较2013年全年的净流出金额高出20%左右

    不过话说回来,新兴市场股票本来就易于波动,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安本资产管理集团(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全球新兴市场负责人卡鲁(Devan Kaloo)说,不要忘了新兴市场历来是恐慌容易滋长的地方,这一轮不稳定结束后,肯定是顺理成章的良性调整。现在谈新兴市场休矣为时太早,当前的波动正是投资高质量股票的良机。

    Ben Edwards
     
  12. gtm

    gtm

    延缓债务上限成美国国会应对债限问题“新常态”
    2014-02-12 10:39
    北京时间2月12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前,美国国会处理债务上限问题的方式和一所高中的校长处理捣蛋学生的方式很相似,那就是——延缓。

    美国联邦政府只能在国会设定的债务限制内借钱,该限制就是所谓的“债务上限”。在过去的数年里,国会已经数次投票并且批准“上调债务上限”,有时上调4000亿美元,有时候上调8000亿美元。每次上调的幅度都足以给政府提供充裕的时间来支付账单。当债务上限再一次被触及时,又会出现新一轮的谈判、僵局、妥协和上调。

    上一次债务上限纷争出现在2011年。在最后关头,债务上限被上调2.1万亿美元。如此一来,美国财政部就有了足够支撑到2013年2月份的资金。当时,财政部就已经明明确表示,到了2013年2月份,债务上限可能会被再一次触及。

    随后,国会便开始了稳步的“延缓”债务上限,而非实打实的上调。据报道,国会将债务上限延长至2013年5月份,从而允许财政部通过使用紧急举措来继续借贷,直至同年10月份。然后,在10月份,国会再次“延缓”债务上限至本月。现在,国会又开始身处“延缓”债务上限至2015年3月

    1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21票对201票通过无条件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的法案,并将允许增发的时间延长至2015年3月。这意味着如果参议院如期通过该议案,两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的反复斗争将暂时平息。

    延缓而非上调债务上限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首先,立法者可以说他们并没有技术性地“上调”债务上限。这感觉像是在“抠字眼”,但是选举的胜利或失败通常和此类“抠字眼”息息相关;

    其次,延缓上调债务上限,可以催生出更可预测的财政纷争时间表。

    在过去的数年里,下一轮债务上限纷争何时出现,更多的取决于政府赤字而非财政日历。通过将增发时间延长至2015年3月,国会实质上将下一次债务上限投票设定在2015年中期或稍晚时候。

    那么,“延缓”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2011年8月,国会将债务上限上调至16.393万亿美元。2013年2月份,国会延缓债务上限至同年5月19日。

    一旦“延缓”失效,债务上限就会自动升至16.699万亿美元。这种看起来更像是余额,却代表着财政部在2月份至5月19日期间所发行的旨在支付账单的债务规模。

    于是,问题出现了,难道财政部不能在债务上限延缓期间发行大规模的债务吗?

    答案是,“不能”。原因在于,在延缓期间,财政部只能发行用以支付“延缓期间”发生债务责任的债务。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延缓结束,财政部将动用“紧急”举措来延长借贷数月,而国会必须再次期间再次找到解决方法。

    如此一来,如果参议院追随了众议院的投票,我们将会在下一个春天的某个时候再次讨论债务上限问题。(米娜)
     
  13. gtm

    gtm

    后危机时代美联储将如何出招2014年02月12日 09:05 上海证券报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龚维松

      美联储缩减债券购买计划的脚步已经迈入第二个月,然而包括非农就业数据在内,近期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却为美国经济前景亮起黄灯,金融市场也在近几周出现大幅波动。在经济迷雾中,一些要求美联储重新审视其缩减购债这一决定的呼声开始冒头。

      而耶伦昨日赶赴国会发表证词,这也是她出任美联储主席一职后的“首秀”。对耶伦领导下的美联储未来政策到底走向何方?上证报记者邀请了四位资深业内人士,一同探讨后危机时代美联储政策的可能性。

      “退出”会不会暂停?

      记者:美联储已经将其每月的资产购买规模减少到650亿美元,下一步美联储会有何行动?这种“退出”有没有可能出现暂停?

      Peter Elston:我当然认为在未来几个月中的某一时刻,可能出现缩减的暂停。事实上,美国经济依然表现疲弱,并有可能因为旧病复发而需要美联储重新采取措施来给予帮助。消费增长的驱动因素——实际收入增长,还有公司资本支出都出现下降。问题在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低于1%,生产率增长也仅仅接近1.5%,高债务增长也在拖累整体经济增长。因此,任何快速增长都有可能是短暂的。而难以避免的疲弱将要求来自美联储的行动,在这种情况下,缩减的暂停就会发生。

      Cary Leahey:“退出”的暂停将基于以下两种条件:第一,美国的经济增长下降到低于2%。最近的经济数据显示,库存调整可能正在发生,而这或导致增长被削减到足以引发退出暂停;第二,发生一个足够严重的金融市场混乱,包括美国股市跌去10%,以及新兴市场进一步的动荡。

      Peter Sorrentino:政策对经济活动造成影响,而美联储已经表露其关注的重点是确保经济复苏的延续。至少他们认为美联储的行动是增长的催化剂,但我并不认同。

      Sam Bullard:我们看见最近美国经济数据出现了一些疲弱迹象(尤其是12月非农就业数据及ISM制造业数据),这似乎与我们在过去数个月中遇到的严冬天气有关。除了更为疲弱的运行速度,美联储的政策决定也影响到了新兴市场。我们相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美联储削减刺激规模,并最终上调利率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正常化进程。我们目前尚未改变对今年经济增长的看法,同时也相信美联储会在今年末结束所有资产购买计划。如果继续看见疲弱的工资增长及较弱的制造业或是房屋市场活动,那么我们会重新评估我们的预期。预计经济数据将在2月持续疲弱,但在今年春季出现反弹。在我们看来,要美联储改变计划的门槛仍然很高。

      金融市场动荡很快结束?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金融市场经历了一波动荡,这种波动是否和美联储的政策决定有关?是否会很快平息?

      Cary Leahey:这种动荡不会很快结束。投资者将继续担忧,他们相信一些脆弱国家并没有为纠正问题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Peter Sorrentino:美联储在去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自己承认,货币供给的增长足以创造资产价格泡沫这一意想不到的后果。当我们回过头看去年商品市场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股票市场价格将在今年面临什么警告。

      Peter Elston:美国的货币政策显然会对亚洲的股市产生影响,而这种联系不可能很快结束。美联储所关心的自然是美国的失业率和价格稳定,而不是亚洲。除非美国重新开始支撑疲弱的美国经济,否则亚洲很有可能持续受到本质上是紧缩的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耶伦能否成政策改变者?

