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汉语的先进性与英语的弱智性

Discussion in 'Thoughts and Love' started by saxotrader, Sep 3, 2012.

  1. 汉语是C语言,高度灵活;

    英语是Basic,是半成品,机械呆板——

    汉语可以从基础上构造一切;

    只要想得到就能表达出来;

    而英语则是固定配置;

    不能很好地表达个性的需要;

    汉语的最小单位是字,英语的最小单位是词;

    两个汉字可以组成一个词,而英语的词就是词;

    比如汽车火车自行车都有车这个字;

    于是抓住了共性和个性;

    共性上加个性就是新概念;

    可组合性非常强;

    而英语的bus、car、bike没有任何共性;

    因此中国人只要知道几千个字就可以表达世界;

    而英语由于没掌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每一个事物都要造一个词;

    描述世界需要极大的词汇量;

    十分愚蠢;

    汉语里没有时态;

    只有表示时间的词;

    因此不需要在动词上变来变去;

    只要把动作与为数不多的表时间的词组合

    就可以清晰地表达时间中的动作;

    而英语里为了表示时间要把所有的动词都变换形式;

    这些动词数以千计;

    不是有表示时间的词吗?

    为什么还要在动词上变化?

    还是愚蠢;

    英语只能横排不能竖排;

    竖排是神经病;

    而汉语就没有这个问题;

    汉语从前就是竖排的;

    汉语可以从右往左排;

    在阅读上没有困难;

    但是英语的单词因为是表音的;

    只能从左往右读;

    如果把英文语句从右往左排;

    读者必定跟吃了摇头丸一样;

    30分钟后头晕至死;

    英语以空格作分隔符;

    本身不表达任何含义;

    却占一格;

    浪费版面;

    浪费bit天理难容;

    而汉字没有这个问题;

    汉字之间不需要空格;

    这个字与下一个字不会混淆;

    这就是汉字的优势;

    汉字是方的,英语是长条的;

    因此汉字写的扁一些长一些都可以;

    不会比例失调

    而英语如果写成方的就非常难看;

    并且由于有的单词长,有的短,都写成方的;

    也不知道占几行;

    并且,由于英语的长

    英语书一般也很长;

    浪费纸,不环保;

    这行的词无法与上一行的词对齐;

    看上去乱七八糟的;

    汉字书写自由;

    可以倒笔画;

    而英语就不行,英语必须按照顺序写;

    如果倒笔画了;

    将一塌糊涂;

    英语单词有长有短;

    换行是个问题;

    如果用-号;

    一个单词被分两行看起来费劲;

    如果整个单词换到下一行;

    对齐又很困难;

    汉字的信息含量非常大;

    比如道字之字有很多很多含义;

    而英语则十分弱智;

    一个词的含义有限;

    关于这个观点各位可以参考文言文;

    英语表音,而汉字表音形意;

    在读音上有启发性;

    而根据形可以直接想象客观存在的样子;

    而英语缺乏相应的内涵;

    moon与月亮没有任何关系;

    horse与马也没有任何形象上的联系;

    机械的很;

    汉语可以表意;

    看到偏旁可以理解大意;

    而sleep算什么玩意?

    不过是字母的组合

    无法反映客观实际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英语就是拼音;

    汉语可以用拼音表达;

    中国的小学生都会拼音;

    可见英语之简单;

    事实上中国人完全可以把语言建立在拼音之上;

    而拼音由声母韵母构成;

    可以很简单地组合出汉语的发音来;

    而英语就笨的跟笨蛋似的;

    一个词需要很多音标;

    有人说汉语难学难写难认;

    要改成表音文字;

    而英语能读一般就会写;

    于是比汉语好;

    其实那是**,崇洋媚外;

    汉语拼音是中国的拼音文字;

    比英语简单得多;

    完全可以做到能读会写;

    但是中国人只把拼音当作识字的工具;

    当作小儿科;

    语言的目的是表达思想和客观世界的;

    而不是一些字形和声音;

    读和写,在语言表达世界方面;

    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重要的是语言的含义;

    是语言表达世界的能力;

