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曹仁超日记(普通话版)

Discussion in 'Bonds' started by olddoctor599, Dec 20, 2008.

  1. 2010-11-30, 10:19
    robinxing
    信报的图好像有问题,熊市怎么是30个月,07年底到09年到底没有三十个月啊?


    可能是从07年7月左右(第一个顶)开始计算的
     
  2. 那也不对,后面还有17个月的反弹呢?
     
  3. 那个图还真是有问题
    我查了一下恒生指数也对不起来
    不知他是根据哪个指数画的
     
  4. 转帖

    曹仁超:香港经济“吸毒”27年暂不宜戒

      12月12日,周日。

    2010 年11 月至2011 年6 月是QE2 期。明年有没有1月效应?过去5 年中4 年有,不知2011 年有没有。低利率肯定使债券价格上升,至于能否使股价上又是另一回事。参考2002 年日本最疯狂一次量化宽松政策,虽然使日经平均数一度大幅上升,随着量化宽松政策停止后日股又打回原形。

      美股又如何?股价升降主要由企业纯利决定而非利率,降低成本亦可使企业利润短暂上升,例如2009 年及2010 年。使企业纯利有突破性上升,还需依赖推出新产品或成功的收购合并集团的大量成功收购及成功发展。

     当2008 年11 月中国政府推出4 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及2009 年3 月美国政府批出7000 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之时,我们再次进入货币泛滥时代,亦即容易赚钱时代。初期人们都不相信,钱赚得如此容易,随着时间过去,愈来愈多人加入,使股市及楼市变成“斗傻”游戏场,而不知道危险已在前面。例如2009 年8 月起人行逐步收紧银根对A 股造成的影响。

      美国30 年期长债利率由1980 年中的15 厘,开始回落到2008 年底金融海啸高潮才止跌回升。2009 年3 月及2010年6 月在量化宽松政策下长债利率略为回落,但改变不了债券熊市由2009 年开始的命运。情况有如1930 年代开始共花了40 多年时间,到1980 年才完成债券大熊市。

      上次低利率期由1932 年到1938 年,这次由2009 年1 月起计理论上要到2015 年才进入另一段高息日子。美国失业率又接近10 %,美国楼价自2007 年起至今仍在回落,欧债危机下欧元亦向“零利率”区进军,油价由35 美元一桶升上90 美元,金价打破1400 美元,道指2009 年3 月起止跌回升……美国出现两个不同世界。

      日本量宽效果昙花一现

      现实世界、经济仍在衰退,金融市场则热火朝天。来自现实世界的利淡消息反成为刺激金融市场上升的理由。最后是现实世界被金融市场改变,还是金融市场臣服于现实世界?1995 年4 月日本推出首轮量化宽松政策,使日股大幅上升十多个月、日元汇价大幅回落。1998 年4 月日本第二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日股已不再上升,日元继续回落,之后推出第三次,第四次量化宽松政策,股市及汇市几乎没有反应。

      贝南奇认为美国失业率在5 年后才回落到5%,上述估计个人认为仍是太乐观。因为美国工序早已出口到外国,一去不返。联储局希望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去刺激美国通胀率上升,可惜连通货膨胀亦出口到外国。美国经济2000年起已进入「三低、一高」时代。即低利率、低通胀率、低GDP 增长率、高失业率。

      在联汇制度下香港金融市场只有跟着美国走,但香港楼价却跟内地走,使2010 年香港市场出现金、股、汇、楼价齐升局面。联汇制度的缺点是香港政府失去对利率的控制权,例如1990 年中东危机后美国经济步入软着陆期而减息,香港面对中国经济欣欣向荣而出现过热。

      理论上香港政府在1990 年应为经济降温,在联汇制度下政府反而宣布减息,使经济火上加油,恒生指数由1990 年2 月2 日的2697 点,上升至1997 年8 月7 日的16820 点,升幅达到523%,楼价由1990 年2000 元一呎,上升到1997 年12000 元一呎。1997 年8 月亚洲金融风暴出现,香港理应减息抗拒经济下滑,政府为捍卫联汇制度反而加息使恒生指数一直回落到1998 年8 月13 日6544点,跌幅61%,楼价更回落到2003 年第二季度4200 元一呎,跌幅65%。

      今天联汇制度在港已执行27 年,香港经济已完全适应了此制度,取消联汇制度反而不妙。我们不妨参考2005 年8 月至2008 年8 月人民币升值21%的结果,反而是更多热钱流入及流走,引致2005 年8 月至2008 年8 月上证指数由1067 点上升至2007 年10 月16 日6124点,升幅473%后又大幅回落到2008 年10 月28 日1664 点,跌幅72.8%。说句不好听的,香港经济吸毒27年,欲戒毒必需付出沉重代价,目前是最不适合开始戒毒的日子。

      1980 年留港炒楼炒股者经历过1981╱1982 年的熊市、1987 年10 月股灾、19 89 年政治风波、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 年科网股泡沫爆破、2003 年沙士疫症、2007 年10 月环球金融海啸……成功的是少数,失败者占大多数。各位要记住1980 年至今是美元利率回落期,即全球资产升值期。2005 年8 月至2008 年8月A 股同样经历一个超级大牛市及超级大熊市,21 世纪面对的是美国战后婴儿退休潮、中国人口红利结束日子及美国楼市去杠杆化。

      世事每十年一转,1970 年应买金、1980 年应买日经平均数、1990 年应买纳指、2000 年应投资资源股同黄金。2011 年又如何?以金价计1970 年45 美元一盎斯,现在超过1400 美元。即今天美元购买力是40 年前三十分一。今天月薪9000 元的打工仔相等于1970 年300 元。恒生指数1970 年1 月是100 点,现在23000 点, 上升230 倍。楼价1970 年100 元一呎、今天卖8000 元,上升80 倍。

      过去40 年工资虽然上升30 倍仍然追不上恒生指数同楼价升幅,此乃社会走向两极化的背后原因。

      过去10 年油价大升后美国自2005 年起对石油需求出现温和下跌。

      世界石油需求上升来自新兴工业国家例如中国、印度等。中国不但需求上升同时在增加石油储存及大量购买石油期货,例如5 年后的石油期货价每桶100 美元,较现货价高,使OPEC 产油国不用在目前增产。中国已在努力建设输气管及高铁,或迟或早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亦进入低增长期。

      油价在2007 年8 月时只有78 美元1 桶,联储局在2007 年9 月宣布大幅减息使游资大量流入石油市场,刺激油价由78 美元一桶升至2008 年8 月147 美元。换言之油价由78 美元上升至147 美元一桶是货币政策造成,而非石油供求出现改变。如以能源成本计,一桶油价相等于天然气6000 立方呎售价,因可产生相同的热能。如用天然气售价计算石油合理价应是23 美元1 桶。

      由于天然气运输不方便,加上近年油页岩开采技术出现突破,方法是利用高压将含有化学物质的水打入油页岩,令天然气从中释放出来,使近年天然气供应量大增及售价回落,当天然气释放完后石油便从油页岩石中溶解出来形成新油层,可用正常开采石油方法开采。估计未来来自油页岩的石油已可供应全美石油10%用量,使美国进口石油进一步减少。

      上述开采技术专利权到期后估计各国皆采用,到时来自油页岩的石油供应量可占全球石油总供应量10%以上。另一因素是每次汽油零售价超过3 美元一加仑,美国消费者便会自动自觉节约用油,相信这次亦不例外。

      燃气液化煤抢石油生意

      伊拉克民选政府今年开始同外资企业签采油合约,伊拉克每日石油产量将由目前240 万桶一天,到2017 年上升到1200 万桶一天,超过目前沙地每日产量1050 万桶一天。伊拉克石油存量1431 亿桶,仅次于沙地阿拉伯。

      液化煤亦进入大量投资期,未来成为石油最大对手。

      OECD 估计未来25 年煤需求将愈来愈大,今天应投资煤矿股而非石油股。所谓电动汽车、太阳能、风力发电等企业有赖政府政策支持才产生利润,一旦没有政府政策支持,全部都是蚀本生意。
     
  5. 转帖

    曹仁超:明年采取保守策略 沽售周期性股票

    12月19日,周日。

    2008年12月我老曹建议大家去博熊市中的最大反弹,当时估计升幅在50%到61.8%之间,事后证明升幅高达100%。2009年12月我老曹不相信今年会出现Double Dip(二次探底),投资策略由大价股转向二线股。如今2010年12月,对未来一年展望又如何?我老曹相信,内地通胀率将于明年第一季见顶,股市进入“升也升不了多少、跌也跌不了多少”局面。明年全球GDP增长率进一步放缓(但没有衰退),届时,宜采取较保守投资策略,以及沽售周期性股份(Cyclical Stock)。我老曹不相信恶性通胀会在2011年出现。

      美债步入漫长熊市

    东西方经济此起彼落,历史早有记载,由罗马帝国兴衰史到中国唐宋时代,由欧洲文艺复兴到英国工业革命,以及美国的网络时代结束。2000年起,西方的力量及信心在减降,中国则实行权威主义及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制度,无论力量及信心都在膨胀。东、西方力量是否会有另一次大转移(过去每次转移都并非和平地进行)?

      令人担心的是,美国债券牛市已经结束,正步入漫长熊市。

      “日元先生”木神原英资担心2007年开始的美国经济衰退期可能一直伸延到2018年!在这方面日本最有经验,过去二十年日本面对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债务危机、2000年美国科网股泡沫爆破、2007年环球金融海啸,一次又一次,拥有一亿二千六百万人口的日本通过政府增加借贷去应付问题,导致今天日本政府已成为OECD国家中最大负债国。以2010年6月为例,日本负债9040亿日圆(10.8万亿美元),即使日本利率长期接近零,但经济复苏却遥遥无期,如今欧洲希腊、爱尔兰……一个接一个陷入日式衰退,美国情况亦不见得好到哪里。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将美元大幅贬值,美国经济虽然一度反弹,但到了1937年出现二次寻底,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49年才真正复原。

      日本95%负债由国民持有,因此没有资金外逃的问题(日本政府只向人民及企业借钱)。但美国不同,一旦动摇别国对美元的信心,将会十分麻烦。另一方面,“日元先生”不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可解决美国及欧洲的问题,一如1985年至1995年日元大幅升值并没有解决美国的问题一样。

      1987年4月1日三十年期债券息率7.6厘,到同年8月已升到9.2厘,但股市继续上升,至87年10月出现股灾。1999年4月三十年期债券息率5.4厘,同年12月已升至6.55厘,股市照样上升,到2000年3月科网股泡沫爆破。2010年9月三十年期债息3.5厘,最近已升至4.5厘,美国股市照样上升,最后结果又如何?