      记者:如何看待美国的经济前景?耶伦上台后需要面对何种挑战,她是否会成为政策改变者?

      Cary Leahey:美国经济虽变得好转,但还不够好。量化宽松政策确实对提振美国经济起到作用,但影响甚微。它的政治成本超过了经济效益,所以最终被缩减。耶伦将证明自己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主席,但不是一个游戏改变者。其实,不管是谁来当这个美联储主席,都会面对这些问题。耶伦需要面对的第一大挑战将是继续使政策正常化,但同时不使经济扩张受到太多影响。其他挑战还包括:在国际资本市场考虑一下美联储政策,尤其是新兴市场。以及在不放松商业信贷的情况下继续金融市场改革。

    Peter Sorrentino: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去年商品价格的崩溃,美国经济会在接下去的12个月中出现温和增长,这有助于压低通胀,但也压低了利率。

      耶伦不会改变政策,她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门徒,这和她的前任一样。只要贸易赤字继续改善和财政预算不恶化,经济面临的风险就会减弱。但如果出现了像阿根廷及委内瑞拉等新兴市场那样的动荡,美联储就会考虑外部风险带来的影响。

      Sam Bullard:我们仍然预计美国的实际GDP将在2014年保持2.8%这一较快的速度。很多行业的增长将对整体经济作出贡献。消费者支出、商业固定投资、住房市场、制造业、能源产出及财政支出阻力减少等方面都会有可靠的表现。

      不过,如果数据在接下去几个月表现疲弱,我们会调整我们的看法。因为长期利率出现飙升,会有这样一种担忧:它的上升可能会造成潜在的经济停滞

      说到耶伦,我们不认为货币政策方面会出现一个主要的转变。她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在美联储政策正常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的破坏。
     
  14.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353

    【点拾专栏】放眼看世界:中美股市的差异
    点拾专栏 文 / 投资界红小兵朱昂 2014年02月13日 18:57 来源:华尔街见闻


    本文为点拾专栏:

    未来的投资一定是跨境的。随着投资工具越来越丰富,以及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投资也变得越来越全球化。未来的投资者将不再专注于我们目前的A股市场,而是放眼全球去寻找最好的投资标的。过去一年,身边“走出去”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其中一个大家最喜欢的市场就是美国。然而中国走出去的投资者是否能够玩转美国市场,美国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又有那些不同呢?我从自己比较浅薄的角度去做一些比较,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投资者结构的不同:机构投资者 VS 散户投资者

    A股的投资者结构是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只占了大约10%左右。而2007年的大牛市见顶之后,整个A股机构投资者的力量越来越渺小。在A股80%的交易量由市值小于50%的股票贡献。在中国,虽然没有了07年那种人人炒股的盛况,但坐出租车,逛街,坐地铁时,依然会听到很多人讨论股票。而在美国,机构投资者占了90%。很少有美国人自己炒股。股市的参与者是机构之间的博弈。包括养老金,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千万不要小看投资者结构的不同。由于市场的“定价权”者不同,这也是造就了A股和美股表现最大的不同,我用自己的理论去总结这种不同:美股市场更加理性,而A股市场更加感性。

    - 从选股角度看,美国由于是机构投资者主导,很多机构有严格的选股要求,比如市值超过多少水平,盈利增速,市盈率低于多少水平等。这也让美国投资者的选股时更加量化,更加价值。大量的高分红,低市盈率,稳定增长的价值股fall into this category,也成为了美国机构投资者的最爱。而在中国,由于散户化的特征(甚至一些基金经理选股时也有散户化的表现),A股投资者在选股时更加“感性”。喜欢选择市值偏小,能够讲故事的上市公司。对于A股投资者来说,成长空间本身比是否真的能成长重要。拥有逻辑比事后验证要重要。这也导致了在A股小盘股能够溢价,而在美股,甚至我们旁边的港股,大量的小盘股估值是折价的。因为一旦流动性差,没有机构投资者参与,就不会有人愿意购买这只股票

    - 估值的两极分化。虽然美国3D打印,云计算等新兴产业也能给出超过100倍市盈率,甚至亚马逊到今天都没有盈利。然而美国市场总体估值水平不会分化太大,表现也不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异。2013年是美国成长股表现最好的一年,大量的高科技股涨幅达到100%以上,然而美国代表价值股的银行板块也出现了整体25%的涨幅。相反,整个A股的银行股估值只有4-5倍,而ROE高达30%左右。另一边的创业板整体市盈率超过60倍,盈利增速却比银行低得多。2013年更是出现创业板指数上涨80%,而主板指数下跌的奇特景象。另一方面,在美国有Carl Icahn为代表的Hostile Takeover(敌意收购)对冲基金。一旦某些企业的市值,估值下跌到非常便宜的地步,他们就会大量收购企业股票,进入这个企业的管理层,董事会影响战略,提高股价。包括诺基亚的收购都是在Carl Icahn的撮合下完成。而A股即使成为股东,却根本无法影响董事长的决策。这也导致许多跌破账面价值的A股公司股价依然不会出现好的表现。而如同之前所说的,在A股空间是最重要的。当大家都发现身边的人开始储蓄搬家进入互联网金融之后,整体银行的盈利空间必然是被挤压的。虽然没有人真正去测算过这种影响到底会对银行利润增长有多大的冲击,银行多少倍的估值是反应这些预期的,但投资者从空间的角度把银行股抛弃。所以在A股,估值便宜远远没有成长空间重要。

    - A股投资行为中的“侥幸”化。从我自己对于股价表现的角度看,A股的投资行为有比较浓厚的“侥幸化”,这也和投资者结构有关。在美国,如果一个公司出现了巨大的利空,股价的下跌基本是在当天就完成到位的。我有朋友告诉我,有一些医药公司在新药研发的第三阶段出现问题,股价会当天下挫97%!而在A股,一个巨大的利空往往是伴随几个跌停后,有人炒一把反弹,然后再下跌完成的。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A股投资者的表现更加侥幸。这可能和中国人好赌的本性有关。一旦出现利空,许多投资者是希望等一个反弹再卖。大家都希望不要卖在最低点,希望通过交易能少亏个5-10%。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美国市场就显得“严格执行纪律”。这也和美国严格的选股投资流程有关。如果一旦一个公司治理出现问题,或者业绩大幅低于预期,机构投资者往往会一下子卖光所有股票。

    市值结构的差异

    当我们把两边市场市值最大的前30家公司比较时,就会看到这个巨大的差异。在美国的权重股全都是全球知名的大牛公司,包括亚马逊,麦当劳,可口可乐,沃尔玛等。他们要有巨大的护城河,独特的商业模式,以及优异的产品或者管理层。而在中国,权重最大的公司以石油,银行为主。这些公司也很牛,但他们的护城河往往是政策方面给予的资源垄断。或者说,中国的权重股以国企为主,那些有着优秀管理层,独特商业模式的民营企业相对市值较小。其中市值最大的腾讯还是在香港上市的。很显然中国资本这种畸形的权重结构一定会发生变化,慢慢会向美国市场靠拢。