    而汉语在表形和表意方面比英语强一万倍;

    从汉语本身就可以直接映射部分客观世界;

    而英语完全缺乏这个功能;

    英语仅仅是语音的编码;

    而汉语则是音形意的编码;

    是立体的编码;

    阅读英语时人们往往注意了读音;

    而忽略了含义;

    然后再从音去检索意;

    这种音与意的映射全靠死记硬背;

    语言反映了人的思维;

    英语国家的人;

    比中国人单纯呆板幼稚的多;

    他们宏观思维能力很糟糕;

    处理事情缺乏灵活性;

    做事偏激;

    与阿拉伯的极端分子处于同一个档次;

    汉字输入比英语麻烦;

    这只能说计算机笨蛋,而不能说明人笨蛋;

    毕竟汉字是按照音形意编码的;

    现在的计算机和程序还没聪明到能够完美地处理汉字的程度;

    计算机能够很好地处理英语;

    说明英语的水平也就是计算机的水平;

    计算机不能很好地处理汉语;

    说明足够丰满和复杂;

    难道汉语的先进也是一种错吗?

    世界变化发展

    新的概念层出不穷

    字母文字应付的办法只好是造词

    过了上千上万年之后

    超负荷将把字母文字压垮

    整个世界唯有汉字独领风骚!

    结论:汉语是伟大的,英语是愚蠢的

    是中国人

    就让我们一起来捍卫我们的母语——汉语!
    作者:老犹大
     
  2. bull/ cow/ calf /ox 与“牛”
    细数起来,英语中与“牛”相对应的词有bull,cow,calf和ox等,这些“牛”与汉语文化中的“牛”存在许多不同的国俗语义。

      bull(公牛)

      在英语中,“公牛”常指“体壮如牛的人”,同时还具有“桀骜不驯”“恃强凌弱”的国俗语义。1712年,英国作家约翰阿布斯诺特(John Arbuthnot)在其讽刺小说《约翰牛的生平》(The History of John Bull)中塑造了主人公“约翰牛”(John Bull),意在通过这个赳赳武夫的形象暗喻当年英国人的“专横跋扈”。随着岁月的流逝,John Bull一词的贬义已经逐渐消失,“约翰牛”现成了“英国人”的代名词。

      cow(母牛)

      英语中的“母牛”含有“懦弱”“胆怯”的意思,cow-hearted、cowish均含此义。相关的例句如The men were cowed into total submission.(这些人被吓得服服帖帖。)此外,cow还常被用来指“肥胖笨拙的女人(或婆娘)”。牛在印度文化中是神圣的,受此影响,英语在本世纪初出现了习惯用语“sacred cow”,用以指“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机构、制度等”。

      calf(小牛)

      英语中的“小牛”指“愚蠢的胆小鬼”或“稚嫩的人”,短语“calf love”常用来指“少男少女对异性的短暂爱情”或“初恋”。《圣经出埃及记》(Exodus)第32章讲到,古犹太人在摩西(Moses)上西奈山之际逼其哥哥铸成一头金牛犊来供大家顶礼膜拜。因此,英语中“worship the golden calf”指“为了物质利欲而放弃原则”或“崇拜金钱”的意思。

      ox(阉割的公牛)

      “ox”一词在英语中含有“愚蠢”“呆头呆脑”“笨拙”等义。英语中用“dumb ox”或“as dumb as an ox”描述“呆滞(或笨拙、沉默寡言)的人”;“play the giddy ox”则指“胡闹、干蠢事”。

      汉语中的“牛”

      说起中国的牛文化,要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传说,战神蚩尤和神农均为牛首人身,又传大禹治水时还受一头神牛相助。因此,“牛”在古代总是与仙人、神灵有关。

      “牛”在农耕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汉民族对“牛”十分崇尚。因此,与英语中的牛多含贬义成鲜明对照的是,汉语中的“牛”多充满了褒美之义。例如,“牛”性情“温顺”,是勤恳和忘我精神的象征,汉语中常用“老黄牛”比喻“踏实”“任劳任怨”等的优良品质。