      3R解决方法各异

      美国财政赤字仍在上升,国会已无力阻止;欧洲主权债券情况亦令人担心。

      中国11月份通胀率升幅5.1%,看来仍会上升。上月已同大家谈过3R问题,即中国面对Reflation(通货再膨胀)、欧洲面对Reconcilliation(妥协)、美国面对Rebalance(平衡赤字),各有各的难题,因三大地区面对的问题不同,解决方法亦各异。美国正努力刺激GDP加快增长去降低失业率,欧洲在研究如何阻止主权债券危机扩散,中国则努力控制通胀率进一步上升。2011年又如何?

      由2008年11月低点至今两年多时间,恒生指数升幅超过100%。美国债券已较六个月前回落不少。12月16日看好的分析员占48%,看淡只占26%。在此水平作2011年投资展望,难度极高。

      2011年大方向:一、美国GDP增长率由2009年负2.6%变成2010年的4%,明年会怎样?增长2%或更低?二、美元汇价又怎样,会续落或止跌回升?三、欧洲主权债券前景又如何?受控制还是进一步恶化。四、人行一再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但中国通胀率仍在加快上升,因利率仍低于CPI升幅2.5厘,明年政府是否会出辣招?五、去年美国有QE,2010年有QE2,明年有否QE3?六、美国正面对通缩压力,中国则面对通胀压力,香港挟在两者之间,2011年香港经济最终是跟美国走,还是跟中国走?

      去年3月至今,标普五百指数已反弹前跌幅的61.8%(由2007年10月11日的1576.09跌至2009年3月6日666.79,共跌909.3;反弹前跌幅61.8%可见1227点,再加出错率3%,即上阻力在1264点)。由去年3月6日这次美国升市,到底是牛市开始还是熊市大反弹?11月5日道指见11451点,已超过4月26日11258点,指数创新高,但当天创五十二周新高股份只有431只,反不及4月26日的674只多,两者出现背驰。

      去年8月A股牛市一期调整期开始,到今年7月结束,稳固的企业纯利增长加上宽松的财政政策,使A股牛市二期从今年7月开始。为了控制通胀率,政府明年改为采取稳定财政政策,同时强调“保八”(即GDP保持8%的增长幅度)。估计CPI高峰在明年2、3月达6%,下半年起开始回落,估计2011年CPI全年升幅介于4.5%到5%之间。A股大方向仍是反复向上,估计明年企业纯利升幅仍有15%。今时今日不少A股股价较H股便宜,随着明年下半年内地通胀率回落,A股股价明年下半年应追上H股,未来A股有机会上升20%。

      中国人口流动将反方向流动

      过去三十年有数亿劳动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2009年中国城市化水平46.6%。

      至今仍有1.45亿农民工,虽然已在城市工作,却享受不到“市民”待遇,成为了城市内最穷的人。2010年起重庆首先取消城市户口与乡村户口之分,即农民亦可取得城市户口,估计未来将向其他城市推广。未来二十年,估计仍然有4亿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

      今天中国工人每小时只赚80美仙(德国工人每小时赚30美元、泰国工人每小时赚2美元)。根据“十二五”规划,未来中国工资进入快速上升期,因为廉价劳动人口供应增长率在急跌。1930年美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到1950年美国人口59%在城市、41%在郊区,人流开始反方向发展(1970年首次出现郊区人口超过城市)。到1990年60%人口住在郊区、40%人口住在城市。

      2009年中国46%人口住在城市,相信很快达到美国1930年水平(即城市人口超过农村)。随着高铁大量兴建,中国很快会出现人流反方向发展,情况有如三十年代美国政府大量兴建超级公路,使美国城市人口从1950年起向郊区转移。因为住在郊区的美国人可通过汽车保持与城市联系,同时又可享受郊区生活。

      1960年美国制造业劳动力67%仍在城市,到1980年下降至25.8%。1980至90年零售业所占比重,每1000美元消费之中有728美元来自郊区,只有272美元来自城市。制造业在政府主导下亦向郊区转移,例如飞机制造、军火、电子产品、电脑软件设计等。今天美国只有最有钱的人和穷人才住在城市,中产阶级大部分都住在郊区。

      2009年中国北京开始出现人流反方向发展,即人口不再涌入城市,反而流向郊区。2010年起上海及广州亦开始出现上述情况,使一线城市内的物业价格自2010年起开始回落。由此趋势看,未来郊区楼可能更有升值能力。

      尽早建立个人投资策略

      至今我老曹仍不明白为何大部分投资者仍没有建立Trading System(交易系统),经常凭个人看好或看淡决定买卖,看对便以为自己是股神,看错便赖别人是衰神。以上述方法在市场投资,最终必败!请及早建立自己的投资策略,然后严守。
     
  6. 转帖

    曹仁超:展望2011年股市将是平静的一年

      12月23日,周四。

    2010年又到结束时候,以恒生指数计升幅极之有限,但个别二线股有些上天堂、有些落地狱。展望2011年见不到大抛售可出现(例如跌幅5%到10%)。但个别股份未来升降幅度仍十分大,初步展望将是一个较平静的股市。

     今天已进入投资无国界时代。中国、印度、巴西等受高通胀困扰,美国、欧洲、日本则面对低GDP增长问题。2011年甚至出现个别国家股市背驰现象,例如今年新兴市场兴旺使全球原材料价上升。

      2010年美股升幅不俗反而上证指数略为回落,原因是上证指数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升幅大,需调整;美股2009年3月才起步上升。展望2011年金价也到了停一停、抖一抖的时段。如原材料价明年稳定下来,中国股市可看高一线。

      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贫穷令人羞耻;在一个不公平竞争的社会,富有才令人羞耻。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人不想成为富人,但社会上富人为什么仍这样少?有人说富人较普通人聪明。个人在投资市场超过40年,认识有钱人不少,并不认为富人较普通人聪明(有些反较普通人愚蠢)。

      中学生投资得宜赢博士

      以阿德与阿伟为例,阿德中学毕业后到社会做事,阿伟继续升学念了两年预科、四年大学、出国三年后拿了个博士回港到大学教书。阿德则中学毕业后每年将收入中的1万元用作投资,每年回报只有10%不算出色。

      阿伟30岁回港时阿德已有17.5万多元身家(第一年投资1万元加回报变成1.1万元,再投入1万元第二年变成2.31万元,第三年再投资1万元……)。阿伟在大学教书第一年年薪已高达20万元,其后过着十分舒适生活,假期便去旅游,属于月清一族(即每月收入都花掉)。阿德则继续自己的投资大计。

      到40岁时,阿德已有63万元、阿伟仍是月月清,50岁时阿德有180万元,阿伟仍是月月清,到65岁两人都退休,阿德共有870多万元财富、阿伟仍一无所有……。阿伟读书较阿德多,过去每月收入亦较阿德多,为何退休时阿德却成为千万富翁,阿伟却一无所有?分别是阿德每年拿收人中1万元去投资,每年增值10%,此一小小分别,结果可以这么大。

      回顾1967年至今一次又一次「危」最后化为「机」,最近一次是2008至2009年的金融海啸。30年代苏联经济学家Nikolai Kondratieff认为大量「正常泡沫」带来「超级大泡沫」,超级大泡沫爆破引发19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最后是经济循环(economic cycles)而非政府力量,再次推动经济繁荣!

      可以说自1971年美元同黄金脱钩后,美国经济便出现大量「正常泡沫」最后带来2007年的「超级大泡沫」,并在2007年10月爆破,2009年3月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只能延长衰退日子,而无法消化有毒资产,最后有赖经济复苏力量而非政府力量,再次推动另一次经济繁荣期。

      《北京晚报》最近有一名老读者张先生向报馆讲述亲身经历。1947年他的父亲用400大洋兑成100英镑,买入汇丰股票存放在英国一家银行内,六十三年过去,今年他年届70岁想起父亲在临终前提及此事,于是去信向英国那间银行查询此事。英国银行说只要他证实自己同父亲的关系,他父亲所拥有的股票至今仍保存在该银行内,目前市值270万英镑,约2800万元人民币。

      有信心无智慧投资堪忧

      六十三年汇丰股价共涨了2.7万倍(或平均每年17.6%)。由此可见复利的威力,但未来六十三年汇丰股价能否再涨2.7万倍?是一个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过去一年恒生指数只上升3.5%,去年底个人曾估计2010年是炒股不炒市,二线股上升1倍、2倍者比比皆是。因为在经济复苏初期,二线股一定跑赢大蓝筹的。未来一年又如何?担心是Fight the uphill war。今年被忽略的工业股最近纷纷抬头。

      投资应买「Turnaround stocks」,例如年初的电盈(008),下半年的德昌电机(179)都是衰了很多年后情况出现好转的股份。其次是买增长股,即那些企业纯利每年可上升25%或以上的股份,例如叶氏化工(408)、伟易达(303)等。不要高追周期性股,例如汽车股、珠宝股的O今年11月已到了极之不合理水平,投资要小心(如发现买错便止损,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不要参加什么「投资训练班」。世上没有只上几堂课便可以发达这回事。这些训练班只会增加你的信心却不能改善你的投资技巧,日后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有信心而无智慧的人最令人担心(2007年10月的金融海啸、请问有那一间大行可以逃得过?连大行内的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上几堂课便可以学晓?这类课程事后解释头头是道,事前分析则一塌糊涂).