    自上而下 VS 自下而上

    过去几年,宏观策略的因素对于整个A股市场影响越来越小,许多人都说A股越来越变成一个自下而上的市场。而我却认为相反。和美股相比A股有着鲜明的自上而下的特征。在A股,往往会出现整体板块的上涨。行业远远比公司本身重要。比如去年的传媒,手游板块。板块中个股涨幅,估值的差异不会很大。A股投资者的买入策略更多偏向一篮子买卖。只要行业够好,行业里的股票全都买了,等龙头自己跑出来。而美股更多偏向自下而上的个股挖掘。行业内公司因为资质的差异,估值,表现都会出现巨大变化。所以在美国,好公司比好行业更重要,而在A股好行业比好公司重要。这点和国内择偶很像。在美国选择另一半,大部分人不关心你的出生,而是你这个人本身。在中国的择偶条件中,对方的出生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长期熊市 VS 长期牛市

    从文化的角度看,美国人远远比中国人乐观。或者这种乐观开朗也造就了美国资本市场的牛长熊短。美国目前大部分婴儿潮之后出生的人都经历过80年代那波20年的大牛市。无论是个人投资的资产还是购买的基金都取得了丰厚的回报。纵观美国过去30年的股市表现,基本上是牛长熊短的特质。即使上一次金融危机的大熊市,也仅仅是从2007年底到2009年初的一年半时间。之后就是连续四年的牛市。而中国恰恰相反。仅有的30年股市历史基本上是熊长牛短。在2006到2007年的大牛市,以及2009年的小牛市之后,指数上看基本上就是四年的小熊市。随着余额宝等带来的无风险收益率提高,这也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愿意投资股市。我清晰地记得2008年十月当雷曼兄弟倒闭时,我当初在上海美领馆工作。我身边那些外交官每天都乐观的告诉我自己用个人账户在买股票,告诉我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机会。而相反,那时我身边所有炒股的中国朋友都告诉我,这波熊市解套后再也不想碰股票这个东西了。当然,背后最大的原因还是长期牛市/熊市造成的线性思维。如同我们在日本的时候无法理解为什么日本人不愿意买房,因为我们经历了房地产20年的大牛市而日本人却是经历了20年的通缩

    总结而言,我个人觉得中美两地资本市场表现最大的差异还是来自于参与者本身的不同。美国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在股票的定价权中掌握话语权,而中国股票的定价权更多在上市公司,甚至散户群体之中。这也导致两地投资过程中,价值发现的不同。也希望本人一些小小的总结能给您的投资带来一些帮助。

    我们是来自从事专业投资研究的热心人,致力于以独特的视角来研究投资市场,在海外市场(港股和美国),科技,互联网和消费领域具有独树一帜的研究和积累。过去多年的研究成果为广大最优秀的专业人士所认可,未来将专业的投资分析方法和思维进一步服务大众。如果你希望我们的研究,请帮我们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其他社交网络。

    关注点拾的微信公众平台,请搜索点拾。或者添加微信deepinsightapp。
     
  15.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770

    Seth Klarman:投资分析怎么才算够?
    Seth Klarman/投资分析 文 / outofmana 2014年02月18日 16:44 来源:华尔街见闻


    大部分人都希望对他们即将投资的资产了若指掌,上至调查公司业绩,下至探访退休职工。为了能全方位地评估这些公司股票的具体价值,投资者们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然而,这真的有用吗?

    在投资界享有盛誉的Baupost公司总裁,著有投资经典《安全边际》(Margin of Safety)的Seth Klarman给出了他的观点:市场消息遵循二八法则,花的时间多不代表得到的消息管用。同样,不管你了解得多认真多详细,还是难免漏掉一些信息。即便你真的无所不知,也不能保证你一定能赚钱。

    Klarman表示,目前一些投资者对于投资研究的热情已经到了畸形的地步。为了投资一家公司,他们不仅分析了该公司几十年前的财报和股价,还希望能够了解它的一切事务,包括行业形势、竞争对手、员工福利等等。他们向咨询师和分析家求教,最后甚至自己都成了该行当的专家。这样的毅力值得钦佩,但说实在的——效果不大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基本面分析没有意义。只是对于投资者而言,市场上的消息同样遵循著名的二八定律,即:最有价值的那80%的信息,只占你花在收集信息上时间的20%。换句话说,投资者用来收集信息的80%时间都被浪费了。这也是一种边际效应:20%的时间过后,花的时间越多,效果反而越差。

    尽管如此,消费者还是会害怕错过那些重要的信息。针对这点,Klarman要告诉他们的是:真正重要的消息可不是那么好获得的,公司会想方设法防止有些消息外传。这很好理解,一些重要的消息必须被保密,以保证所有投资者在公平的基础上竞争。而这些有着严格限制的消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部消息。这些消息或许确实能帮助投资者大赚一笔,但事实是,投资者几乎没办法得到它们。

    除此之外,商业信息也有着很强的时效性。经济环境、产业结构时刻在变,消息每分每秒都在更新,谁能说他掌握了每一条?就算能做到实时跟进,但别的投资者很可能也在这么做,信息上的优势连几秒钟都为维持不了,又怎么利用它来赚钱呢?

    下面的故事或许能给广大投资者们启示:

    有一个专注于消费品公司高乐氏(Clorox)的分析师,他对这家公司每种的产品规格都了若指掌,对它的每个竞争对手都了然于胸,哪怕只是一些小作坊也不例外。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高乐氏公司出现经营问题的时候却错过了所有征兆,随后该公司股价从53美元跌至了11美元

    而这种情况在华尔街并不少见。许多分析师对于他们所专精的行业或公司都有着深刻的认识,然而听从他们建议的投资者却不一定有好结果。尽管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分析师出于工作需要,必须不停地发表看法。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投资界,要将知识转化为利润是非常难的

    大多数投资者为了追求确定性和精准性,在那些所谓的市场消息上浪费了太多时间。一般来说,确定性和价格是成正比的,当确定性上升时,股票价格也随之上涨——确定要涨的股票当然会引起大家的疯抢。而真正能赚钱的通常都是能容忍不确定性风险的那些人,而非有着渊博知识的那些。在投资者花了大量时间去钻研公司细节时,他们或许已经错过了低价买入这些股票的最佳时机
     