      此外,汉语中的“牛”也含有“固执”“倔强”的喻义,相关的表达方式有“牛劲”“牛脾气”等。在汉文化里,“牛”还以愚忠闻名。人们常把“不智不肖的庸人”称为“蠢牛”。讥笑听不懂对方说话为“对牛弹琴”。

      “牛”在十二生肖中体积最大,所以人们习惯以“牛”喻“大”或“多”,如用“牛嘴”“牛眼”“牛脚”来形容人体某种部位粗大不雅;用“牛声马调”形容骂人声音粗野而难听;用“九牛一毛”言极多数目中的小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的“他壮得像头牛”,在英语中习惯用He is as strong as a horse.来表达。而“他倔得像头牛”则习惯用He is a stubborn as a mule.来表达。
     
  3. 电脑心理学证明:英语是垃圾语言

    网上聊汉语英语优劣文章甚多,本人非专家学者,不便出丑,且向来懒于动手,故从未发文论及于此,无奈前段时间聊一网友,言英语比中文简单好学得多,盛赞英语,而对母语汉语大贬特贬,本人甚感不爽。想来虽有诸多专论,可是效果不佳,本人虽非专业人士,无奈手痒,试论一二。

      开宗明义,本篇主题,汉语是最合乎自然法则,最合乎人类思维,最科学的人类语言。而英语,则是最垃圾的人类语言。

      声明一下,注意本人用语:人类语言。那些用英语最适合电脑来反驳的人士,如果你认为你长的依然是一颗人脑的话,那请注意本人的用语,如果你认为你长的是电脑而非人脑的话,你的回复我将忽视。也不要拿英语世界通用来说话,那是英吉利侵略扩张的结果,不代表英语就一定好。

      下面开始从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从自然界事物的联系来说明,汉字是最合乎自然规则的文字。

      自然界各种各样的事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相似性,各种各样的联系,而我们的汉语汉字,是最合乎自然法则的文字。比如说,自然界的事物中,分为有生命无生命两种,在生命的又分为两类,动物和植物,动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身上有一种有韧性有弹性有粘性有水分的物质,我们定义为“肉”,那,不同动物身上的肉,我们只要加上不同动物的名称,就可以明确表达出来。比如“牛肉”,“羊肉”,“马肉”,“驴肉”,“狗肉”,“猪肉”……没有谁会蠢到把狗肉想到牛身上去,这样的语法,完全符合各种事物的自然法则。这种用法,简洁明了,能有利于用有限的文字表达无限的事物。

      而英语完全打碎了这种法则,把各种事物,甚至同一事物的不同状态,都要单独起一个毫不相干的名字。比如公牛(bull),母牛(cow),小牛(calf),牛肉(beef),试问,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事物,每个事物许多的不同的状态和情况,能一一定义得完吗?这种做法,何其的蠢。

      再从人类的思维来说明,汉字是最合适于人类思维的文字。

      人类要思考问题,思考从不同事物获取到的信息,那怎么思考最省力?能进行联想,能进行推理,最省力。人类要处理的文字信息也是同理。文字信息中含有的可供联想和推理的成份越多,认知这些信息也就越省力,那这种语言也就越合适于人类大脑,因为它合乎于人脑的思维方式。

      我们以“兔子肉”为例,想来大家经常吃的是猪肉,牛肉,羊肉,甚至狗肉,吃兔子肉的,想来不是没有,但是很少。那,假如一个小孩子,他没有吃过甚至没有见过兔子肉,当他看到“兔子肉”这个词的时候,只要他认识“兔子”和“肉”,就能知道这是“兔子身上的肉”。为什么,因为人类大脑能够联想,兔子是动物,而且动物身上有肉,而且肉是可以吃的。那这个“兔子肉”,就是兔子身上的肉,而且可以推理得到,这个肉,可以吃。那如果把“窗户肉”这个词给这个小孩子,他就会发晕,因为根据联想和推理,“窗户”不可能有“肉”,就更不用谈能不能吃?