      根据World Institude for Development Research研究,全球低收入50%人口只拥有全球财富2%,全球最富有2%人口拥有超过全球财富50%,超过30亿人口每天开支少于两美元,贫富差距在过去40年不但没有收窄反而在扩大,令人震惊的趋势是过去20年中产阶级人口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在减少,即全球财富愈来愈集中在2%人口手中。

      在外国,家族企业接班问题早已解决,在香港及内地问题仍然存在。

      一、以子女作为接班人。应先了解子女对「子承父业」有没有抗拒?今天的「富二代」不少一早已被送国,回来后一肚子洋墨水,国际视野很好,但可能水土不服(香港及中国环境,说到底不是外国)。例如同公司老臣子沟通及企业在父亲管理下的华人作风,能否一下子全盘西化?处理不好不少企业从此走下坡。

      二、接班人非由子女承继。中国领导人对「外人」信任程度一向不高及华人出任CEO日子尚浅。在不少家族企业内当CEO,一旦同家族成员意见出现分歧,董事长听谁?不少董事长过着半退休生活,却仍然十分关心自己一手创办的事业及老员工,往往「每事问」弄到公司CEO十分尴尬。不少老员工亦有兴趣向董事长打小报告做人情,董事长又会向CEO给点小意见弄至CEO不知如何是好。

      1985年中美贸赤只有600万美元,到2010年首8个月中美贸赤已超过280亿美元,8个月数字较1985年全年大46倍!这些资金(接近1万亿美元)中国政府大部分用作投资美债,令美债利率在过去25年大幅回落,目前小心美债泡沫在爆破中。

      公元2000年至今美国共失去10%中产阶级职位,由当年7200万个下降至目前6500万个;至于制造业职位由公元2000年至今失去全部制造业职位的32%,超过4.2万间工厂倒闭。2009年底制造业工人数目少于1200万(相等于1941年数字)。从事计算机生产工人2010年数字较1975年更少。

      职位流失,大学生当waiter

      不要以为「高科技」产品市场仍由美国控制,1998年全球高科技产品出口市场美国占去25%、中国只占10%,2009年美国只占15%、中国已占20%。1992年美国「服务员」(waiter)中有11.9万人是大学毕业、2008年有31.8万人是大学毕业。至于收银员(cashier)1992年13.2万人是大学毕业、2008年是36.5万人。美国20%大学毕业生都跑去从事低技术工作?原因是连大学毕业生也找不到好职位,发挥所学。

      今天美国有1510万人失业、900万人做临时工、另有250万人从事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即2600万美国成年人有麻烦。1970年67.1%美国成年人就业,1997年起逐步下降,2010年只有62%美国成年人就业,闲置人口数目十分大。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出现后,各东南亚国家通过贬值去增加出口竞争力,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海啸,美国欲通过美元贬值去增加出口竞争力但不成功。2009年3月只有推出量化宽松政策「顶」住先,2010年11月美国全职人员数目只有1.11亿,兼职者2760万,年收入2万美元或以下。在美国年收入2万美元或以下是不足够养妻活儿的。

      目前共4200万美国人在领取「food stamps」,占美国总人口15%。今年11月推出QE2未能使美债利率进一步回落,自2010年8月起美债利率在上升,今天10年期债券利率3.5厘,代表过去三个多月升幅超过1厘。

      我们这一代皆相信物业是一项可信赖的投资,根据美国统计处资料:1940年至2004年美国物业平均每年升幅只有2%(1940年前美国物业售价更是不断地回落)。再根据Ned Davis Research统计:每次美国失业率高于6%楼价都不能上升。楼价不断上升只在我们这一代出现,是否会随着战后婴儿潮步入退休期而带来长期楼价回落期?上述情况自1990年起已在日本开始。

      The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甚至在香港大学教育投资上亦体验无遗。60年代大学毕业生是天之骄子、70年代硕士生仍受人尊重、80年代非博士或MBA毕业不可。到90年代大学生地位已由天上跌回地面变回普通人(同没有读过大学分别不大).

      今天的大学生不少更被标签为「80后」,反之接受大学教育的成本在过去50年却上升10倍、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却回落90%。甲骨文的CEO拉里。埃里森在耶鲁大学2000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词发人深省:他认为自己成功的理由是因为没有完成大学毕业。比尔盖茨(微软主席)没有、苹果计算机主持人没有、戴尔计算机主席也没有,其它如facebook掌门人朱克伯格也没有……这段话挑战现代教育制度。

      根据统计数字:亿万富翁中25.4%是大专毕业、24.6%是大学毕业、22.6%是高中毕业,反之博士生很难成为亿万富豪,其次是硕士,最后才是小学生(承继回来者例外)。即是说最有学问的人及教育不足的人都很难成为亿万富翁。
     
  7. 转帖

    曹仁超:2011投资策略是鸡蛋里挑骨头

    1月2日,周日。

    圣诞节收到的礼物已拆开、除夕夜的联欢已成为过去,2010年的投资无论成败已成历史。After Christmas Blues(圣诞节后的忧郁)已成过去,面对的是New Year Prediction(新年新展望)。

    做新年展望实在没有意思,例如2010年上半年大市回落、6月至11月上升、11月起又再回落,结果全年恒生指数只上升5.3%。去年投资策略是炒股不炒市,今年是处理QE2后遗症。利率虽然如此低,但美元汇价却由2010年11月4日起止跌回升,长债利率亦止跌回升。

      在美元上升期投资港股有如fight the uphill war!美元上升理由不是美国前景转好而是欧洲前景转劣;反之兑日元去年回落10%、兑澳元回落8%、兑新加坡元回落6.5%、兑新台币回落5.5%、兑欧元上升8%、兑英镑上升2.4%。美元中长期走势仍看淡,但由2010年11月4日开始的短期回升,估计可维持到2011年第二季。2011年美国又增加1.2万亿到1.5万亿美元负债(布什退税计划获延期)。至于黄金见1400美元后已没有方向,今年升降幅度估计在10%左右。

      1月效应又如何?1906年2月道指见顶(103点)、1907年11月见底(53)、1909年11月见顶(100.53)后,1910年1月回落13.6%,见85点。1937年3月见顶(194.4)、1938年3月见底(98.95)、1939年9月见顶(155.92)、1940年1月回落4.5%(146)。1973年1月见顶(1051.7)、1974年12月见底(577.6)、1976年9月见顶(1014.79)、1977年1月(见970)回落3.4%。这次2007年10月见顶(14163)、2009年3月见底(6547.05)、2010年12月见顶(11573点),2011年1月又如何?

      恒生指数由2009年11月18日23099点,回落到2010年5月27日18971点,下跌4128点后回升到2010年11月8日24988点形成一个“V”形。完成V形走势后在调整期如守得住23099点(容许小许出错)后市仍可进一步睇好,反之如23099点失守后市进入大牛皮机会甚大,即恒指在2011年很大机会在18971点至24988点之间上落。2009年是投资大蓝筹时代,2010年是投资二线股日子,至于2011年的投资策略便有如在鸡蛋里挑骨头,难度极高。

      看准下大注回落宜忍手

      一、欧洲央行希望主权债券危机可以平静下来。照目前情况看,欧猪五国危机在2013年前仍无法解决。

      二、美国底特律市及密歇根市面对破产威胁,还有洛杉矶、迈亚密、奥克兰、侯斯顿及圣地亚哥。美国muni债券危机会否在2011年内爆发?

      三、至2010年10月止,根据S&PO/Case-Shiller美国住房数据,20个大城市中18个仍在回落。其中6个阿特兰大、沙罗特、迈亚密、波特兰、西雅图及坦帕更创2006年以来新低,看来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反弹4.4%后,不排2011年美国楼价出现双底衰退。

      四、澳洲及加拿大地产泡沫是否会在今年内爆破?

      五、美国着手改善贸易赤字使中国GDP增长率在2011年出现回落(例如只有7%),使2011年A股涨不起来。波罗的海指数去年6月起便一直在回落,表明航运业人士看淡2011年世界贸易增长量,油价亦上升到足以使全球GDP增长率放缓的水平,加上证券行内保证金户口负债已重返2008年9月水平(不少人又借钱炒股。)都是令人担心的讯号。

      上一次美国经济繁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正式开始,而非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将美元贬值及采用凯恩斯政策大力刺激经济的结果。道指虽然从1932年41.22回升至1937年2月的194点,其后又再大幅回落到1942年4月的92点,出现双底衰退。

      2009年3月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否会产生同样后果?最后是经济力量而非政府政策决定经济盛衰。经济以周期运行(cycles)通常不如意事常八九,任何投资项目开始时宜浅尝即止,直到愈来愈有把握才下大注,至于在回落期宜忍手,因抛空非一般散户可以做得好的事。分析事物要用基础分析,入市时机请利用走势,至于大方向则用趋势投资法。

      买卖系统要简单,不要希望捕捉到每一个微细波浪。错过一个机会便耐心等候另一个,一生人错过的机会无数但不可犯大错,以免恨错难返。每次股市上升后调整50%到61.5%是十分正常的事,一旦下调幅度大于61.5%便可能是自己看错市要重新评估形势。

      最后的忠告:一、不要因为手上有钱而投资。二、只有基础分析及技术分析都告诉你可以投资时才投资,同时确认大趋势向上。三、不要做犯法的事。四、随时准备接受失败的投资(一如邮轮上应准备足够的救生艇,而非一旦出事陪同邮轮沉入海底)。五、不要同别人斗身家,以免做出非理性决定,各有前因莫羡人。投资赚到钱是因为你有智慧、蚀本是因为你无知,同你是大户、散户无关(财这个字,“才”较“贝”重要。)有钱而无才的人叫二世祖。大笨象是无法隐藏自己的足迹,如果大趋势出现改变一定很明显,不要担心错过(除非你不上心。)

      今天面对69亿人口的世界,人人都需要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形成2000年起原材料价狂升。最近一年食物价狂升,使摆脱贫穷变成愈来愈困难的事。2000年起是美国中产阶级人数开始回落期,至今已减少10%,一如1990年起的日本及1997年后的香港,OECD国家社会愈来愈两极化,反之中国则进入中产阶级冒起期, 北京宣布2011年5月份起最低工资上升21%(是2010年6月后另一次。上次加20%,即北京每月最低工资1160人民币),证明刘易斯拐点已出现(进入工资升幅大于GDP增长率加CPI升幅期).