  16.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980

    追随鲍尔森脚步 对冲基金看多黄金
    鲍尔森/黄金/黄金价格/对冲基金 文 / Guevara 2014年02月18日 21:31 来源:华尔街见闻


    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显示出放缓迹象,对冲基金投机性黄金净多头创下三个月新高,黄金ETF SPDR也升至七周高点。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去年在黄金上大幅亏损,但对冲基金巨头鲍尔森上季度维持了对黄金的持仓。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对今年黄金的信心。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2月1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投机者持有的黄金净多头大幅增加6262手至71201手,显示以对冲基金为主的投机者对黄金继续看多的意愿有所增强。

    近期,由于美国连续两个月非农数据不佳,黄金市场弥漫着乐观情绪。金价在经历了去年的暴跌之后已经从1200的谷底反弹,目前已经突破1300关口,创下2011年以来最大涨幅。

    另外,阿根廷、印度、土耳其等新兴市场的危机也增强了市场的避险情绪,大量的资金开始从股市抽离,进入黄金等安全资产

    截至2月13日,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量较前日增加0.9%,至2592.5万盎司,为去年12月20日以来最高水平。

    在Taper之后的两个月中,黄金超越股市、白银等,成为表现最佳的资产。

    对冲基金大佬鲍尔森的持仓数据也表现出他对黄金的信心。美国政府数据显示,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鲍尔森的黄金ETF仓位持平上季度,持有SPDR ETF 1020万股。

    投资咨询公司LCH Investments数据显示,鲍尔森领导的基金公司Paulson & Co.是去年全球回报率排名第三的对冲基金,仅次于索罗斯和达里奥(Ray Dalio)。

    财经网站ValueWalk得到的投资者信透露,鲍尔森旗下管理46亿美元资产的基金Advantage Fund去年回报率接近30%,创下该基金诞生十年以来的第二高业绩。

    在鲍尔森Advantage Fund基金的投资组合之中,黄金投资占比接近15%,也是去年鲍尔森投资亏损最多的投资。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859

    【黄金晨报】金价创3月新高 因全球经济前景不明
    黄金/金价/鲍尔森/索罗斯 文 / 金泽 2014年02月18日 08:27 来源:华尔街见闻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周一(2月17日)震荡收高至逾三个月最高水平,因此前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不佳、潜在的股市泡沫、新兴市场进一步动荡,导致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升高。昨日因美国总统纪念日缘故,北美市场休市,金价日内振幅有限。

    现货黄金最高触及1329.76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318.04美元/盎司,较上一个交易日开盘价1318.40美元/盎司上涨11美元,涨幅0.83%,报1329.40美元/盎司。

    黄金价格走势

    利好消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昨日公布文件显示对冲基金Paulson & Co截至去年12月31日持有1,020万股SPDR Gold Trust股份,价值11.9亿美,表明其第四季仍维持其在全球最大黄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的仓位。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昨日公布文件显示索罗斯上个季度买入630万股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商巴里克黄金集团股份,价值1.11亿美元,同时增持该公司的认购期权。

    周一印度黄金溢价反弹21%,至75美元/盎司,因印度政府迟迟不下调10%的黄金进口税。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14日当周投资者黄金净多头持有上涨17%至69291手。看涨押注上涨8.8%,是三个月来最高水平。

    利空消息: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昨日公布文件显示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连续第五个季度减持了在SPDR黄金信托基金的持仓,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持仓降至80万份。

    全球最大黄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的持仓量减少5.10吨,为三周来首次净流出。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溢价从7美元/盎司下跌至5.50美元/盎司。

    后市展望:

    瑞银集团(UBS)策略师Edel Tully周一(2月17日)在报告中写道,根据对美国方面客户近期投资意愿的分析,2月有更多投资者开始温和回归黄金市场。Tully预计如果金价继续走高,投资者将逐步开始获利了结,但鉴于近期黄金投资情绪向好,短期黄金市场仍会出现一定量的买盘。

    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Mocatta)分析师表示,“我们看多黄金,目标位于去年8月高点1433.00水平。”他们还指出,激动人心的迹象表明,白银已经形成了底部。

    美银美林(BofAML)周一在报告中指出,基于全球金融以及商品市场近期的动向,未来美元将有很大的下行风险,而与美元负相关性极强的黄金将笑到最后。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周一在报告中指出,上周金价顺利突破1268.28/1279.13美元的关键阻力,同时也上探了去年8月至12月下行趋势50%回撤1309.14美元水平。预计中短期金价将涨至1362/72美元/盎司。该行分析称金价一周内及一个月内都看涨,但长期看空,料将跌至将跌至1225/1211.57美元区域(去年12月初低位)

    丹麦盛宝银行(Saxo Bank)资深经理Ole Hansen对于近期强势的金价表示,“我可能有点谨慎,因为我们看到股市震荡以及新兴市场混乱的情形减弱,这并不是未来支撑黄金的强大后盾。”


    中国通胀数据重燃新兴市场滞涨风险 黄金巩固千三2014年02月14日 10:33 FX168 我有话说   周五(2月14日)亚市早盘,现货黄金(1318.10, -3.80, -0.29%)在1300上方巩固涨幅,受中国通胀数据的提振,金价进一步刷新1306.30美元/盎司的逾3个月高点。


    中国通胀数据重燃新兴市场滞涨风险黄金巩固千三

      黄金日图 来源:FX168财经集团

      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CPI年率上升2.5%,与前值持平,但高于预期的2.4%;PPI符合预期为-1.6%,但较前值-1.4%进一步下降。

      尽管中国CPI较2013年4季度有所下滑,但PPI的反弹也同时受阻。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CPI高于预期,同时PPI进一步下滑,令中国经济陷入滞涨的担忧增强。联想美联储削减QE规模,和此前新兴市场国家动荡,黄金避险和保值的属性将被市场追捧。

      该分析人士指出,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发达央行担忧通缩风险,但在新兴市场国家,更大的风险或许来自滞涨。在此情况下,实物黄金是优秀的避险选择,而多数新兴市场对黄金也有着传统上的青睐。

    中国通胀数据重燃新兴市场滞涨风险黄金巩固千三
      细数近期对黄金有利的因素

      1.中国滞涨风险。解读:近期新兴市场动荡的局面(本币贬值,通胀上升,资本外流,增长放缓),尽管上周有所缓和,但中国CPI和PPI差值扩大,将重新点燃滞涨的担忧。

      2.削减QE不变,长期保持低利率。解读:耶伦国会证词重申宽松立场,但在短期内削减QE规模的预期也得到强化。

      3.极寒天气令美国经济数据疲软。解读:非农连续2个月低迷,2月过半,美国依然风雪肆虐,隔夜零售数据也不佳,料拖累1季度GDP。

      4.地缘政治因素。解读:乌克兰动荡;伊拉克派出舰艇试射导弹;意大利政局不稳。黄金避险因素发挥作用。

    受中国强劲需求支撑 现货黄金周一小涨
    2014年02月18日 05:29
    来源:FX168外汇宝
    0人参与 0评论
    国际现货黄金亚太时段开盘大涨10美元,并刷新时段内1329.70美元/盎司高位,随后于该水平附近整理。欧洲时段中,现货黄金延续此前的整个格局。纽约时段中,现货黄金微幅走高,并刷新1329.76美元/盎司日高,最终在该水平处企稳。