      而英语却失去了让人可以联想和推理的能力,比如说,“lapin”,给一个对这个单词陌生的人看,他能从中分析推理出这是“rabbit”(兔子)身上的“meat”(肉)吗?连lapin是不是一种肉都判断不出,更不用谈判断这个能不能吃了。

      汉字不仅词可以推理,单个字,也可以通过联想得出其中的意思。比如“拿”,“合”“手”为拿。请问从“take”(拿)这个词里,能看出“hand”(手)和“unite”(合起来)的意思吗?如果在不认识的情况下,给你一个“take”,你能看出是“拿”的意思吗?

      所以,英语是不适合于人类大脑,英语要想知道一个词的意思,只有事先把这个词,牢牢记在脑子里,而一旦忘记,就造成失读。结合前面的论断,英语试图给世界上每一事物每种状态定义一个单独的单词,而这些单词要一一记住,需要占用多大的记忆量。人脑要知道一个单词或字的意思,需要从记忆里读取,记忆量越大,从记忆中读取对应意义的过程就越慢。

      上面说的是从联想和推理角度说明英语不适合于人脑,而汉字完全适合。下面从其它方面论证:

      从信息通过视觉进入大脑到大脑完成认知的过程来论证。

      人类阅读文字信息,主要是靠眼睛。

      第一步:眼睛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影像信息,比如说你看到一页文字,并非只看到了文字,还看到文字所在的纸页,甚至整本书,这是一个完整的影像。

      第二步:大脑对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出其中的文字内容。

      第三步:认知第二步分析出来的文字。如果是汉字,大脑会从记忆中校对这个文字的样式,根据这个样式,直接得出这个字的含义,从而完成认知过程。如果是英语,则是根据从记忆中读取这个样式对应的读音,形成声音信息,再从记忆中读取这个声音信息对应的含义,完成认知过程。

      这里,处理汉字,省掉了一步,直接就得出字义。而且,人类大脑处理影像的速度,比处理声音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处理英文句子的速度,相比处理中文句子,速度上不止慢一倍,而是慢若干倍。这个就不用举例子吧。请大家读一篇中文文章和英文文章试试。

      下面从信息通过听觉进入大脑到大脑完成认知的过程来论证。

      如果人类视觉获取的是影像信息,是一个单一画面的话,那听觉获取的则是一个连续的声音,声音是什么,是音频流。注意,是一个流,有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就需要时间。不同的流,时间也不一样长。

      那人脑要听懂这个音频流,必须能够把这个流分为一个个的音节。否则,人脑听不懂它。比如说,苍蝇不断的嗡嗡声,你能听懂是什么意思吗?

      那我们就比较一下汉语和英语的音节的不同。每个汉字都只有一个音节。英语是一个个单词,不同单词音节数不同,而且多数的单词,还是两个甚至更多音节。

      假如我们听到一段中文对话,我们只要分析出一个个音节,就可以对这些音节进行处理,得出其含义。而且因为单音节,不必两个或多个的连起来分析,这对于听懂这段声音很有帮助。

      假如我们听到一段英文对话,除了分析出一个个音节,还要分析哪几个连续的音节是一个单词,而且主要还是多音节,这不但加大了大脑负担,而且降低了效率。而人脑能同时处理的音节数是有限的,一个单词音节越多,一个英语句子中每个单词的音节数越乱,那大脑处理起来就越累。

      下面从发音方面来论证:

      当大脑处理完一个信息,需要让别人知道的时候,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口发出来。因为汉字都是单音节,英语单词多为多音节,相同音节数量内,发出的汉字数目肯定比肯定英语单词要多,更便于交流。当大脑要指挥相关器官发出一个汉字时,也不用去考虑音节数目,而发出一个单词时,则还要判断这个单词有多少个音节。而且因为单词音节数不统一,导致相同音节内,单词数目远少于汉字数目,如果以相同的发出音节的速度,汉语的速度明显要快于英语。

      所以,汉语是最合适于人类大脑的语言,英语不是。

      最后再论汉字和单词的写法

      先以汉字的会义字为例:

      例1,“旦”,“旦”字由“一”上一个“日”字组成。那“一”是什么。“一”起源于我们老祖宗对宇宙万物的思索,“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一是世界万物的开始。古人认为,宇宙最原始状态为混沌状态,经过漫长岁月,轻且浮的物质,渐渐上浮,成为天。重且沉的物质,渐渐下沉,成为地。天地之间的地平线,即是“一”,地平线的产生,代表地球的产生,地球开始于“一”,“唯初太始”是也。在地平上自然而然生成的万物,“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是也。这万物有天然的合理的状态和彼此的关联,这个谓之“道”,这些是以地平线为基础的,“道立于一”是也。那,“日”是象形,代表太阳,“一”(地平线)上升起一轮“日”(太阳),代表什么,“早晨”。

      因为这个地平线,是唯一存在的,不可能有第二个,所以后来引申为用它来表示数目一,表示数目,其实只是引申义。

      例2,“串”,“串”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即“串”字中的方块),中间有一个东西穿起来。那中间这个“丨”,何以解释。查一下字典,“上下通也”,上下相通之意。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中间打一孔,穿起来,不就是“串”吗?

      这只是两个最简单的笔划,“一”和“丨”,都有自己的意义,其实其它汉字的所有的笔划都有原始的意义。

      那组成一个单词的每个字母,对于这个单词来说,可都有自己意义吗?没有吧。注意前提是对于这个单词来说。无非就是字母的简单排列,如果换成进制,26个字母代表26个单个数字,那也只是简单的26进制。

      那,用有意义的笔划,进行合理的排列,每个汉字都是有机整体。再用有意义的汉字进行合理组合,则会得到有意义的词。词再到句,最后是文章。请问,英语单词可曾有这样的优点?

      再以象形字为例:

      这个本不用举例,还是举几个吧。为了新鲜,举不常见的例子:

      例3:“尸”,如果“尸”的左边开口,再逆时针转45度,则是“人”字的象形。“尸”字是“人”字的象形顺时针转45度,表示一个躺着的人,表示死去的人,至于后来封起口来,拆为两笔,则是书写方便。我说过,这是象形,象形,如果你一定要追究人躺下不一定就是死,那你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了。

      例4:“眉”,这个字中有一个“目”,代表眼睛,那个除去“目”之后的偏旁,代表眼睛上方的毛发,而且是水平高度上与眼睛有连接甚至交叉,所以在字形上,这个偏旁与“目”在水平高度上也有重叠。高度上与眼睛有重叠的,在眼睛上面的一缕毛发,就是“眉”毛。

      例5:“冒”,这个字原始意义之一,就是“帽”子。“帽”字的“巾”字旁是后来加的。那这个“冒”,你细看一下,上面并不是“曰”字,下面的两道横,并不与“冂”两边接触。那这个字怎么解,这里面的两道横,代表头发,“目”代表脑袋(在甲骨文中,“目”代表脑袋。这个下面有详细解释。)脑袋上有头发,头发用一个东西(“冂”)盖起来,是什么,帽子。

      看看,汉字,多么的形象。英语可有这么形象。你从”hat”(帽子)能看出与“head”(脑袋)和“hair”(头发)有关吗?能看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那,古人为什么用“目”代表脑袋,因为当你第一次看到一个人的时候,人的眼睛是最有神的,我们古人都是从事物最显著特点来造象形字的。从单词“head”能看出“eye”是最有神的吗?不能吧。

      汉字的造字,有多种方法,限于本人时间有限,不能多讲,查查六书,这方面网上资料很多。

      从上面各个方面,都无一例外说明,汉字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文字,汉语也是最适合人类大脑的语言,英语就差得远了,何止十万八千里,可以进垃圾堆了。

      汉语结构合于自然规则,适于联想,适于大脑进行推理,适于大脑进行认知,适于发音。而英语在这些方面,全部不及格,是最垃圾的语言。请不要拿英语发明了电脑来说理,你要知道你肩膀上面长的是人脑,不是电脑。我用的术语是人类语言,不是计算机语言。也不要拿英语世界通用来说话,那是英吉利侵略扩张的结果,不代表英语就一定好。