      在上海要留住一个良好的服务员,工资加奖金非一个月2000元人民币不可,已超过聘请一个刚毕业大学生月薪1820元人民币,可见服务行业已出现人才荒,估计10至15年内,内地大城市工资同香港接近。

      21世纪是中国的这点无可置疑。自2003年中国加入WTO后,GDP保持年率8%或以上增长。因太多人看好中国,形成2006年至2007年A股overshoot,引发2008年的大熊市。2009年上半年情况亦一样,A股在2009年8月前首10个月狂升109%,引发61%大调整。2010年7月A股进入牛市二期,情况又再重演,估计这次下调50%左右才能找到另一支持位。

      早在70年代中国已打下未来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但要到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出现才引发30年制造业繁荣期。今天全球43%纺织品、39%服装、43%鞋类都来自中国,28%电器用品,80%移动电话都由中国生产。中国政府至今每年仍将50%收入投资在基建上,亦把人民收入25%储存起来成为社保基金,人民自己又把30%收入储蓄起来,形成中国储蓄率偏高,消费不足现象,目前中国滚存外汇(包括私人)超过2万亿美元。上述资金一度使A股P/E在2007年10月见60倍以上,也使目前内地楼价偏高(租金回报率是楼价的35倍,接近全球最贵)。2011年中国既要刺激消费又要打压楼价,都很难做。

      穷人文化:等待 + 信人

      The Culture of Poverty and the Poverty of Culture(贫穷人的文化及文化上的贫穷),是人类学家Oscar Lewis在1940年代研究在美国的墨西哥人结论。小孩子到达6至7岁时开始吸收基本价值观及模仿父母或邻近人的行为(此乃孟母要三迁的理由),如那时养成贫穷人的文化,此孩子长大后90%变成穷人,反之,活在文化上的贫穷上、长大后此孩子90%变成富人。

      何谓贫穷人文化?其中最重要是“等待”及“对其他人的信任”。大部分穷人最欠缺的是“耐性”,A. R. Mahrer教授在华盛顿州一间小学(共234个男孩)年龄7岁至9岁时要他们作一项选择︰一、实时收到10美仙。二、到中学毕业离开学校时才给他10美元。到1980年这234个男孩子都在社会上做事,65%当年选择10美仙者仍然贫穷,只有35%成为中产,反之当年选择10美元者30%仍然贫穷,70%却成为中产。

      为何那些选择10美仙而放弃中学毕业后收取10美元的人长大后大多数仍贫穷?因为他们没有耐性等几年,虽然收获多100倍,同时对学校信心不够(内心想法是;谁知他日自己中学毕业时,你会不会付10美元给我?)许多散户心态也一样,眼前有10%至20%利润便赚到先,因此放弃一、两年后赚100至200%利润的机会,此乃贫穷人的文化。

      何谓文化上的贫穷?1960年代Rosenhan教授找出部分家庭虽然贫穷,但父母都是“利他主义”,即十分愿意帮助其它较自己更穷的人。他们的行为令自己的孩子从小便养成对金钱正确价值观;十分欢喜帮助别人可惜自己又没有能力,渐渐变成努力学习本领以便日后能赚多一点钱,到时自己便有能力帮助别人;亦因此养成“承担责任”的性格及有影响其它小孩子的能力(因他十分愿意帮助别人).

      上述性格到他进入社会做事之时便变成喜欢交朋结友及愿承担责任,照顾能力不及自己的人,最后使自己事业成功。同样是贫穷却产生两种不同结果,前者使孩子变成短视及不信任别人而继续贫穷下去,后者使孩子养成关心别人,肯负责任的性格而成功,中国人叫做“积福”。
     
  8. 转帖

    曹仁超:2011年牛皮向上 下支撑2800 上阻力3500

    2011年01月08日

      在展望2011年投资之前,先了解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前工业期、制造业起飞期、内需带动型经济,然后进入大量消费社会。

     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英国制造业起飞期维持了100年,内需带动型经济繁荣期约30年便进入大量消费社会。

      美国制造业起飞期只维持了50年左右,内需带动型经济繁荣期亦只有20年便进入大量消费社会。

      战后日本百废待兴,制造业起飞期由1945年开始,1973年出现石油危机便结束,1975年进入内需带动型经济繁荣期一直维持到1989年便进入大量消费社会。由于日本人十分节俭,所以过去20年日本经济好不起来。

      中国香港制造业起飞期从1950年开始,随着1980年深圳特区成立而结束,香港内需带动型经济由1983年中开始到1997年第三季结束进入大量消费社会,2003年中国因素使香港经济出现再繁荣。

      上述模式即30年制造业繁荣期、15年内需带动型繁荣,然后进入大量消费社会,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同样出现,因此有理由相信也会在中国大陆发生,即由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落实开始,到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出现而结束中国大陆30年制造业繁荣期,2009年在四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拉动下,中国经济应该进入长达15年的内需带动繁荣期。

      基于上述分析,有理由相信2008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1664点上升到2009年8月4日3478点然后回落到2010年7月2日2319点乃牛市一期。情况有点同1981~1982年恒生指数大跌后,1982年12月2日恒指由676点上升到1983年7月21日1102点上升63%然后又回落到1983年10月4日690点一样。

      1982年至1984年当时香港涉及主权谈判,因此不能同今天A股比较,如我们再参考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数由150点上升到1976年3月17日465点上升210%后一直到1976年5月才打破长达两年牛皮市的。1983年7月恒指高点要到1985年才打破,牛皮市长达一年半。参考恒生指数过去两次表现,是否代表上证指数亦需在2319点至3478点牛皮一年半至两年才打破上阻力?即由2010年7月2日开始的牛皮市要到2012年上半年才打破上阻力3478点,2011年全年上涨的机会十分大。

      一、至于加息问题。1975年1月至1981年7月是香港利率向上期,同期楼价大幅上升,由每呎200港元上升至1200港元。即加息无损股市及楼价上升。1978年中国宣布改革开放政策使1979年至1981年香港楼价及股市升幅扩大,未来内地楼价及股市升幅应不及1975年至1981年那次香港牛市那么大,但大方向是向上这点毫无疑问。

      二、在牛市一期因信心不足使蓝筹股吃香,形成蓝筹股跑赢大市。牛市二期信心渐恢复形成二线股迎头赶上,由2010年7月起到2011年是二线股吃香的日子。

      三、政府希望2011年CPI控制在4%内恐怕不易。个人估计,2011年CPI高峰可能见6%后才渐回落,在内需带动型经济里,CPI升幅通常都较大。至于GDP保持8%增长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因此2011年A股纯利升幅应在12%或以上。可利用股市每次回落机会作为吸纳之用。

      四、2011年A股走势估计是牛皮向上。下支撑2800点左右、上阻力3500点左右。在2800点左右可低吸,接近3500点宜获利回吐。

      五、内需带动型经济便是滞胀状态。例如制造业面对三高一低,但房地产、金融、消费行业及国家支持项目却大升,即有些行业繁荣、有些行业衰退。

      六、香港没有外汇管制,因此有多少资金流入或流出没有人真正知道。如资金流入太多使港元出现强势,金管局可发行票据将之吸收,使同业拆息下降。反之便收回票据放出美元,使同业拆息上升。由最近香港同业拆息向上情况看,已否定大量资金囤积香港说法,反而担心有资金净流出。

      七、全球通胀由1967年美元宣布战后第一次贬值开始,1971年美元同黄金脱钩后加速。过去43年美元以每年平均3%速度失去购买力。有时候快些,有时候慢些,加息减息对短期CPI有效,长期无效。例如1976年至1980年是加息期,同期美国出现战后最恶劣通胀期。

      2001年至2003年是减息期,同期美国通胀率并不高。这证明加息不是有效对付通胀的工具,例如日本自1998年至今长期维持低利率,但日本通胀率仍极低。过去10年澳大利亚维持高利率政策、澳大利亚通胀率亦不见得低。全球资金流向原因很多,不能一一说清楚。
     
  9. 曹仁超:2011年楼市已无明显投资价值

    2011-1-18 00:11

    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本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2009年一线城市楼价大升及2010年二线城市楼价进一步上升后,2011年楼价已同内地人购买力脱节,加上政府打压楼价措施一再出台,使楼市已无明显投资价值。

    记者:2011年伊始,A股似乎出现风格转换迹象,您认为大盘股唱主角能持续多久?

    曹仁超:2010年是拣股不炒市的一年。技术上看,2010年7月2日上证指数2319点时结束牛市第一期调整期,进入牛市第二期。这代表着2319点的低点不会再重新出现。

    牛市二期由多个上升浪组成,时间很长,通常有三至五个上升浪。第一个上升浪中的浪1应该是3186点,至于浪2调整估计在2600点到2800点之间完成,但需要出现后才知道。去年12月开始进入牛市二期第一个上升浪中寻浪2底的日子。

    牛市一期中的上升期是蓝筹股上升组成,牛市二期是慢牛期也是个别发展期,即不分小盘股或大盘股都可上升或回落,进入板块轮动时期。例如最近澳洲水灾使炼焦煤价格上升至295美元一吨,估计2011年二季度可见300美元至350美元一吨。这些炼焦煤不同于发热煤,发热煤供应量仍充足,目前是235美元一吨。澳洲是炼焦煤的主要供应国,未来价格仍会上升。换言之,内地煤炭股股价短期内仍可看好。

    记者:您认为2011年A股市场总的运行趋势是怎样的?

    曹仁超:2011年A股总运行趋势是一浪高于一浪(由2010年7月2日起计),每次回落都是吸纳良机。去年11月汽车股、服装股、消费股等炒得过热,出现获利回吐,资金转投工业股和房地产股,此乃板块轮动的最佳例子。

    记者:市盈率比较低的银行股最近受到了投资人的青睐,但是银监会似乎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您对银行股的未来如何看?

    曹仁超:大、中、小银行都在资本市场融资或考虑融资,供求因素已足够阻止银行股出现大幅上升。资本充足比率提升后代表银行的安全性亦上升,中长线而言反而对银行股有利,如作中、长线投资的话,目前可趁低吸纳,但由于短期供应量大,投资者需一份耐性。

    记者:房地产股一直让很多投资人看不懂,一方面政府打压,另一方面买房依然是国人的投资首选。在您看来,内地的房地产市场在2011年会向什么方向发展?现在购买房地产股是否合适?

    曹仁超:经过2009年一线城市楼价大升及2010年二线城市楼价进一步上升后,2011年楼价已同内地人购买力脱节。例如上海地产如果用作出租的话,39年才能回本。加上政府打压楼价措施一再出台,使2011年内地楼房已没有明显投资价值,但泡沫不因为偏高而爆破。内地人除非急于自用,暂时不用再追价购入房产。

    记者:投资人对2011年的通胀比较担心,您认为2011年的CPI会到多少?有哪些手段可以对抗通胀?