    受近期中国强劲实物金需求支撑,周一开盘金价曾大涨10美元,加之此前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不佳,打压美元跌至六周低位,金价纽约时段进一步刷新三个多月来高位,并最终在该水平处企稳。另外,日内美国因华盛顿总统日假期而停止了场内交易,因此金价波动有限。现货黄金收涨。现货黄金上涨11美元,涨幅0.83%,报1329.40美元/盎司。

    周一(2月17日)走势表述:

    国际现货黄金亚太时段开盘大涨10美元,并刷新时段内1329.70美元/盎司高位,随后于该水平附近整理。欧洲时段中,现货黄金延续此前的整个格局。纽约时段中,现货黄金微幅走高,并刷新1329.76美元/盎司日高,最终在该水平处企稳。

    现货黄金最高触及1329.76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318.04美元/盎司,较上一个交易日开盘价1318.40美元/盎司上涨11美元,涨幅0.83%,报1329.40美元/盎司。

    1.美联储(Fed)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工业产出月率下跌0.3%,创2009年5月以来最大跌幅,预期增长0.3%,前值增长0.3%;1月产能利用率跌至78.5%,预期79.3%,前值修正为78.9%,初值79.2%。

    2.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14日当周投资者黄金净多头持有上涨17%至69291手。看涨押注上涨8.8%,是三个月来最高水平。

    3.周一印度黄金溢价反弹21%,至75美元/盎司,因印度政府迟迟不下调10%的黄金进口税。

    1.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溢价从7美元/盎司再度下跌至5.50美元/盎司。

    2.上周五(2月14日)SPDR黄金ETF持仓意外减少5.10公吨,至801.25公吨,为三周来首次,暗示投资者对黄金的信心并不稳固。

    花旗集团(Citigroup)周一(2月17日)表示,目前黄金形成周期性底部的概率在50%左右,如果国际金价反弹升至1420上方,那么意味着黄金周期性底部的概率是70%。

    Bergtheil还分析称,“如果后续数据继续证实:中国进口(黄金)保持增长,美元疲软,ETF持仓增加,以及生产商放弃在1300上方对冲的话,见底的概率可以达到80%。”

    黄金反垄断行动委员会(GATA)的Bill Murphy认为金价在一年内就会回到曾经1900美元/盎司的高位。

    加拿大丰业银行(ScotiaMocatta)分析师表示,“我们看多黄金,目标位于去年8月高点1433.00水平。”他们还指出,激动人心的迹象表明,白银已经形成了底部。

    美银美林(BofAML)周一在报告中指出,基于全球金融以及商品市场近期的动向,未来美元将有很大的下行风险,而与美元负相关性极强的黄金将笑到最后。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周一在报告中指出,上周金价顺利突破1268.28/1279.13美元的关键阻力,同时也上探了去年8月至12月下行趋势50%回撤1309.14美元水平。预计中短期金价将涨至1362/82美元/盎司。
     
  17.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333
    法兴:中国政策相关经济不确定性推高金价
    法兴/黄金/中国 文 / 金泽 2014年02月13日 16:22 来源:华尔街见闻
    法兴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黄金价格与中国政策相关的经济不确定性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因为中国是国际市场上最大的黄金买家,中国经济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金价的变化。

    法兴银行使用了来自policyuncertainty.com的中国政策相关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数来对比金价走势。该指数的具体统计方法较复杂,主要是根据香港最大英文媒体《南华早报》中描述中国政策与经济类文章数量的变化来制定。

    黄金价格预测

    法兴银行发现该指数与黄金价格之间存在较高关联度,见上图所示,2010年以后,两者同升同降的情形增加,进入2013年后,两者走势变得更加一致。模型显示,如果“不确定性指数”再升高20%,回到2011年8月时水平,则金价可能较目前水平上涨3%,约40美元/盎司。若中国经济“硬着陆”,将显著拉升黄金价格。

    我们无法预测中国政府及央行未来的动作,尤其时值中国新一轮改革浪潮来临之际,但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来自中国经济的不确定性或许是最近两个月黄金这一传统“避险天堂”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754
    中国信贷泡沫或破裂 投资者寻求避险推升金价
    黄金/信贷/信托违约/中国 文 / 金泽 2014年02月17日 14:26 来源:华尔街见闻
    2014年以来,中国信贷危机有愈演愈烈之势,有分析人士认为黄金价格也受此影响一路上涨,因投资者担心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临经济大幅修正,所以将资金转投贵金属以避险

    金价自新年伊始,由1200美元/盎司一线已经反弹达10个百分点,于上周后半段突破1300美元/盎司一线,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交量双双创三个月新高。去年年底,多数专业机构发布的预测都对金价持悲观态度

    黄金走势

    BullionVault研究部负责人Adrian Ash称,技术性触底反弹只是一方面。去年黄金跌了3成,白银跌了4成,全球经济不断传出好消息打压金价,但是如今来到人们视野中心的是中国信贷危机。

    中国长期以来维持高速增长所仰赖的信贷已经成“瘾”,地方政府负债水平高企;中诚信托已经违约,吉林信托险情频传;这些情况也加剧了年初以来新兴市场整体下滑的状况。

    Adrian Ash还称:

    资本目前在中国以极快的速度上演着大逃亡,此前有约1.8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中国非银行也不受监管的“理财产品”中,这些产品通常都提供超过2位数的收益率,最高甚至是现金存款利息的17倍之多。

    如果中国陷入困境,金价将会走向何方,我们不会清楚。因为在此之前我们从未见到中国像今天一样,如此深入紧密的参与到全球市场。来自中国的黄金买家及不断上涨的开采成本,终于在2013年底帮助黄金“筑底”。“中国大妈”类似的零售消费者是永远无法撼动金价的,但是富裕家庭和基金经理们造成的资本流动却无疑可以影响金价

    Ash认为,中诚信托金开1号30亿人民币信托违约是中国信贷第一根倒下的稻草,他称还有约8750亿美元(约5.25万亿人民币)类似产品将在2014年到期,政府方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还给不出解决方案。

    黄金在2014年过去的8周中有7周上涨,这种情况已经有2年没有出现,现在黄金还录得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这样的情况很少见,此前只在欧债危机期间黄金接近1900高点、美国债务评级遭下调、2011年8月英国动乱时出现过类似的情况