      至于说汉字难学,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完全是鸭子不会游泳,却嫌河道弯曲。如果你死记汉字的字形,当然感觉难学。像上面,理解了笔划的意义,理解了象形等等,还难学吗?只不过是老师不会教或根本不愿意认真教或根本不会学罢了。不过,对于今天主题,这算是题外话。

    何新
     
  4. 猪圈里的猪是pig,餐桌上的猪是Pork;牛栏里的牛是cow,餐桌上的牛是beef。兔笼里的是rabbit,餐桌上是lapin。

    原来,古代法国贵族风流欧洲,餐桌上的食物都用法语,以视高贵。可见古代英伦岛民是养猪牛给法国贵族人吃的。那时候法国高贵,英国下贱。曾几何时,英国人忽然成为暴发户,法国人是不屑一顾的。暴发户英国在印度打败法国,在北美打败法国。法国的贵族的风流韵事就成为餐桌英语单词的遗迹了。

    后来,英国人建立了日不落帝国,当年英伦岛的乡巴佬忽然变成伦敦绅士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英国绅士是很看不起美国暴发户的,一代英国古典文学作品讽刺美国暴发户势利眼没有绅士风度。
     
  5. 牛 bull 牛肉 beef
    猪 pig 猪肉 pork
    羊 sheep 羊肉mutton
     
  6. 有实验数据表明,有关自行车先进性的宣传有助于降低故意划坏汽车的发案率
     
  7. work是工作,加er(worker)是工人

    cook是烹调,加er(cooker)是炊具, 不是厨师,乱七八糟!

    希望以后在计算机领域也能充分应用中文的优点
     
  8. 洋人认为中文难学,是因为他们头脑里已有一套简单的英语系统,让他们的小孩(一张白纸)学就没有问题。
     
  9. 说这个用处不大
    反正现在世人都知道西方文明独领风骚,地球上其他所有文明偃旗息鼓
    根据赢家通吃思路
    自然是西方文明的一切样样都好
    东方文明的一切优势在没有体现在综合国力的提高上时,所有的说理文字都很苍白
    欧美在几乎所有领域领先你至少20年,人均收入是你的10倍时,
    你说得天花烂坠也不会有人听
     
  10. 确实。文字只是末节,背后的文明才是核心竞争力。

    说到语言的先进性,肯定是人工语言更有优势一些,不断取长补短,总能高出某方面超牛的语言。
     
  11. :D
     
  12. 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啊。
    美国之所以近200年来后来崛起,其实质是由于基督新教主义精神。
    而基督教等三大教都是起源于神秘的东方的。
    振兴宗教才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现汉唐盛世。
     
  13. 中国文明失去先进性,是自己的原因
    看看中医就知道了
    现在国际上,中药市场的份额,中国远远落后于日韩
    在现代汉字词汇的贡献上,日本远远大于中国
    有多少中国人现在耳熟能详的词汇都是从日本进口过来的,统计一下就知道了
    当然,最近5年中国开始有点生猛,创造了N多网络新词汇,值得赞赏
     
  14. WSC

    WSC

    问题是中华民族沒有自己的宗教啊
     
  15. “中华文化的根,全在道教。”
    鲁迅语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道家黄老思想是汉唐盛世治国之宝

    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文化就开始衰落了。
     
  16. @冯小刚:出国时见到教堂总会蒙生进去坐一会的愿望,因它宏大又安静.本人虽非信徒,但走进去坐下来,敬畏之心就被唤醒,甚至还会意识到自己罪孽深重.
    对比之下,每年去寺院感受却是满院子的人都在和佛做交易,您保佑我升官发财娶漂亮媳妇早生贵子行大运,我给您烧香磕头再塑金身.买卖做的一点亏不吃,许愿还愿一报还一报.
     
  17. 可能是因为 英语是基于声音发展出来的
     
  18. 如何解决汉语中的歧义性。 文字让人理解差异这可是最大的危险,历代的通过抓住文字的理解问题来产生的事件还少吗? 在严格的很多科学行业面前,汉语明显在描述上不给力。现在汉语多白话文(口语), 也许文言文(书面语)会好一点。
     
  19. 文言文的歧义更严重啊,连完善的标点体系都没,只有句读,古文的句读还是后人加的