    曹仁超:CPI的高峰期应在2011年上半年。自2008年11月政府决定未来将通过扩大内需去提升GDP增长率后,我国已进入劳动力报酬大幅上升期(如1984年-1997年的香港),工资上升已成为推动CPI上升的重要因素。

    2010年的天气对农产品价格影响很大,美国推出QE及QEⅡ令美元汇价回落,加上政府在2008年11月推出的四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都是CPI 升幅扩大的理由。目前我国出现的仍是良性通胀,即工资升幅大于CPI升幅。除心理影响外,对经济实际影响不大。世上没有可以对抗通胀的良方,投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对付通胀。在良性通胀下,楼价、金价、股市都会有不俗的升幅,只有恶性通胀及通缩才可怕。
     
  10. 转帖

    曹仁超:2011与鲨共泳 趋势才是朋友

    一月 21st, 2011

    2000年3月28日,恒生指数是18397点;2003年4月25日恒生指数是8331点;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数是31958点; 2008年10月27日恒生指数是10676点;2010年11月8日恒生指数则为24988点。过去十年来,恒生指数既有大升的日子,也有大幅回落的日子。

    谁能有如此高的智慧,能捕捉到大市的大起大落呢?谁能事先知道由2003年4月25日开始,股市便不断往上升,一山更比一山高,即使站在高处也未必高呢?2007年10月30日后,又有谁能知道股市不断回落,低点在2008年10月的10676点,当大家惊惶失措之际,恒指又再次回升了134%。

    买股看势 慎防利率上扬

    投资市场内事后孔明多,谁又是那极少数的事前诸葛亮呢?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在过去十年里肯定被这些股市周期(cycles)折磨得疲惫不堪。例如在2003年4月SARS期间,你怎会相信恒指可上升2.8倍?2007年10月满街都是股神之时,虽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没有港股直通车这回事!」,当时有多少投资者曾当作耳边风?而在2008年11月当中国政府宣布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之时,又有多少人相信中国A股将进入另一个牛市呢?

    所谓新年展望,只是循例发言,随俗而已,诸位不必过于认真。例如2010年低点在5月27日的18971点,高点在11月8日的24988点。请问去年1月时哪一位专家事前能猜得到?既然去年猜不到,今年又怎能预知呢?2010年不是2009年的延续,2011年同样不是2010年的延续。「趋势」才是你的朋友,陪你认清前路。所谓新年展望只是每年1月都必须玩的游戏,然后在新春再来玩一次同样的游戏而已,自然也欢迎各位参与,一起来凑个热闹吧!

    刀锋上舐血的一年

    2010年香港是炒二线股的一年,2011年则进入「与鲨共泳」或称「刀锋上舐血」的时期。看来似危言耸听,目的是提醒各位注意。

    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在迅速膨胀中;反之,在G7国家却在减少,估计到2030年,11个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消费将超过G7市场。上述情况使新兴市场的楼价上升,G7国家的楼价却在回落,新兴市场第三产业在膨胀,G7国家都在萎缩,因此投资应以新兴市场中产阶级为对象。

    2010年10月起,美国长债利息在回升,受QE2言论影响,短期内利率仍处于极低水平,支持了2010年的股市及商品价格上升。一旦美国短期利率上升,表明美股及商品价格上升期结束,投资者宜小心留意。

    2010年农产品涨价因素不是因为美国QE2,而是恶劣天气影响。太平洋地区受拉尼娜现象(La Nina)影响而进入冷却期,反之大西洋地区则进入和暖期;加上去年两大火山爆发使大量灰尘进入大气层,两极的寒冷空气可以更容易地向温带地区进发,使澳洲及俄罗斯出现气候反常,其它地区如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中国等地的农产品受天气影响,至少减产10%,形成全球农产品价格上升潮,恶劣天气将继续影响2011年的农产品收成。也就是说,要到2012年天气才会恢复正常,因此农产品涨价潮在2011年仍会继续。

    金价升幅有限

    上述情况非银行加息或收紧银根便可控制,反之金价由去年2月5日的1044美元上升至12月7日的1431美元,升幅达37%。黄金价格已到合理水平(事前估计是1300美元)。2011年金价升幅估计极之有限,因为在升至1430美元时形成了三个顶,加上同RSI出现背驰,在2011年金价再上升力量已十分有限。

    去年11月起美国推出QE2的影响又如何呢?

    1994年,日本政府推出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后,成功支持了日本股市的上升,但日本房价却不升。

    1997年8月,日本第二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结果只使日元出现carry trade(即借日元去日本以外的地区投资以赚取利润),使日元汇价回落,但日股不升。2009年3月,美国宣布量化宽松政策使美国股市上升,但房地产价格却不升。至2010年11月,美国第二次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结果,是否会像1997年时的日本那样,只会使美元回软及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工业国,甚至达致泛滥程度而酿成灾难呢?

    新兴经济难长久支持复苏

    美国、欧元区加英国、日本,三者加起来的GDP达到34万亿美元,占全球GDP六成左右。来自这三大地区新增货币已使全球原材料价格、食物价格狂升,新兴市场的房地产价格及股市也狂升不已。至今为止,上述三大地区经济仍然低迷;换言之,来自新兴国家的投资利润是无法支持上述三大经济体系复苏的。和香港不同,香港GDP只是中国二十四分之一,中国自然有能力带动香港的经济繁荣。但美国、日本及欧罗区加起来占去全球GDP的六成,新兴国家只占全球GDP的25%,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死马拖垮活马」。

    来自QE2的刺激正如90年代科网股热潮,在热潮结束前没有人能阻止股市上升,一旦结束将是另一场灾难的来临。作为投资者可采纳90年代股神毕非德的策略,即是「坐山观虎斗」,假如你已投身其中,请不要忘记日后「止蚀」。

    毕非德不肯「止蚀」,比亚迪(1211)股价从去年4月7日的84元回落至12月28日的39.55元,他仍然没有止蚀,跌幅达53%。毕非德受得了,作为散户,你受得了吗?

    联储局自去年11月至今年4月的QE2,会动用6000亿美元购买美国债券,致使去年6月起的美股又再回升,进入拣股不炒市期。但「拣股」向来不易,何况2011年是不值得冒大险的一年,原因是:

    一、通过减息、减税及量化宽松政策才使美国经济保持低增长。一旦QE2完成以及2011年底国会不再延长布什的减税计划,今年下半年美国的经济是否仍可乐观呢?

    二、油价上升至接近100美元一桶,美国汽油零售价升至3.2美元一加仑,这是大部分美国消费者所难以接受的。

    三、2009年至今,美国房产不升值,只是美股上升。上述情况香港也曾出现,如1998年9月至2000年3月时的情形,最后是香港楼价拖低港股,并不是港股带起香港楼价。美国这次的情况又如何呢?目前美国经济有如「温水煮蛙」,青蛙仍然能在温水里游泳,尚不知死期何时?

    别被指数蒙骗

    美国经济仍在复苏中,但中国经济已面对通胀压力。美国经济需要低利率去扶持,中国经济则需要加息去压抑。如只看指数,美股2010年是跑赢了A股指数,你知不知道2010年有多少只A股升幅超过100%呢?请不要被指数欺骗了。

    1967年如你投资美股,到2007年10月你的财富只上升了十七八倍。同样资金在1967年投资港股,至2007年10月升值高达342倍!1997年7月1日投资港股至今上升了60%,但投资A股却上升了136%。

    其中原因是1967年起美国制造业工序开始大量外移,使美国经济出现长达十六年的滞胀期,直到1982年世界经济进入环球化时代,对美国的计算机软件、通讯设备、网络等(简称TMT)的需求大升,美国经济才进入另一繁荣期。

    本文为上篇,是曹Sir出席信报EJFQ论坛时的发言讲辞,下篇下周一刊出。
     
  11. 转帖

    曹仁超:助股市GPS防野狼

    一月 24th, 2011

    2000年科网股泡沫爆破,2001年起通过减息、减税及美元汇价下调,使美国经济在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出现另一次由房地产涨价带动的消费狂热期。楼价上升引发财富效应(美国人感觉富有而增加消费)。2008年起,美国人进入长期性减少消费期,因战后出生的婴儿已步入退休年龄,面对楼价回落、股市不前,自然减消费。虽然美国大企业资金充足,但主要用作收购及整固之用,无助就业率上升。2009年3月开始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经济繁荣期,到底又可以支持多久呢?

    中国制造业的「黄金三十年」由1978年至2007年。2007年10月来自西方国家的资产价格下跌潮,引发西方国家对通货收缩的恐惧,对中国产品出口构成不良影响。2008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方案,支持中国GDP保持高增长,却因2009年3月美国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而引发了2009年起全球原材料涨价潮。美元汇价回落也进一步推高全球原材料价升,使中国在2010年11月的CPI升幅达到5.1%,估计2011年上半年将升至最高峰,因中国政府自2009年8月起政策上已改为对抗通胀,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始见成效。

    通缩滞胀影响深远 见顶留意三讯号

    2011年的西方国家仍要面对通缩或滞胀的威胁,而新兴市场也要面对通胀压力,是今天投资者须面对的两难。长线而言,股市同经济关系密切,但短期来说两者可以风马牛不相及。例如:2009年3月至今的美股上升是反映QE的威力,而非美国经济前景看好;欧元汇价仍企稳是反映来自7500亿元欧罗基金的支持;中国股市却因投资者对人民银行加息的恐惧而进入慢牛期。

    2011年,香港股市以恒指CAPE标准看并不便宜,但又不算太贵(恒指CAPE 22倍以上才叫「贵」 )。在现今股市水平找寻便宜货兼有投资价值者,如大海捞针。此乃今天价值投资法信徒的困惑,因为Bargains are hard to find today。股市何时见顶?可留意三大讯号:一、创52周新高的股票愈少,是大市转弱前的讯号。二、升降线(A/D line)开始回落,是第二个大市转弱前的讯号。三、一浪低于一浪,是确认大市见顶后的讯号。

    上述看法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这方面「EJFQ信号」可以帮助你。只要你Click入「大市指标」一栏,便可发现强势股指数和弱势股指数。每次当强势股指数超越弱势股指数时,便表示后市可以看好;每次弱势股指数超越强势股指数时,则表示后市只宜看淡。利用此强弱指数组合去分析后市,较自己去数一数有多少只股份创52周新高不是更好吗?去年11月,弱势股指数超越强势股指数时,表示大市进入转淡期。

    至于第二项则是利用升降线去分析后市。相信今天许多人已没有去划升降指数,如你有「EJFQ信号」,只要Click入「大市指标」内的「信报市场宽度」一栏内,便可发现3天线升穿18天线的比例及10天线升穿50天线比例(两者配合分析可互补长短)。大市见顶前,这类短期移动平均数升穿长期移动平均数的股票愈来愈少,例如去年10月时你便大概知道大市快见顶,事后亦证明恒生指数在11月8日见顶回落。至于一浪高于一浪的分析是用作确认大市方向已正式改变,因此不用新方法去协助也十分清楚,有了EJFQ信号「大市指针」一栏之协助,相信使你的分析能力会大大提高。

    2009年是属于蓝筹股的一年,选股方面困难不多;2010年是二线股的天下,选股已出现困难;2011年到底买哪类股份呢?难度就更大了。2009年起选股任务已交由其他《信报》同事接手,例如「每日一股」、「陆文兄」及「EJFQ网站」等。日后大家也可以利用「EJFQ信号」去协助选股,哪些股份开绿灯?哪些股份开红灯?