    同时,中国进口和消费黄金之间存在的约500吨缺口也让人生疑,此消息推升了全球对于中国央行暗自囤金的猜测。

    但是也有分析师认为上周黄金升破200日均线主要是由于美元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下跌造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631
    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持仓升至逾七周高点
    黄金/SPDR Gold Trust/黄金ETF 文 / moneypenny 2014年02月15日 13:13 来源:华尔街见闻
    本周金价大涨4%,接踵而来的是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量升至去年12月20日以来最高。

    黄金走势图

    数据显示,截至2月13日,全球最大黄金ETF——SPDR Gold Trust持仓量较前日增加0.9%,至2592.5万盎司,为去年12月20日以来最高水平。

    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全球外汇分析主管Mitul Kotecha表示,近几周黄金ETF需求似乎已“稳定”。自今年年初以来,股市疲软的表现令黄金投资看起来更具吸引力,而下降的收益率意味着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下降。

    中国方面,GoldForecaster.com创始人Julian Phillips认为,中国需求继续以每年2400-2800公吨的速度攀升(包括本土供应)。

    “春节过后,因中产阶层数量和财富增加,黄金需求再度跳升,他们将继续买入更多。类似的买盘通常是为了保值,而非获利,因此他们不会高价卖出。”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757
    CFTC持仓报告:2月11日当周对冲基金增持黄金多仓6262手
    黄金/CFTC/Comex 文 / 金泽 2014年02月17日 14:59 来源:华尔街见闻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上周五(2月1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投机者持有的黄金净多头大幅增加6,262手,为净多头71,201手,显示以对冲基金为主的投机者对黄金继续看多的意愿有所增强。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055
    金银盛世卷土重来?
    黄金/白银/ETF/ETP/鲍尔森 文 / Yveline 2014年02月19日 11:20 来源:华尔街见闻
    持续萎靡不振一整年之后,国际金银市场当前涨势凶猛:黄金接连突破关键点位冲至三个月最高水平,白银则连涨13天,创近5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上行纪录。金银盛世似乎卷土重来。

    国际金价已涨至三个多月最高水平。白银连涨13日,为1968年来最为持久的上涨。美国经济复苏势头遭市场质疑,提振投资者避险需求。

    上周,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累计上涨4.1%,涨幅创去年8月16日以来最大。回想去年,国际金价年度跌幅创1981年以来最大,部分投资者对黄金保值属性失去信心。然而,年初至今,黄金价格已经大幅攀升了10%。

    图 1:2013年11月以来黄金价格走势图

    图 2:2013年11月以来白银价格走势图

    周二,纽约交易时段下午4:32,现货黄金涨1%至1331.50美元/盎司。盘中曾一度攀升至1337.93美元/盎司,创去年10月31日以来最高水平。现货白银价格上涨0.9%,至21.70美元/盎司。盘中一度冲高至21.98美元/盎司,创去年11月7日以来最高点位。白银连续上涨12个交易日,持续涨势创1968年以来最长时期。

    彭博援引瑞银集团分析报告称,

    黄金将在1300美元/盎司上方建立新的交投区间,美国投资者重新青睐黄金。

    在新兴市场动荡、美国经济数据不佳、股市存潜在泡沫和不可预见的市场冲击面前,黄金是用以对冲风险的最保险投资品种。投资仓位如此之轻,市场对黄金偏好转暖,预计黄金价格将持续上行

    上周,黄金ETF持仓量攀升3.2吨,为2012年12月以来最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近日公布数据显示,投资大鳄鲍尔森(John Paulson)去年四季度维持仓位不变,他是全球最大的黄金ETF SPDR的最大持仓者,同时还重仓持有黄金ETP。与此同时,华尔街金融大亨索罗斯重返黄金市场,他去年四季度买入630万股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商巴里克黄金集团股份,价值达1.11亿美元,同时还增持该公司的认购期权。

    去年12月份,美联储在接下来的两次货币政策会议当中将购债规模两度缩减,当前为每月650亿美元。新任主席耶伦上周表示,量化宽松并非预设进程。2008年12月以来至2011年6月期间,美联储大规模向市场大规模投放货币超2万亿美元。在此期间,黄金价格飙涨70%

    【市场前瞻】2014年看涨黄金

    2013年是黄金表现最糟糕的一年。黄金交易所基金资金外流,印度不断提高黄金进口税,美国经济有可能改善的“海市蜃楼”都给黄金带来重创。也许更糟糕的是由负面压力带给黄金的冲击。这些负面压力有时是如此势不可挡,甚至让一些黄金的“死忠”都开始动摇投资信念。因此为了平衡“黄金下跌”主流观点一边倒形势,有必要罗列以下持相反意见者的观点,他们可不是“光说不练假把式”。

    “末日博士”麦嘉华(Marc Faber)很快就抵抗看跌黄金的观点。他认为,人们普遍都有看跌情绪,许多人也看跌黄金,但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在积累黄金储备,尤其是中国。今年中国将以2600吨的速率购入黄金,高于黄金年产量。因此他认为黄金价格很有可能已经下跌至最低点,未来黄金会再次反弹。

    Santiago Capital的首席执行官Brent Johnson认为,如果相信数学,就应该购买黄金。他认为,长期来看,几年内金价就会升到5000美元/盎司如果各国政府继续以目前的水平印钱,金价会缓慢稳步上升,并伴随有几个急剧升势

    国际著名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索罗斯量子基金创始人之一吉姆•罗杰斯(Jim.Rogers)去年11月发表公开讲话称,他从未抛售任何黄金,也无法想象有生之年会抛售,他认为黄金是一张“保险单”,当前大量货币贬值,一旦黄金渡过此次价格修正,将拥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全球商品策略师Don Coxe称,随着经济的复苏,黄金价格有望上涨。他认为,可以将黄金作为风险投资,但这次投资在经济好转时才有回报。过去,当周围的所有东西都在下跌时,商品物价显著飙升。上世纪70年代曾有过三次经济衰退,黄金价格从35美元/盎司一路涨到850美元/盎司。但这一次,随着GDP开始增长3%黄金将随之走高。

    此外,全球多国央行都在去年增加了黄金储备。土耳其去年11月增加了13吨黄金储备,今年迄今累计增加了143.6吨黄金,同比增长22.5%。俄罗斯去年仅7月和8月就买进了19.1吨黄金,2013年初至今增加了57.37吨黄金,仅次于土耳其。俄罗斯黄金储备总计1015吨,现为全球黄金储备第八大国。韩国去年2月增加了20吨黄金,如今其资产负债表比2012年年底时增加了23.7%黄金。哈萨克斯坦近期每个月都在以每月2.4吨的速率买进黄金。阿塞拜疆从黄金价格大跌中受益,国家从实际无黄金储备变为拥有16吨黄金储备。斯里兰卡和乌克兰在过去一年中分别增加了5.5吨和6.22吨黄金储备。

