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你没听错:统计缺失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或远高于7%

Discussion in 'Bonds' started by wj2000, Oct 17, 2015.

  1.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4822
    你没听错:统计缺失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或远高于7%

    文 / 江金泽 2015年10月16日 15:17:45  127



    中国下周一即将公布三季度GDP数据,根据彭博对25位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将滑落至6.7%,这一调查预期与官方目标值的落差为2009年一季度来最大,显示出市场专家们对经济的悲观程度颇高。

    这种悲观情绪在西方经济学家/机构中一直体现的很明显,他们也普遍质疑中国统计局数据的真实性。例如《华尔街日报》上月对64位经济学家的调查结果,其中96%以上的受访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政府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速未能准确反映大陆的经济现状。再例如一季度中国官方GDP增速为7%,但凯投宏观估算为4.9%,花旗和Lombard Street分别预计只有4.6%和3.8%。

    不过,实际情况在也可能正好相反,例如世界最著名的新兴市场投资家麦朴思(Mark Mobius)就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速其实远大于官方的统计数据,这位富兰克林邓普顿投资基金的新兴市场业务董事长近日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


    我知道围绕数据是否真实、是否真的是7%等问题会有很多争论,但是我们的数据表明,7%是最起码的水平,我们认为,由于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经济的转型,经济中有很多东西在统计时并没有被计入。

    这一观点与国元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叶翔在年中发表的观点类似,叶翔认为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型,但统计方法还停留在旧周期,导致数据不能反映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


    在上一周期高速增长的行业,如采矿、冶炼、重化工业等,由于产能过剩在过去几年处于不增长或萎缩状态,这些行业产值高,在制造业中占据的份额大。如果上一个经济周期中,统计方法能较真实地反映经济增长状况,在采样的选择与权重的分配上,以上这些行业所占的比重必须较大。

    过去几年增长较快的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公司规模小,数量多,许多公司是过去一两年新成立的,在上一个周期根本不存在,即许多服务业公司的产值是从零到正数,增长速度是极高的,因此,如果完全沿用过去的统计方法,必定会低估真实的经济增长情况。

    QQ图片20151016150729
    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不断增加

    事实上,现有的统计方法并未能全面反映服务业的许多贡献,例如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众多数据就十分难以准确掌握,而电子商务平台如今在中国人生活、消费方式的改变程度却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

    无独有偶,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的资深研究员黄育川也曾表示,中国的GDP调查范围和方法等诸多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缺陷,如大量服务业、个体小商贩、农村地区消费、灰色经济等产生的经济活动未能被计入GDP。黄育川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体量反而一直被系统性的低估而不是被刻意拉高。

    黄育川还指出中国政府理论上对有利于增加GDP的统计方法并不感冒,因为这将减少中国在国际贸易最惠国待遇和一些援助谈判中的筹码。

    早在2008年摩根士丹利就估计中国实际GDP较官方数字被低估了30%,而真实的人均消费要比官方数字高80%。另有研究显示家庭收入也被低估了20~30%。比如很多家庭拥有多套住房带来的收入就未能纳入统计。还有相当数量的商户在个人消费中并不开具发票,这部分经济活动也就很容易被漏计。

    事实上即使从官方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中国社会消费在GDP中的比重自2008年以来出现明显提升:

    QQ图片20151016142406

    Rhodium Group分析师9月份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撰写的一篇报告中也发表了相似的观点。

    该机构在这份200多页的研究报告中称,中国的GDP统计方法很大程度上与国际通行做法相符,有关数据纯属编造的说法完全是一种“误传”。不过,他们同时也承认,中国的统计数字及其透明度“有时也会受到政治利益的影响。”

    分析师们在研究中发现,中国的经济实际上大于而非小于官方数据所显示出的规模,服务业最难衡量,房地产在经济中的比重也要大于当前数据表现出的表象。

    不过这也不全是好消息:Rhodium Group分析师表示,虽然当今这样的经济结构更为先进,但在这种结构下中国要想实现更高速度的增长难度也将加大。
     
  2. 有些道理的,可能是真实的,因为很多年前(90年代)看过的一本书“《黑钱市场》 平装 – 1994年
    (美)沃尔特;虞 虹译 (作者)”对这些就有过论述。
     
  3. 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否更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