    大升大跌前难逃「信号」监察

    举例如短线trade吉利汽车(175)于2009年10月8日开绿灯,发出买入讯号该天股价是2.31元,2009年12月17日亮红灯,发出卖出讯号当天股价是4.22元,上述投资获利达82.68%。2010年3月4日又发出买入讯号,当天股价3.88元,4月16日发出卖出讯号,当天股价3.63元,这次买卖亏损6.44%。2010年7月26日又发出买入讯号,股价2.59元,8月31日发出卖出讯号,股价2.55元,这一次亏损1.54%。2010年9月22日发出买入讯号,股价3.25元,11月12日发出卖出讯号股价4.64元,获利42.77%。一年内四次买卖讯号,两次赚大钱,两次略有亏损。

    另一例子是利用长线「信号」trade港交所(388),2007年5月14日,港交所当天股价88.75元买入,2008年1月15日卖出当天股价184.9元,获利108.34%。2009年4月3日发出买入讯号,股价83.85元,2010年2月1日发出卖出讯号,股价132.3元,获利57.78%。2010年8月4日发出买入讯号,股价132.3元,2010年8月26日发出卖出讯号股价121.9元,亏损7.79%,2010年9月8日再发买入讯号,股价131.2元,截至2011年1月20日,股价为183.1元,暂获利39.56%,仍未发出沽出「信号」。港交所这只股份发出四个讯号,三次赚大钱,一次略有亏损。至于其他股份的表现,交由信报其他同事作示范,各位可向他们查询。

    「EJFQ信号」的缺点是当股价窄幅上落或横行之时,最易出错,但亏损不大。在股价大幅上升或大幅回落之前很难逃出「EJFQ信号」的监察。因此每次赚钱都赚到很多,蚀本却蚀得很少。例如中移动(941)过去两年多股价窄幅上落,使(长线和短线)讯号一塌糊涂。另一缺点是成交额小的股份,如新传媒(708)因成交额少,出错率甚高;三龙国际(329)也因成交稀疏而出错。即不要用「EJFQ信号」去分析窄幅上落的股份及成交稀疏的股份。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工具,「EJFQ信号」自然也不能例外。

    根据日本的经验:QE不能带来健康的经济环境,情况正如吃止痛丸治病,只能使痛楚暂时消失,病情并未真正好转。这次美国一场金融海啸,你认为是伤风感冒还是顽疾?过去面对如此局面,一般散户都不知该怎样处理,有了「EJFQ信号」的帮助,你也可以学大户那样加入炒股不炒市的行列。此一系统的好处是将趋势投资法系统化、计算机化,使散户都能自行操作。然而,工具毕竟是工具而已,好比学咏春者日后可以是李小龙也可能是胡涂虫,最后结果还是看你的功夫有多深。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EJFQ信号」只是帮助你获得成功的利器,而最终成功与否,尚有许多其他因素。

    简单技术分析准确度下降

    个人不是认为价值投资法没有用,上述是基本功夫,至于走势分析,七十年代本人也学习过。Analyzing Bar Charts for Profit便由走势派鼻祖John Magee所写成,差不多已成为每一初学者的入门,任何人只需花三星期时间便可学晓。至于移动平均数则由Curtiss Dahl写成,1973年7月《信报》创刊时由本人向香港公众人士推介。其他如「点数图」、「强弱势」(Relative Strength)等也陆续在香港被接受。至于「阴阳烛」,则是1973年本人最先是向日本一间名叫「国家商品期货公司」内的一位日本人学回来的,八十年代加以整理后也曾公开推介。

    OBV是70年代《信报》另一作者推广的,今天技术分析在香港可以说已到了人人皆知的阶段,反之外国对冲基金早已发展出新思维,例如将量子理论应用在投资上,即是将投资市场比喻为浑沌世界、一切都是模棱两可,既不是「好」又不是「淡」,并经常出现小破绽。对冲基金一旦发现投资市场上的小破绽后便会全力攻击,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最大压力,将小小破绽变成大大伤口,为基金带来惊人利润。最负盛名者如索罗斯和保尔森,后者可谓这方面的高手,曾利用CDO危机全力攻击,赚取过百亿美元巨额利润。

    一般投资者并不了解这些基金如何运作,也曾被各国政府视为国际大鳄而加以限制。正确态度是学习别人的理论而非限制别人攻击自己系统的缺点,社会才会进步。

    随着投资市场不断改变,新的投资理论不断产生,例如从移动平均数演绎出来的「死亡交叉」及「黄金交叉」,验证了投资市场恐慌情绪的VIX指标以及兴登堡凶兆等,但分析工具不可能完全准确,这点相信大家明白。

    如果大家仍停留在价值投资法或简单的技术分析上,便以为可以在股票市场上赚大钱,那显然是错误的看法。以2002年为例,本人公开了RSI的「上行」及「下行」投资法后,愈来愈多人懂得及运用此法,使此法准确度下降。相信「EJFQ信号」公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准确度也会下降。推陈出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因,我们不应该故步自封,阻止社会进步。

    在利率回落到接近「零」的环境下,市场上不止要接纳对冲基金,近年大量PE基金(private-equity funds)已成立,有钱人希望在投资市场上找寻回报,使投资市场上出现了大批野狼,张牙舞爪企图寻觅和吞食小动物果腹。如果你的投资技巧仍停留在一般水平,你可能已成为一只小白兔或羔羊,容易被野狼吃掉。至于创投基金在2000年科网股一役中曾损失惨重,经过十年疗伤期及通过成功投资苹果、腾讯等股份后,不少已恢复元气,再次成为投资市场内的老虎,正虎视眈眈,择肥而食。今年投资市场上不但有大批野狼、老虎,也同时出现大量猛兽,典型的「强者为王」市场早已在香港形成。

    现代投资须利用信息科技

    作为现代投资者应学习全天候出击,情况有如装上夜视镜后的直升机或坦克车甚至是步兵,在夜间一样拥有作战能力。面对欧洲债市收缩期、美国QE2、中国加息周期,投资者可通过利用科技协助分析,从中找寻机会,上述是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无论你是哪一类投资者,请学习较新的现代分析技巧,成为全天候出击者。如大家认为2011年投资市场枯燥乏味(dull and dry),你可能失去很多赚钱机会。如你只拿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武器去参加现代化战争,面对爱国者导弹、巡航飞弹、隐形战机、GPS系统导航炮弹的攻击,便只有挨打的份儿,波斯湾战争便是最好证明。

    新一代投资者应该是全天候型,即利用一套可信赖的系统去协助自己分析各类数据,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投资抉择。在GPS系统导航下发出攻击指令,去提升自己的准确度。要求一般投资者自己去建立GPS系统是不可能的,正如你使用流动电话的GPS而不用自己去建立GPS系统一样。《信报》在这方面已大量投资,并建立起新一代的股票追势系统,并由城市大学教授作为第三者验证系统讯号,结果已向《信报》提交其可靠性证明。

    任何系统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甚至GPS系统导航的炮弹仍有5%的误差,何况是投资市场。多了此一系统可大大提升各位的命中率,在2011年的dull and dry市场上,各位不妨试试采用此系统协助投资分析,看看是否有效。计算机永不会替代人脑,最后的抉择在于你的独立思考。

    本文为作者出席信报EJFQ论坛的发言讲辞下篇。
     
  12. 转帖

    曹仁超:2011年看好及看淡的行业

    2月6日,周日。

    去年新兴市场股票基金资金净流入共921亿美元、债券基金资金净流入531亿美元;反之,发达国家股票基金资金净流出624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64亿美元)。上述是新兴市场货币在去年大幅升值的理由,也是欧洲出现主权债券危机的部分理由。

      去年12月起,资金反由新兴市场回流至发达国家,高盛估计,由去年12月起,未来十二个月内标普500指数可上升16%,即今年OECD股市表现应较新兴市场出色,因资金回流。食物价格上升及高失业率问题使不少国家陷入混乱,例如希腊、法国、英国、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及埃及,并不断向其他地区扩散。使投资者由去年的进取转向保守。

    惟一可做:追随“趋势”

      QE及QE2至今为金融市场创造了8万亿美元纸上富贵。道指已升穿12000点(但MACD正转弱),2011年新兴市场表现却令人失望。2007年10月,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ndividual Investors)调查结果有62%看好,之后美股随即大跌;2009年3月,却出现十七年内最多人看淡,美股却大升;今年1月,有52.3%看好、 23.4%看淡,重返去年4月的水平,后市又如何?有谁能预知未来?答案是没有。踏入兔年,我们可以做的事就是追随“趋势”,即根据过去经验去评估事件下一步发展。至于何时发生?何时结束?不知道。

      根据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资料,2010年美国二手楼成交再减4.8%,至491万间,为1997年以来最少,甚至衰过2008年发生金融海啸那年;展望2011年更差,去年12月未售出住宅单位相等于8.1个月供应量(去年11月有9.5个月供应量)。目前美国30年期楼按息率4.74厘、15年期为4.05厘,看来2013年前,美国楼市复苏已属很乐观的估计。今年,美国房屋断供数字估计较去年上升20%(2010年断供数字287万间,较2009年上升2%,去年银行已接管超过100万间房屋,较2009年增加14%;2006年至今,银行只接管300万间,仍有500万间断供楼未被接管)。2011年是美股上升带动美国房价上升,还是美国房价下跌拖垮美股?相信到今年下半年会渐渐清晰。

      去年美国房价回落,使美国人财富蒸发了1.05万亿美元(2010年12月美国房价较2006年高峰期跌了23.2%)。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首次置业有8000美元税务优惠、换楼者有6500美元税务优惠,上述计划在去年4月30日结束,而去年楼价仍能上升的少数城市只有波士顿及圣地亚哥等。大摩楼市策略师Oliver Chang估计,2012年美国楼价应较2006年高峰期低36%才见底,估计2011年美国楼价再跌6%至11%;换言之,目前美国楼仍未到达具投资价值的水平。香港上次楼价调整期由1997年第三季开始,到2003年第二季才结束,前后合共六年。

      量度楼价是否合理最有效的工具是房价与租金比率,例如市值200万元物业,每年收租16万元,比率是12.5。当楼价升至500万元、年收租25万元,比率是20倍。1990年前香港楼价与租金比率徘徊在10倍到20倍之间,1990年后香港进入负利率时代,比率维持在20倍至35倍;1997年见35倍后,楼价便回落;最近,该比率再次接近34倍。

      港金融业开始受内地威胁

      推动楼价上升的两股力量,一为租金,二为利率。上世纪50年代香港住宅租金十分昂贵,500方呎单位月租要200元,相当于每月呎租0.40元;1981年 500方呎住宅单位月租1万元,相当于每呎月租20元。在这段日子租金上升40倍、楼价则升30倍,主要原因租金上升推高楼价上升,随后利率狂升,引发1981至82年楼价急泻40%,结束了这段由租金推动楼价上升的日子。1984年起香港进入由利率回落推高楼价时代。美国10年期债券息率由1981年15.5厘,降至2008年2.4厘(香港供楼利率则由1981年24厘,降至目前不足2.4厘),利率跌了90%,把香港楼价推高至目前约9000元一方呎,较1981年高峰期上升8倍。两大因素加起来,令香港楼价在过去六十年上升了超过100倍!