    此外,市场上主流分析师都忽略了中国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尽管中国央行未发布任何官方言论,但下图展示了中国消费者购买习惯。截止2013年年底,中国是全球黄金消费最大国。中国兑黄金的情感正印证了中国农业银行刘忠波的言论,即黄金有能力吸收外部经济冲击,在全球货币体系的使用会越来越多。

    许多商业银行业仅仅是在口头上抨击黄金。事实上,许多银行并不如投资者所见的那么消极。高盛银行就是其中一个最大的伪君子。2013年第二季度时,高盛在建议客户卖出黄金买入国债的同时,自己买入了高达370万股SPDR黄金指数基金(GLD)股票。2013年11月,委内瑞拉央行将储存于英国央行的145万盎司(约18亿美元)的国际黄金储备与高盛交易,高盛支付美元。即使高盛宣称黄金价格今年会下跌,但在黄金不断创新低的趋势中,更应看清高盛做了什么,而不是他们说了什么。

    摩根大通去年8月公开表示,推荐客户“黄金短期反弹价位”。黄金价格一面受对冲基金鲍尔森公司(Paulson & Co.)减持黄金的冲击,一面又受亚洲实物黄金需求持续增长的影响。

    尽管美林美银降低了今年黄金价格的预测,但对黄金依然持“长期看涨”态度。

    花旗银行首席技术分析师Tom Fitzpatrick称,黄金有望涨至3500美元/盎司。坚信黄金是绝对的强势货币,期待这一趋势能加速前进。

    以上组织无一例外地认为黄金牛市并未结束。他们关心的是当前不确定环境中的安全问题,以及无限上升的可能性。而老话说得好,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
     
  18. gtm

    gtm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294

    一张纸条奠定的WhatsApp暴富记
    WhatsApp/facebook/红杉资本/美股 文 / 金泽 2014年02月20日 14:04 来源:华尔街见闻
    若不是今天早些时候Facebook宣布作价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相信有不少中国读者都没有听说过这款移动聊天软件。为何这家公司能在短短4年时间内获得成功,恐怕离不开创始人桌上的那张小纸条。

    在本次交易宣布不久后,WhatsApp的领投资本-红杉资本公布了一张照片,解释了为何这家只有32位工程师的公司可以搭建一个供4.5亿用户使用的通讯网络。



    “没有广告!没有游戏!不耍花招!”

    照片中的这张纸贴在WhatsApp首席执行官Jan Koum的办公桌上,完美的展示了为何这款应用能在众多同类软件中脱颖而出。

    产品推出时,Jan Koum和Brian Acton两位创始人对产品的定位就是手机短信的替代品。因此从功能上,WhatsApp非常简洁,就是帮用户收发信息。相比于亚洲聊天应用微信、Line、KakaoTalk里的卡通聊天表情、游戏、社交圈分享等功能,WhatsApp一概没有。

    红杉资本合伙人Jim Goetz称正是这几句话成为了每天对两位创始人的座右铭,提醒他们专注于提升纯信息服务的体验。

    Goetz还称,WhatsApp的工程师们没有设计复杂的收费方案,用户只要每年付出1美元就够了;他们也没有设计花哨的新产品、游戏或是做用户分析,也不会记录用户的数据;除了手机自带的电话薄,用户无需再建立一个好友列表;用户甚至不需要在登录的时候输入账号和密码,因为身份验证就是自己的手机号;WhatsApp同样没有花一分钱在市场营销上。

    WhatsApp认为,广告不仅是美学上的破坏,更会侮辱使用者的智商和打断思路。他们还认为,当网路公司开始依赖广告销售赚取盈利时,他们最好的工程师就会把重心从「开发最好的用户经验」转为「创造最好的广告收入」,有违 WhatsApp 一直以来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所以说,拒绝内置广告可以让公司更专注于产品自身的改进,就像Goetz指出的,在WhatsApp,一个工程师要服务于1400万活跃用户,而软件本身每天则要处理数十亿条信息,并且极少出错。

    当其他通讯软件纷纷崛起,加入各种形形色色的功能,WhatsApp仍是“以不变应万变”坚守纯信息软件的定位,竞争对手Line年收入已经达到3.38亿美元,KakaoTalk收入预计达到2亿美元,WhatsApp的收入暂时还无法达到这样的规模,但是从本次成功的收购案上来看,WhatsApp又一次完美的展示了“专注”的力量。
     
  19. gtm

    gtm

    比尔·弗莱肯斯坦:做空大师卷土重来
    作者 张愎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时间 : 2014-02-21 05:40 字号 : 大 中 小
    将本文分享至:同乐坊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163 人人 豆瓣网 QQ空间 分享到雪球
    在弗莱肯斯坦看来,黄金熊市在2013年6月末就结束了,现在黄金已经从底部上涨不少,虽然价格在来回盘整,但黄金牛市已经开始。
    比尔·弗莱肯斯坦(Bill Fleckenstein)是一位长期潜伏在美国西雅图的对冲基金经理,于1982年创建弗莱肯斯坦资产管理公司(Fleckenstein Capital Management)。由于具有与麦嘉华(Marc Faber) 一样的“叛逆精神”,且几次成功在市场暴跌之前布局做空,而成为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市场“先知”。
    看空科技股
    弗莱肯斯坦的成名源自于押注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1988年他开始做空日本股市,1990年日经225指数暴跌39%,那一年他才35岁。
    随后,弗莱肯斯坦又成功预测了2000年的互联网危机。早在1998年,他就对纳斯达克指数过高发出预警,并在1999年时正式正为股市的空头。尽管当年纳斯达克指数上涨86%,但在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弗莱肯斯坦终于在2000年3月迎来了胜利。
    作为一名著名的空头,弗莱肯斯坦自然不会放过2008年股市大跌的机会,那年他旗下一只专门用于做空的Fleckenstein RTM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了34%的回报(在扣除费率之后)。
    功成之后,弗莱肯斯坦选择急流勇退,在2008年下半年关闭了公司空头基金,并一度退出人们视野,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已经开启量化宽松政策
    他认为:“我知道政府会以发行货币来应对衰退,我不知道最终事态是否会无法控制,而且也不想再做空。如果印的钱够多,股市可以任其摆布。”
    然而,在4年之后的今天,当美联储开始逐步退出QE之际,一直秉持“经济繁荣不是靠印钞机印出来”观点的弗莱肯斯坦又选择重出江湖,重新为对冲基金筹集了2亿美元,用于押注股市下跌。
    “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市盈率现在是16倍,为什么不是11或12倍?其实我并不在乎市盈率究竟是多少,因为已经被人为地操控了。市场一旦下跌,那么至少将跌去三分之一或者30%。” 弗莱肯斯坦这样说道。
    不过他也指出,在债券市场让美联储受挫之前,不会选择轻易做空,而是等待着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3%,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已经失去了对利率的控制。
    而弗莱肯斯坦选择的做空目标可能还是科技股。据彭博报道,互联网广告公司Rocket Fuel,以及3D打印公司Voxeljet可能是他的做空目标。
    黄金牛市已开始
    作为美联储QE的激烈反对者,弗莱肯斯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黄金拥趸。2013年9月,他就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的专访时,批驳了沃伦·巴菲特“持有黄金很愚蠢”的观点。
    “人们总相信我们处在一个独特的时期,并且一切都会好起来。整个世界都在大量印钞,但人们却还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弗莱肯斯坦指出,“人们认为央行能解决现在的经济问题,可央行自己就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人为刺激。过去这十几年,这些破坏了我们的经济和金融系统。”
    弗莱肯斯坦补充道,整体来看,美国人看不到持有黄金的理由。他们迷信美联储,整个西方世界都是如此。显然亚洲不是这样,但可以理解为什么普通美国人不买黄金,如果他们沉浸在幻想中,自然没必要去买。而当幻想死去,他们就会明白购买黄金的必要了。
    在弗莱肯斯坦看来,黄金已经持续了几年的熊市在2013年6月末就结束了,现在黄金已经从底价上涨不少,虽然价格在来回盘整,但黄金牛市已经开始。
    2月19日,弗莱肯斯坦又在其公司的网站上进一步指出:“虽然黄金价格并不会马上就快速上涨,反转也并非易事,但我现在看不到黄金价格有继续下跌的可能。”
    比特币是个笑话
    基于对黄金这个硬通货的看法,弗莱肯斯坦还对外界表达了对比特币的不屑和嘲讽,尽管这个新兴货币获得了这么多人的追捧。
    弗莱肯斯坦认为:“比特币只是互联网泡沫3.0版,不是吗?人们疯狂地迷恋手机、电子商务等一切通讯方式。如今他们发明了一种称之为货币的东西。人们正在对它进行投机,这和投机其他东西没什么区别,它根本就不是货币。”
    比特币完全是个笑话。一些蹩脚的货币好歹还有一个能够收税的政府做后台,以及军队之类的东西作为保障。每个投资者都会失去所有的钱。”他这样说道。
     