      最近一次香港所面对的通胀,与1970年至1997年那次不同,那次是工资升、租金升、原材料价上升所推动。1997年后香港工资停滞不前,租金出现V形走势(即先跌后升);2001年起,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令原材料涨价只推动新兴国家CPI上升,理由是生产工序早已从OECD转移到新兴市场,令OECD地区工资无法再升,只有那些无法转移的行业(例如金融业)之薪金在过去十多年仍能保持上升。展望未来,香港金融业亦开始受内地威胁;这次香港所面对的通胀是“输入式通胀”,跟1970年那次大大不同。

      2011年看好及看淡行业

      过去中国政府把赚回来的外汇用作购买美债,美债有这些大买家购买,价格自然上升(导致美元利率长期回落)。但这个游戏已到了告别篇,因中国出口增长率在放缓及中国将部分外汇分散投资(包括购买位处外国的资源).

      2011年仍可看好行业:1. 出售奢侈品而非出售大众消费品的行业,因为新兴工业国的中产阶层正在迅速扩张,他们需要奢侈品去突出自己;2. 健康产品及医疗产品,因“十二五”规划支持上述行业发展,而且战后出生婴儿自2011年起踏入六十五岁的退休年龄;3. 买入收租股,因租金仍看升;4. 买入那些能节省劳工成本之股份,因内地工资进入大幅上升期;5. 煤炭股,因油价已升穿100美元。

      2011年看淡行业/资产:1. 建材股,相信内地楼价今年内见顶;2. 除自住物业外,不再投资第二间物业;3. 出售大众消费产品股;4. 出售中小型银行股,投资欧美大型银行股;5. 出售垃圾债券、美国州政府或市政府债券,集中投资国库券;6. 选择性出售原材料股(例如那些硬原材料股、只投资农产品股);7. 出售普通科技股。

      中国过去三大领导人曾访美,可反映出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的变化。第一次是1979年邓小平访美,获卡特总统给予中国最惠国地位(MFN);第二次是江泽民1997年访美,目的是解开经济制裁;今年小胡访美却是大洒金钱,向美国购买450亿美元产品……。三十年前中国“乞求”美国给予最惠国地位,今天已成为美国债券的第二大持有国,由此可见变化之大,亦证明改革开放政策是走对了路。过去两国关系良好因美国人需要消费品、中国人努力生产,2007年金融海啸后,美国认为中国应将人民币大幅升值,刺激进口大幅增加及减少出口,但中国不同意;中国政府认为,美国联邦储备局不应大量购买债券而令长期利率回落,导致资金向全球流窜,使新兴市场CPI持续上升,人民币只是追随美元汇价升降而已。中美关系进入同床异梦期。

      在经济学上,并没有“短缺”这回事。今天香港只有18%土地发展成为市区,即大部分土地仍未开发,这便是本港楼价如此昂贵之背后理由(这也是1997年7月八万五政策可将楼价推低65%之理由,因人人明白政府有此能力),但高楼价政策是香港政府用作支持低税率的代价,香港政府的税收来源约一半来自与物业有关项目,加上本港超过110万个私人住宅单位(约全港总人口40%居住),楼价一旦回落,经济便会立即出现衰退(例如1997年下半年至2003年上半年的情况)。过去“八万五”的教训,使特区政府再不愿做出会引发楼价大跌的决定。不过,世上没有一项东西是只涨不跌的,香港楼价上升期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大量难民来港开始,引发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楼价上升;另一潮由1969年开始到1997年结束,主要受战后婴儿潮推动(战后出生一代不但人口数目大增,而且教育水平普遍提高,收入上升,爆发买楼潮)。香港楼价自1997年下半年进入回落期,情况如1990年后的日本及2006 年后的美国。然而,香港另有“新一代”接力,便是1980年后来自内地移民的子女日渐长大,并进入适合结婚年龄,引发2003年起本港楼价另一上升潮。

      通胀拖低新兴市场股市

      低增长、衰退出现的次数增加是公元2000年后的世界经济大趋势,原因是IT革命带来的20年繁荣期到2000年结束;反之,资源产品价格因供应短缺由 2000年开始上升。1967至1980年的环球资源争夺战,最后以美元利率升至22厘结束。这次又如何?2000年至今,美股只有波幅没有升幅,但黄金及资源价格却大幅上升。在1970年代,美国政府仍努力去阻止金价及资源价格上升而将利率不断提高,反之,过去10年美国政府却不断减息去维持经济繁荣。最近金价由去年12月7日1430美元回落,到底是另一次调整、还是大方向的改变?至今仍不清楚。去年至今,食物价狂升已使不少贫穷国家出现政局不稳。

      黄金牛市一期由2001年911事件后,联储局将利率降至CPI升幅之下开始,到2008年因美股大跌而结束,金价由252美元上升至1000美元,升幅接近4倍;黄金牛市第二期由雷曼事件引发,资金为避险而流向黄金及资源市场,金价由700美元起步到去年12月7日1430美元结束,升幅约一倍。黄金会否出现牛市三期(即类似1979年底。因伊朗皇朝倒下,金价在三个月内上升一倍)?埃及危机最终如何结局?对油价及金价影响十分大。

      2010年升幅最大的商品是农产品,例如玉米升幅超过90%、棉花升75%、糖及小麦升47%、大豆升34%。除了美元贬值因素,天气是去年农产品价格急涨的最大因素。俄罗斯、黑海及澳洲等地区去年十分干旱,今年澳洲又出现水灾,欧洲、北美洲、阿根廷及中国去年的天气亦欠佳。部分大量生产农产品的国家因担心粮食价格上涨引致社会不安,已宣布停止农产品出口,是全球粮食价上升的背后原因。新兴市场CPI构成部分中食物占很大比重,其次是工资及租金,上述项目在去年新兴市场的升幅都很大,当地CPI升幅扩大引致利率上升,使2011年起新兴市场股市回落,例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等,孟加拉国更回落 27%。

      煤价会跑赢油价

      澳洲水灾使当地煤产量受到严重影响,澳洲煤矿股在1月份的两周内上升42%,因澳洲产煤占全球产量三分之一。今年中国需要进口煤炭2.1亿吨,较去年1.66亿吨,增加26.5%。自2009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煤炭进口国(2010年较2009年升35%)。印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进口煤炭约1.04亿吨,亦较对上年度大幅上升。我老曹估计,2011年煤价升幅应跑赢石油,其次是天然气自2010年12月亦开始止跌回升。

      天堂在哪里?有英国警察、法国厨师、德国机械师、意大利情人及瑞士银行的地方。地狱在哪里?有德国警察、英国厨师、法国机械师、瑞士情人及意大利银行的地方。香港为何叫做天堂?因香港警察受英式训练、香港厨师向法国学习、香港机械技术不少来自德国,我们亦学做意大利情人,以及拥有瑞士一样效率的银行。但愿兔年大家生活在天堂。
     
  13. 曹仁超:未来10年美国债市面临崩溃

    2011年03月11日

    2008年的金融海啸带来2009年全球中央银行滥发钞票的行为,使金融资产升值。经济增长较快的新兴工业国如中国、印度等更出现通胀,上述是货币政策带来的结果,与需求关系不大。食物价格上升的原因包括气候及劳动成本上升,加上油价上升刺激肥料价上升,亦与需求关系不大,因此不能通过加息压抑眼前的通胀率。

    过去10年中国因为是出口拉动型经济,GDP增长率保持在年率10%,CPI升幅每年亦只有2%,因为从出口赚回来的钱,不是变成资本性投资便是用作购买美国债券。2009年起中国经济改为内需拉动为主,GDP 增长率即便只有8%,通胀率仍会加快上升,因为“钱”在转向国内消费。

    换言之,中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国在可见的将来,仍需面对较高通胀率。如货币政策一下子收得太紧,恐怕会出现1994 年的情况,引发资本市场较大幅度的调整(当年CPI 升幅达双位数)。相信目前没有此需要,看来中国货币政策仍以微调为主。

    4月,美股见顶?