  20. gtm

    gtm

    金融业本质没有变
    2014-02-20

    作者: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 穆罕默德•埃尔-埃利安

    当我准备在今年3月底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卸任时,新兴市场再次成为新闻焦点,但原因却令人尴尬。阿根廷汇率大跌,泰国和乌克兰充斥着政治冲突,土耳其正摇摇欲坠。

    这些动态让人想起1998年1月的动荡,当时的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供职15年之后,刚刚投身于私营金融业。当时,泰国正步履蹒跚,韩国岌岌可危,俄罗斯和阿根廷都即将陷入主权违约。

    新兴市场正再次布满阴云,不久之前人们普遍没有预料到这一点。多年来,专家们一直辩称,这些曾境况不佳的经济体已变得强大起来。银行资产负债表得以巩固。国际储备规模扩大很多,政府债务有所减少。机构不再通过发行大量短期债券为自己融资,而这些短期债券必须不断再融资。政府施行了明智的改革。即便在2008年危机的刺骨寒风之中,新兴市场也没有患上重感冒。

    过去16年里,我看到了一些忽来忽去的流行观点,对新兴市场的过分热情远非其中唯一。另一个流行观点是,西方央行拥有实现经济和金融大调整所必要的所有工具;这会保证长期增长、就业和物价稳定。但评论人士中最热衷的是描述银行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基本上不受限制的银行业体系曾一度被视为将资金导向创造就业和繁荣的生产性投资领域的最有效方式。由于人们认为银行具备强大的自我调整能力,因此对它们稍加监管就可以了。然而,最近,银行业更多地被视为吸血鬼。人们认为银行存在重大体制和人为缺陷。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让内部人士发财。竞争不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音乐”停止时,获得银行紧急融资和纳税人提供的保险为金融家提供了缓冲。不管怎么说,这是当前的流行观点。而这也不是新观点。上世纪80年代,这种观点就曾一度风行,当时在拉美出现不负责任的贷款热潮后,西方银行不得不接受纾困。2008年的这场危机让这种观点死灰复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金融业与几十年前我最开始了解到的金融业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在形势大好时,市场仍会过度兴奋,而在天空阴下来,市场会变得死气沉沉。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更大的资金规模会带来情绪的重大波动,有时可能会让钟摆脱离轴心。

    人类行为在这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市场参与者(不管是银行业还是资产管理界人士)有着自己的舒适区和本能反应。他们受到例行报告的季度业绩以及时间更短的业绩衡量期的影响。他们会从众

    “一个可靠的银行家并不能够预见并避开危险,”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写道,“而是在破产时,能够以常规的方式与其他银行家一起破产,这样一来就没人能够真正指责他。”对于太多银行而言,宁可以常规方式破产也比试图以非常规方式成功更明智。

    接下来是内部市场因素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对彼此交易做出的反应会导致资产价格波动,而这些波动似乎不能反映资产的潜在价值。

    创新和金融全球化发挥着一定作用。投资者曾经很难押注于全球经济的遥远角落,例如哈萨克斯坦的银行和尼日利亚的酿酒商。如今,他们能够通过在西方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做到这点。在形势大好之时,这有助于资金更快抵达更多地区。但这也可以增大市场的波动性,同时令其更容易让不稳定局面扩散

    新兴市场在这种现象面前尤为脆弱。它们更多地依赖反复无常的外国资金(这点与西方市场不同,后者拥有来自国内储户的巨额资金)。这会加重市场的起落

    金融动荡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在过度欢欣的时刻,信贷流动过于自由,坏账产生,货币升值使得国内制造商竞争力下滑。一旦资金大潮突然转向,其后果可能包括信贷紧缩和衰退,最糟糕时会发生大范围破产。

    然而,并非一切都会回到原点。监管机构和股东不再允许银行押下如此高风险的赌注,尽管它们持有更多资金。更多信贷由系统重要性不那么大、更容易获准破产的机构发放。央行找到了应对市场运转不良的更快捷途径。现在,更多交易是在公共交易所的聚光灯下进行的。

    从表面来看,如今的金融体系似乎比我16年前加入时要复杂得多。然而,由于人类基本的行为方式保持不变,金融体系的一些根本特点也没有改变很多。如今的银行仍可以既做好事,又带来破坏。在监管机构和公共舆论的推动下,它们从错误中吸取了教训。然而,如果它们想要在效率、创新和稳健之间实现仍然微妙的平衡,它们还需要吸取大量教训。

    本文作者即将卸任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执行官兼联席首席投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