    过去WTI原油一向较布伦特原油略为便宜,但2010 年起两者差距达19美元一桶,主要是反映中东向欧洲供油的不稳定性。最近WTI亦跟随布伦特升上100美元一桶,这给全球经济带来很坏影响,尤其是印度、中国等用油大国,将面对巨大的通胀压力。如油价维持在100美元一桶以上一年,担心另一场经济衰退就会酝酿。

    另一问题是:2009年3月开始的美股上升,到底可维持多久?在面对100美元以上一桶的油价下,美联储再推出QE3的机会迅速下降,因中东局势使投资者对美元进一步不信任,伯南克很快要面对“巧妇无米炊”的局面。

    2010年是选股年,2010年11月起Russell2000指数与标普500出现背驰至今已有3个多月,该现象可维持多久?过去,世界发生的重要事件跟股市大方向关系不大。例如1950年月25日韩战爆发,一年后道指上升14.7%;1962年10月22日古巴越洲飞弹危机,一年后道指上升33.9%;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总统被刺,一年后股市上升19.6%;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与科威特爆发战争,一年后道指上升7%;2001年“911”三个月后股市上升10.8%(但一年后跌3.8%)。

    换言之,所有重要事件发生后只会给股市带来短期冲击,对中(三个月)、长期(一年)投资市场而言没有大影响,反之经济政策例如1978年中国决定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特区政府的“八万五房屋政策”等,威力才大。

    1967-1981年是香港人人可分享经济繁荣的时代。随着中国政府改革开放政策落实,首先受害的是香港低收入人士,1981年香港制造业工人收入是大学刚毕业生收入的70%,到1997年低收入者只是大学刚毕业生收入的50%。

    电脑化、网络时代来临对中产阶级是致命伤。1997年香港中产阶级月入两三万港元的职位,到2011年薪金仍停留在此水平,反之1%的最高收入家庭的财富则上升超过2倍。香港已进入富者愈富的时代,在此情况下一般人如何不产生仇富心理?许多人勤勤力力一辈子都买不起一个像样的住宅单位,反之超级富豪可以豪花80万元买个手袋送给女朋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有钱人同一般人在投资方面最大的分别是耐性。他们不需要每月赚钱养家,甚至不需要赚短钱,只会在黄金极不值钱的时候收集,在大部分人看淡楼价时入货。投资股票时也一样,他们明白在科技上出现的突破,例如苹果及腾讯才会带来大量财富。资源价格循环周期见底时才投资资源股。

    10年期债券利率已由2.48厘上升到3.65厘,房利美30年期固定按揭利率由4.1厘上升到4.81厘。在利率逐步上升的压力下,美股会否出现类似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A股式调整?

    换言之,今年4月会否是美股见顶月?2005年至2007年那些利用ARMs(利率可调按揭)去买楼的美国小业主,所涉及的资金约6000 亿美元,其中20%已止蚀离场,余下者约50%最少已推迟30 天供款。

    上述ARMs一般有5年低供款期,目前已陆续到期,对未来美国楼市构成了另一压力。随着低供款期过去,一般供款金额可上升30%-40%,今年美国银行界正在努力协助这批供楼人士,将供款利率改为固定利率楼按。

    QE等于沃尔玛47年净收入

    生意淡薄、不如赌博(投机)。以沃尔玛为例,过去12个月营业额4190亿美元、净收入(不是纯利)150亿美元,即毛收益率只有3.57%——未扣除税项、利息、折旧等开支。沃尔玛背后有多少人在流汗水?但一次量化宽松政策,政府可创造7000亿美元,相当于沃尔玛经营47年的收益……在如此环境下怎叫年轻人努力工作?QE及QE2对“资产价值”的影响,远超过普通人一生努力的成果,导致人人投机、不愿脚踏实地去工作。

    1999年至今,S&P GSCI 现货指数(代表24种商品,包括矿、金、能源及农产品)升幅超过3倍。2008年受世界性衰退影响一度回落43%,2009及2010两年升幅超过81%,即收复失地有余。商品价格周期性很大,上一次由1969年起步、1981年结束共12年。这次又如何?由2000年起计,商品价格已上升11年。

    股楼变trader's market(交易市),小心接火棒。2009年3月推出QE后美股才止跌回升,2010年4月QE到期后美股又回落,2010年6月美联储宣布11月起再推出QE2,美股才止跌回升,加上2010 年内美国上市企业动用3570亿美元回购股份,是2007年以来的最多,亦是股市上升的理由。今年又如何?个人认为2011年是十分难投资的一年,大方向是波动市。

    2009年香港人在内地工作的有21.8万多人,2010年下降至18万,即去年共有3.8万多港人回流香港。其中有多少人卖掉内地楼回港买楼?不清楚。2009年前100 港元兑100多元人民币,现在只兑80多元,即买人民币的话汇率上赚了20%;2009 年及2010年内地楼价上升近倍而香港不足50%;内地加息后供楼利息负担上升 ……上述因素是去年香港低价楼大升的部分原因,去年不少港人由深圳回流香港买楼。

    1997年8月后香港股市及楼市皆进入交易市,价格可随时回落50%,或上升100%。做一个成功的trader绝对不容易,例如去年11月前被看好的股份如汽车、零售、服装、鞋类等忽然统统改为被看淡。你能否及时审时度势、随波逐流?一不小心便接了人家的火棒。

    不如意事常八九,十次投资中有八次甚至九次出现亏蚀并不出奇,只要常记“止蚀不止赚”,一两次成功的投资已足够抵偿八九次失败的投资。在投资市场错过最佳入货时机时应该怎么做?

    一、问问自己上述投资的潜在升幅仍有多少?例如2009年5月港股刚起步上升便遇上猪流感,不少人因此错过最佳入货时机。过后应如何处理?一般升市可维持三年,自然可以追入。反之今时今日股市上升已有两年多,应不应该再追货?情况有如2010年下半年当金价升穿1300美元后应不应该追货的答案一样。

    二、看看其它市场有没有更佳机会? 2010年初不少内地投资者问:他们错过了2009年4月投资一线城市住宅楼的机会,应怎么办?个人回应是:投资二线城市住宅楼宇。

    三、何谓高风险、低回报期?即恒指PE在18倍以上。何谓高回报、低风险期? 即恒指PE在12倍以下。至于楼价高低如何决定?如楼价租金回报比是20年或以下是低风险、高回报期,30年或以上是高风险、低回报期。

    美国债市未来10 年或爆煲

    美国从来不是大负债国,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支付军费开支,政府负债才超过当年GDP的100%,其后已迅速下降。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透过退税及扩大医疗福利等开支,另加两场战争(即攻打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财赤便大升。

    8年任期后美国政府负债倍升至10.05万亿美元,奥巴马上台后为应付金融海啸至今又增加负债2.5万亿美元。国会财政部估计到2020年美国负债将达23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GDP的160%。未来10年美国债券市场面临崩溃,即债市已是一个定时炸弹,能否在炸弹未爆之前将之拆掉?不知道。

    货币政策有本身的局限性,例如它不能提升劳工的竞争力——此乃美国失业率如此高的原因——反而引来资产泡沫,例如1999年前的科网股泡沫、2007年前的物业泡沫及今天的债券泡沫。

    1967年佛利民在美国经济会议上曾发表演说:“任何货币政策都有后遗症,中央银行在采用时应万分小心。”大部分经济学家都明白货币政策只可改变“价格”而非“供求”。通过价格改变去影响人们对通胀、通缩的预期,从而刺激投资及消费(或延迟投资或消费),上述做法可产生短期效果,但对长期经济没有作用。货币政策可用作减少经济的波动(例如价格出现急升或急跌时),而非带来真正的繁荣。上述演说已发表了40多年,但各国中央银行有多少能遵守?

    旧世界永远向新世界欠债,最终是旧世界没落、新世界兴起。1900年亚洲是旧世界、美国是新世界。2000年起,亚洲是新世界、美国是旧世界。
     
  14. 对不起,发重了,删了。

    老曹现在跟人合伙开投资公司了,所以股评改为一月一次了。
     
  15. 香港股神曹仁超:中韩将取代日本科技地位

    2011年03月23日 09:20
      
    北京时间3月23日消息,日本大地震 、利比亚开战,国际间近期天灾人祸不断。香港信报财经新闻公司董事、人称香港股神曹仁超21日指出,日本此次从震灾复原不易,全球新科技产业的地位,将由日本进一步移往中国大陆、韩国及台湾等地方。

      台湾《经济日报》报道,曹仁超昨天接受专访时指出,日本大地震造成日本工业受损,邻近中、韩、台的电子、汽车业供应链出现短期缺乏零组件,但他估计,影响只有三至六个月,日本供应地位渐渐被其它地区供应所取代,不用过分担心。

      曹仁超对于日本重建感到悲观,因为日本重建经费估计高达1,800亿美元,但日本政府的负债是日本GDP220%,“钱从何来?”加上日本进入人口老化期,储蓄率急降,不似1995年神户大地震时,日本人储蓄率仍在高峰期。

      许多人把这次日本震灾,和1995年神户大地震比较,曹仁超认为,日本这次的震灾危机较神户大地震更严重。是否会因此引发新日债危机?目前仍言之过早。

      比较神户和宫城地震期间日本的经济数据 ,1994年日本GDP占全球GDP的17.9%,2010年日本GDP只占全球的8.7%;而1994年大陆GDP只占全球2.1%,2010年已占全球9%,首次超过日本。

      曹仁超预期,日本未来占国际GDP将进一步下降,大陆、韩国、台湾占全球GDP比重可望进一步上升。

      曹仁超分析,日本神户大地震后,1995年下半年至1997年上半年,经济出现复苏,但自1997年下半年起,日本经济却进一步下滑;到2002年,经济成长率甚至较1995年神户地震发生前更低。

      换言之,通过货币供给增加,而引发的日股短期上升将不会持久。

      曹仁超指出,1995年神户大地震后四个月内,日圆升值18%,主要是因海外资金大量回流日本。但这次日本海啸之后,日圆至今的升幅并不大,代表海外资金回流速度已不及1995年。理由是1995年前,不少日本企业进行“利差交易”,赚取外国货币的利息差,但现今在全球低息环境下,从事利差交易企业已不及当时的多。

      加上这次G7出手干预,曹仁超相信,日圆升值幅度最多就是76日圆兑1美元。而这次日本政府大量发债以利重建,反而让人担心,日本政府信贷评级会进一步下降。

      曹仁超认为,这次日本海啸摧毁的主要是旅游区,而非1995年的神户主要是工业区。

      在重建方面,较需要钢铁、水泥等建筑材料,对于其它原材料需求并不大,因此,对国际原物料行情的影响十分有限。

      但他也认为,日本核电设施毁坏,使电子零件供应受到影响,国际投资者可能因此考虑到日本以外的国家设厂;往后日本需要更多天然气做为发电之用,这方面供应者主要来自俄罗斯,将使日本贸易顺差减少。

      在原油部分,曹仁超认为,日本炼油设施被破坏,使原油短期需求下降,油价回落。但利比亚动乱及中东局势又刺激油价上升,致使原油在每桶100美元价位波动。原油后市须视局势如何发展而定,目前无法评估。

      曹仁超对于黄金后市则不看好,他认为,黄金日前飙升至每盎斯1,460美元,主因是美元弱势及天灾人祸,未来上升空间不多,后市展望金价将在1,350至1,500美元之间游走。
     
  16. 怎么没有了:confu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